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战中意大利倒向协约国来龙去脉探析

2014-04-09邹禄禄

山东行政学院学报 2014年11期
关键词:德奥意法突尼斯

邹禄禄

(百色学院 政治与法律系, 广西 百色 533000)

一战中意大利倒向协约国来龙去脉探析

邹禄禄

(百色学院 政治与法律系, 广西 百色 533000)

一战期间意大利由同盟国倒向协约国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从外部因素来看,意大利与奥匈帝国的深刻矛盾以及英德之间的尖锐矛盾使意大利必然要摆脱“三国同盟”。另外,就意大利国内而言,民众一直不满政府与宿敌奥匈结盟的政策,也促使意大利最终倒向“协约国”集团。

意大利;协约国;同盟国

一、与法国争夺突尼斯的失败使意大利“被迫”加入“三国同盟”

1879年建立的德奥同盟并没有使德国铁血首相俾斯麦放弃争取俄国,从当时建立的德奥两国防卫性质的同盟这一前提来看,这已为恢复昔日的三皇同盟保留了足够多的拉拢俄国的空间。德国在接近俄国的同时也在安抚死敌法国。为显示诚意德国表示坚决支持法国取得突尼斯,这使德法矛盾趋于暂时的和缓。本来意大利联合法俄抗击奥匈计划的破产已让自己倍感孤单,现在的处境又使自己更加被动和孤立。这使得意大利决心依靠自己的力量来争夺殖民地。突尼斯这个战略地位重要、磷铁等资源丰富的国家,对于意大利这样资源贫乏的国家具有独特的吸引力,因而成了意大利的首选目标。然而1881年5月法国远征军对突尼斯的占领,宣告了意大利同法国争夺突尼斯的失败。

法国占领突尼斯的消息使意大利举国震惊,并引发意大利国内反法浪潮,使意大利卡伊罗利内阁随之下台。继任的德普雷蒂斯政府起初并不想与法国彻底闹翻,而是希望法国做些让步,同时也希望获得列强的一些同情。但是,德普雷蒂斯政府的大吵大闹并没有引起列强任何的怜悯。这使得意大利政府深切认识到,要想在此问题上寻得突破,必须寻求结盟从而摆脱目前极其孤立的不利状态。而放眼当时的欧洲大陆,能具备与法国抗衡的实力与意愿的国家只有德国,所以意大利若想摆脱单独抗衡法国这样一种孤立无援的处境的话只能寻求与德国结盟。但在此之前的1879年德国与奥匈帝国早已签署了同盟条约,这也就意味着意大利投靠德国即是投靠德奥同盟。

客观上讲,意大利加入三国同盟以后的确捞到了不少好处:通过三国结盟,意大利摆脱了当时危险的孤立状态;获得了德国在经济上的大力扶持;法国鉴于德奥同盟,也不敢再轻易侵害意大利的权益;更为重要的是通过结盟,意大利确认并提高了自己的欧洲大国地位。但意大利加入三国同盟本身也有脆弱性:本来意大利在欧洲大陆最主要的敌人是法国和奥地利帝国(1)——与前者在突尼斯、摩洛哥、利比亚等海外殖民地上存在着尖锐对立;与后者在领土问题(如特伦提诺和的里雅斯特)、在争夺势力范围如巴尔干地区、亚得里亚海等方面也存在严重对抗。在任何一方不激化矛盾的情况下,单就这两对矛盾本身而言,意大利其实已很难分清楚法奥到底谁是自己的头号敌人。但1881年法国占领突尼斯的这一举动,无疑使原本暂且处于大致平衡的意法、意奥矛盾瞬间失衡了,其直接结果是:意大利把法国确定为自己的首要敌人。但意奥矛盾也并没有消失,只是暂时被掩盖了。

二、意大利对三国同盟离心的演化进程

(一)侵埃战争的惨败引发了意大利对德奥的失望及对法的亲近

自从与德奥结盟后,意大利在欧洲大陆上与周边大国基本相安无事,并打着三国同盟的招牌加紧对外侵略扩张,其首要殖民的目标便是与自己隔海相望的埃塞俄比亚。但阿杜瓦战役的惨败使得意大利国内形势变得异常尖锐:国内民众因对外战争导致生活状况每况愈下;资产阶级因为侵埃的惨败,遭受重大损失。为此意当局不得不对反法而亲德奥的方针进行反思:与法国进行的关税战争使自身经济蒙受巨大损失;侵略埃塞俄比亚却因自己执行反法政策而促使法国在军事上援助埃塞俄比亚,而自己对埃的军事行动却没有得到德奥盟友的半点实质上的支持……

基于以上认识,意大利统治集团对德奥盟友产生了强烈的失望与怨恨情绪,并开始着手改善与法的紧张关系并流露出疏远甚至背离德奥的倾向。早在被迫签订《亚的斯亚贝巴条约》前的1896年9月,意大利政府就承认了法国对突尼斯的保护权,而1898年意大利茹迪尼政府更是与法国签订了新的《意法商约》,从而结束了两国持续多年的关税战争。意大利对法国的舆论攻击也逐渐平息。对于意大利的举措,法国也给予友好回应:法国声明它不会介入对的黎波里和昔兰尼加两地的争夺,因为意大利十分关注在这两个地区的利益。意大利见此又立即示好,声明自己不会参与对摩洛哥的争夺,因为这是法国利益所在。在摩洛哥、利比亚等问题两国取得谅解后,继而在1902年,意法两国又以互换信件的方式签署了“意法协议”。据此协议,意大利承担了法国若遭受来自一个或多个国家进攻的情况下,严守中立的义务。由此,意法之间已初步走出先前的阴霾,两国关系开始好转。

总地来看,意法关系在1900年以后的进一步接近,不仅表明意大利摆脱“三国同盟”意愿的加强,还同时表明意大利已经在摆脱三国同盟方面采取了切实的步骤[1]432。

(二)巴尔干地区的争夺使意奥矛盾空前加剧

19世纪末20世纪初意大利进入垄断资本主义的阶段,意大利资产阶级急需获得原料产地与销售市场,为此积极开拓殖民利益,但放眼周边可供扩张的目标已不多:1881年法国对突尼斯的占领使意大利永久地失去了突尼斯;对埃塞俄比亚的入侵以惨败告终;今后在非洲继续开疆扩土的前景则因英法的日益接近而变得黯淡。这样,亚得里亚海和巴尔干地区就成了意大利为数不多的可供扩张的目标了。但是意大利在这两个地区的扩张必然要遭到在该地区拥有巨大利益的奥匈帝国的强烈反对,这种利益的冲突又必然导致意奥矛盾的加剧,当然也就必定要破坏三国同盟的稳固性。

1905年前后,奥匈帝国趁着俄国忙于应付日俄战争及国内革命之际,加紧了对巴尔干地区的扩张。这样,意奥争夺巴尔干的矛盾和斗争被彻底激化了。意大利一方面对争取解放仍在奥匈统治下的意大利领土(特伦提诺和的里雅斯特)的“领土恢复主义”组织由先前的镇压转为大力扶持;另一方面,于1909年10月24日同俄国秘密签订了《拉匡尼基协定》,协议规定意俄两国共同抵制奥匈帝国在巴尔干地区的扩张。由于该协定与两国在公开场合的庄严保证截然相反,所以意俄两国非常保密。《拉匡尼基协定》的签订表明,意大利在脱离德奥同盟的道路上又向前迈出了一步。至此,三国同盟对意大利来说已名存实亡。意大利又回到先前那种中立投机的原点上。是什么原因让意大利逐渐疏远甚至摆脱“三国同盟”?

其一,意法、意奥矛盾的再次失衡。如前文所述,促使意大利加入三国同盟的直接原因是意大利与法国争夺突尼斯的失败。与法国在海外殖民问题上存在矛盾并且在争夺中处于劣势,使得意大利在一定程度上要被迫借助德奥同盟来抗衡法国。但是,随着法国与意大利关系的缓和,因法国占领突尼斯而急剧恶化的意法矛盾不再那么突兀与显眼,这也就使意大利当初加入三国同盟的动力锐减。而随着意大利自20世纪初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为了满足自身日益扩大的对原料产地、销售市场的迫切需要以及摆脱国内革命危机的需求,意大利再次走向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与先前侵略扩张北非不同,意大利这次把扩张矛头转向了亚得里亚海和巴尔干地区。这也就必然使得意大利与在此地区有着巨大殖民利益的奥匈帝国间的矛盾瞬间恶化,以致意奥矛盾骤然上升为意大利对外的主要矛盾。

其二,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德矛盾成为西欧列强间的主要矛盾,这必然影响到意大利的对外政策。保持与英国的良好关系是意大利历届政府的既定方针,因为意大利统治者认为,作为地中海沿岸国家的意大利如果与在地中海占统治地位的英国摊牌,简直就是自取灭亡。正基于这一认识,在因意法矛盾而与德奥签订三国同盟条约之初,意大利就坚持对同盟条约附加一项特别声明,即“该条约各条款所述的任何情形都不得认为针对英国”[2]154。也就是说,只有在英德关系处于正常化状态下,并且英国实际上是与三国同盟合作来反对法俄——只有这样意大利才能平静地留在“三国同盟”内。但是随着英德矛盾日益激化,意大利对外政策的双重支柱就被撼动了。如果真要在维持与德国的同盟和维护与英国的良好关系之间作出一个选择,意大利最终还是会选择后者。因为,如果一旦与英国为敌或交战,以意大利的地理位置,不但面临着英国的海上封锁,重要的沿海城市遭受破坏,而且还会使自己丧失海外殖民地。从事关自身前途命运的角度考虑,无论意大利内心如何地犹豫与复杂,它都必须选择与英国结好。

既然意大利与法国关系逐渐地改善,意大利与奥匈帝国的矛盾进一步加剧,这似乎已经表明意大利与自己的昔日盟友分道扬镳了,那么意大利为何在形式上依旧留在“三国同盟”之中。笔者认为主要原因在于,第一放眼当时的西欧,作为二流甚至三流国家的意大利的确很希望同时维持与主要大国的正常稳定友好关系,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的国家利益最大化,所以不到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意大利不会公开支持谁、公开反对谁,况且意大利也没有这个能力和资本那么做。这既与意大利本身的实力有关,也受长期以来由此造成的投机主义传统的影响。第二,德国借助第二次工业革命实力迅速膨胀,大有后来者居上之势。在19世纪七八十年代,德国在财政和经济上对意大利曾给予巨大支持,并控制了许多重要的意大利工矿企业。因此,德国是意大利不能小觑的,意大利在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也是不会轻易下定决心摆脱“三国同盟”而开罪于德国。第三,尽管意奥因在亚得里亚海与巴尔干地区的争夺而关系急剧恶化,也尽管这一矛盾的演化已经到了不用战争不能解决的程度,但意大利毕竟军事、经济实力十分有限,与当时的欧洲五强之一的奥匈帝国无法相比,没有足够的实力与奥匈摊牌。第四,“大南斯拉夫国家”因素。为了实现建立大南斯拉夫国家的目标,巴尔干半岛上的南斯拉夫人同时展开了针对意奥两大殖民者的斗争。在意大利统治者看来,斯拉夫国家是一个远比衰老的奥匈帝国更为危险的敌人。因此,在反对斯拉夫主义这一问题上,意奥两国有着共同的利益。

三、一战爆发后的意大利由“中立”倒向“协约国”

(一)前期“中立”的意大利

事实上早在1914年萨拉热窝事件后的7月中旬,意大利政府就已十分清楚地了解到德奥即将要发动战争引发世界大战进而重新洗牌的意图。面对一战的爆发,意大利政府经过再三权衡后在同年 8月3日午后,发表正式官方声明,宣布中立。但是宣布中立注定只是权宜之计,意大利最终还是要加入两大集团中的一方作战。在意大利垄断资产阶级看来,世界大战是实现自己图谋已久对外扩张的绝好机会,但是以自身单薄的身躯去实现这一庞大的计划显然是不可能的,必须借助外力。就当时的情况来看,意大利可供选择的盟友只有同盟、协约两大军事集团,这也就意味着意大利要想实现自己的领土野心就必须加入两大集团中的一方。在当时战局不甚明朗的情况下,意大利表现出了浓厚的投机主义色彩,采取了两边下注,在看好协约国集团的同时也进行着以继续留在“三国同盟”为条件而与德奥讨价还价的谈判。

(二)投向协约国集团的意大利

意大利政府在宣布实行中立政策的第二天就向协约国方面阐述了获得自己支持的条件:除得到特伦提诺地区以外,意当局还希望在亚得里亚海获得优势地位,为此特别提出要得到阿尔巴尼亚西南部的发罗拉地区。协约国各国政府经过反复考虑,最终表示愿意接受意大利开出的条件,为此英国甚至主动提出可以先把的里雅斯特交给意大利。于是,意大利与协约国之间的谈判开始了。1915年2月中旬,意大利与昔日的德奥盟友就其继续留在“三国同盟”内而进行的谈判完全破裂,与此同时,在大战的各条战线以及国际关系中,也出现了有利于协约国方面的进展,最终经过两个月的谈判,以英国为首的协约国集团在满足了意大利提出的绝大多数要求后,于1915年4月26日与意大利在伦敦签署了《伦敦秘密条约》。尽管如条约里规定的那样,意大利只是对奥匈帝国一国而不是对所有与协约国集团为敌的国家宣战,也尽管对同盟国集团成员的德国,意大利仅仅限于中断外交关系,但《伦敦秘密条约》的签署毕竟标志着意大利已撕毁三国盟约,正式投向了协约国集团,至此意大利彻底实现了由同盟国向协约国身份的转变。

四、小结

意大利身份的转变,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在意土战争期间,奥匈帝国因担心意大利染指阿尔巴尼亚,其总参谋长就曾提出向意大利发动先发制人的战争之议。虽然此议未果,但意奥矛盾之深由此可见一斑。”[2]191另外英德之间的尖锐矛盾已成公开,这是意大利脱离三国同盟的决定因素。对于这样的结果,德国其实是早有预料到的。早在1906年3月,德皇威廉二世在评述德国大使发自罗马的一份情报时,就已得出这样的结论:“意大利仅仅是在我们还是英国的朋友的时候与我们呆在一起。如果事情不是这样了,它就会脱离‘三国同盟’。”[3]327就意大利国内而言,民众一直不满政府与宿敌奥匈结盟的政策,资产阶级也因没有从与奥结盟中得到何种好处而对奥匈反感至极,因此一旦两大集团开战,意大利民众很难接受意大利站在德奥一方作战的主张……以上种种因素决定了无论意大利统治集团如何难以下定最后的决心,也无论意大利在投向哪个集团的问题上还要犹豫观望多长时间,意大利最终必然倒向“协约国”集团。

注释:

(1)1867年奥地利帝国与匈牙利王国组成“帝国议会所代表的王国和领地以及匈牙利圣斯蒂芬的王冠领地”联盟,即奥匈帝国。

[1]辛益.意大利近代史[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8.

[2]刘德斌.国际关系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古科夫斯基.意大利史纲[M].莫斯科:莫斯科出版社,1959.

(编辑:李 磊)

2014-09-17

K143

A

2095-7238(2014)11-0047-04

10.3969/J.ISSN.2095-7238.2014.11.009

猜你喜欢

德奥意法突尼斯
新铁德奥CN道岔换轨施工关键环节控制
如果所有的愿望都能成真
突尼斯柑橘出口量减少了21%
意法半导体(ST)推出配置简易的控制器,有效简化数字功率转换设计
意法半导体与物联网
意法半导体(ST)推出世界首款基于ARM Cortex-M7的STM32 F7系列微控制器
意法半导体(ST)新款100V晶体管提高汽车应用能
德奥新在安庆建表面处理工业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