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就业导向的社会工作专业教学改革的思考
2014-04-09凌文豪
凌文豪 张 玲
一、引 言
近年来,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各类社会问题频频出现。在此形势下,国家社会建设与和谐社会的构建对社会工作以及专业社会工作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各高校开始积极开展社会工作专业建设,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作为“舶来品”的社会工作在我国发展时间还较短暂,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践教学均缺少本土经验。纵观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可以发现,社会工作人才的培养并没有实现最初目标,高校在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和教学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
学界对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和教学等问题进行了相关研究。董志峰(2012)从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服务面向、培养模式构建三个方面对我国高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展开了探讨。他在研究中发现,近年来我国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的力度虽然逐步加强,但是专业社会工作人才非常少,目前从事社会工作的约一百万人中绝大部分为非专业人才,获得社会工作师资格的不到四万人,这与发达国家或地区每1000人配备2~3名社会工作者的要求相距较远,中国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存在非常大的缺口。同时,根据他们的调查,仅仅约有10%的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从事社会工作,社会工作职业外流现象非常严重,因此需要加强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引导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更多的走上社会工作职业道路。有的学者从某一课程的具体角度对社会工作教学改革进行探索,李晓毅、李宾(2011)提出了高校社会工作专业法律课程设置的必要性以及具体教学模式,认为高校应明确教学目标,采取“问诊式”教学模式,重新设置法律体系和强化法律实践课程。冯敏良(2012)以小组工作课程为例设计了自主学习导向的社会工作教学活动,从理论、过程和技巧三个层面对小组工作教学活动进行了设计,强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突破了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张文华(2010)探讨了我国社会工作教育中存在的师资、生源和实习问题,并针对各种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
纵观上述学界已有的研究,其中不乏对社会工作教育存在问题及改革对策的内容,而且大多数研究是从宏观或者微观角度解决社会工作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应然问题,专门将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和教育与就业结合起来的研究较少。社会工作是一个专业化、职业化要求较高的专业,目前我国社会工作专业的对口就业领域主要包括六大类:第一类是社会工作行政性质的机构包括民政部门、共青团、工会、妇联等;第二类是福利院和敬老院等在内的院舍照顾机构;第三类是发展性的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如青少年活动中心;第四类是街道办事处、居委会等社区服务中心;第五类是医疗、戒毒所等服务机构;第六类是救助站类的服务机构。本文正是基于社会工作对口就业的要求探讨社会工作教育和教学改革的问题,从社会工作专业就业现状出发剖析该专业就业面临的困境,进而提供促进社会工作专业对口就业的路径选择。
二、社会工作专业就业现状
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数据显示,2013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达699万人,比去年增加19万人,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大学毕业生最多的一年,因此2013年被称为“史上就业最难的一年”。网上公布了浙江8所大学2013年就业情况调查结果,其中社会工作几乎均在各所高校中被排在签约率最慢的五大专业之一,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就业难可见一斑。目前社会工作就业面临的困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口就业率低,专业人才外流
上海市自2002年6月开展了一项关于上海市高校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的调查,根据统计,2000年的上海市社会工作专业首批毕业生中,仅有40%从事与专业相关的工作;2001年这一比例仅占33.3%。王思斌认为北京大学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从事前沿社会工作的比率不到10%,据第三届山东省社会工作教育年会上调查的数据,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就业完全对口的比例最高是12%,最低是1%。笔者所在高校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从事专业对口工作的情况也是寥寥无几,大多数社会工作人才流向了企业、政府或者其他行业,造成了专业人才资源的浪费。
(二)“被就业”现象严重
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决定他们所学专业的招生规模和人才主要流向。社会工作就业遇冷与社会对专业社会工作的需求日益增强的局面形成了鲜明对比。但是,高校为了来年的招生,在就业统计数据上做“工作”,学生还处于待业的时候,就业情况统计中已经显示“就业”。当然,这不单单是在社会工作专业出现的现象,在很多就业率不高的专业中通常都会出现这种“被就业”的问题。
三、社会工作专业就业困境的原因分析
(一)专业认同度低
作业一门新兴专业,目前社会工作专业的认同度仍处于较低水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学生对该专业和职业的认同度低。在社会工作教育中,助人自助作为其核心价值理念贯穿教学全过程。可是在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下,助人一般是一种直觉、主动的无偿行为,很难作为一门职业被人们接受。从社会工作的性质来说,从事这项职业,实现自我价值这一收获远远大于物质经济层面所得。但是,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很好揭示了一个现实,即只有在维持生存,物质层面满足的情况下人们才会更多地追求个人价值的实现。对于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而言,他们离开学校后最大的心愿就是回馈家庭十几年来对其教育的资本投入,而眼下社会工作相关岗位能够提供的微薄的待遇水平显然缺乏吸引力;另一方面,就业市场对社会工作的认同度较低。由于对这一专业缺乏了解,因此设置的相关就业岗位比较有限,这和社会工作发展起步晚、宣传匮乏有关。
(二)专业性水平低
由于所面对的工作对象往往比较特殊,可以说社会工作是专业性要求比较高的一门专业甚至是一门技艺。因此在社会工作人才的培养过程中不仅要进行理论教育更要注重社会工作实务的训练。但是,目前从事社会工作专业教学的教师一般都是从社会学、管理学等其他学科转过来的,尚未形成本土的教学经验,教师的专业性缺乏某种程度上直接导致了学生专业性水平比较低。此外,按照国际惯例,社会工作的实习时间应该保证在八百小时,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高校社会工作实习时间很多没有达到这个要求,大部分是自主、分散式的实习,而不是专业性的社会工作实习。缺乏评估、监督和考核,社会工作专业实习的数量和质量很难得到保证。
(三)社会对口就业岗位少
就业市场的主体包括两大类,即求职者和招聘者。对口就业率低一方面是求职者主观方面的原因,另一方面则是社会工作对口岗位过少。前面已经介绍了目前社会工作专业的六大类就业领域,但是从现实情况来看,从事这些职业的还是之前就职的非社会工作专业人员。尽管这些岗位存在着人才流动,社会工作毕业生可以介入,但是随着毕业生的逐年增多,可以填补的空缺毕竟是十分有限,这就是学界所称的“专业化快于职业化”的现象。社会工作对口工作岗位的匮乏无疑制约了社会工作专业对口就业率的提高。
四、促进社会工作专业对口就业的路径选择
社会工作专业对口就业难是一个公认的社会问题,想要解决这一难题需要多方面的努力。笔者主要从教学活动和社会工作人才的培养方式层面进行思考。
(一)兼顾理论与实务教学
社会工作教学要理论与实务并重,这也许是老生常谈的观点,但是这个观点并不陈旧,不仅要再次提出来,更关键的是将观点落实成行动。一方面,教师通过自身学习和参加相关培训提高专业教学技能,不仅要给学生讲授社会工作方面的理论知识和社会工作伦理,更要通过案例教学的形式让学生真正的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此外,教师还要指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帮助学生认识当前社会工作的就业前景,引导学生做出既符合自身发展又能发挥专业特长的职业规划,这是教的过程;另一方面,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要求学生通过分小组等形式,自己寻找案例,然后扮演和模仿案例角色,最后讲述和分享个人心得体会,这是学的过程。通过“一教一学”两个环节,真正让学生将社会工作知识学习扎实到位。
(二)强化同步实习和集中实习
以笔者所在高校为例,社会工作专业实习以大四第二学期的集中实习为主,学校几乎没有安排平时的同步实习。这里的所谓同步实习,就是指贯穿于教学过程中的实习活动,教师可以根据课程所需安排学生开展平时实习活动,并作为期末考试成绩的一部分进行考核,以巩固所学知识。同步实习要求从大一入学时便将实践活动纳入教学计划安排,开展地点主要以学校所在地的社会工作机构为主,而不是仅仅依靠大四特定时间段内的集中实习。当然,集中实习也是非常必要的,这里的集中实习主要是指时间上的集中,毕竟平时与课程同步的实习时间比较分散,通过集中实习能够更加系统地熟练专业技能,为更好地走向社会工作工作岗位打下实战基础。
实习对于就业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通过有计划有安排的实习活动,学生能够更加真实地置身于社会工作一线实践,比如通过敬老院、福利院等照顾机构的实习活动,更有利于强化社会工作“助人自助”的核心价值理念,有利于帮助和引导学生今后的就业定位。
(三)构建学校、政府和就业市场“三位一体”的培养模式
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就业问题牵涉到学校、政府和市场等多方主体,当然学校的教学和实习安排也离不开政府和社会的大力支持。构建学校、政府和市场“三位一体”的培养模式,实现三方之间合作,有利于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对口输出。《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将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作为统筹推进的六大人才队伍之一专门提出,并提出了“加强社会工作学科专业体系建设;建设一批社会工作培训基地;研究制定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政策”等主要举措,其中就体现了政府、学校和市场三方在培养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方面的主体作用。“三位一体”的培养模式主要通过以下环节展开运作:
首先,学校与政府合作。学校主要负责对学生进行社会工作专业知识的教育和教学活动,而政府可以为实习基地的建立提供政策和资金方面的支持;其次,政府和市场合作。这里的市场主要是指能够提供社会工作对口工作岗位的就业市场,政府可以利用其权威向就业市场宣传社会工作,通过提供各种优惠政策吸引市场提供实习平台和就业岗位;再次,学校和市场合作。学校向市场输送社会工作专业性人才,而市场通过向学校反馈学生在实习和正式工作中的表现,帮助学校建立更好的教育教学模式,从而促进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建设。这一运作过程,可以看成是产品的生产、销售过程,其中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就是这一“产品”,学校就是生产的“工厂”,市场就是“产品”的“最终归宿”,而政府则在工厂到市场的过程中起“传送带”的作用,每一个环节都是至关重要的,并且远远比实际生产和销售产品过程要复杂得多。
以上强调了学校、政府和市场三者之间的合作在促进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和对口输出中的重要作用,这一模式的实现需要借助于具体的项目,比如建立社会服务中心,或者社区养老中心计划等等。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和社会需求日益多样化,对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对口就业路径的探索将任重而道远。
[1]董志峰,2012,《对我国高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社会工作》第10期。
[2]冯敏良,2012,《自主学习导向的社会工作教学活动设计—以<小组工作>课程为例》,《社会工作》第7期。
[3]李晓毅,李宾,2011,《关于高校社会工作专业法律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第12期。
[4]天山网,《浙江8所大学就业情况调查》,2013-5-26,http://news.ts.cn/content/2013-05/24/content_8205207.htm
[5]张文华,2010,《我国社会工作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讨—基于对社会工作教学实践的反思》,《社会工作》第6期。
[6]中国社会工作协会,《上海市高校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情况调查分析》,2013-5-23,http://www.cncasw.org/gxsghdkt/gxhdkt/sgyxml/200711/t20071109_5789.htm.
[7]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2013-5-28,http://www.gov.cn/jrzg/2010-06/06/content_162177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