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系统科学视野下教育学学科规训功能的考量

2014-04-09

关键词:规训制度化学科知识

周 琴

(云南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云南临沧677000)

传统科学视野下人们对教育学的认识仍然较为浅显,教育学只是被视为普通教育。随着学科制度化浪潮风靡全球,我国也开始了学科制度化进程。我国的大学教育是学科制度化的践行者,最早实践并规训了教育学,为其提供了优秀的学术队伍和完备的组织建制。然而现代教育学实践忽视了大学教育实践对教育学学科制度化、规范化的重要性。本文从现代系统科学视角出发,基于现代系统科学制度化、规范化要求,重新审视并考量教育学学科规训功能。

1 现代系统科学视野下教育学学科规训的内涵

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包含了两个层面的属性:一是知识属性,二是组织属性。随着历代教育学者不懈努力地对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完善和创新,教育学知识体系得到不断的完善并终于迈入了学科的门槛,进入世界各国的高等学校并成为独立的一门学科。教育学成为独立的学科符合教育学发展的历史趋势,反映了教育学研究人员的内在诉求。高等学校作为一种正式的学术组织,教育学进入诸如大学这样的高等学校教育系统,将为教育学的发展提供更为宽广的发展空间。教育学学科知识体系的构建、学术研究机构的组建、教学团队的成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筑等一系列规范化活动均是在大学这一平台中达成的。教育学学科规训功能形成的过程中,大学为教育学搭建了帮助其真正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平台,因而大学对教育学学科规训功能形成起着关键作用。基于学科制度化的视角重新审视教育学,教育学学科制度化表现为教育学在大学这一教学平台获得了相应的建制,具体表现为:教育学作为独立的课程被纳入大学的课程体系,大学开始设立教育学专业,着手组建教育学专业教学研究团队,配备相应的教育学系和教育学院,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并只对达成培养计划要求的学术授予学位。教育学的学科规训功能是指依据教育学学科特点设定学科标准,进而确定教育学的学科知识范畴,建立起教育学学术建制的规范

第一,教育学学科规训的功能,是指基于教育学特点出发,遵循教育学学科的内在逻辑和发展趋势,进而设定教育学学科的知识范围、学术边界,实现教育学学科的规范化、制度化。换言之,教育学的学科规训功能就是要基于教育学学科特点,制定相应的教育学学科标准,从而划定教育学的知识范围,确定教育学的学术边界。

第二,教育学学科规训的功能,是指要依据教育学的学科标准,完善教育学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具体表现为几个方面:使得教育学的教学研究队伍能够建立;使得教育学的学术研究人员在大学之中得以汇聚;使得教育学的学科传人培养体系在大学之中得以形成。与此同时,同教育学相关的专业期刊的发展为教育学学术科研成果的发布和传播提供了良好载体,因此教育学学术期刊的创办标志着教育学学科制度化的实现。

第三,教育学学科规训的功能,是指要走一条教育学的具体规训方式同大学的教育学院相辅相成的路径,进而建立起培养教育学学科领航者、带头人的规范化、制度化的教学范式。因此,教育学学科规训的目的旨在使得教育学专业学生在接受了系统化、规范化的有明确学习目的的学习之后,能够获得扎实的理论功底,形成专业的教育学思维,成为合格的教育学传人。

2 现代系统科学视野下教育学学科规训功能

现代系统科学视野下教育学的学科规训,是依据基于现代系统科学理论的制度化、规范化思想,依照教育学学科特点而设定的学科标准,进而确定教育学的学科知识范畴、建立起教育学学术建制的规范化、制度化的教学系统。教育学学科规训功能对教育学学科的发展具有双重影响,一重功能是促进功能,另一重功能是规限功能。

2.1 促进功能

2.1.1 拓宽教育学学科的研究领域

通过回顾学科发展的历史进程,我们发现,历来学科发展的历史都可以归纳为学科理智发展史和学科制度发展史,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相互统一的。探究学科发展的理智史可以发现,学科发展的理智史表现了学科发展必须要完善学科内部建制。教育学作为独立的课程被纳入大学的课程体系之后,标志着教育学正式获得了学科身份,为此教育学更需要不断扩宽学科知识范畴,拓展研究领域,为教育学在学术界的地位奠定基础。而在教育学学科知识范畴和研究领域拓展的进程中,能否发挥教育学的学科规训功能起着决定性作用,因为其拥有对纳入新知识与否的判决权和定夺权[1]。在大学这一全面规范化、制度化的高等教育场所内,学科规训功能的发挥对教育学的知识生产产生直接的影响。现代系统科学视野下教育学学科规训功能,要制度化、规范化地建立教育学学科体系,而正是因为教育学学科规训功能的发挥,规范化、制度化了教育学的学科知识生产,进而充实了教育学的学科知识体系,建立并完善教育学学科建制,最终达到学科制度化的目标。

2.1.2 形成教育学学科的科研队伍

人力资源作为21世纪的第一资源,人才在教育学学科发展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不断加强学科研究队伍建设,建立学术研究梯队,对教育学学科发展无疑是大有裨益的。建设教育学学术研究梯队,要从结构性、层次性、稳定性与学术性几个方面入手,重视人才结构,培养科研带头人,注重梯队层次性。同时,现代系统科学视野下尤其要求教育学学科建设要加强平台建设。教育学学科规训功能形成的过程中,大学为教育学搭建了帮助其真正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平台,因而大学对教育学学科规训功能形成起着关键作用,良好的平台为优秀人才搭建展现才华的舞台,拓宽发展空间并吸引更多人才从事教育学教学科研。因此现代系统科学视野下教育学学科规训功能要求重视平台建设,具体而言就是为教育学提供研究的场所,表现为教育学系、所、学院以及硕士、博士点的建立,是教育学学科在大学之中取得外部建制的重要表现。同教育学相关的教育学会的建立发展,为教育学学术理论探讨和教育学知识学科传播提供了良好的交流平台,因此教育学学会的创办,标志着教育学学科成熟度的不断提高[2]。

2.1.3 培养教育学的学科传人

大学,担负着为国家培养未来栋梁的使命,而实现这一未来使命必须专注专门学科的发展。教育学学科传人的塑造有赖于规范化的人才培养规划,并依靠大批优秀研究生的培养而实现。通过制定教育学学生的课程培养目标,依据既定的学术标准对学士进行考核,申请教育学学位的学生在顺利修完教育学课程并完成答辩后,对完成考核要求的学生授予教育学学士、硕士或者博士学位。掌握教育学学科的研究要求和规范范式,成长为一名能够与教育学学科共同体的学者共议共商教育课题,互相进行头脑风暴以推动教育学学科向前发展,从而达到毕业水平并取得学位,最终成为合格教育学学科传承人。

2.2 规限功能

现代系统科学视野下教育学学科规训功能另一个重要方面是教育学科的学科规限功能。教育学学科规限功能的发挥在很大程度上对教育学的人才培养方式产生影响。

2.2.1 教育学的学科规训在一定程度上要求重视基本范式的确立

托马斯·库恩最早提出了范式这一学术术语。范式是指从事某一科学的研究者群体所共同遵从的世界观和行为方式。托马斯·库恩认为在常规科学研究领域,学术研究工作者们在长期学术研究实践中得出固定的解题模型和范例、研究思路和标准等,这些范式划定了学科研究边界,使以往学术研究工作者眼中模糊的学科边界渐渐清晰,并成为一个明确的学术研究领域。对于教育学科的学科规限特别要求明确教育学的基本范式。在教育学学术研究团队之中,基本范式直接体现了学科规训对促进知识生产的带动作用,基本范式的确立有助于教育学学科知识的发展和学科评价的实现。教育学的基本范式,正是基于教育学内在机理确立起来的。教育学基本范式是教育学研究团体围绕如何进行教育学学科研究领域研究以及再研究,以及如何传播教育学学科知识等一系列学术活动所达成的具体共识。重新审视当前教育学学科规训对于教育学人才的培养,我们发现,由于过分重视考试、就业等功利层面导向,致使教育学的学科规训走向误区,容易走入简单粗暴进行知识输入的误区,而不重视师生间思想层面的深入交流。因此,现代系统科学视野下教育学学科规训功能要求运用范式规限教育学学科,明确学术边界,规范教学活动,进而推动教育学科不断向前发展。

2.2.2 教育学的学科规训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跨学科研究的开展

教育学在大学中成为独立的学科,并且形成完备的组织建制,即通过开辟研究教育学学科的场所,并成立专门传授教育学知识的学术队伍,诸如教育学系、院、所等研究机构。这一方面表达了教育学自身对外部建制的诉求,另一方面也为教育学提供了同其他学科交流的机遇。教育学拥有自身的学科规训,其在规范自身学科知识生产的同时,也在强化着自身的知识排他性。由此,教育学的学科规训功能某种程度上使得现代学术潮流——学科交叉的发展面临尴尬境地,限制了教育学知识领域的多元化、纵深化发展,尤其突出表现在教育学的学科规训限定了教育学学术研究成果认定的范围和教育学学术教员储备和培养计划。因此,在知识大爆炸的社会背景之下,随着社会科学的不断交融,教育学学科的发展在一定时机需要突破学科规训功能的规限,建立学科视角转换机制,提升教育学的学科想象力。

[1]钟伯昌,李艺.现代系统科学视野下教育学学科地位的考量[J].开放教育研究,2010,(16):127~135.

[2]侯怀银,刘楠.论教育学学科规训[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31):7 ~10.

[3]王建华.大学与学科规训——以教育学为例[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65~72.

猜你喜欢

规训制度化学科知识
高校图书馆学科化知识服务模式研究
规训与惩罚:雍正尊孔的帝王心术
品读
不断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化建设
推动以案促改工作常态化、制度化
关于实现规训的发展性价值的思考
学校德育要植根于学科知识的意蕴之中
规训与政治:儒家性别体系探论
后现代语境下科学话语在广告身体规训中的转向
基于本体的学科知识门户语义服务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