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存在问题及对策探讨

2014-04-09王睿

经济研究导刊 2014年6期
关键词:会计信息披露公司治理上市公司

王睿

摘 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会计信息披露制度也在逐步完善之中,但已有研究表明,上市会计信息披露还是存在不少问题,阻碍着证券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基于公司治理角度,首先介绍中国会计信息披露现状,分析影响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原因,最后提出有利于解决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的对策,完善上市公司的内部治理。总之,研究中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与公司治理的相关问题无疑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公司治理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06-0186-02

近些年来,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会计信息披露制度在不断逐步完善,但是中国尚处于上升发展阶段,上市公司还是存在不少会计信息披露的问题,阻碍着证券市场的进一步发展。面对这一情况,政府及相关部门,上市公司自身,外部监管部门等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解决存在的问题。许多文献都站在政府这一角度来探讨信息披露这一问题,本文就这一情况基于公司治理角度进行探讨研究:本文首先介绍了会计信息披露的现状,阐述了中国当前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然后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质量问题进行了原因分析;最后提出有利于提高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对策。

所谓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是指上市公司在法律规定范围内将自身的企业经营状况、财务报告等信息资料向证券交易所及管理机构提交,并通过适当的方式向社会公众完全公开。

公司治理,包括内部治理结构和外部治理结构两部分。所谓内部治理结构,是指由股东、董事会和经理人员三方面组成的管理与控制体系。而外部治理结构,是指通过竞争的外部市场等对管理行为实施约束的控制制度。在这里,本文主要从内部治理角度分析。

一、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现状

(一)虚假会计信息披露

虽然许多监管部门都已通过各种途径试图将此类恶劣事件彻底扼杀,但是披露虚假信息现象仍不断涌现。

1.虚假记载。有些公司为了申请上市等原因,为了达到法定要求,人为提高利润,还有一些上市公司为了逃避税款、脱离政府管制等原因谎报利润;与关联方或者子公司的资金来往使用情况混乱,证券市场已经成为变相的输血站;甚至,部分大股东以其绝佳的、便利的控股地位,不顾其他股东的意见而擅自做出恶意损害弱势股东利益的行为。

2.误导性陈述。很多上市公司在披露信息时,其表述半真半假或是存在歧义,故意使用令人困惑、半知不解的语言来误导投资者;陈述的事实不够充分,隐瞒自己不好的一面,误导投资者以为是该公司会计信息的全部事实。另外,盈利预测缺乏依据,极易使投资者在以后的投资抉择中左右为难,因此,在盈利预测方面,很多上市公司喜欢弄虚作假,进行后台、暗箱操作,迫使广大投资者不能进行有效的判断,最终很有可能使其蒙受巨额损失。

3.重大遗漏。对某一股票的投资依据,往往依赖于该证券发行人所公开的全部信息。如果披露义务人在公开信息时有重大遗漏,即使已经公开的各个信息具有个别的真实性,也会使已公开信息在总体上造成虚假性。由于许多上市公司披露信息并非自愿,所以总是敷衍了事,为享有配股资格和保证不被停牌而不披或是少披信息。归根结底,主要是上市公司的害怕和侥幸心理在作祟,不想让自己曝光在广众之下,让自己弱势的一面一览无余。

4.不正当披露。不及时披露和不合适披露是其两种表现形式。不及时披露是指公司未能在规定时间内,快速有效地公开信息;不合适披露则是指不按照法定形式进行披露。由于公司内大股东掌控大权,若是信息披露得晚了,极有可能获悉相关信息,从而获取私利。Haw et a1.(2000)指出中国存在“好消息早,坏消息晚”的披露规律。Benjamin and

Michael(2012)也通过模型得出管理层披露会计信息可能会有滞后性。

(二)内控自我评估报告披露方面

沪市上市公司内控自我评估报告从2006年的34份增加到2011年的427份;审计报告再2011年增加到了258份。许多公司都已经制定符合自身特点以及发展的内部控制制度,成效较为明显。然而,内控信息的披露质量仍是让人头疼的地方,如无用信息过多、内控缺陷界定标准不够清晰等问题。

根据 XBRL 数据,公布公司内部控制建设基本情况的共有933家。427 家披露了董事会内控报告,属于自愿披露的有131 家。258 家公司进行了内控审计,自愿的有195 家。从上述数据不难看出上市公司对内控报告的披露越发谨慎。①933 家公司中,已经针对公司内控成立相关部门的公司有656 家,各自取名差异较大,类似“审计部”、“内控部”、“综合管理部”、“战略规划部”、“证券部”、“纪检监察部”、“董事会办公室”、“财务部”等。由此看出,建立管理内控的独立部门是上市公司在未来发展道路中的必然选择。

尽管如此,如何划清重大缺陷、重要缺陷和一般缺陷的界限,区分这三者的具体标准,就目前来说,对于绝大部分公司还是十分困难的。对投资者而言,熟悉和掌握“重大缺陷”是重中之重,投资者会再三权衡之下,做出他们的抉择。可是,能做到披露这三者的具体标准的公司屈指可数,大多数能做到的只是按部就班指出原则性规定。

二、基于公司内部治理原因分析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问题

(一)股权结构问题

现在,许多公司中,所有权和经营权还不能分配得当。年报中很少有企业会对高管履职情况披露得很详细,甚至有的不进行披露,大多公司高管不仅仅身居一职,他们往往也会担任董事职务,这样一来,更加位高权重;有关独立董事,虽说大多数独立董事只就职于一到两家上市公司,但在多家上市公司任职的独立董事也不在少数,必须加以关注,以防这样的趋势愈演愈烈。

目前,上市公司披露高管人员履职方面的内容较少,一般只是简单披露高管的人员构成、兼职情况、任职期限、持股变动和薪酬待遇等情况。② 而在大部分公司中,有一个很普遍的现象,那就是高层管理人员都会兼任公司董事。如此看来,管理层和董事会的重叠是必然发生的。若两者高度重叠,甚至为一人任职,则极有可能限制董事会的监管和制衡权,使得公司股东利益难以得到有效保证,还会滋生管理层嚣张、腐败的气焰,阻碍公司发展,其后果是难以想象的。

(二)公司管理当局难抵诱惑,激励和约束机制不足

上市公司股价是考核企业业绩的主要指标,因而管理当局会想方设法提交没有瑕疵的业绩报告以取得投资者的信任。一般而言,股票期权是上市公司对其管理当局建立约束激励机制的方式,相应的,管理当局的经济利益与公司的股票市场价格就必然有直接的联系,自然而然就选择提高股票市场价格,使公司实施欺诈成为可能。另外,为了降低契约成本和经营风险,往往会规定限制性的条款,而这一般都是以财务报表为依据的。

(三)内部控制有缺陷

当下,许多上市公司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并没有彻底分离。一些当权者被利益熏心,为牟取暴利,不惜随意强制要求财会人员更改会计数据、事项,再加上企业内部控制机制效果不佳、内部控制制度尚不完善、内部审计机构还不健全、违规事件时有发生。从内控报告来看,大多数上市公司都无法充分揭露风险,也因为不想“自报家丑”而不愿充分披露,使得披露的信息含金量不高。

三、提高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对策

重视及完善上市公司内部治理对于会计信息披露质量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必须严抓企业的内部治理。本文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优化公司股权结构、完善信息披露的内在机制

一方面,可以采取减持国有股、分散股权等手段,改善股本结构,完善公司管理体制,建立科学、合理、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和督导机制;另一方面,一個健全有效的董事会中,独立董事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独立董事应客观反映投资者和其他董事诉求,使得内部人操纵的现象逐步减少,从源头上剔除劣质信息的产生。

另外,建立股票声誉机制,通过股票声誉获知公司财务状况及信息披露水平是否较高,帮助投资者分辨上市公司对内控信息披露的情况。

(二)建立健全上市公司内部审计委员会制度

建立委员会是保障公司财务的透明度较高的机构,其主要功能是检查会计政策、财务状况、内部控制等,况且其建立的主要目的是规范信息披露,维护投资者权益。其实质上起到了再监督的职能,能够强化信息披露的规范性,为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高质量提供保证。

(三)加强上市公司诚信建设

要建立能够激励并约束上市公司的诚信责任制度和社会信用体系,首先应积极建立上市公司信用数据库以及实现信用资料的公开化,通过立法对信用资料的收集与使用作出明确界定;其次,只有上市公司做到诚信,才能取信于投资者,并切实维护自身利益。当前,大多数上市公司应当着眼于合理使用募集资金、真实披露与关联方的资金往来、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等方面加强诚信建设。

参考文献:

[1] 蒋尧明.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真实性与虚假陈述研究[J].会计研究,2004,(1):39-43.

[2] 潘煜双.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与监管[J].当代财经,2004,(1):126-128.

[3] 牛文杰.论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若干问题[J].当代财经,2012,(2):116-117.

[4] BenJamin E.Hermalin and Michael.Weisbach.2012 Information Disclosure and Corporate Governance.Journal of Finance,Vol.1,

195-233.

[责任编辑 吴 迪]

猜你喜欢

会计信息披露公司治理上市公司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问题探究
公司治理对经营绩效的影响研究
对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思考
公司治理与财务治理的关系探究
行为公司金融理论的现实意义
XBRL在我国会计信息披露应用的研究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质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