新形势下的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研究
2014-04-09王金明
王金明
摘要:中小企业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年来,随着它的快速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也越来越大。然而,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中小企业因自身因素约束,导致在财务管理上暴露出了新的问题,许多因为财务困难而难以为继,渐渐失去了与大企业竞争的优势。本文主要对中小企业在财务管理中暴露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为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提出指导和建议,以帮助中小企业更好地适应新环境变化。
关键词:中小企业 财务管理 对策
一个企业的成功体现在管理的成功,而管理的成功又集中体现在财务管理的成功,在新经济形势下,企业的财务信息在企业的管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经济全球化是当前经济活动中最大的特点,在金融危机的席卷下,全球大部分的国家都受到了波及,而作为弱势群体的中小企业自然不能幸免,面临各个方面的考验,财务风险问题也暴露在了财务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之中。面对市场经济的波动,中小企业需要积极做出调整,强化企业管控,特别是财务财务管理上的控制,这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所在。
一、 中小企业实施财务管理的意义
中小企业相对大企业而言,具有决策效率高、成本低、机制灵活、转型较快等特点。但因为受传统体制、外部宏观经济等方面的影响,中小企业在财务管理上暴露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发展。中小企业合理实施财务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能够有效完善企业内部的管理制度。有效的财务管理能够帮助企业及时发现生产经营中所存在的问题,从而及时应对,进而完善企业内部的管理制度。其次,能有效降低企业的筹资成本。最后,有利于提高企业的投资收益率,有效的财务管理不仅能够帮助企业在决策阶段找到好的投资项目,而且能够帮助企业在执行阶段做好监督管理工作,进一步提高企业的投资收益率。
二、新形势下中小企业在财务管理中暴露的问题
(一)中小企业财务管理意识淡薄
我国中小企业大部分属于私营性质,投资者就是经营者,因为大部分人并不是财务人员出身,他们更重视的是业务开拓,缺乏整体的财务理念,无法认识到财务管理的重要性。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短债长投。二是,过度负债。企业要想扩大发展,负债经营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不少企业一味追求经济效益,千方百计从银行获取更多贷款,忽略了自身的偿还能力,一旦出现借入资金无法有效发挥作用的情况,就会让企业面临只能靠贷款维持生存的危机。
(二)企业融资困难,导致发展资金严重不足
融资难一直是中小企业生产经营所面临的困境。目前,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还并不完善,中小企业的创业投资体制也不健全,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没有有效担保机制作保障,使得企业很难通过股票、债券的发行形式进行融资,融资渠道比较狭窄,主要还是来源于自身利润的积累。在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中小企业的生产成本大大增加而收益却锐减,使得融资困难进一步加剧。
(三)中小企业缺乏专业的财务管理人才
家族化是我国中小企业的一个普遍特点,通常企业的投资者就是企业的管理者,在财务管理人员的选择上,决策者更倾向于选择自己信任的亲戚或者朋友,而他们通常并不是专业的财务管理人才,不具备专业的财务管理能力,因而很难做好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使得企业的财务内部管理制度形同虚设。
(四)中小企业财务制度不健全
大部分的中小企业并没有一个完善的财务制度,忽视了对财务管理人员的培养,缺乏财务岗位职责的奖励与处罚制度、职责管理制度等等,在财务判断上依赖于决策者的主观判断,缺乏科学性,很容易造成企业的财务风险。此外,企业缺乏一个严格的财务控制体系,导致企业的财务审核和监督制度无法落到实处,自己滞后、不足、闲置等问题时有出现。
三、对于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对策
(一)企业要树立正确的财务管理观念
企业管理者需要重视财务管理,认识到财务管理就是企业管理的核心,从而树立起正确的财务管理观念。第一,要有专业化的经营观念,选择多元化的投资渠道,并对投资风险有一定的规避意识。第二,要有财务风险意识。企业要发展,负债经营是不可避免的,但是负债经营必须建立在具备企业偿还能力和资金有效使用的基础之上。第三,树立正确的现金流观念。
(二)提高企业信用度,实现融资渠道的多元化
融资渠道狭窄是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外在原因,其内在原因在于企业的信用度。所以,企业在面临融资问题时,要先从自身找原因,认识自身信用的不足,从而树立信用意识,建立合理的信用机制,将企业信用与产品质量放在同样重要的高度来看待。同时,中小企业还要积极寻求新的融资方式,扩宽企业的融资渠道。
(三)注重专业人才的引进和培养
财务管理师企业管理的关键所在,企业管理者应该选用具备财务管理能力的专业人才来担当财务管理岗位,让财务管理发挥应有的作用。同时积极接受先进的管理思想,摒弃任人唯亲的旧观念,引进科学的用人机制,注重财务管理人员素质的培养,提高财务管理工作的效率,规范企业的财务管理行为。
(四)建立健全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
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应该渗透到产品生产经营的每一个环节,从材料的采购到产品的销售,每个环节都形成一定的制度,并不定期的对财产进行清查,提高财务资料的准确度,保障财务工作落到实处。同时,加强财务的监管力度,提高监管人员的素质,保障内部监管部门的权威性,让财务监管工作能发挥应有的作用,这样企业的各项财务管理工作才能正常执行。
参考文献:
[1]罗美娟.金融危机下的财务风险及其规范控制[J].会计之友, 2009
[2]李惠萍.论我国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商业现代化,2007
[3]王玉.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研究[J].特区经济,200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