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瑞典社会工作督导

2014-04-09张作俭

社会工作 2014年4期
关键词:社会工作者瑞典督导

张作俭

一、概 述

社会工作督导是社会工作间接服务方法的一种,在专业社会工作实践领域已经成为一种必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长期以来,世界各国有为社会工作者提供不同层次督导课程的传统。当今督导已经成为社会工作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被认为是社会工作者在不同场域(如小组工作、实习地以及学位报告)整合理论、方法和实践的最有效工具之一。在过去的十年中,督导的重要作用越来越受到关注。

本文将把重点放在从20世纪80年代初至今瑞典社会工作督导的发展和专业社会工作督导上,阐述这个领域的督导发展以及督导是以何种专业方式引导瑞典社会工作步入职业化的,同时概述社会工作专业督导的发展,分析督导范例,从理论视角阐明社会工作督导的作用并分别介绍两种不同评价督导的经验以及讨论瑞典模式在其他国家的应用经验。

二、瑞典社会工作督导的发展

(一)实习督导课程

督导始于对学生机构实习的指导。机构实习一直是瑞典社会工作教育的重要一环,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所学理论有效地运用于实践,从而通过实践的检验获取更加丰富的理论。

自社会工作教育开始,为了能够使实习的作用充分得到发挥,北欧和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都设有社会工作实习指导课程,瑞典社会工作也为责任教师提供实习指导课程。每学期都有新的指导教师参与学期开始两天和期末一天的评估课程,目的是教导和培训督导用于支持学生的进步的督导过程、方法和技术。

在20世纪90年代早期,美国社会工作提高了支持性实习督导,通过提供每月一次学期期间的小组督导,帮助学生在实践中能够得到持续地讨论和反思的机会。这种模式延续至今并获得高度评价。在学期中,机构督导也可以参加一个高水平的学术课程(7.5学分),并负责一个学生的实习指导。这种课程一年提供一次,其形式对其他相关专业是开放的。

(二)高级教育督导(高级水平)

1982年,瑞典哥德堡社会工作部门为有资历的社会工作者开设督导课程,旨在提升不同机构和组织服务的社会工作者的督导水平。这是瑞典第一个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督导教育,随后得到迅速的发展。开发这一个课程的初衷是为了满足社会工作领域的需求,首先在治疗吸毒者机构的社会工作者或在特定的社会工作项目组织开始。但是在其他领域,如社会福利机构,最初较为消极,害怕检查和督导他们的工作,承担会被发现他们的知识和技能缺陷的风险(Johnsson,1994)。

在这一时期的瑞典,当需要帮助的时候,社会工作者很难找到一个合适的“导师”。有时只能将心理咨询师和接受心理治疗训练的人用作外部督导,由于职业背景和角色的不同,他们的能力和经验很难满足社会工作者特殊的需求。这一问题迫使社会工作教育需要根据相关理论和社会工作的方法来设置属于本专业的课程督导。因此,哥德堡大学开始提供三个学期的督导业余课程。这种教育一开始就非常具有吸引力,参与者选择的主要标准为:

•获得社会工作学士学位(或同等)

•社会工作继续教育(高级课程45学时)

•至少5年从事心理领域工作的经验

•治疗经验(个案40小时或小组80小时以上)

•具有被督导的经验

三、督导的定义、模式与资格

(一)不同的督导定义

在进一步详细讨论“瑞典模型”之前,首先了解一些督导的不同定义。虽然督导的定义各种各样,但它们也具有主要的共同特点:督导是一种聚焦变化志愿工作,旨在专业人员得到机会与一个或多个其他人员(如督导或高级督导)分享他们的经验和想法,最终目标是使被督导者更具备职业能力(Petitt&奥尔森,1995)。

督导是一个关照、提高整个团队能力的变化过程,旨在增加、丰富和加深专业知识,最终使当事人得到良好的帮助和照料。它是一种与来自外部的督导一起定期发生的集体质量工作(Pertoft&Larsen,1991)。督导的创意空间是为了鼓励被督导者创意,同时注意会见当事人时候的流程,连接理论和实践学习情境,增加被督导对象的专业性和减少职业角色的不确定性(Holmberg,2001)。

(二)督导的模式及思考

本文所介绍的督导模式来自于丽斯贝特•约翰松和古娜•博耐尔(1985)两位社会工作学者在哥德堡最初开发的理论观点。他们尝试采用社会心理学的理论框架诠释社会工作督导为“考虑人的内部和外部现实,并使用综合方法来影响当事人生活处境的变化”(约翰松,1994)。这一模型主要基于系统理论和心理动力学理论,较为适合小组督导。

他们的基本理论假设在督导模式与督导对象方面存在着类似的同构之处,强调督导不仅要处理被督导人员所做的社会工作,同时也强调类似的社会工作和以过程为导向。因此这种督导模式必然在结构和过程上类似于工作督导模型。构建其他类型的工作模型,例如心理治疗,不能接管和往常一样使用。如果是这样,督导工作就不会有任何影响,或者说,如果模型过于强大,它将会使得工作变成完全不同。因此,社会工作督导工作所使用的理论和方法通常类似于心理工作的理论和方法(Bernler&Johnsson ,1985;Johnsson,1985)。

在督导过程中,督导使用以过程为导向作为最行之有效的一种工具来帮助督导对象发展专业技能。在构建类似以过程为导向心理工作过程的督导时,主管督导也在鼓励以过程为导向的发展过程。因此她(或他)可以或多或少地控制或把握过程,并向这个方向发展。主管督导一定要意识到这一点并清楚如何去做。督导过程不仅是由其内容,而且通过它的形式,主要由其形式——影响下属的工作(Johnsson,1994;Regnér,2007)。

在督导过程中,专注当事人、方法或工作三个不同要素的过程对督导很重要。通常主管督导在督导时会变换这些要素,从当事人到方法,然后到更多的以过程为导向的督导。在特定环境里,以过程为导向对强调被督导者的反应、态度和价值观都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为了检验被督导者与当事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与督导之间的关系(Johnsson,1994,Regnér,2007)。

(三)外部督导或内部督导

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博耐尔和约翰松的社会心理工作督导模式理论是一种特殊方式咨询督导模式,有别于英美社会工作督导的传统(Kadushin,1985)。在瑞典,从外部组织聘请督导这种方式通常被认为是外部督导,督导的地位更像是顾问,只负责督导过程,而不负责治疗工作。这种聘请方式优势在于:外部督导可以支持被督导的人用新思维去讨论他们的工作并用新视角反思工作过程。工作的所有方面必须包括和融入“国际”视野的督导(Johnsson,1994)。

与外部督导相反,在内部督导过程中,同一个组织的小组领导人或有经验的同事可以为社会工作者提供督导。这种做法更接近英美督导,是一种双重作用的模式,即控制工作和给予支持。当试图把控制和支持以及以过程为导向的督导结合一起的时候,经验便被控制所取代。因此督导不能是一位负责工作的成员(Bernler&Johnsson,1995)。尽管如此,很多时候,两种不同的督导是共存的。例如,在社会福利机构中,经常有一个人负责在特定领域就相关社会工作的方法给员工指导或督导。这些模式通常是互补的好方法(Hojer,et al,2007)。

(四)督导资格

在瑞典,督导被视为一门很重要的职业。有时人们认为一位没有任何特殊教育而具有丰富经验、技巧娴熟的社会工作者可以是一个优秀的督导,但也不能保证一位熟练的社会工作者可以成为一名督导。因此在瑞典成为督导必须要求一些特定的督导资格。

督导必须是以下领域的专家:

•心理工作(自己的经验和理论知识)

•督导技术和理论

•文化能力(知识的日常工作方面)

当社会工作机构需要督导时,他们通常与督导签订督导合同,其中包括时间、会议、督导的目的、薪酬等。在合同期内督导必须持续不断、定期进行督导。根据系统理论的观点,在短暂的时间内改变难以发生,只有在数年内重复发生改变才能显现或发生。督导在一段时间后,大约3~4年,才能成为系统的一部分,才会释放能力去影响系统。

(五)督导的细则需求

瑞典社会工作工会联盟(SSR)在瑞典社会工作者督导过程中起到了不可取代的重要角色。工会联盟制定了政策文件,阐明不同的督导,并在2007年规定了督导的各种细则要求。列表包含以下几点:

•所有使用社会工作的人应当获得专业督导

•所有活跃在社会工作领域的社会工作者都有权利和义务参与督导

•督导不能在所督导的组织里任职

•督导负责督导而不负责当事人的工作

•督导需专业保密

•督导必须具备心理社会学能力和接受过督导方法的教育

•督导每两周应提供1.5小时的督导

•督导小组应该包括5到7人

•督导资源需要单独预算,不可占用教育或类似资源

综合上述需求,根据博耐尔和约翰松观点,不难看出,瑞典社会工作督导模式对社会工作职业的巨大影响,大部分的需求遵循外部督导的原有模型。

四、督导经验

(一)瑞典的督导评估

社会工作督导在瑞典实施了二十多年,为了找出督导的影响,博耐尔和约翰松(1988)在一年多跟踪随访两个督导组。他们的研究结果证明:社会工作者增加了知识,社会工作的角色更有信心和更了解工作流程。显而易见,督导对缓解压力和“输家”的综合症有非常积极的影响。

原因是小组成员学会了更好地组织自己的工作,使自己的工作更加系统化,对综合理论更好的理解和应用;另一个原因是他们已经学会了为自己所从事的社会工作设置必要的边界,帮助他们优先考虑所预期的任务。在团队层面,结果表明:凝聚力大大提升,小组成员通过共同的理论框架建立了“共同的语言”。总之,督导被认为是一个在个人与集体层面上非常有价值的发展过程。

第二份报告有更广泛的用途,由区域研究和发展部门发起(Hojer etc,2007)。这项研究包括Västra Götaland这一地区的13个市。大约100名受访主管和193名参与督导小组员工参与了调查问卷。焦点小组由6个不同的组28人组成,包括两名督导,两名经理和两名督导小组的成员。主要目的是探索组织内部的督导如何影响和被影响的,为残疾人和家庭两种不同的社会服务组织成为重点。

结果发现,督导组织在过去几年变得更加正式,服务于家庭和孩子的组织更频繁使用督导这一概念。主管督导承担为社会工作者提供越来越多的督导责任,相对而言社会工作者也在督导的选择上有更大的选择权。虽然在社会工作者之间很难达成一致的社会工作独特的督导定义,但总体上督导被定义为以过程为导向的活动。督导的内容非常丰富,包括可以讨论有关服务对象、管理和领导的问题。这项研究也阐明了督导是社会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及外部督导的重要作用。虽然督导与管理者之间有时对问题的观察和理解会发生冲突或者激烈争执,但大家的目标是一致的,有义务促使督导变得更完善,大多数情况下,督导与管理之间能够和平相处。

总之,这项研究表明,督导作为以过程为导向的工具不但高度重视员工和管理者的能力发而且督导也可以帮助减少压力,增加服务使用者的理解,有助于专业方法开发,以及提供专业支持和增加自我意识。

(二)在其他国家复制瑞典模式的经验

瑞典从20世纪末开始探索“瑞典社会工作督导模式”在其他国家的可行性实践。瑞典社会工作督导模式作为一种“全球”性的工具,正在全球大多数国家得到实践运用,瑞典特殊的社会所使用督导是否具有独到之处?

近十年来,瑞典从参与波黑和克罗地亚不同的教育督导中获得了丰富的经验。Lilja Cajvert是一位瑞典非常有督导经验的教授,她在总结了自己的督导经历时论述到:二战后不可能把每种类型的教育介绍到转型期国家。重要的是要先建立一个与专家对话的系统以便能够顺畅地熟悉语境。然后让专业人士自己决定是否可以接纳输入的模型。通过这种督导的对话模式和专家评价,波斯尼亚和波黑的专家们都一致认为,督导模型在条件许可下完全可以从一个国家复制到另一个国家。“如果我们提出问题并让人们表达自己的意见,如果我们友善地本着不是破坏而是帮助提供新的知识并想法去接近他们,帮助人们提高他们的自信和内省,那么把瑞典模式复制到其他国家是可行的”(Cajvert 2004)。

总之,瑞典社会工作督导模式证实:无论督导还是社会工作都具有普世性,任何一个国家都需要以尊重和满足人们需求的社会工作者和社会工作的督导。

五、结 语

本文着重论述了过去二十年瑞典开展为专业社会工作者提供督导的重要性。督导的需求始于基层,来自于实践,起初大多数外部督导来自其他行业,这种情况促使了社会工作领域督导课程的发展。通过开发具体的培训课程,社会工作专业督导统领自己的领域,促进职业能力的提升和职业地位的改善。当前,瑞典大多数机构和组织中,督导已经成为社会工作者最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几乎所有大学都设有督导课程。

本文强调为社会工作者提供常态化外部督导的价值所在。被督导者和督导之间有时会出现紧张关系,但多数情况下能够化干戈为玉帛。社会工作者和管理者都十分认可督导在个人层面和集体层面对社会工作者技能和知识提升的重要作用。本文的结论是督导必须来自组织外部,督导对初级社会工作者的工作是一种缓解和支持,有助于更好地为当事人提供服务和治疗,督导具有全球性社会工作的普世价值,一种好的督导模式可以复制到不同的国家。

[1]Akademikerförbundet SSR,2007,Professionell handledning i socialt arbete.Policydokument utarbetat av Axianne Gerdman.

[2]Bernler,G.&Johnsson,L.,1985,Handledning I psykosocialt arbete.Stockholm:Natur och Kulur.

[3]Bernler,G.&Johnsson,L.,1988,Ger handledning resultat?En process och effektstudie av handledning i psykosocialt arbete.Göteborgs universitet.Institutionen för socialt arbete:Skriftserien 1988:1.Cajvert,L.,1998,Behandlarens kreativa rum.Om handledning.Lund:Studentlitteratur.

[4]Cajvert,L.,2004,Education of supervisors in Sweden-Bosnia.Herzegovina–Croatia.Conference paper from Opatija.

[5]Dellgran,P.&Höjer,S.,2005,Privatisation as professionalisation.Attitudes,motives and achievements among Swedish social workers.European Journal of Social WorkVol.8 nr 1.

[6]Holmberg,U.,2001,Handledning i praktiken:Om hur man skapar en lärandeprocess.Uppsala:Uppsala Publishing House AB.

[7]Höjer,S.,Beijer,E.,Wissö,T..,2007,Varför handledning?Göteborg:FoU i Väst.Rapport.Johnsson,Lisbeth,1994,Supervision in Schweden.Organisationsbereitung Supervision Clinical management.Jahrgang 1,Häft.2.

[8]Kadushin,A.,Supervision in Social Work,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9]Pertoft,M.&Larsen,B.,1991,Grupphandledning med yrkesverksamma.Stockholm:Almqvist&Wiksell.

[10]Petitt,B.&Olson,H.,1995,Mötespunkter:några professionella verktyg i interaktionistiskt förändringsarbete.Stockholm:Mareld.

[11]Regnér,M.,2007,Structure and processes in supervision.Summary of a lecture in Bosnia.Herezegovina February 2007.

猜你喜欢

社会工作者瑞典督导
瑞典没有“剩宴”
荷兰高效教育督导如何炼成
用“长牙齿”的教育督导推动政府履职
立足督、导、评 创新督导工作
社会工作者职业认同与组织认同对职业流动影响的研究——基于对广州市社会工作者的调查
论我国人口促进社会工作者核心能力的培育
社会服务机构中社会工作者激励因素研究
古老的瑞典
民国时期教育督导制度的特点及启示
深不见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