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模式交互界面视角下的物流地产财务管理
2014-04-09许建辉
许建辉
摘要:从生命周期理论视角而言,我国物流地产正处于成长阶段。近年国内电子商务的井喷式发展成为物流地产行业发展的重要驱动。高端的物流地产项目领域,投资回报率较住宅等传统地产领域,呈现明显的后来居上态势。但是我国物流地产行业普遍存在财务监管力度不够、资金管理方式落后、融资难等问题,由此给物流地产企业的财务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根据现代经济学理论,企业与经营环境进行资源交流和互换过程中相应产生出5个界面(平台界面、伙伴界面、内部构造界面、客户界面以及顶板界面)。本文从商务模式五个交互界面谈物流地产项目的财务管理。
关键词:商务模式 物流地产 财务管理
物流地产,是经营专业现代化的物流设施的载体,是物流地产企业根据市场需求,选择一个合适的地点,投资和建设企业业务发展所需的现代物流设施。典型物流地产项目包括仓库、货柜码头、物流园区、配送中心。物流地产企业可以是房地产开发商、物流商,也可以是专业投资商;顾客包括制造商、零售商、第三方物流企业(3PL)、货物运输代理等。
物流地产企业商务模式为物流地产企业通过地产产权有偿转让、租赁及增值服务(如报关、报检、仓单质押)等方式提供专业的物流服务,并向客户收取相关费用。
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物流地产行业虽然发展迅速,但发展水平较低,其普遍存在财务监管力度不够、资金管理方式落后、融资难等问题。为适应物流地产行业快速发展,由此给物流地产企业的财务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根据现代经济学理论,企业与经营环境进行资源交流和互换过程中相应产生出5个界面(平台界面、伙伴界面、内部构造界面、客户界面以及顶板界面)。现从五个界面的角度出发来分析物流地产行业的财务管理。
在商务模式交互界面视角下物流地产财务管理的基本思路是:通过加强平台界面、伙伴界面、内部构造、客户界面以及顶板界面五个交互界面的财务管理,增收节支,开源节流,促进物流地产项目的价值实现。
一、加强平台界面的财务管理
平台界面主要包括:法规政策;基础性技术;宏观经济等维度。
(一)法规政策
整章建制。物流地产企业要加强对税法、会计准则等法规制度的学习,建立健全自身财务制度;进行纳税筹划,规避涉税风险,选择合理方案降低或控制税负,纳税筹划要符合前瞻性、合规性原则,并考虑成本效益原则;有意识地加强同政府部门沟通,争取税收优惠或政策扶持。优惠政策是物流地产企业极其重要的无形资产或秘密武器,如低价取得的土地、业务特许(报关报价特许)、财政补贴等。
(二)基础性技术
物流地产企业可考虑利用NC(Networke Computer)财务平台,组织进行会计核算,全面真实及时反映经营活动,缩短与客户数据传递链条,缩短对账时间,提高结算效率。
(三)宏观经济
物流地产企业要加强对宏观经济的研判,关注资本市场、货币政策、利率、CPI等变动趋势,为筹资策划、服务定价等提供决策参考。
二、加强伙伴界面的财务管理
伙伴界面主要包括:资本性项目供应商,如工程承包商、生产设备供应商等;经营性项目供应商,如运输装卸外包商、物业外包商、报关报检外包商等。
(一)资本性项目供应商
投资成本的控制是项目成功的重要因素。投资成本对投产后项目存续年度的投资回报率都产生持续影响。建设期投资成本的节约意味经营期赢利能力的增强。
(1)对于工程承包商。首先从方案设计入手,根据商务计划和商务需求,采用多方案比较,选择最优方案(方案设计环节节约成本在70%-80%,施工环节节约成本最多在20%-30%)。其次进行公开招投标,对监理、施工、材料等各个环节全部通过公开招标,严格按照有关程序和财务管理的有关规定执行,项目操作阳光透明。再次严把工程实施质量,严格执行设计方案,尽量减少不必要设计变更,努力控制变更费用增加。最后严格期中支付与竣工结算,对施工单位报送资料的真实性合法性要进行严格审核。
(2)对于大宗生产设备供应商。采用公开招投标,通 过最低价格或最优性价比确定供应商。
(二)经营性劳务供应商
物流地产企业为集中精力于核心业务的经营,通常将部分低端或非核心业务采用劳务外包方式,如运输装卸、物业管理、食堂等。由于向经营性劳务供应商支付的费用在核算时进入当期成本费用,因此该类支付金额的高低直接影响当期损益。如果劳务外包价格确定不合理、承包方选择不当,业务外包监控不严、服务质量低劣,会导致项目公司利益受损,难以发挥业务外包的优势。
对经营性劳务供应商进行成本控制思路是:首先采用公开招投标方式从服务、价格、资信、实力等方面综合比较选定供应商;其次协助或督促外包商优化操作流程,对其服务质量、效率、差错等方面作出持续综合评判;最后考虑结合科技手段压缩外包单位现有或增长编制,如停车场考虑使用智能IC卡道闸,从而压缩外包人员编制节省外包成本。
三、加强内部构造界面的财务管理
内部构造界面是企业与内部环境进行资源交流互换的界面。内部环境主要由股东、员工及各项资产等构成,是企业经营的基本资源。
内部构造界面财务管理主要包括:财务流程、财务预算、资金筹措、资产管理以及倡导节约五个维度。
(一)财务流程规范化
(1)落实钱帐分管、印鉴分管,突出内部牵制,严格执行不相容职务分离原则(授权批准与业务经办、业务经办与会计记录、会计记录与财产保管、业务经办与稽核检查)。
(2)加强付款审核。严格审核采购预算、合同、相关单据凭证、审批流程等内容,审查发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有效性。
(3)严格遵守支付审批程序和审批权限。大额资金支付业务,应当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实行集体决策审批或者联签制度。
(4)建立健全财务风险预警体系,对偿债、投资、营运、盈利四类风险指标进行动态监测。对存在或隐藏的风险做到充分提醒,对发现的危机苗头做到超前预防、及时控制。
(二)财务预算精细化
加强预算管理 预算是将企业经营导向预定目标的有效工具。认真进行预算编制,及时跟踪预算执行情况,发现异常情况,分析原因,并研究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
(三)资金筹措多元化
(1)筹资路径多元化。包括:吸收战略投资者、留存收益积累、银行借款、商业信用等方式。
(2)重点关注利率风险、筹资成本、流动性风险。合理利用财务杠杆,拉高投资回报,同时要努力控制财务成本。
(3)加强资金计划性,将账户存款进行阶梯存储,在保证工程支付及经营正常运转前提下,尽量压缩活期比例,从而取得无风险收益最大化。
(四)资产管理制度化
(1)加强货币资金管理。现金业务要日清日结、帐款相符,严禁白条抵库;银行存款日记帐与银行对帐单要及时核对,每月定期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2)加强预付账款及定金的管理,涉及大额或长期的预付款项,定期进行追踪核查。
(3)定期对存货和固定资产进行盘点清查。发现问题,查找原因,追究责任。
(五)开源节流,倡导节约
倡导绿色节能,新建项目考虑建筑节能或引入合同能源(EMC)管理,控制运营成本(与节能服务公司签订节能服务合同,从节能效益中支付给节能公司的合同费用的节能模式)。
四、加强客户界面的财务管理
客户界面是企业与现有或潜在的下游客户进行资源交流和互换的界面。
(1)定期与客户核对应收账款、应收票据、预收款项等往来款项。
(2)根据客户回款等情况对客户资信进行动态评估。对于异常、逾期客户重点关注,及时预警,必要时通知业务部门采取限制货物出仓、停止作业或缴纳保证金等措施,避免坏账或遭受欺诈。
(3)关注客户收入结构变化,定期对客户收入贡献进行分析排序,并对已采用或拟采用的广告宣传、折让等营销效果进行测算,为市场定价提供决策支持。
五、加强顶板界面的财务管理
顶板界面是企业与竞争环境进行资源交流和互换的界面。竞争环境包括竞争对手、潜在进入者和替代品提供商。顶板越高,企业的生存空间越宽。
(1)加强同业调研(通过政府部门、行业协会及中介第三方等),掌握同业建造成本、租金价格、营销策略、客户群等,并对相关信息进行数据分析,为公司营销策略及价格制定提供依据。
(2)加强财务数据及商业机密的保密工作。如:工程标底、每一客户的出租单价、客户回款情况。标底泄漏引发不公平竞争,最终公司利益受损;甲客户的帐款拖欠若被乙客户获知,可能对乙客户形成负面示范;业务毛利率被外包单位获知,有可能成为外包单位逼宫涨价的隐性理由。
(3)企业机密资料要纳入特别管理,对知悉人员范围严格限制或签署保密协议,确保企业木桶严丝合缝,滴水不漏。
参考文献:
[1]弓宪文.价值链视角下的物流地产资产经营风险[J].中国物流与采购2010(5)
[2]刘光琦.物流地产的机遇与挑战[J].中国储运2012(8)
[3]翁君奕.商务模式创新[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0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