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国企廉洁风险防控常态化机制建设

2014-04-09唐建文

胜利油田党校学报 2014年6期
关键词:领导人员岗位防控

唐建文

(胜利油田 纪委,山东 东营 257000)

自2012年国资委启动中央企业廉洁风险防控工作以来,很多中央企业已经完成了风险排查、评估、防控、考核等各项任务,形成了比较完整的风险防控工作体系。从工作实践看,这种工作体系面临两个问题:一是相对静态,不完全符合PDCA循环的要求,难于根据形势变化及时调整风险防控策略;二是相对独立,与企业日常生产经营和党风廉政建设的融合不够紧密,尤其是很难深入到具体的管理行为中。笔者认为,解决这两个问题,就要从机制建设入手,瞄准廉洁风险的基础管理、重点领域和关键诱因,完善利益冲突化解、重点业务监管和风险循环管理三个机制,形成预防、监管、防控廉洁风险的一整套措施、方法,努力实现中央企业防控廉洁风险的新常态。

一、完善利益冲突化解机制,实现廉洁风险主动预防的常态化

利益冲突是导致滥用权力、以权谋私,引发廉洁风险的重要诱因。在解决和遏制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利益冲突问题方面,中央出台了《关于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的规定》(以下简称“报告事项规定”)、《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若干规定”)两个重要法规,对存在利益冲突的各种行为进行了规范。国有企业应充分依托这两项法规,在执行层面完善检查、处置和预防等配套方法和制度,形成规范利益冲突、防控廉洁风险的措施体系,在制度上把公私利益严格分开,斩断以权谋私的利益通道,从源头上消除廉洁风险。

1.建立个人有关事项申报抽查制度。针对个人有关事项报告过程中,报告人员数量比较多,个人事项信息量比较大,核实难度大等问题,应按照集中力量、务求实效的原则,在抽查核实中突出定范围、定内容、定时间。定范围,主要指对抽查核实的人员范围进行规定,主要突出两个重点,即突出“一把手”,突出拟提拔领导人员,按照一定比例对这部分领导人员进行抽查。定内容,主要指根据上级要求、反腐倡廉形势和企业特点,确定与领导人员廉洁自律密切相关的个人事项作为检查核实重点,同时,可以考虑对这些内容在适当范围内进行公示。例如,把个人事项部分内容纳入领导干部提拔任用公示的内容,接受职工群众监督,防止带病提拔问题的发生。定时间,主要指对检查频率做出明确规定,可以考虑每年检查一次。通过这三项措施,实现个人事项申报检查的常态化和规范化,消除领导人员瞒报、谎报个人事项的现象,为各级党组织全面掌握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情况,及时调整廉洁风险防控措施打好基础。

2.完善个人有关事项处置制度。对于个人事项报告内容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进行处置,消除廉洁风险。具体执行中,应包括三个方面的处置措施,即对不如实申报行为的处置,对存在廉洁自律隐患问题的处理,对个人申报事项组织、考核、管理不力等问题的处置。对于不如实申报或拒不做出整改等行为的处置,报告事项规定及中央人事制度中对处理方式有明确要求,但在执行过程中,仍须对谁提出处理意见、谁审批、谁执行等方面的程序、要求进行细化。对于廉洁自律隐患问题的处置,涉及违纪问题的在若干规定中有具体要求,涉及“裸官”问题的,中组部也提出要求,但对于领导人员亲属经商办企业、资产交易等问题,仍需要进一步明确处理细则和方式,主要应对任职等方面的问题进行进一步的规范,形成完整的规范体系。对于对个人申报事项组织、考核、管理不力等问题的处置,现在仍没有具体要求,应纳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中,作为党委主体责任的重要内容进行考核,进一步提升各级党组织化解利益冲突,预防廉洁风险的主动性和规范性。

3.建立个人有关事项回避制度。在部分情况下,由于工作需要,存在领导人员岗位权力范围与个人或亲属利益存在冲突,但又不适宜进行岗位调整的问题。对于这种情况,应建立回避制度,凡是存在利益冲突的工作,领导人员必须回避,并采用信息手段进行落实。例如,将领导亲属经商办企业情况建成数据库,与招投标业务数据进行比对,如发现领导人员负责或参与的招标项目中,其亲属在某家投标企业中任职,就应要求该企业回避,退出投标,或者该领导人员回避,退出该项投标工作。如该领导是这个项目的主要负责人,还可以考虑委托第三方负责该项招标工作。通过回避制度,在公权与私利间建立一道隔离网,防止领导人员受亲情、利益等影响滥用权力,诱发廉洁风险。

二、完善重点业务监管机制,实现廉洁风险防控融入生产经营的常态化

从廉洁风险排查、信访举报、案件查办的情况看,那些自由裁量空间大,甚至是几个人、一个人说了算的重点业务,也是廉洁风险集中、违纪违法问题易发高发的地方。同时,在实践中,针对重点业务监管的制度法规和“高压线”还存在原则性强、普遍性要求多、执行细节规定不够明确等问题,出现了监管中“牛栏关猫”“高压线不带电”等现象。因此,需要企业结合实际,推进监管的精细化、透明化和信息化,把单一的“高压线”变成无缝覆盖、全程带“电”、自动预警的“高压网”,实现重点业务监管的新常态,促进企业管理水平和廉洁风险防控水平的双提升。

1.推进监管精细化,实现高压网无缝覆盖。针对部分“高压线”原则性强,缺乏可操作性的问题,把党纪法规、企业制度融入业务办理具体环节,实现日常业务标准化,特殊业务规范化。日常业务标准化要做到程序、标准、时限三个明确。明确程序,通过对业务发起人、审核人、执行人等进行规范,实现建议权、审批权、执行权等权力的有效分离,避免因权力过分集中导致的廉洁风险。明确标准,通过对业务办理标准细化、量化、指标化,最大程度压缩自由裁量空间,避免因人为执行偏差引发的廉洁风险。明确时限,通过对业务设置办理时限,到期不办理或拒绝办理要进行专项说明,消除故意拖延、扣押业务等问题引发的廉洁风险。对于需要快速办理的特殊业务,要在简化程序的同时做到数量、权限、资料、检查四个规范。规范数量,就是限制特殊业务在总体业务中的比例;规范权限,就是限制每个管理层级能够审批的特殊业务规模;规范资料,就是对特殊业务的资料要求必须细致完备,必须实行签字背书制度,强化审批责任;规范检查,就是要把特殊业务审批、执行情况作为监督重点,在每年的监督计划中必须保证一定数量特殊业务。通过精细化监管,使每一个权力运行细节都处在制度规范的有效监控中,实现管理行为全程受控,真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

2.推进监管透明化,实现高压网全程带“电”。针对部分业务专业性强、业务量大、监管难度高,导致个别违规违纪问题难于发现,“高压线不带电”的问题,借鉴中央落实八项规定的做法,推进权力清单、廉洁风险、办事标准、举报渠道、处理结果五个方面的公开,接受企业和社会各方面的监督,破解监管过程中的业务和技术壁垒,消除监管盲区。例如,在招投标过程中,将关于招标的纪律要求、规范、廉洁风险点以及举报方式发放给投标企业及参与招投标工作的单位和人员。对于接受到举报问题,要求管理部门、单位给予说明和解释,并将相关解释、处理结果在一定范围内公开。通过全程公开,全员监督,切实把自由裁量权放在“阳光”下,使违纪违规行为无所遁形,伸手必被捉,触线必被“电”。

3.推进监管信息化,实现高压网自动预警。通过信息化手段,把廉洁风险防控的各项要求融入业务运行的动态过程,对自由裁量权的使用做到实时监控、自动预警、及时纠偏、永久追溯,努力建立“不能腐”的廉洁风险预防机制。现阶段,国有企业实行自由裁量权监管信息化,应充分依托业务网上办理平台,重点配套好日常业务、黑名单、业务量三个监控系统。建设日常业务监控系统,应着力于企业规章制度的信息化,把其中的刚性要求和技术指标植入网上业务流程,通过数据比对,及时发现不符合指标的业务办理行为,并自动上报上一级管理人员。例如,在供应商资格审核过程中,如果上报资料不符合指标要求,但在初审中,负责人员审核通过,监控系统就将其作为异常问题上报上一级管理人员,如上一级管理人员在时限内未予以处理,将继续逐级上报,直到问题解决。建设黑名单监控系统,应着眼于企业信用的信息化,建设涉及商业贿赂、欺诈、安全事故等问题的不良厂商信息库,并嵌入网上业务审批环节,自动对厂商准入范围、业务量等进行限制,对超越限制进行审批的行为进行自动预警和逐级上报。建设业务量监控系统,应着眼于企业资源流动的信息化,对外部厂商在中央企业的业务量分布和变化情况进行实时排查,对于业务量超越限额、急剧增加、过度集中等问题进行自动预警和逐级上报,为企业提早发现管理偏差,及时消除腐败隐患提供技术支撑。

三、完善风险循环管理机制,实现廉洁风险防控工作运行的常态化

廉洁风险防控工作基于全面质量管理理论,是个周期循环的动态过程。在第一个管理周期中,中央企业采取全员参与的形式,完成了风险点排查、防控措施制定等基础工作。这也标志着廉洁风险防控工作的建设阶段已经基本结束,应及时转入日常管理阶段,通过创新廉洁风险采集、分析、处置等模式,形成日常化、动态化管理的PDCA循环,保证企业能针对战略实施和环境变化,及时调整廉洁风险防控重点和策略,不断提升防控效能。

1.建立风险日常采集模式。结合廉洁风险常态化管理要求,将廉洁风险查找从集中查摆转变为日常采集,并在纪检监察机构和企业两个层面建立采集模式。在纪检监察机构层面,应在各级纪委建立廉洁风险采集点,在廉洁风险预警信息采集的基础上,设计廉洁风险信息采集表,建立数据库,集中汇总信访、案件、效能监察、“八项规定”检查等工作中反映出的廉洁风险。在企业层面,将风险信息交流作为全面风险防控会议的固定议题,集中交流纪检监察、巡视、审计、干部监督、法律、财务稽核等工作中暴露出的问题,并将其中的重点廉洁风险信息纳入廉洁风险数据库。通过监督信息资源整合,构建横向到各专业部门,纵向到各基层单位的立体采集网络,为企业及时掌握廉洁风险形势提供信息保障。

2.建立风险动态分析模式。针对廉洁风险可变、不确定的特点,将廉洁风险分析从静态评估转变为动态分析,并从风险等级和风险分布两个方面进行研究判断。风险等级分析主要针对岗位廉洁风险,通过与相关廉洁风险采集信息的比对,从危害程度和发生频率两个维度重新评估、调整风险等级。例如:胜利油田建立的廉洁风险防控信息系统,将查找的岗位廉洁风险建立廉洁风险信息库,将日常采集的风险信息建立廉洁风险甄别库,并将每条甄别库信息按照危害程度和发生频率赋分值,将这个分值加到相应的岗位廉洁风险上,达到一定分值就及时调整岗位廉洁风险等级,实现动态评估。风险分布动态分析,主要通过对廉洁风险采集信息的归类、汇总、计算和处理,形成廉洁风险分布图表,并对重点风险进行预警。例如:胜利油田在对甄别库信息赋分值的基础上,按照单位、岗位、业务领域等分类进行汇总求和,形成胜利油田廉洁风险分布的数据图表,同时,为每一个分类设置了预警指标,只要分数总和超过指标就自动预警提示,为油田开展针对性防控提供依据。

3.建立风险应对考核模式。廉洁风险的动态变化,需要与之相适应的动态应对管理模式,确保防控措施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实践中,应坚持分类防控的思维,重点开展岗位廉洁风险分类应对考核和重点廉洁风险集中会诊两项工作。岗位廉洁风险分类应对考核,就是根据岗位廉洁风险等级确定防控和考核方式,对于风险等级低的,以个人防控为主,对防控措施执行情况以自查为主;对于风险等级中的,以个人防控为主,要求个人保留风险防控措施执行资料,对防控措施执行情况要每年检查一次;对于风险等级高的,个人防控与组织防控相结合,个人与组织共同留存风险防控执行资料,对防控措施执行情况至少每半年检查一次。通过分类应对考核,突出岗位人员尤其是高风险岗位人员对廉洁风险的防控责任,实现风险防控全员参与,责权匹配。廉洁风险集中会诊,就是针对廉洁风险集中或者出现严重违纪违法案件的单位(部门),成立工作组进行集体“会诊”,对问题进行全面剖析,集中梳理明确廉洁风险及存在的深层次原因,指导单位(部门)有针对性地制定教育、制度、监督等防控措施,并对落实情况进行严格考核,确保制度落实,监督到位,风险受控。例如:胜利油田在廉洁风险分析中发现,物资供应系统部分岗位自由裁量权较大,高廉洁风险集中。针对这个问题,局党委出台制度,要求物资供应管理科级岗位任职不超过3年,重点岗位人员任职不超过5年,从制度上遏制了重点岗位人员常年与固定供应商打交道,受到拉拢腐蚀的风险。

猜你喜欢

领导人员岗位防控
事业单位领导人员管理制度发展现状及政策建议
配合防控 人人有责
猪常见腹泻病症状及防控
电力公司优秀年轻领导人员“三层四维”能力素质模型构建与应用
守牢防控一线 静待春暖花开
领导人员队伍理想年龄结构应用研究
夏季羊中暑的防控
中央企业领导人员管理规定发布
在保洁岗位上兢兢业业
走进“90后”岗位能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