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办护校工学结合护理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14-04-09沈晓洁王立文瞿光耀
沈晓洁,王立文,瞿光耀
(无锡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 无锡 214028)
医院办护校工学结合护理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沈晓洁,王立文,瞿光耀
(无锡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 无锡 214028)
本文回顾性总结20世纪60至80年代国内普遍采用的医院附属护校、医院办护士班培养护理紧缺人才的办学模式,分析其效果、经验、教训,针对课程结构、毕业生质量等主要问题,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为相关院校建设护理专业提供参考。
工学结合;护理人才;培养模式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职业教育要把提高质量作为重点,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这是国家发展职业教育的战略选择,也是职业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客观要求。要科学地实施院校合作、工学结合模式,培养护理人才,就需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医院参与的办学体制,既要改变传统的人才“校内教育”方式,又要防止走“医院主导”的极端。
无锡市具有良好的护理人才培养方式与较长的办学历史。自1919年3月无锡圣公会普仁医院附设普仁护士学校(现无锡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开始,已经基本形成一套理论联系实际、护理教学与临床应用结合的教学模式,培养出了一大批在临床工作中担当重任的护理人才,较好地解决了当时护理人员奇缺的问题,为无锡市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笔者对20世纪60至80年代无锡市第一人民医院(现无锡市人民医院)、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无锡市第五人民医院(现无锡市第三人民医院)、无锡市妇幼保健医院办护校的办学模式进行研究和分析,对其办学效果、经验及教训进行总结,为目前推行的院校合作、工学结合护理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的实施提供借鉴。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调查对象是曾经在医院所办学校负责教学管理的护理部主任及学员,有的资料是通过查询无锡市卫生局文件获得。
1.2 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依据研究目标,经课题组讨论后编制问卷,内容包括教学管理机构、师资队伍、课程设置、学制与护理实训、就业情况5部分。发放问卷4份,收回有效问卷4份,有效回收率为100%。
2 结果
除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是1919年开办学校外,其他3家医院均为1958年开始办护校。这些护校1978年后归属于无锡卫生学校,采用全国中等卫生学校统一教材,按正规卫生学校教育教学计划授课。隶属于无锡市卫生局,培养的学员大多数留在自己医院工作,其余的由卫生局统一分配到市内各大医院。其他办学情况汇总见表1。1978年以后医院办护校归属于无锡卫生学校,执行全国统一的教学计划(见表2)[1]。
表1 无锡市医院办护校情况
表2 1978年全国中专护理专业教学计划
3 分析与讨论
3.1 医院办护校的优势
在短期人才培养及专业技能培养方面,医院办护校具有临床教学独特的优势,有各科临床经验丰富的教师、充足的病人资源、能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工作情景。学生能提早接触临床,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无论是进入病房见习,还是开展现场情景教学均比较方便,学生做得多、看得多,自然记得牢,教学效果好。经院办护校培养的护理人员,虽然基础理论掌握深度不如普通护校生,但工作能力、适应环境能力却超过了一般护校生,所以很受医院欢迎[2]。
3.2 医院办护校的劣势
(1)只注重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轻视文化基础和人文素质教育,使学生专业发展后劲不足。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支撑教育的4个支柱是学知,学做,学会发展,学会共同生活[3]。即教育要注重个人的发展。但从医院办护校的管理机构和课程设置可以看出,存在管理人员严重不足,缺乏正规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文化基础教育师资薄弱这些问题,均限制了毕业生的专业发展。而且以传统的学徒式教育为主,教育的宗旨是着眼于短周期生产,让学生掌握一些狭窄的护理职业知识和技能,忽视了对学生从事护理职业所需要的文化基础知识和技能教育,使其难以应对将来科技发展的需要而转变职业。
(2)教学体制不健全,无法保证培养质量。一方面,政府对教育非常重视,为了使教育产业化发展,建立了各医学院校,使护理专业人员的培养回到校园;另一方面,由于政府对医院的投入较少,特别是教育经费零投入,无教学机构和经费投入,导致当解决了护士缺员问题后,医院再无办学积极性,无法保证教学质量[4]。
此外,各医院扩展医疗项目和扩大办院规模会使教学用房紧张、教学人员紧缺,这也是医院办护校难以支撑的原因。
3.3 院校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施中需着力解决的问题
(1)发挥学校的指导作用,重建院校合作、工学结合的护理专业课程体系,培养护生专业发展能力。
①培养护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自学能力是一种建立在观察、理解、思维、记忆等能力基础上的独立学习的能力,使护生具有独立获取和探求新知识的能力是教育的最终目标之一[5]。变革护理服务流程和护理操作方法,提高护理质量,要求护士具有创新能力。
②培养护生的人际沟通能力。将人际沟通课程列入护理专业的必修课十分必要。专业课程教学中也可采用案例教学、角色扮演法,通过反复训练,培养学生的沟通技巧,使学生既能运用语言沟通,又能将身体语言、表情等非语言沟通形式应用于护理工作中。
(2)发挥学校指导作用,走院校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之路。护理专业的见习和实习往往因带教教师自身工作量大,精力有限、带教费用低等因素不能达到预期效果[6]。从根本上来说,就是学校与医院没有紧密合作,医院不重视见习带教,教师缺乏带教热情。
实习效果与培养目标之间存在较大偏差,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与护理岗位需求有一定差距。
因此,护理职业教育必须走院校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之路。学校要在专业建设、教学方法改革、师资队伍、实训基地建设、经费保障等方面发挥指导作用,推进院校紧密合作,实现医院、学校、学生三方共赢。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科学教育司.医学教育资料汇编(1977—1978)[S].1978.
[2]王介明.关于医院办护理培训班中一些问题的探讨[J].中华护理杂志,1989(8):494-495.
[3]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总部中文科.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4]马凤有.医院办护校是加速补充护理队伍缺员的重要措施[J].医院管理,1982(6):25-27.
[5]朱亚丽.从护理学科发展论护生能力的培养[J].护理学杂志,2002,17(8):580.
[6]潘娟.实施临床集中见习的效果探讨[J].医学教育探索,2009,8(7):828-829.
G420
A
1671-1246(2014)01-0084-02
注:本文系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重点课题(A201009002);全国第四届“人卫社杯”卫生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征文获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