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平一前滚翻教学设计

2014-04-09姚娟

体育教学 2014年3期
关键词:教学设计

【编者按】:《人民教育》编辑白宏太提到,“教育的‘最后一公里有多远,取决于每一个教师,取决于他们对教育的理解,只有教师真正理解了教育,才会在无人观看、无人监督的课堂上,有恰到好处的应答,对各种即时事件有很好的判断和处理”。由此联想到我们实案选登栏目的每一篇设计,可谓是体育教学中的“最后一厘米”,贴近教师的教学实践,它是每位作者对自己教学实践的亲身理解,而广大老师对栏目的设计都有不同的理解甚至质疑,期间能发生一些有意思的思想碰撞,希望在新的一年里有更多的争鸣发生,期待您的参与。

关键词:水平一;前滚翻;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2410(2014)03-0060-02

教后反思:

一、本节课的教学亮点

1.游戏的设计,充分激发学习兴趣。为了突破学生被动接受教学的传统教学模式,教师巧妙地采用小游戏+口诀+童谣相结合的方法,使学生更早地进入角色。教师再根据教学效果进行适当的点缀(提示),使动与静、张与驰、快与慢有机的结合。小游戏的设计更是创设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良好学习氛围。教师始终处在学生中间,和学生一起分享快乐。

2.体验式教学,充足学练自由空间。教师在教学设计上,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锻炼和创新意识。在学习方法上,运用了体验式教学方式,给学生充分的自由学练的空间,通过游戏教学,让学生在活动中掌握技能和拓展能力。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把教材和游戏有机结合起来,通过探究性学习和合作学习,促进学生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的提高,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互相学习、团结协作的优良品质和集体主义精神。

3.问题的设立,体验思考中解决问题。教案设计能紧紧围绕“学习目标”,教学步骤,思路清晰,引导学生“观察、尝试、体验、比较、领悟、超越”,在教学环节中,巧设问题“怎样翻得圆?怎样翻得快?怎样翻得正?”让学生在观察,试做中思考,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调动学生在实践中去体验,在体验中去总结的积极性,体现了“智慧体育”的思想。

4.巧用标志贴,有效达成教学目标。为有效完成教学目标,教师设计了两个标志贴。在游戏中巧用苹果和西瓜的标志贴,结合口诀“后脑勺碰小苹果,小屁股擦大西瓜”,有效促使学生在游戏中能翻得正,动作更规范,较好达成教学目标,以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在欢快的气氛下完成了身体素质的锻炼。

二、本节课的不足之处

1.讲解动作要求和游戏要求时,如果能将语言再提炼、再精简,会大大增加学生的学练时间,提高课堂效率。

2.评价性语言太过笼统、单调,没能非常好地使被评学生得到学习成功的满足,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使之能更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意在评价语言上下足功夫,使课堂评价语言简明准确、多样亲切、生动巧妙、幽默风趣、饱含激励、富于变化,让课堂评价语言真正成为师生交心的金钥匙。

【点评】: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水平一(二年级)《技巧:前滚翻》,姚娟老师根据二年级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将课的内容渗透到游戏当中,以游戏和童谣为教学手段,在较为生动、活泼、有趣的氛围中有效地完成了教学目标。使孩子们在课中不仅学会了单个前滚翻动作,同时发展了灵敏、速度等身体素质,伙伴式学习方式促进了身心的健康发展。整节课老师专业基本功扎实,调控得当,评价及时,教学效果比较明显。我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点评:

1.明确目标,层层落实

有了目标,就有了努力的方向。本节课姚老师紧紧抓住课初制定的生理、心理等学力目标,在游戏中淡化,在无形中落实。让学生在较为生动、活泼、有趣的氛围中完成运动参与、身体健康、运动技能等领域的教学目标。

2.抓住主线,层层递进

教学步骤简洁明了,思路清晰。课中抓住“观察--尝试--体验--比较--思考--领悟--超越”这一主线,不疾不徐,层层递进,逐步揭开前滚翻神秘的面纱,让学生略伸一伸头就能探究其真实面目。

3.挖掘器材,层层深入

利用小小的一块垫子,玩出了“大”的花样。整节课充分挖掘了器材,不仅是在课的基本部分的高利用率,更体现在游戏中,“立”的、“卧”的、“叠”的,垫子好比印度飞毯一样插上了想象的翅膀,让垫子大显了身手。

4.合理设计,注重有效

简简单单的两张标志贴贯穿了课的始终,从开课的翘翘板游戏、旋转木马游戏到主教材教学部分的“后脑勺碰小苹果,小屁股擦大西瓜”,无不透露出姚老师的设计智慧。用两张标志贴,轻松地突出了教学的重点,突破了教学的难点。

5.教学相长,注重实效

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机融合、教学相长。两次示范,不同要求,让学生在明确观察要求的前提下,有目的地领略老师的示范魅力,追求对示范动作更深层次的理解,充分体现了教学的实效性。怎样翻得圆、怎样翻得快、怎样翻得正,这样三个问题的巧妙设立,让学生在自主学练中思考,在思考中提高,在提高中总结,同样完美地展示了学生学练的实效性。

6.方法得当,注重高效

运用“苹果苹果谁是苹果”、“看谁跳得最平稳”、“谁的眼睛看老师”、“快快谁最快”、“我们都是木头人”等大量的童谣式组织语言,让学生在对答的过程中既明确了老师的要求,又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营造高效的课堂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姚娟老师以扎实的基本功,成功地完成了本课的教学,但是还有值得商榷之处。如:在学生自主体验动作时,教师应用更多、更丰富、更具有激励色彩的语句来评价学生,使评价更具导向性,让学生在老师的评价、鼓励、肯定中愉悦地完成学习任务;引导学生更加关心同伴,适时对同伴伸出友谊的双手进行保护和帮助,让团结协作、人人进步不再停留在表面。

(指导教师:俞向阳)

猜你喜欢

教学设计
新理念 新模式 新方法
新课程标准中关于“数的运算”的教学设计
基于电子白板的《电流和电源》教学设计
以实验为基础的高中化学教学设计
探究如何着眼未来优化初中数学教学设计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案例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