撕裂与抗衡
——《洛丽塔》中亨伯特形象的心理分析
2014-04-09郭建飞
郭建飞
(吉首大学 国际交流与公共外语教育学院, 湖南 吉首 416000)
撕裂与抗衡
——《洛丽塔》中亨伯特形象的心理分析
郭建飞
(吉首大学 国际交流与公共外语教育学院, 湖南 吉首 416000)
《洛丽塔》的主角之一亨伯特患有恋童癖,曾几度出入精神病院,拐骗幼女,最后成为不折不扣的杀人凶手。从弗洛伊德的三重人格学说来看,亨伯特的本我、自我和超我三重人格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不停地对抗、冲突,因最终没能达到平衡而导致了一系列悲剧的发生。
亨伯特; 本我; 自我; 超我
美籍俄裔作家纳博科夫的声名鹊起来自于评论界对其作品的褒贬相左、泾渭有别。《洛丽塔》出版于1955年,是纳博科夫的代表作,同时也是其最富争议的作品。小说讲叙的是中年男子亨伯特的故事:他爱上了13岁的美国女孩洛丽塔,并娶其母以接近洛丽塔,在其母死于车祸之后,他驾车带着洛丽塔流连于美国各个汽车旅馆,并达到占有她的目的。后洛丽塔同一男子出走,亨伯特寻找未果。两年后,再次与洛丽塔相遇时,她已身怀六甲。亨伯特杀死了两年前拐走洛丽塔的奎尔蒂,并锒铛入狱,等待审判,开庭前的三天死于血栓病。此书以第一人称写成,形式上为主人公亨伯特在狱中的忏悔书(或回忆录)。
20世纪20年代,弗洛伊德对其早期理论——无意识理论进行了修正,提出了三重人格结构学说,即:本我、自我、超我。无意识理论指出,人类的心理结构主要由意识、前意识和无意识三个层面,而本我与无意识紧密相连、不可分割。弗洛伊德将无意识比作浩瀚大海中冰山的主体部分,它没于海面之下,却是整个冰山移动的基本动力,主宰着冰山移动的方向和速度,支配着意识的活动范围。虽然意识是清醒、理性的,却又是无力的;而无意识是盲目、混沌的,但却是起决定性作用的[1]。人格的三重性不是一层不变的,而是随着外界环境的变化而发展变化的,它们相互矛盾、相互冲撞、相互协调以达到理想中的平衡。然而,由于本我总是受到压抑,三者之间的矛盾不可调和,因此很难达到平衡。而人格的三个方面一旦失衡,就会导致社会群体中的人处于非正常状态。《洛丽塔》的主人公、事件的陈述者亨伯特的语言、行为完全阐释了三重人格的相互撞击、相互调和并最终失衡的过程。
一、亨伯特的分裂人格
小说开篇之时,亨伯特在“精神病房里等候诊断”[2]319,结束时他在监狱中等待审判并且生命垂危。亨伯特曾叙述自己曾多次因精神病复发而不得不到精神病院接受治疗,除非到了南极这种不毛之地才能切断一切诱惑,阻止精神病复发,一旦回到了文明社会则会再次复发。因此,就亨伯特而言,本我、自我、超我已经失去了平衡。代表道德、文明的超我警告着自我不能答应放纵的本我所提出的要求,超我压抑着本我,自我在其中起着警告的作用。
在小说中,亨伯特是一位对“美”见解独到的中年欧洲男子,成熟女性对其无任何吸引力,却对9至14岁的女孩却情有独钟,并称她们为“宁芙”。“宁芙”洛丽塔的出现让亨伯特不顾一切,甚至不惜犯下杀人、强奸罪也要与其共度一生。亨伯特对洛丽塔的痴恋源于本我的无意识表达,一种由性驱使的本能活动,初次见到洛丽塔犹如“一排蓝色的海浪从心底涌起”,亨伯特“灵魂的真空恨不得把她闪光的美丽的每一处细节都吸在眼里”[2]34。
拂去亨伯特独特气质的外衣,从他的华丽辞藻中剥离出来,一个活生生的恋童癖中年男患者赤裸裸地显示于眼前。为了满足内心的原始欲望,他来到公园,假装在长椅上看书,而真正目的却是偷窥小女孩在不远处玩耍、嬉戏;在发觉成熟女性的身体令他厌恶之后,他来到街头找寻瘦小、苗条的小妓女,将她们权当作少女;直至后来驾车载着洛丽塔流连于美国各个汽车旅馆,占有她的身体,监视她的生活,阻止她与任何同龄异性的交往。就算是带着洛丽塔周游的这段时间内,也没能阻止亨伯特对其他“宁芙”的幻想,他找出各种借口、各种场合偷窥穿着短裙的小女孩,甚至不惜在放学时间停在学校门口来满足自己的私欲。在这种本能驱使的欲望之下,他甚至盘算着等洛丽塔长到15岁便设法甩开她,继而追求他的第二个洛丽塔,甚至第三个。
在放纵的本我占了上风的情景下,亨伯特难以控制自己的欲望,即使在他失去洛丽塔并痴情且疯狂地找寻她的两年时间内,他那“该诅咒的本性绝难改变”[1]262,淫邪的目光肆意打量过往的小“宁芙”闪现的些许肉体,尽情地释放内心对肉欲的狂热,搜寻像洛丽塔的女仆和玫瑰女童们的隐秘区域,直至在“老虎蛾”酒吧搭上了年纪是洛两倍、纤细、善良、神经质的丽塔。
放纵的本我只关心自我感官的快乐与愉悦,而刻意逃避甚至无视他人的存在,避免一切痛苦或者伤心。亨伯特在与洛丽塔两年的同居时间内,他只在乎自己快乐与否,只关心自己的生活感受,而洛丽塔的喜怒哀乐却与他丝毫无关,他完全忽视了洛丽塔的成长。正如在小说结尾,亨伯特坦言“我总是安慰卑劣的自我,而总是忽视了洛丽塔的心境,这已成了我的习惯”[2]295。亨伯特完全沉溺于自己的世界里,而不顾他人的感受,一门心思地去满足自己的需求,当阻力出现时,他会反抗,甚至利用各种手段排除万难、消除阻力来满足本我的低级欲望。
二、自我对本我的约束
弗洛伊德指出:“自我代表的是理智,而本我代表的是未经驯服的野性”[3]112。根据弗洛伊德的三重人格结构学说,本我好比一匹马,一匹未经驯化的野马;自我则是骑手,竭尽全力去驯服这匹野马的骑手。亨伯特内心对九至十四岁的小女孩的幻想、爱恋正是一匹脱缰的野马,不顾他人的感受而肆意醉心于自己的想象之中;同时,亨伯特又是社会化了的主体,代表文明和理性的自我对这种信马由缰的本我进行制约,两者不停地较量,持续对抗。
尽管亨伯特是一名不折不扣的恋童癖患者,甚至几经出入精神病院,但是,作为社会个体的人,自我根据周围的环境与道德规范来约束本我的肆无忌惮。亨伯特在精神病院接受治疗时就发觉自己对成熟女性没有兴趣,然而他又害怕外人知道他患有恋童癖病症,他宁愿护士为其诊断结果写上患有性功能障碍也不愿别人看到他真实的内心。在此,自我在调节、压抑、约束着本我,作为文明社会群体中的一员,自身的病症远远胜于他人眼中的变态,因此自我有目的地、理智地疏导、制约着本我的发展。哪怕亨伯特内心再怎么渴望“宁芙”在自己生活中的出现,他仍然像正常中年男子一样娶妻成家,这样的行为还是为了掩盖他内心肮脏、龌龊、不能为周围群体所接受的想法,不管本我多么渴望去触摸小女孩的肉体,自我还是占了上风——哪怕仅仅只是表面上的上风,以世俗道德的准则告诫并成功规约本我的反道德行径。在本我受到自我的约束与压抑之时,并不是逆来顺受而是不停地进行抗争,例如,尽管亨伯特已有娇妻在屋,本我仍然怂恿他释放自己的热情,虽然在自我的约束下不敢明目张胆地恣情放纵,自我没能强大到完全阻止他的行为:避开旁人的目光去寻找瘦弱的、年龄较小的妓女,以满足自己恋童的嗜好。
出生于巴黎的亨伯特,继承了父母高贵的欧洲血统,可谓是天生高贵,小时候的他是个“快乐、健康的孩子”,“人人喜欢”他,“人人宠”他,在学校能和老师、同学很好的相处[2]5。成年后的亨伯特尤其注重自己的外表,人前总是仪表堂堂,时时不忘向外人炫耀自己的高贵出身,同时,学识的渊博也为他赢得了颇丰的赞美之词。然而,隐藏于这一外表背后的却是令人触目惊心的变态恋童癖患者、精神病患者、自私且有暴力倾向。这种背后与表面的反差不是仅仅“伪装”一个词语可以表达的。
真相是自我与本我做斗争的结果。本我的恣意放纵必然引起自我的压抑制约,本我的自私与暴力倾向是为文明社会所不齿的,因此,自我根据道德准则对其进行规约,以期融入这个社会,达到为社会群体所接受的目的。
三、本我、自我、超我的抗衡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的三重特性处于动态的能量体系,三者在外部环境的影响下,相互作用以寻求平衡状态,达到相对稳定的状态,之后对个体的言语以及行为施加影响,促成完整的人格的形成。但如果三者碰撞的结果无法形成平衡,甚至造成矛盾、冲突的出现,则使整个人格陷于紊乱状态下的能量系统,从而导致个体的精神失常[4]134-148。亨伯特在十三岁的夏天遇到了自己的初恋小情人——安娜贝尔,两颗年轻的心碰触在一起,他们羞涩、笨拙、疯狂地相爱着,并寻找一切可以让两个未成熟的身体相互接触的时机,表达内心的爱意与渴望。然而,真正的实质性的爱情在开始之前便夭折了——安娜贝尔猝然离世。正是这种未得就已失去的爱让亨伯特魂牵梦绕,耿耿于怀,难以忘却。小情人的死亡留给他无尽的伤痛和无法愈合的创伤,甚至二十年后,这段感情仍梦魇一般纠缠着他。
就弗洛伊德而言,十三岁正是本我发展的第四阶段(共四个阶段),在这个阶段,个人对异性具有性的吸引力。而一个个体将来的性生活是正常还是变态,是同性恋,还是异性恋抑或是自恋,完全取决于这一阶段的发展[1]。亨伯特的本我在这一阶段受到了代表社会道德的超我的束缚,因此与安娜贝尔的约会是偷偷摸摸,未得到任何结果。超我对自我的警告有效地遏止了本我进行的非道德行径,随之而来的后果却是本我遭到压抑而为未来带来了创伤,以致影响到了未来的正常生活。虽然自我督促着亨伯特进行正常的社交活动,读中学,去巴黎留学,像正常中年男子一样找妓女,结婚甚至离婚,但本我却永远在这一表象——这一压抑下进行反抗——沉溺于过去,沉溺于十三岁凋零的早恋。自我虽然在超我的相助下制止了本我的恶劣行为,但这种成功只是表象,而隐藏在深处的却是本我的激烈抵抗——亨伯特对拥有成熟身体的妓女嗤之以鼻,却执意找寻如安娜贝尔一般的“宁芙”,本我的殷殷诉求绵绵不断,终于使他陷入一种恐惧状态。“恐惧是一种遗忘,这种遗忘等待着当下,并且当下化。”[5]136是一种失魂落魄状态,是一种无法回归精神家园的异化状态。
通过弗洛伊德的三重理论学说分析《洛丽塔》主人公、故事叙述者亨伯特,不难发现亨伯特始终没有从早期的创伤中走出来,精神始终处于一种游离状态:自我意图按照超我的社会准则行事,而本我却挣扎着企图脱离其束缚,三者之间处于持续的对抗与斗争中而不能达到相对的稳定状态,因而造成了亨伯特几经进入精神病院治疗、恋童癖、杀人凶手等等异常经历。研究结果不禁令读者警觉:这种精神处于非正常状态下的叙述者的话语是否可靠?作者选择这么一个个体作为“代言人”到底是何目的?这将成为后期读研文本的切入点。
[1]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5):61-63,92.
[2]纳博科夫.洛丽塔[M].于晓丹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
[3]Sigmund Freud.The Standard Edition of the Complete Psychological Works of Sigmund Freud[M].London Hogarth,1923.
[4]张传开,章忠民.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述评[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87.
[5]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M].陈嘉映译.北京:三联书店,1987.
APsychologicalAnalysisofHumbertinLolita
GUO Jian-fei
(DepartmentofInternationalCommunicationandPublicForeignLanguageEducation,JishouUniversity,Jishou,Hunan416000)
As one of the protagonists in Lolita,Humbert suffers from pedereros,hospitalizes in the madhouse several times,swindles the young girl for a long time and becomes a murderer finally.As far as Freud’s the Three Structures of Personality is concerned,Humbert’s ID,ego,and superego are interacted and influenced with each other.They are combating and conflicting constantly but with an unbalanced result,which leads to a series of tragedies.
Humber; ID; ego; superego
2014-10-08
湖南省教育厅资助一般项目课题“创伤视域下的《洛丽塔》研究”(14C0948)。
郭建飞,1982年生,女,河南新乡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英美文学及比较文学。
I106.4
A
1671-9743(2014)12-007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