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关怀伦理维度关怀老龄者
2014-04-09权麟春
权麟春
(广州商学院, 广东 广州 511363)
从关怀伦理维度关怀老龄者
权麟春
(广州商学院, 广东 广州 511363)
关怀伦理主张关系的和谐,把行动的注意力从道德自我必须转向他人,对他人现实的关注,注重在具体的情境中看重的是关怀行动的结果。老年人成为伦理关怀的被关怀者、接受者,关怀者要尊重和洞察被关怀者的精神需求,并付诸于实际行动的关怀、照顾、体贴。同时,被关怀者要以积极的心态对关怀方的关怀作出回应,主动接受关怀。以“关怀”维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人与自我的关系,从关怀伦理的维度关怀老龄者是从我国国情出发,分析老龄问题的一种有益尝试和建构路径。
关怀伦理; 老龄社会; 关怀
一、主张关系和谐是关怀伦理的核心
关怀伦理是女性主义对传统伦理学的反判,开辟了不同的进路,主张以“关怀”维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人与自我的关系,主张关系的和谐,消解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自我三者之间紧张的关系,填平他们关系的沟壑。美国学者特朗托(Joan C.Tronto)说:“如果道德哲学关心人们生活的幸福,我们就有理由期望关怀在道德理论中拥有重要的意义。”关怀伦理学重视关怀、关系、责任、沟通、情意、特殊表达的声音、差异中的公平对待等。特朗托把关怀的概念延伸到能够维持、延续和修复这个世界的实践活动都可称之为关怀。关怀不只限于人与人之间的关怀,人也可以关怀事物,关怀自然环境,由关心、照顾、给予关怀和接受关怀四个环节构成,相应地有四个道德要素:关注、能力、责任、反应[1]63。体现关怀伦理学“关系”的特殊要义,着眼于建立一种和谐的关系。
女性主义伦理学家沃克认为,契约论、功利论、义务论等以往的伦理学是“理论——判定”(theoretical——juridical)模式,在这个模式中,道德被看作是类似于一种合同协定,它是一个指导行动的非个人性的法规,像法律似的命令陈述,用它来解释道德行为,把道德缩减为一种纯粹化的道德知识[2]84。女性主义者认为,以往的伦理学以笛卡尔——牛顿哲学为指导,存在这主客两分是错误的,道德知识总是嵌入在社会生活的网络之中,它的表达要受到各种因素的约束,主张道德是从已曲解了的(tortured)和已文化化了(cultured)的经验之中而来的。女性主义的关怀伦理把道德的本质看作是责任的实践,是人与人之间的承诺和负责,是在人与人和谐关系中体现出来的。关怀伦理建构了关涉现实生活,积极塑造人与自我、人与他人、人与自然和谐的关系,不只是准确的科学化的道德知识,促使人去过“善”的生活,最终获得幸福[2]86-88。
以关怀伦理解决环境保护和生态危机,所有生态女性主义者都相信,人类彼此是相互关联的,人类也是和非人类世界,如动物、植物和静态物体相互关联的。斯塔霍克认为,人与自然是相互关联的,不但我们的身体是自然的,我们的精神也是自然的,“我们人类的能力,包括忠诚与爱、愤怒和幽默、贪婪、直觉、智力和同情,这些能力正如蜥蜴和红树林一样,都是属于大自然的一部分。”[3]384保护和关爱自然,其实是在保护和关爱我们自己,尽到保护生命的责任,人类才会获得自由。因此,男人和女人都应该培养传统的女性美德(关怀、同情、滋育),参与生存必需的生产,因为“只有基于生存必需视角的社会才能提供与自然的和平相处,才能维护国家之间、世代之间与男女之间的和平[3]387。
人生境界是在精神层面上对生命、生活、生存方式状态的思考。冯友兰先生把“人生境界”从低到高分为: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这四种境界反映了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自我之间的关系。简而言之,处于自然境界中的人,是顺从自然而为;处于功利境界中的人,目的是趋于功利;处于道德境界中的人,按照道德原则而为,行为利于他人,利于社会公益;处于天地境界的人,是一种最高境界,不仅利于社会,而且利于自然,达致“天人合一”。人类既要关心自己的利益,也要关心他人的利益,更要处理好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维护大自然生态的完整性和和谐关系是人类的责任,也是人具有超越能力达到高境界的试金石。
女性主义伦理学家认为,自我是关系的自我,是在与他人相处的关系中体现“自我”的价值。诺丁斯说自我是“一个关系,它是有机的,处于不断的流动中,它也是情感和意义的中心。”[4]人不仅是自然人,而且更重要的是社会人,在社会关系中突出人的自主性,强调互为主体的自主,提倡人与人之间的关怀。“关系自我”是在与其他自我的连续遭遇中不断生成的,正是这种“关系自我”促使人们去不断地与其他自我遭遇和联系,而关怀作为一种人与人的联系与遭遇成为这种“关系自我”的必然需要[5]。诺丁斯认为,关怀是一种关注他人的道德情感,是一种“全身心投入”的状态,是对某事某人精神上的担心、焦虑、挂念。关怀体现的是一种关怀方对被关怀方的责任和承担,并付诸于具体的行动中。同时,被关怀方也需要表示出一种感受能力,对关怀方的关怀作出回应,接受关怀实现身心和谐[1]45-46。
二、从关怀伦理的维度关怀老龄者
60岁及以上为老年人口,当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老年人口超过总人口的10%,或者65岁以上人口超过总人口的7%,表明已进入老龄化社会。按照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我国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13.26%,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为8.87%,0-14岁年龄组的少儿人口只占总人口的16.6%,这些数据表明,中国已经进入了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阶段[6]。据全国老龄办预测,2030年我国老年人口将达3.51亿人,未富先老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7]。个体老龄化引起个体问题,人口群体的老龄化引起社会问题。1982年维也纳老龄问题世界大会通过的《老龄问题国际行动计划》认为,老龄问题既包括“影响到老年个人的问题”,也包括“人口老化有关的问题”,并将老龄问题的内容概括为发展和人道主义两个方面。发展方面指的是人口老龄化所造成的生产、消费等方面的数量减少,赡养、医疗的费用增加,对一个国家的经济政策有一定的影响。人道主义方面指的是老年人的住房、养老福利、生活保障、医疗保健等。
德国社会学家孔德曾经说过:“人口就是命运。”如果今天不能很好地解决老龄问题,明天就会面临更大的困境。以关怀伦理分析老龄问题,是从我国国情出发的一种有益尝试,需要从三个层面着手。一是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通过人与自然和谐来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每个人都会在优美的环境中生活,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自然就会得到提高;二是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包括老年人和晚辈之间的关系、老年人与老年人之间的关系;三是处理好人与自我之间的关系,自我是关系中的自我,在处理好关系中真正体现老年人的价值,包括老年人的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
(一)从关怀伦理的维度关怀老年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
人类高扬“人类中心主义”的理念,人和自然不处于平等的地位,向大自然疯狂“开战”,其后果是资源相对短缺,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对人的生存、生活、健康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不是自然的管家,对自然没有特权,只有成为大自然的一员,才能顺应自然。自然有其内在的价值,伤害自然就是伤害我们人类自己。特朗托认为关怀伦理应该把对人的关怀扩展到物,扩展到环境。以关怀伦理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人是关怀的主体,把注意力由关怀人转向关怀自然,人对自然要负责任,像关怀人类自己一样尊重自然、关怀自然。
生态文明树立了一种新的环境伦理,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增强全民环保意识、生态节约意识,努力形成爱护生态环境的社会风气,倡导合理消费的良好风尚。人类发展只有尊重大自然的规律,才能维持和发展人类所创造的文明。自然环境是人类关怀的对象,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关系到人民的福祉和安康。人与自然不和谐往往会影响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自我之间关系的和谐。生存在天蓝、地绿、水净的家园中,生活在宜居美丽的空间中,人与自然之间和谐,自然为老年人提供了优美的自然环境。加之,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生理机能老化,身体器官衰弱,社会角色和社会地位改变,心理感受表现为孤独、急躁、抑郁等,对家庭、自己的归宿感、环境的舒适程度等方面有强烈的要求,更加需要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的优美环境。因此,自然环境是否优美、人与自然是否和谐,势必会影响到老年人的身心健康。
(二)从关怀伦理的维度关怀老年人的人文环境
人文环境包括经济、文化、教育、法律、制度、生活方式、社会关系、政府关心、社会支持等诸多方面。
1.为老年人创造和谐的生活环境
关怀伦理要求道德自我把行动的注意力从自我转向他人,对他人现实的关注。个体在关系中转向获得认同的交互个体,通过叙述、交流的方式展现道德困境,在关系的网络中作出合理的道德判断,使道德冲突得到有效解决。在为老年人提供一个优美的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让老年人在幸福中安度晚年。著名的美国老年问题学者凯泊斯和本斯顿指出,“老年人的环境和自我概念间的消极相互作用解释了我们社会老龄化的很多问题。打破这一恶性循环,我们应该给老年人更多自由,不受不现实标准和期望的束缚;积极提供老年人需要的社会服务,包括医疗保健、住房以及提供生理和心理活动的项目;给老人更多的生活主动权,如提供家庭保健服务与个人助理服务等。”[8]首先,就必须努力创造一个适应老龄化发展的老年人居住生活环境和服务设施,加强老年人宜居环境建设,增加社区老年活动场所和便利设施,如医疗服务设施、交通道路、绿化美化等,强化对老人的人文关怀,使老年人尽享天伦之乐。其次,保障老年人权益,充分挖掘老年人力资源,鼓励他们发挥余热,参与经济、政治、社会活动。第三,以社会基本养老保险为重点,完善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妥善安排独生子女父母、无子女和失能老人的生活。第四,发展社会养老服务,为高龄老人和空巢老人提供便利,注重发挥家庭和社区功能,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相互补充。建立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社会机构为支撑的养老服务体系,既能让老年人生活在相互熟悉、人与人友好相处的环境中,又能发挥社区老年人互帮互助的优势,提高养老服务标准,规范管理,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养老机构准入、退出与监管机制[9]。第五,弘扬尊老敬老赡养老人优良传统,着力打造老年人的精神世界,给予老年人应有的尊重,提供终身学习的环境,丰富娱乐活动和形式,努力营造和谐的生活环境。
2.从关怀伦理的维度关怀老年人的人际关系和谐
关怀伦理学者本哈比比(Benhabib)指出,人们在处理与他人关系的时候,涉及的道德范畴是责任、联系和分享,相应的道德情感是爱、关怀、同情[10]。关怀伦理主张关系的和谐,强调交谈和彼此相互理解。人与人之间关系和谐,尤其是老年人与晚辈之间、老年人与老年人之间关系和谐,家庭会和谐,社会会稳定。老年人工作、劳动了一辈子,为社会创造了财富,由于年龄的原因,退出了工作、劳动,这其中本身就有心理落差,加之老年人身体的原因,身体、思维不再敏捷,自立代之以依赖,“心有余而力不足”,这种强烈的反差使老年人特别敏感。满足了基本的衣食住行以外,老年人所耗费的资源、特别是医疗资源却要高于工作人群。况且,当今社会竞争激烈,晚辈尽孝与自己的工作很难平衡,导致老年人孤独无助、精神落寞,失去安全感和生活的快乐。种种的原因说明老年人更需要全社会的尊重、关怀、理解,更需要生活关怀以外的精神关照。这是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体现,对老年人的关怀,就是对年轻人自己明日的关怀,就是对文明的尊重。
2012年全国老龄工作会议指出,预计到“十二五”计划末,全国65岁以上空巢老人将超过5 100万,占全国老年人口的23.08%[11]。面对这样的现实,如何让老年人尤其是空巢老人享受到亲人的关爱和消除老年人的孤独感是全社会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解决老年人的物质需求,给予物质上的关怀,在衣食无忧的基础上关怀他们的精神需求,解决精神空巢的问题,提高他们的生命质量。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关“孝”、“敬”的思想比较丰富,孔子强调了“敬”在“孝”中的重要性,没有“敬”的“孝”是没有道德意义的。因此,对传统“孝”扬弃的基础上以关怀伦理重塑“孝敬”,以关怀伦理构建的和谐关系孝敬老人,真正从道德关怀的层面关照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一方面,着力提升个体道德的水准;另一方面,重视社会伦理的构建,构建适应现代社会的老龄关怀伦理,使正义伦理与关怀伦理有机统一。“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正像真理是思想的首要价值一样。”[12]公正伦理是确保个人权利的平等和公正,强调具有同等的竞争机会,但老年人处于弱势地位,导致不能完全达成社会的和谐,需要关怀伦理贯穿其中。年轻人就成为伦理关怀的关怀者,老年人成为伦理关怀的被关怀者、接受者。关怀者要尊重和洞察被关怀者的精神需求,并付诸于实际行动的关怀、照顾、体贴。同时,被关怀者要以积极的心态主动接受关怀,自然就会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
(三)从关怀伦理的维度关怀老年人的身心和谐
特朗托指出,好的关怀是一个根据不同的环境采取具体有效措施的实践活动,能够主动地协调矛盾、解决冲突。人的本质决定了人只有在关系中才能实现价值。人的价值除了满足人自身物质和精神的需要之外,还能为他人和社会做出贡献,实现其社会价值的同时实现了自我价值。人的需要在不同的阶段会呈现不同的特点,因此,人为满足自身需要创造价值也呈现不同的特点。作为老年人,既有物质方面的需要,也有精神方面的需要。1982年维也纳联合国老龄问题世界大会通过的《老龄问题国际行动计划》指出:“老龄只是每个人的生命期、事业和经验的自然延续,而他的知识、能力和潜力在整个生命期一直存在”[13],老年人在工作、生活中所积累的理论知识、实践经验伴随着自己的生命历程而与日俱增,尊重生命就要尊重生命的婴儿、少年、中年、老年的全过程。德鲁克指出,“老人是当今时代唯一正在迅速增长的‘弱势’群体。这个群体的成员之所以处于弱势地位,既不是由于他自己的错误,也不是由于其他人的‘错误’;这是一个每个人都或迟或早会加入的一个群体;这个群体的不平等根本不同于其他任何群体的不平等”[14]。第一,作为老年人要有良好的心态,既不倚老卖老,以老压小,也不因自己年龄大而妄自菲薄,自尊、自爱、自强很重要。人到老年是自然规律,每个人都会有老的那一天,保持一颗平常心,尽自己所能干好自己的份内事。心态老龄化将会加剧自然年龄的老龄化,心理暗示无意中会影响老年人的心态,放大老龄人群所固有的弱势,从根本上会加重社会的真正老龄化。第二,每一位老年人在为他人和社会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同时,个人需要也得到了满足,自身价值得到了体现和发挥。因此,创造条件,鼓励老年人为自己的家庭和社会发挥余热很有必要。第三,老年人与自身的关系和谐,而这种自身和谐关系的建立就需要老年人调整心态,以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参与到社会生活中,才能为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
三、结语
关怀伦理注重在具体的情境中看重的是关怀行动的结果,由此以消解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人与自我之间的紧张关系,构建相互关怀的和谐关系。解决老龄问题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这是一个不得不面对的事实。正视老龄问题,从关怀伦理的维度对老龄者进行关怀,旨在构建一种和谐的关系,在关系中寻求解决问题的突破口。老龄化引起一系列的问题,老年人的养老福利、生活保障、医疗费用等都需要给予解决,在具体解决的过程中涉及到老年人与年轻人之间、老年人与老年人之间、老年人与自然环境之间、老年人与自我之间的关系问题,“关系”问题处理好了,整个社会才会和谐。为了维持这种和谐的“关系”,应该实现从伦理层面向制度层面的转换,政府制定有关的规章制度势在必行,在制度中体现公平、正义以及这种和谐的“关系”,切实保障老年人的权益,引导他们发挥“余热”。一是在思想上引领老年人,传播思想正能量,起到模范带头作用,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是在行动上引领老年人,以自己丰富的社会经验指导年轻人为社会创造价值,或者在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身体力行,努力对社会尽责,为社会奉献,实现自己圆满的人生价值。
[1]肖巍.女性主义伦理学[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
[2]罗蔚.关怀伦理的理论建构方式与基础[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84-88.
[3][美]罗斯玛丽·帕特南·童.女性主义思潮导论[M].艾晓明译.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4]Noddings.Starting at Home:Caring and Social Policy[M].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2002:99.
[5]杨凤.关怀伦理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价值[J].道德与文明,2007(3):77-81.
[6]中国新闻网.中国内地总人口达1339724852人 10年增加7390万[EB/OL].(2011-04-28)[2013-11-12].http://www.chinanews.com/gn/2011/04-28/3004044.shtml.
[7]人民网.精神空巢与老龄关怀伦理的建构[EB/OL].(2010-11-08)[2013-11-12].http://theory.people.com.cn/GB/13157910.html.
[8]胡小武.老龄化社会城市老年政策的理念变革[J].城市问题,2008(7):67-72.
[9]新华网.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人口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EB/OL].(2012-04-10)[2013-11-12].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2-04/10/c_111760183.htm.
[10]赵勤等.浅析当代伦理学的新理论:关怀伦理[J].江西社会科学,2005(8):83-86.
[11]中国新闻网.独生子女养老无法顾全老人精神健康[EB/OL].(2012-10-23)[2013-11-12].http://www.chinanews.com/jk/2012/10-23/4268050.shtml.
[12]罗尔斯.正义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1.
[13]谈华丽.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我国老龄人力资源开发研究[J].兰州学刊,2005(4):247-248.
[14]彼得·德鲁克.社会的管理[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215.
OnShowingLovingCarefortheElderlyfromtheDimensionofCaringEthics
QUAN Lin-chun
(GuangzhouCollegeofCommerce,Guangzhou,Guangdong511363)
Ethics of care emphasizes the harmonious relations.The focus of action must be shifted from moral self to others and be full of the attention of reality of others.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the result of the care action in a specific situation and the choice of behavior will not result in the negative impact and damage.Old people become the cared and recipient in ethics of care.Showing loving care is to respect and to understand the demand of the old people.At the same time,the old ought to respond and accept care in the positive mentality.Showing loving care sustain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eople,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 and nature,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 and self.The author holds that the ethics of care can solve the problems of the elderly systematically and practically and is a beneficial attempt and construction path.
ethics of care; the aging society; care
2014-09-19
权麟春,1971年生,男,陕西陇县人,副教授,博士生,研究方向:伦理学等。
C913
A
1671-9743(2014)12-004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