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情感迁移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2014-04-09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教育者情境政治

白 蕾

(华中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武汉430079)

人的社会化包括行为方式的社会化和态度的社会化两个方面,其中大学生态度社会化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培养他们成熟的社会性情感。在完成这一任务的过程中,情感迁移作为情感的一种扩散、泛化,对促进大学生情感质的升华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思想政治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说是直接针对人的态度体系的教育活动,肩负着促进人的态度社会化的重要使命。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如何运用情感迁移的机制以培养大学生成熟的社会性情感,就成为值得深入探究的课题。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情感迁移的内涵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情感迁移是指基于事物之间的客观联系,引导大学生将日常生活中的情感体验迁移至对社会、国家和民族的情感上,以形成大学生系统的、稳定的、积极的思想政治情感。在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中,情感迁移既是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实现的一种机制,又是思想政治教育应致力于培养的一种态度意应能力。具体来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情感迁移的基本内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客观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以及大学生对这些联系的认知和理解是情感迁移发生的基础 情感迁移不是自然产生的,而是源于人们对不同事物情感体验之间的相互影响。之所以能相互影响,是因为引起情感体验的客观事物之间本身是普遍联系的,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情感体验活动也是相互联系的,因此先前的情感体验必然对后来的情感体验产生影响,迁移就发生了。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作为情感迁移发生基础的“联系”主要是指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与社会时事和国家发展之间的联系。但是仅在客观上存在联系是不够的,还需要大学生对这些联系有深刻、清晰的认知和理解,情感迁移才有发生的可能,并且才会更加自觉。

(二)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情感迁移是一种由分散、易变的日常生活情感体验向系统、稳定的高级社会情感体验的正迁移 从迁移内容来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情感迁移是指大学生对日常生活、学习中的具体情感体验升华至对社会、国家、民族的高层情感体验。而且这种升华也是大学生情感不断从分散、肤浅走向系统、稳定的过程。

依据迁移的性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情感迁移主要是指正迁移,即不同情感体验之间产生的积极促进作用。这种正迁移不单指积极的日常情感体验对形成积极向上的社会性情感的促进作用,还应当包括通过促进大学生消极情感体验的转变,来实现向积极的社会性情感的迁移。

(三)思想政治教育中情感迁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于培养大学生系统、稳定的思想政治情感 思想政治教育承担着指导大学生顺利完成社会化(特别是态度的社会化),使其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任务。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强情感迁移训练,目的就在于培育大学生系统、稳定的思想政治情感,增强他们对党和国家事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完善态度体系,帮助他们顺利走向社会,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为祖国繁荣富强作出积极的努力。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注重情感迁移的必要性

作为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扩展,探讨情感迁移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对于促进大学生思想品德的完善,社会的和谐、健康发展以及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促进大学生思想品德的健康发展和人格完善 首先,加强情感迁移训练,有助于使大学生自觉从自身发展的需要和情感意义上再现对象,赋予一定社会所提倡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和道德规范以价值意义,进而在内心深处达到认同,产生深厚的思想品德情感,并激发主体强烈的思想品德动机,主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践行社会所提倡的思想道德要求。

其次,注重情感迁移训练有助于促进大学生人格的完善。“人格是一个人在其与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独特的思维模式、行为方式和情感反应的特 征。”[1](P28)大学生中一部分人存在的人格障碍,主要表现为情感和行为活动障碍,如学习障碍、自我意识不完整等。通过加强情感迁移训练,提高大学生的移情能力,丰富大学生的情感体系,使其情感逐步趋于成熟、稳定。并在此过程中以积极的情感带动错误认知和行为的转变,从而在各个方面帮助大学生突破人格障碍,达到人格完善。

(二)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推动社会主义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当今社会的多元性、开放性,反映在大学生身上便是他们思想观念日益多元化、情感复杂化。其中一些大学生片面强调个性,以自我为中心,甚至为一己私利,与同学勾心斗角,乃至大打出手,造成恶劣影响。如果任这些问题发展下去,势必会使人与人、人与社会间的矛盾更加尖锐,进而阻碍和谐社会的建设。要解决这些问题,除了提高认识、加强规范训练外,通过情感迁移,培养大学生共通的情感体验,实现情感上的升华,使他们从狭隘眼界中摆脱出来,增强与他人、与社会的情感联系,增加社会中的和谐因素。

同时,作为建设社会的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要使大学生在将来的职业岗位上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转化为改造社会的力量,仅仅具备知识、技能是不够的,还必须有能将这些知识、技能转化为行动的动力。而情感正是连接认知与行为的重要桥梁。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通过加强情感迁移,培养大学生系统、稳定的思想政治情感,使他们能够在将来的工作岗位上基于一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干,不断挖掘潜能,为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三)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实现教育的人文关怀 在实际生活中出现的受教育者思想品德的知行脱节现象使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乃至存在的必要性产生了怀疑。而造成受教育者知行脱节的一种重要原因就是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对情感沟通和培养的忽视,使受教育者往往将思想政治教育看作是束缚和控制自己的异化手段,而感受不到教育应有的人文关怀。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注重情感迁移,以“情”入手,通过培养受教育者系统、稳定的社会性情感,可促使受教育者将思想品德认识转化为行动,达到知行合一的良好效果。另一方面这也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实施领域,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吸引力,使教育对象乐于受教,体现教育的人文关怀。

三、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情感迁移应用的关键环节

目前有关迁移的理论研究多集中于学习迁移方面,对情感迁移的研究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因此在这里旨在通过借鉴有关学习迁移的相关理论来探讨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应用情感迁移机制的几个关键环节。

(一)排除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情感交流的障碍,增强情感体验的强度 任何一种学习都要受到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技能和态度的影响,学习者原有的知识体系越丰富,越有可能发生迁移。同理,只有当个体具有丰富而炽烈的情感时,情感迁移的发生才有了固着点。经过长期的教化和生活经验的积累,大学生的心理逐渐趋于成熟,他们的情感丰富,对周围的环境有很强的敏感性,这就为情感迁移的发生奠定了很好的基础。但大学生教育环境的改变以及大学上课方式存在的固有缺陷却在不同程度上削弱着大学生情感的敏锐性,例如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使“人的交往从公共领域转向了私人领域”[2](P303)再加上缺乏对网络环境的规范引导,一部分大学生因此沉迷于虚拟世界,隔断了与现实世界的交流,造成大学生对周围环境的冷漠态度;又如在教学过程中教育者“盲目过多地运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往往会产生新形式的‘满堂灌’现象”[3](P27)而忽视课堂中的情感交流;同时,不同于中小学阶段的集中授课制,大学上课的时间、地点往往非常分散,教师变换也较为频繁,使得师生间,同学间的情感交流不能常态化,也造成大学生情感的疏离。

没有情感,情感的迁移也就失去了基础,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要注重情感的交流互动,增强受教育者的情感体验。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情感交流的主体主要是教师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者作为教学中的主导者要自觉注意情感的管理,具体来说,一要加强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真正热爱自己的职业和学生,并不断提高专业知识水平,树立自己的威信;二要利用大学生情感敏锐性强的优势,在教学中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通过自己丰富的表情、肢体语言和合理利用多媒体视听效果将其传达给受教育者;三要注意施爱于教学之外,加强同大学生的日常联系,关心他们的生活,帮助他们解决心理上的困惑和实际困难。通过这些措施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权威性、可靠性和喜爱性,使大学生由对教育者的信服、喜爱迁移至教育者所传授的内容,达到“亲其师而信其道”的效果。另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还存在着受教育者之间的情感交流。思想政治教育者可在教学之外多组织一些集体活动,并注重对大学生社团的管理和指导,以促进学生之间的沟通、合作,为他们之间的情感交流创造条件;同时还应该充分发挥班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形成互帮互助的优良班风,以培养大学生对班集体的归属感和荣誉感。通过同学间的交流合作,培养他们的友谊之情、班级之情,使大学生学会关爱他人、关心集体,为实现向社会情感的迁移奠定基础。

(二)注重教材内容的呈现方式,加强课堂教学和实际生活的联系 根据奥苏贝尔认知结构迁移理论,“在有意义的学习与迁移中,我们所说的过去经验的特征,不是指前后两个学习课题在刺激和反应方面的相似程度,而是指学生在一定知识领域内的认知结构的组织特点,诸如清晰性、稳定性、概括性、包容性等。”[4]也就是说教育对象原有认知结构的清晰性、稳定性、概括性、包容性越强就越有利于经验的迁移。依据这一原理,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材内容地呈现在纵向上应当按照一般到具体细节的逻辑顺序来安排,循序渐进,“步步为营”。然而当前思想政治教育教材中宏观性、概括性的知识较为完善,这些知识的细化却有待加强,例如在谈到爱国主义教育时,要求学生要热爱祖国山河、热爱骨肉同胞,热爱祖国的灿烂文化,维护国家利益等,但是如何将这些要求与大学生日常生活及其情感体验相结合却缺少表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本身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因素,但如果这些内容仅停留在宏观层面,很容易使大学生由于期望太高或者过于抽象而放弃追求。上海交通大学的施索华老师在讲爱国时,引用《诗经·子衿》中“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对爱情的表达,让学生思考爱国可不可以这样表达,爱人民可不可以这样表达。她还用为母亲尽孝的家常话来说明爱国不分大小,不分前后的道理。通过将爱国情与爱情、亲情进行对比,施索华老师使学生感知到自己日常生活体验与爱国之间的切合点,从而实现情感上的升华。施索华老师的成功教学启示我们: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教材的呈现除明确宏观的思想道德要求外,还应当紧密结合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将这些要求具体化、形象化,贴近他们的生活,实实在在地落实到日常行为之中;同时在遵循这些行为规范过程中,注意引导大学生深刻理解思想道德要求的合情合理之处,使他们更感性、形象地认识个人的点滴行为与社会、国家的发展之间的联系,进而促进大学生日常生活情感向社会性情感的迁移。

(三)创设教育情境,组织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强化迁移正效果 情感迁移的实现只局限于思想领域内是不够的,还需要在实际情境中加以强化。这里的实际情景既包括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地创设的教学情境,也包括引导受教育者直接参与的社会实践活动。

在早期的学习迁移理论研究中,心理学家认为学习情境中相同要素对迁移有基础性的影响。也就是说当两种学习情境中存在相同要素时,迁移就可能发生。因此为实现情感迁移的目标,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教育情境的创设应力求还原社会现实。具体包括两种情形:一是“旁观式”情境。例如通过播放主题电影,讲故事等来再现现实生活情境,引导大学生联系自己的亲人、朋友或同学,从而将自己对熟悉的人的情感迁移到某一行业、某一社会领域上去;二是“参与式”情境,即教育者有意识地创设与实际生活相似的教育情境,通过角色扮演,突出其中的情感色彩,增强情境刺激。例如表演情景剧,使学生在担当角色的过程中,体验角色的情绪感受和情感矛盾,引导他们通过情感、情绪的调节促进其升华。需要注意的是还原社会现实并不意味着对社会情境的简单复制,要特别注重教学情境中的教育性和引导性,使学生通过情境来培育自身的社会性情感及学会情感的表达方式。

另一方面在教学之外,思想政治教育者还应当积极组织大学生亲身参与社会生活实践,如志愿者活动、社会公益活动,使他们在劳动实践中,在同人民大众的接触中,不断积累情感经验,深刻感受我们祖国和人民的伟大,从而激发他们对国家、对人民的热爱之情,将自己的前途命运与国家事业联系在一起,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

(四)提高大学生认知能力,形成迁移心向 在研究迁移的机制中,即迁移如何实现的问题,主要涉及三个要素:学习内容、学习情境和学习者。其中学习者作为学习的主体是迁移发生的内部因素。现代认知心理学指出,并不是两种刺激情境相似迁移就会自动发生,它还需要学习者意识到两种情景之间的联系才有可能产生迁移。而就情感迁移来说,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增多,大学生个体的认知品质对情感的影响越来越大。所以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不仅要在教材呈现和教育情境设计方面下功夫,还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大学生的认知能力,尤其是分析推理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教育者要注意将社会时事、热点问题与国家政策和课堂教学相融合,鼓励大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自我探索、小组讨论、辩论等形式,引导他们辩证地认识社会发展与自身的联系,从而为情感迁移架起桥梁。同时针对大学生由社会上一些丑恶现象产生的消极情绪体验,可以通过设置道德两难问题,或者针对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的矛盾情感体验和行为表现,引发大学生的认知失调,进而通过提供真实可靠的信息和价值辨析,促进大学生消极情绪态度的转变,为向积极的社会情感的迁移排除障碍。例如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当今社会中存在的道德失范现象,使他们明确自己在引领社会风尚中责任和义务,进而将他们对这些现象的不满、愤怒迁移至对实现社会改革、发展的紧迫感、责任感。

同时,从受教育者主体性角度讲,情感迁移也是一种态度意应能力,它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长期训练,不断巩固。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要时刻有意识地帮助大学生进行情感迁移训练,使他们学会体悟生活,逐渐形成迁移的心向,自觉将个人前途与社会发展相联系,实现情感上的升华。

情感是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忽视的重要领域。探讨情感迁移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应用,正是为了弥补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在情感领域探究的欠缺和不足,旨在使思想政治教育真正为受教育者真心喜爱,终身受益。

[1]韩洪涛.大学生心理学概论[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张耀灿,郑永廷,吴潜涛,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3]周光明,黄雪然.大学课堂教学方法研究[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4]祁小梅.奥苏贝尔认知结构与迁移理论及教学[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5).

猜你喜欢

教育者情境政治
张慧萍:做有情怀、有温度的教育者
不同情境中的水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护患情境会话
与两位美国音乐教育者的对话——记于“2015中国音乐教育大会”
道德教育者专长性的失落与重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