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东北亚跨境基础设施建设的金融支持探析

2014-04-09周明月

吉林金融研究 2014年6期
关键词:东北亚跨境基础设施

周明月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河北秦皇岛 066004)

一、东北亚跨境基础设施建设的背景分析

作为亚洲的重要组成部分的东北亚六国(包括中国东北、日本、韩国、朝鲜、蒙古,俄罗斯远东地区)不仅在政治体制方面差异很大,在经济特征(比如经济规模、人口数量、工业结构,开放程度以及经济发展阶段)方面的差异也是巨大。

日本和韩国是发达经济体,是亚太经合组织成员;中国,朝鲜,蒙古和俄罗斯是发展中或转型经济国家;蒙古在贸易和吸引外商投资方面是最为开放的东北亚国家;而朝鲜是高度集权化控制的封闭经济体,没有有效的市场经济体系,虽然朝鲜已经加入了全球化经济组织(例如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以及亚洲开发银行)。显著的经济差异性是东北亚各国的合作发展和跨境基础设施建设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东北亚各国或地区GDP、人均GDP、人均投资、人均储蓄、工业结构、人均出口、人均进口、人均FDI等指标差异显著,如表1所示。

表1 2011年东北亚各国或地区主要经济指标

人力资本的发展程度能够很好的反映一国的经济发展阶段,联合国发展计划使用人力资本发展指数(HDI)表示一国人力资本的发展程度。HDI是一个结构性指数,从三个基本维度衡量人力资本发展。三个基本维度分别是:健康长寿的生命,知识以及满意的生活水平。2010-2011年的HDI指数表示,日本和韩国的HDI指数高于欧盟,而蒙古、中国和俄罗斯明显落后。如表2所示。

表2 东北亚各国的人力资本发展指数

过去的二十年间东北亚贸易整合度不断提高,产业内贸易占东北亚区域总贸易量的比重上升到22.8%。大部分的产业内贸易是在中国,日本和韩国之间发生,2011年,中日韩三国之间的产业内贸易额占东北亚产业内贸易总额的91.7%。在过去的二十年中,日本,朝鲜和韩国更加依赖于与中国的贸易,而中国对美国与欧盟的依赖性增强,对东北亚的贸易依存度减弱。表3所示,俄罗斯对东北亚的贸易依存度比较低,在过去的20年中低于17%。,而俄罗斯远东对东北亚的贸易依存度较高,在2011年达到75%,由于俄罗斯远东同中国的贸易量激增,目前俄罗斯远东对中国的进口贸易依存度达到了50%。蒙古和朝鲜对东北亚的贸易依存度也提高很大幅度,从1992到2011年,蒙古对东北亚的依存度从78%提高到82%,朝鲜对东北亚的贸易依存度从54%提高到75%。因此,朝鲜,蒙古和俄罗斯远东地区和东北亚有着极强的贸易联系,特别是中国,日本和韩国三国之间的贸易往来极其频繁。

表3 各国对东北亚的贸易依存度

有利的商业环境对于促进多边贸易往来、吸引投资,促进可持续发展非常重要。表4为2012年东北亚各国商业环境排名。可以看到,蒙古的商业指数高于中国和俄罗斯,中国尽管有庞大的市场和外资流入,商业环境不是非常好。俄罗斯的商业环境质量有待提高,朝鲜是从不吸引外资。韩国近些年在改善商业环境方面有很大进步,目前全球排名第八位。商业环境排行榜解释了东北亚各国国内做生意的难易程度,比如启动商业难易程度、如何处理结构许可、税赋高低,跨境贸易难易和解决破产等相关问题。总的来看东北亚六国中除了韩国和日本,其他国家的商业环境都亟待改善。

二、东北亚跨境基础设施建设的现状

东北亚各国的差异性和多样性为贸易、投资和经济发展带来了机遇与挑战。东北亚各国通过在交通、通信、能源等领域的有效率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东北亚各国和地区的物理连接和区域合作。在东北亚,俄罗斯远东和蒙古是资源丰富性国家,日本和韩国在高新技术制造业有优势,中国有充足的劳动力和庞大的市场规模。中国、日本和韩国都需要金属原料,矿产资源和能源,特别是天然气和石油,而俄罗斯和蒙古能提供这些资源,因此东北亚经济会是明显的互补性,然而没有跨境基础设施的连接,以上互补性无法实现,最大化的互补性贸易关系的利益需要大量的跨境基础设施合作。东北亚经济体的效率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其基础设施的质量和数量,促进区域经济合作的跨境基础设施发展的有三个重要领域:交通和物流,信息和通信技术(ICT),能源和环境领域。

表4 2012年东北亚各国商业环境排名

有数据可获得的东北亚各国基础设施质量排名中,蒙古的基础设施质量是最差的,中国和俄罗斯有很大的提高的空间,如表5所示。

表5 东北亚各国全球竞争力指数和基础设施质量排名

2012年东北亚各国(地区)的物流表现如表6所示。不难看出,新加坡和香港提供了全世界最好的物流服务,日本和美国的物流服务水平不相上下,而蒙古和俄罗斯在物流方面是较弱的,特别是在关税、物流竞争力、基础设施和国际船运方面。

表6 2012年东北亚各国( 地区)物流质量排名

表7为东北亚各国某些基础设施的的数量和质量国际比较。与其他国家相比,朝鲜在单位资本电力供应、电信、道路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持有数量非常低而且质量也很差;其次是蒙古,尽管蒙古比南亚和次撒哈拉非洲要好;中国和俄罗斯没有表现出很强的优势。只有提高东北亚各国内部和跨境基础设施的质量,整个区域的竞争力才会得到改善。

表7 东北亚部分基础设施水平的国际比较

东北亚基础跨境基础设施建设的三个重要领域(交通和物流、信息和通信技术、能源和环境)对东北亚经济合作和共同发展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就目前这三大领域的发展的状况来看,主要有三方面的影响因素。

第一,交通成本高企是阻碍东北亚区域内贸易和整合的主要因素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设施的不完备都会增加成本,交通硬件的合作需要对区域内交通要塞和通道加大投资来确保更快的跨国联运,使得货物和人力资本能够更快的跨国流动,而在交通软件方面,需要通过贸易便利化,减少那些不利于竞争力提高,增加贸易成本的制度限制和瓶颈限制。

第二,除了朝鲜之外,东北亚国家在通讯技术的质量方面,相较于世界其他国家,总体表现较好。未来的几十年,互联网会更加普及和快速发展,通讯网络基础设施的完备有利促进东北亚服务贸易的发展,提高教育,创新和思想,技术和投资的跨国流动。

第三,以合理的价格提供能源和电力的可靠和充分供应,不仅仅对于提高一国工业竞争力是重要的,而且对于其他的基础设施服务(比如互联网和通信)也非常重要。东北亚目前需要解决跨境传输网络的缺乏以及不完备的国内基础设施等问题。如何满足不断提高的能源需求的同时降低生产对环境和气候的影响。例如,中国正经历着快速的工业化、城市扩张以及人口数量增加,对于新的交通和能源领域基础设施投资,如何变得更加的环境友好,如何提高能源混合和能源使用效率以及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都是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因此,东北亚各国未来在交通和能源方面的投资,应该以环境可持续发展为目标。

三、东北亚跨境基础设施建设的金融需求估算

根据亚洲开发银行(2010)的估算,2010年至2020年整个亚洲需要8.3万亿美元的投资或是每年7500亿美元的投资用于基础设施建设,这些投资在上述十年期间将会产生大约13万亿美元的真实收益。但是,亚洲开发银行没有针对东北亚的基础设施投资需求做出测算。

目前为止,有一些文献对东北亚跨境投资需求做出测算,但是没有中国东北、朝鲜和俄罗斯远东的投资需求的相关研究。Hiraki 测算出,2011年至2020年东北亚需要1600亿美元投资用于各种基础设施,才能使东北亚每个国家或是区域的基础设施水平同韩国在2000年的基础设施水平持平。特别的,在交通运输,能源和环境友好产业(水供应,废水处置,废物管理和污染防治)中,交通部门需要最大数量的投资,其次是能源部门,再次是环境部门。以上1600亿美元的投资中,中国东北需要610亿美元投资,韩国需要530亿。 Choo测算,2003-2014年,东北亚次区域总共需要15890亿的投资。假设这些投资能够被国内金融体系部分支持,那么来自于外部的金融需求大概是1600亿美元。Bhattacharyay预测2010年-2020年,中国的基础设施投资需求大概是43700亿美元,其中交通部门需要11300亿美元,ICT部门需要3600亿美元,水和卫生系统需要1100亿美元。以上数字针对的是中国所有省份和自治区,没有对中国东北地区做出单独估计。假定中国东北地区占中国总人口比例为10%,GDP的12.6%,固定资产投资的14.3%,则中国东北的基础设施投资需求估计是4400亿-6200亿美元,比之前的估计要多得多。

蒙古政府在2009年宣布,2010年至2015年期间,蒙古将实施26项高优先级的大规模建设项目。根据上述计划,这些项目的总投资金额估算大概是200亿美元,其中100亿美元被用来基础设施建设,包括能源,交通,水和卫生体系以及ICT。2012年12月,俄罗斯远东发展部、俄罗斯联邦政府共同公布了其基础设施发展计划,到2025年,俄罗斯计划实施92项基建工程,需要总投资5876万亿卢布(折合1960亿美元)

综上,在东北亚地区(除了日本和韩国),未来的10年内,每年需要的总共基础设施投资额大概为610亿美元,其中中国东北地区为490亿美元,朝鲜50亿美元,蒙古20亿美元,俄罗斯远东为50亿美元,高优先级的跨境投资大概是每年20亿美元,如表8所示。假设中国和俄罗斯政府分别能够金融支持其国内基础设施计划的95%和75%,那么,未来的10年内,东北亚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外部金融支持的规模庞大,大概每年需要130亿美元,特别是朝鲜和蒙古的较低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不完备的跨境交通,ICT和能源领域亟待大量的投资。

表8 东北亚各国每年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需求估算

如何满足以上的投资需求?跨境基础设施建设的金融支持面临巨大的挑战。第一,存在合作失效的可能性。虽然次区域跨境基础设施有利于所有的参与国,但是对每个国家的政府来说,没有太大的动力去从事这样的投资计划,因为,有免费乘车的可能性。这阻碍了单边国家投资加强区域整合的动力。另外,单边国家由于金融能力的缺乏,导致投资不充分,导致整个跨境设施网络的虚弱,减少了各国从跨境整合中所能获得的利益。这意味着政府间协调和合作一项支持次区域跨境基础设施发展的金融支撑计划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但是,不利的政治条件、缺少双边的互信都可能会导致东北亚各的投资周期很长,多为几十年,未来成本和收益流的不确定性带来的金融风险和主权风险,可能成为获得充分金融支持的阻碍因素。因此,由政府或是双边或多边的国际组织来提供金融支持就显得更为重要,同时鼓励私人投资。

四、东北亚跨境基础设施建设的金融支持对策

第一,在现有的多边发展银行中成立特别和信任基金

最简单的克服资金障碍的方法是在现存的多边发展银行(MDB)(比如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欧洲发展银行)中成立特殊和信任基金,该项基金是为东北亚的基础设施投资和整合专门设立。特殊基金作为MDB一部分的特别基金,为捐赠国和被捐赠国互相整合资源提供了帮助,信任基金不在MDB的资产负债平衡表中,而是由捐赠国政府所拥有,由MDB这样值得信任的国际组织来管理。无论那类基金都有助于对东北亚成员国提供技术支持和金融支持。

对于捐赠国来说,捐赠国家可以提供特定用途的基金来鼓励MDB 以及更广泛的国际性协会或组织来集中解决那些特定的国家的新发展起来的特定需求。其次,当捐赠国政府缺少金融资源或能力将其双边合作升级为提供援助,上述基金允许捐赠国将其资源同MDB东道国的技术优势和管理能力整合起来(MDB拥有分配金融资源、管理金融风险和运作风险的能力)同接受国政府建立有效的联系。再次,由于MDB接受新成员需要花费大量时间的情况下,捐赠国政府能过通过上述基金为非MDB成员国提供技术和金融辅助支持,对于接受国来说也是有益的。第一,对于低收入国家来说,一般来说,能够定期收到来自于双边或多边捐赠国的援助,特别信任基金可以看作是一种额外的援助。对于中等收入国家,一般来说,不情愿请求国际技术援助,但可以通过特别和信任基金获得技术帮助,另外,上述基金为任何接受国政府的参与次区域合作提供了允许。第二,即使一个国家不是MDB成员国,也可以通过特别和信任基金获得资源。对于MDB成员国,它可以通过上述基金在获得正规的援助之前收到技术和金融援助,这是因为正规的国家援助需要经过必要的程序,需要经过各种评估和许可,可能会比较费事。

第二, 独立于MDB之外,成立东北亚基本建设基金

金融支持的第二种手段是建立东北亚基本建设基金,该基金独立于MDB的特殊和信任基金之外。东盟基本建设基金(AIF)是一个成功的现实的例子。到2020年,AIF基金每年启动大概600亿美元来改善东盟区域内基础设施的匮乏和不足状况。东盟花费了两年时间设计AIF的基本结构、管理体系和金融能力。AIF类似于一个法人实体,总部设在马来西亚。所有的投资者(包括九个东盟成员国政府(不包括缅甸)以及ADB)都会列席AIF的董事会,其中,ADB作为股份投资人、管理者和金融合作者起到重要作用。

AIF的金融结构包括九个东盟成员国和ADB提供的核心股权资产48500万美元,混合资产16200万,各国中央银行购买的债务(股权资产的1.5倍)。因此,AIF有足够的资金实力,AIF每年可以向东盟成员国提供借款30000万美元,再加上从ADB得到额外的金融支持,AIF有足够的资金实力支持东盟各国的基础设施建设和跨境合作,如表9所示。

表9 AIF核心资本贡献国

东盟成员国中,马来西亚是最大的核心资本贡献国,其次是印度尼西亚,ADB贡献数量同马来西亚接近。缅甸不是AIF的成员国,只有该国解决欠款问题后同ADB重新建立起正常的关系,才有资格从AIF借款,ADB的成员国能够从AIF获得贷款。

其实,AIF并不是一个新的复杂的机构,它整合公共金融,国内储蓄(包括外汇储备)等关键要素,通过有效率的项目计划和管理,取得最有利于经济发展的结果。另外,由于长期基建项目的可能面临更大的风险,私人部门投资可能会不愿意进入,公共部门的支持(通过AIF)能够有助于减弱以上风险,因此,AIF是私人部门投资参与的催化剂。另外,AIF关于投资和商业运作方面的透明的法律框架为私人部门投资提供了信心,为建立东北亚基本建设基金提供了良好的范例和成功经验。

第三,成立东北亚多边发展银行

建立东北亚多边发展银行(NEADB)有助于帮助次区域长远的基础设施建设的金融需求。这个想法首次被提出是在1991年,东北亚多边发展银行通过由国际资本市场和国际衍生品市场上发行债券获得资本,继而向东北亚成员国的基建项目提供金融贷款。Cho and Katz的研究表明,次区域的发展银行的建立将补充而不是替代目前的MDB的金融支持能力。

一般认为,私人部门、双边发展组织以及现存的多边国际组织无法驱动如此庞大数量的外部资金资源为东北亚服务,因此,建立一个新的东北亚多边发展银行是有必要的。现存的MDB中,世界银行没有接受朝鲜作为成员国,亚开发没有接受朝鲜和俄罗斯作为成员国,欧盟发展银行没有接受中国和朝鲜作为成员国,有一种认为,即使是MDB成员国,其金融需求也是无法被充分满足。比如说,中国东北不得不和北京竞争来获得亚开行和世界银行的金融支持,俄罗斯远东的利益没有被世界银行和欧盟发展银行所考虑,朝鲜无法获得来自于MDB的任何一项金融支持,基于以上原因,一个新的区域性的多边发展银行可以弥补制度和金融支持的缺陷和不足,使所有的东北亚国家或地区受益。

NEADB的主要工作和现存MDB的功能都是以最低的成本从国际资本市场获取资金(主要是通过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发行债券),使用上述借贷产生的收益来支持东北亚的基建投资。东北亚多边银行的一个明显特征是次区域性(不是国际性)和利益导向型(从其所支持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中获利)。表10为Katz (1999)十年前估算成立新的东北亚多边发展银行的预计资本量以及资本分配比例。Katz认为东北亚六国以及亚洲开发银行的大部分成员(比如香港,台北)都应该是东北亚多边银行(NEADB)的原始股东,前六国持有总资本的40%,后者持有总资本的20%,美国、加拿大、欧盟也会是NEADB的非亚洲国家股东。美国和日本在东北亚开发银行中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美国和日本的参与能够提高新的东北亚开发银行的信用以及运作能力。对于NEADB,如何能够在国际金融市场上以较低成本获得大量充裕的资金,银行需要私有信用评级机构进行评级,在投资组合,风险管理,敞口管理,项目设计和实施,以及环境和社会安全方面都需要专业人士管理,这样的专业认识只有在美国、日本和其他的发达国家的专业市场上才有。

表10 东北亚多边发展银行预计的资本量以及分配比例

[1]Asian Development Bank.2011.Report and Recommendation of the President to the Board Directors: Proposed Equity Contribution and Administration of ASEAN Infrastructure Fund.Manila: Asian Development Bank.

[2]Hiraki,S.Financing Needs and Sources for Northeast Asia’s Development: Is a New Regional Development Financial Institution Needed? [J].Japan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2003(6):89

[3]Choo,W-S.Development Financing in Northeast Asia: Demand Estimates and Suggestion.Paper presented to the 13th Meeting of the Northeast Asia Economic Forum ,2004

[4]Bhattacharyay,B.N.Estimating Demand for Infrastructure,2010–2020.[M].US: Edward Elgar,2010

[5]Bhattacharyay,B.N.,M.Kawai,and R.M.Nag,eds.Infrastructure for Asian Connectivity.[M],Cheltenham,UK and Northampton,US: Edward Elgar,2012

[6]Cho,L-J.,and J-L.Chang,eds.Financing for Regional Economic Integration for Northeast Asia II,Conference Proceeding 11-01.Seoul:Korea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 Policy,2011

[7]Cho,L-J,and S.Katz.2011.A Northeast Asian Bank for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Revisited.In: Financing for Regional Economic Integration for Northeast Asia II,Conference Proceeding 11-01

猜你喜欢

东北亚跨境基础设施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有望加速
公募基础设施REITs与股票的比较
东北亚中医药研究院
跨境支付两大主流渠道对比谈
在跨境支付中打造银企直联
关于促进跨境投融资便利化的几点思考
振动搅拌,基础设施耐久性的保障
不忘初心 砥砺前行 扎实推进东北亚旅游胜地建设
东北亚丝绸之路发展历程考察
古代东北亚民族关系的若干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