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生挫折承受力调查及对策研究
2014-04-09孙红梅
孙红梅
(天津师范大学心理与行为研究院,天津 300074;天津中医药大学人文管理学院,天津 300073)
医学生挫折承受力调查及对策研究
孙红梅
(天津师范大学心理与行为研究院,天津 300074;天津中医药大学人文管理学院,天津 300073)
目的 了解医学生挫折承受力现状,寻找提高方法。方法 采用挫折承受力问卷对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医学生挫折承受力呈中等水平,低于非医学专业学生的挫折承受力水平,且存在显著性差异;男女医学生挫折承受力总分无显著性差异,但男生在面对挫折时的外在行为表现与女生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在教育实践中应加强对医学生进行挫折教育。
医学生;挫折承受力;挫折教育
挫折承受力最早由美国心理学家罗森茨威格提出,他认为挫折承受力是抵抗挫折而没有不良反应的能力,即个体适应挫折、抗御和对付挫折的能力[1]。人生的道路上布满了挫折,当个体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遇到障碍,其需要不能得到满足时,挫折就产生了。挫折承受力是一种心理素质,是评价心理健康的标准之一,提高挫折承受力是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一个重要内容[2]。心理学研究表明:能承受挫折的打击,保持自身心理平衡与个性完整,是适应能力强、心理健康的标志。大学时期是自我意识发展的关键时期,但大学生对自己的评价缺乏客观性,经常产生错误的自我意识,如过度自卑、自我评价偏高、自我中心、苛求完美[3]。当今社会急剧变化,大学生面临前所未有的竞争和挑战,挫折承受力低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心理问题,对自己和社会造成不良影响。
医学生是大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其未来职业要求他们珍惜和尊重自己及他人的生命。医学生由于学业压力大、就业形势严峻、人际关系的困扰、理想与现实的差距,要面临更多的挑战。因此,了解医学生的挫折承受力现状,有针对性地对医学生进行挫折教育以提高其心理素质是非常必要的。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抽取天津市两所高校的在校学生为研究对象,共发放问卷350份,收回341份,最终获得有效问卷323份。其中男生153人,女生170人;医学生185人,非医学专业学生(简称“非医学生”)138人。
1.2 研究工具
采用挫折承受力问卷对323名学生的挫折承受力进行测量[4]。该问卷由25道题构成,包括内部思维情绪和外在行为表现两个维度,内部思维情绪主要描述个体判断挫折对自己的影响以及产生的情绪,外在行为表现主要描述面临挫折时所采取的行为。该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3。
1.3 施测程序
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团体测试,采用统一的指导语,要求被试严格按照要求当场独立完成问卷,当场收回。采用无记名答卷的方式,测试时间约10分钟。
1.4 数据处理
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完成数据的录入与处理。
2 结果
2.1 医学生挫折承受力现状
研究结果表明,医学生挫折承受力呈中等水平(中值为50),与非医学生相比,医学生挫折承受力总分和内部思维情绪维度得分显著低于非医学生(P<0.01),具体见表1。
表1 医学生和非医学生挫折承受力比较(±s,分)
表1 医学生和非医学生挫折承受力比较(±s,分)
注:*P<0.01
维度 医学生 非医学生t值内部思维情绪外在行为表现挫折承受力总分35.35 24.26 59.61 ±5.68 ±3.21 ±7.79 36.90 24.58 61.41 ±4.23 ±2.91 ±5.47 0.73 2.70*2.33*
2.2 不同性别医学生挫折承受力比较
以性别为自变量,医学生挫折承受力为因变量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表明,不同性别的医学生在外在行为表现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见表2。
表2 不同性别医学生挫折承受力比较(±s,分)
表2 不同性别医学生挫折承受力比较(±s,分)
注:*P<0.01
维度 男生 女生t值内部思维情绪外在行为表现挫折承受力总分35.91 25.07 60.98 ±5.38 ±3.02 ±7.20 35.09 23.92 59.01 ±5.80 ±3.12 ±7.48 0.91*2.33*1.67*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医学生挫折承受力呈中等水平,与以往的研究结果一致,与非医学生相比,医学生的挫折承受力水平偏低。究其原因,可能与医学生面对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和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自身具有的高成就定向和现实中的就业压力之间产生矛盾,以及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之间的冲突,导致其悲观,继而对未来丧失信心,产生强烈的挫折感,并采取消极的应对方式有关。
研究还表明,男女医学生在挫折承受力总分上无显著性差异,但男生在面对挫折的外在行为表现上与女生有显著性差异。这表明,男生更愿意用实际行动去面对挫折,能够以更积极的行为去克服遇到的困难,努力实现目标。这与家庭对男生和女生的养育方式不同,以及男女不同的社会分工有关。这种社会化过程使女生更重视情感的亲密性,男生更强调自我独立,因此,在面对挫折时男生更能勇敢地面对,解决困难。
4 对策
由于医学生的挫折承受力水平不高,因此,加强医学生挫折教育,提高其挫折承受力,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健全的人格品质是非常必要的。
4.1 完善自我意识
大学时期是身心发展的关键期,也是自我意识发展的关键期。很多大学生逐渐把关注的重点转向自身,开始去发现、体会自己的内心世界,并迫切要求形成独特的个性与理解方式。但有些大学生不能正确认识自我和评价自我,因此,要纠正他们的不合理认知。可以通过教导他们与他人进行比较、分析做事的经验等正确认识自我,使其客观地面对挫折。
4.2 锻炼意志品质
意志品质作为影响大学生挫折承受力的关键因素,一直以来在挫折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可以通过创设“逆境”的方法,增强学生意志品质[5]。困难是坚强意志的“磨刀石”,坚强的意志总是在困难的磨砺中培养起来的。现实生活中,避免不了挫折与困难,但当代大学生因为环境优越,难以接受艰苦生活的挑战,有些大学生很想有所作为,却不肯付出努力,难以持之以恒。因此,教师可利用课堂或班团活动引导医学生开设“模拟医院”[6],把学生置于“逆境”中,磨练其意志。
4.3 合理自我归因
自我归因是指个人如何对自己的行为或活动的因果关系作出解释和推论[7]。在归因中,有些人倾向于外归因,认为周围环境因素,如任务的难度、外部的奖赏与惩罚、运气是决定行为的原因;有些人倾向于内归因,即认为自身的努力、能力、兴趣、态度、性格等是影响事物发展与行为结果的主要原因。许多医学生不能对自己的行为进行正确归因,从而产生挫折感。因此,教师可以通过角色扮演让医学生处于特定的环境中,引导他们对挫折的原因进行正确的认识分析,并鼓励其利用实际行动改善挫折情境。
[1]郑日昌.大学生心理卫生[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5.
[2]张大均,向守俊.挫折应对自我监控探析[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2,27(6):982-986.
[3]张国成,邸卫民,王占龙.大学生心理健康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4]刘戍.大学生挫折承受力的心理社会因素研究[D].南京:南京医科大学,2007.
[5]蔡晓祎.大学生挫折承受力状况及其教育探析[J].社会心理科学,2011,26(11):195-199.
[6]许丽娜,马霄,张秋莹.医学生挫折教育探讨[J].卫生职业教育,2011,29(24):15-16.
[7]童艳,李琳.浅谈高校教师对大学生自我归因能力的培养[J].鄂州大学学报,2009,16(3):78-80.
G526.5
A
1671-1246(2014)01-0136-02
注:本文系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一般项目(TJJX11-067)资助,天津中医药大学校级科研课题(XJ201201)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