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钢琴改编曲《云南民歌五首》曲式结构
2014-04-09张海亮
张海亮
在不断变化的社会中,很多著名的钢琴家为中国音乐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很多艺术家在创作作品的时候,有一部分是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改编,有的则完全脱离传统的规律进行创新。其中非常出名的钢琴作曲家王建中先生所改编的钢琴曲就是在一些传统的民间乐曲、古曲的基础上进行创作的。他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将中国传统的民间音乐与钢琴的独特魅力完美的融合在一起,这样既能够让钢琴曲展现出浓郁的民族特色,又能够让民间音乐散发出钢琴曲的感染力。
一、展现阿哥与阿妹情感的钢琴曲《跟哥》
《跟哥》这首钢琴曲是在民歌《送郎》的基础上改编得来的,保留了钢琴曲原有的民歌旋律,然后充分利用钢琴的低、中音区进行音色对比,主要应用卡农的写作手法将乐曲改编成为了重复两次的三段体结构形式。这首钢琴曲全曲共37小节,图示如下:A-------A1-------A2(第1-10小节)(第11-22小节)(第23-37小节)A段共五个乐句。较为特别的是其中第五个乐句完全重复第四个乐句。在乐曲第一、二乐句主要采用了卡农的写作手法,像二人在聊天一样。第三、四、五乐句主旋律在高声部出现,对于曲子的低声部则是以五度和声音程和三度和声音程出现为主。同时该首乐曲的和声色彩非常丰富,在A1段主要采取重复A段的主旋律,通过运用五度和声音程与四度和声音程交替出现,充分展现出了阿哥与阿妹之间的难分难舍的情感。
A2段与A段与A1段相比,主旋律主要由原来的单音型变为加入上方四度音程的双音程,同时将左右伴奏改为了琶音上、下进行。在最后的27小节开始又回到了模仿卡农的写作手法上,起到了前后照应的效果,从而起到了拉大乐曲结构的效果,最终结束在主音节上。
二、描写大理姑娘纯真性格的钢琴曲《大理姑娘》
《大理姑娘》这首钢琴曲的原曲主要由四个部分组成,其中包括:起、承、转、合等,主要曲调为商调式。这首钢琴曲的作曲家在改编的时候不仅保留了原作品的委婉、吟唱的音调,同时还将朴素简洁的和声语言穿插揉合在了里面,这样美妙的曲调便将大理姑娘的纯真性格充分描述了出来。具体体现在:全曲总共包括37小节,主要采用变化重复的写法,所呈现出的结构主要为再现二部曲式。图示如下:A.-------间奏-------A。在这首钢琴曲中,A部分直接引用了原歌的旋律,在乐曲刚刚开始之时便采用切分的节奏出现;同时这部分的中声部主要以平行三度进行,低声部则选用以主音d来持续维持曲调,柱式和旋为主要内容。中全曲的中间部分则主要应用的是三对二的节奏辗转上升,不断将乐曲推到了高八度的A1。由于A1部分的曲调旋律为高八度,因此促使这首钢琴曲的曲调音响效果清新和明朗了许多。这首曲子的中声部在改编过程中,仍然采用平行三度的进行,然而低声部则使用分解和弦上、下行交替的形势来为这首曲子增强了律动感,这样便和主旋律的平衡形成了一定的对比趋势。通过这样改编,曲子能够将大理姑娘的动人形象淋漓尽致的展现出现,最后将结尾出现在主音上。
三、展现云南儿童游戏的钢琴曲《猜调》
《猜想》这首曲调主要是一首D微调式的民歌,这首民歌主要描绘的是云南彝族儿童游戏。原歌曲调较为诙谐,充满乐趣,所展现的音乐情绪非常紧凑,充分表现出了儿童时代那种天真烂漫的情境。同时钢琴曲《猜调》主要保留了原来民歌的主旋律,并且全曲还在演绎过程中主要采用了十六分音符;应用重复两次分段结构的方法,逐步加入引子,过渡到补充功能的结构部分。图示如下:引子+A+过渡+A1+A2+补充 (1-5)(6-15)(16-17)(18-29)(30-38)(39-45)在乐曲部分主要采用分解主和弦和琵琶形势,然后通过断奏的技巧逐步拉开了游戏的序幕。最重要的是乐曲运用了升C与还原C的不协和音程,促使这支曲调充满了吸引力与魅力。随后,这首音程逐渐变为四度和六度,能够让听众充分感受到紧张到松弛的猜谜特定场景。
全曲的A段旋律与原民歌的旋律能够保持一致,创作者右手主要运用八分音符与十六分音符交替出现,促使这首钢琴曲的旋律具有超强的律动感;而左手则伴随着以固定的音型十六分音符进行为主。在到了全曲的16、17小节部分时,则采用的是交替带小二度装饰音的四度上行,从而引出了A1乐段。在改编乐趣的过程中,A1段的主要旋律与A段的几乎相同,其中主要右手主要由单音旋律变为双音或者和弦的形势出现,然而左手则由原来的十六分音符逐渐变为了八分音符。实行下行级进的形势进行,最终形成一种隐性的旋律,这种旋律逐渐成为高音声部的对比旋律线条。在全曲的25、26小节部分,仍然采用的是一种断奏的技法,这样便将乐曲推到了A2。在创作这部分时,又A2有完全重复了A乐段的曲调,只是在最后的时候加入一些补充的部分,这样所补充部分的主旋律右手速度逐渐减慢。但是由于曲子中的bB.bE.#F.#F出现时,便大大为曲子的和声部分增添了色彩,形成了一种神秘的效果。最后,在搜集全曲最后4小节的素材时,便采用了与引子相呼应的曲调,其中主要是以主音上带小二度装饰音的八度来结束这首曲子。
四、展现云南边远地区民歌的钢琴曲《山歌》
钢琴曲《山歌》这首民歌,主要是根据云南民镇西宾川、祥云一带地区的民歌改编得来,如《赶马调》等。原来这些民歌主要是由五个规划整合的句子构成,主要采用反复变奏的方法来拉长这首曲子的结构。结构图示如下:A------A1------B------B1(1)))10)(11)))20)(21)))29)(30)))39)A乐段由三个 (3+3+4)构成。同时全首曲子在最开始的第一乐句,主要运用了空八度的旋律,而且速度较慢,这样便将这首钢琴曲的主旋律以三十二分音符的形势快速上行,随后又进行了空八度的下行;在第二乐句主旋律则是在高声部部分组成,并且在乐句的最后以低八度的形势形成重复的主旋律,这样便能够形成如同山谷回声的情景;第三乐句主旋律则是在高声部出现,低声部主要采用柱式和弦级来进行下行,从而最后便落到了主音和弦上。
全曲的A1乐段部分是由三个乐句 (3+3+4)共同构成,这样形成的旋律则与A段的基本一致,只是伴奏织体发生了一些变化。在A1段的部分,则去掉了底八度模仿的片段,将有些部分改编成了高八度四度双音模仿,这样就形成了A1段与A段之间形成一定程度的对比。其中B部与B1部分则属于两个不断变化发展的曲式,同时这两部分之间的右手旋律几乎保持相同,这样与A部之间形成了新的八分附点与前十六后八、前八后十六的新节奏。全曲巧妙的运用断奏的技巧,这样便能够形成动率感超强的节奏。全曲中B1部分则是B部的高八度再现,只是在全曲结尾部分合理的运用了合尾的手法,便与A部的结尾形成统一的旋律,让整篇乐曲感觉通顺一致。在歌声最后通过运用低八度模仿,这样便会形成歌声渐渐远去的效果,最终将会落到主音上来终止全曲。
五、根据云南民歌改编的钢琴曲《龙灯调》
钢琴曲《龙灯调》主要是根据云南民歌改编得来,这样能够较好的保留偏远山区的民歌,同时再加入引子,便能够将乐曲改编成为再现的三部曲式,图示如下:引子+A+过渡+B+A1+结尾 (1-4)(5-24)(25-28)(29-46)(47-50)(51-62)(63-91)(92-97)。在改编过程中,所用的引子部分应该通过八度加上方小二度的装饰音,并且采用左右手交替反向滑奏的手法来模仿中国民族打击乐器碰撞的音响效果,从而形成人们一边跳舞一边唱歌的情景。其中全首曲子的A部分形成了两个相同的旋律:其中第一个旋律是在中音区出现;其中的第二个旋律则是在全曲的高音部分出现,同时左手伴奏织体稍微与之前的有所不同。这首旋律的前半句伴奏部分只应用了底声部来进行伴奏,但是在第二句伴奏时又加入了中声部,这样充分丰富了和声音响的效果。
[1]宋敏.浅谈《云南民歌五首》钢琴改编作品[D].中国音乐学院硕士论文,2010年
[2]郑文雅.关于中国钢琴改编曲演奏风格的几点思考[J].歌海,2011年第6期
[3]魏廷格.关于中国钢琴艺术的概念及其理论研究概述[J].钢琴艺术,2011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