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该如何存在
2014-04-08
作文志
关于自我存在的价值,自我定位的问题,是一个一以贯之的命题。而因为无法解答,因为个体差异,所以才有了追问、讨论和要求。
我们知晓的是,我们不应当做的,比如不能超越基本的道德底线,不能没有敬畏心,不能盲目浪费时间,不能生活得没有意义。但是应该怎么样呢?这是一个宏阔的问题,可能每个人都有自己不一样的解读。我们的存在于别人的存在的关系是怎样的?我们需要敬畏些什么?我们的人生价值的标准是什么?这些问题,都引人思索。
2013年的高考作文中,关于自我存在和价值追问的话题,依然存在。
对 话
生命是一个花开花落的过程
——对话作家清山
新作文:本期是有关自我存在的价值的话题。提起这个话题,您最先想到的是什么?
清山:这个话题,让我最先想到的是人生的意义。每一个会思考的人,都会面对关于“人”的迷惘与困惑。“人”究竟是什么?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我们通过自己的所感、所知、所想,对人生有了不同的解读与定义。我的解读就是,“人”就是地球上一种普通的生物,不高级、不另类,和其他的物种相互依存。生命就是一个花落花开的过程,有花落时的孤寂苍凉,也有花开时的惊艳与瑰丽。
新作文:我相信生活在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有一个追问:“我该如何存在?”您应该也有此类的思考吧?能具体谈谈吗?
清山:对生命价值和意义的追问,永不会停止。有一句话说得好:“想得太多,就失去了生活的乐趣!”好逸恶劳,整日胡思乱想的人,其人生注定是混乱不堪的。每一个生命的个体该如何存在呢?我对生活的构想是:把复杂的人生过得简单,把枯燥的生活变得丰富而有情趣。要做到这一点,一方面要珍爱生命,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另一方面,要热爱生活。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更关键的是,我们要有一双能够发现美的眼睛。
新作文:价值与“意义”这个字眼是挂钩的。那么,您如何定位人生的意义呢?
清山:人生的意义在我的理解中,不是单向的。人在生命的过程中,如果能充分展现自己的才华与学识,能够给予他人愉悦、温暖和帮助,那么对于自己和别人来说,你的人生是有意义的。但仅有这些显然是不够的,一个人立足于自然中,要自觉培养多种情趣和爱好,这样,才可以充分感受生命的精彩与美好。
新作文:您认为,我们的存在与他人的存在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清山: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应当是刺猬与刺猬之间的关系,“针尖对麦芒”的结果是两败俱伤、一损俱损。人们之间的竞争是存在的,但一定要维持在良性竞争的轨道上。你友善地对待他人,别人就会友善地对待你。你经常做出“利他”之举,当你遇到困境时,别人一定会感同身受,向你伸出援助之手。
新作文:高中生正是在确定自我的定位、探究人生的意义中成长的,对此,您给中学生的建议是什么?
清山:我写过一篇名叫《宽宥》的文章,用自己的理解,解答过这一话题:人生的意义,就是去实现心中的梦想!每个人对未来的理想生活都有一个勾画,高考的确不是我们生活的全部,但它是我们实现人生梦想的一个台阶!经过了这个台阶,那个悬挂着梦想的苹果就离你近了一些。足球场上有一句经典格言:当你不知道把球踢向哪里的时候,你就尽可能地向对方的球门踢。那个球门,其实就是我们的梦想!当你不知所从的时候,就把精力投入到功课中,那样等于离梦想又近了一步。我希望,你能为了实现自己心中的梦想,加倍努力!
新作文:具体到高中生的写作,就此话题您有什么想传授给他们的?
清山:阅读水平高的人,不一定写作水平就高;写作水平高的人,阅读水平一定不低。多看好书,肯定会受益终身;诵读经典,能够修身养性,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我对此话题的理解,只有一句话与同学们共勉: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大脑去思考,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
此次设置的话题,对于广大中小学生甚至成年人来说,都具有普遍的积极意义。我期望这个话题,能推广到全国来进行讨论交流。希望我的答卷,能够对学生的成长有所启迪。
新作文:一定会有启迪,谢谢您。
观点一
“好好活”怎样“有意义”
◇明 亮
价值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它涉及到人生观,自我与他人的关系,以及我们至今所接受或接触到的种种流行观念,而后者通常并不是一目了然的。事实上,我们经常不加辨别地将许多不同层面的问题搅和到一起,这多少源于认清这一问题的难度。下面的讨论,与其说是提出某些明确的论点,毋宁说是将那些纠缠在一起的问题,从糨糊中拎出来加以清洗,以便能够更加明晰和审慎地来面对价值这一话题。
仔细辨析,事情将变得愈发复杂,我们姑且提出一些疑问。比如有的父母经常说,他们活着就是为了孩子,而有的孩子也会天真地相信自己活着就是为了父母。果然如此吗?在生活的一切方面都是如此吗?如果父母或孩子不幸去世,另一方存在的价值就消失了吗?另外一种思路是,你的价值大小取决于你对他人贡献的大小,那么对于那些远离尘世的隐士,对于那些摒弃世俗的出家人而言呢?我们实际上往往对他们给出更高的道德评价。或者,在某种程度上,正因为别人的评价或反馈的信息,我们才得以认清自己,也即我们自己无法判定自身价值,而只能通过他人来认知。然而,你如何辨别自己是“出淤泥而不染”,还是“一条路走到黑”?而我们不也常说“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法国哲学家萨特有一句名言:“他人即地狱。”也就是说,在他人的目光中,我们作为人的主动性和自由都将受到限制。这一观点略显偏激,然而却表明一点:在自我价值的实现中,如何处理自我与他人的关系显然并不能通过“贡献”一劳永逸地被界定。第二层意思也并非无懈可击,面对他人、集体,一种谦让和牺牲精神自然令人崇敬,然而当他人或集体利益并不值得你让步时又当如何呢?
长久以来,个人作为螺丝钉被拧在集体这部机器上,而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另一种并不被排斥的价值观念,即英雄崇拜、帝王崇拜或偶像崇拜。一边是轮船某块甲板上的螺丝钉,一边是引领轮船航向的伟大舵手,某种程度上,二者并行不悖的基础被理解为后者是前者的代表,他汇聚了前者们的意志、立场和审美取向。然而,这种汇聚果真是可能的吗?我们在谈到德国哲学家尼采时,经常会轻蔑地声称:“尼采自诩为太阳,结果他疯了。”在这样做时,我们却在欢呼中国的大地上红光万丈,一轮太阳冉冉升起。二者间并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一些人于山中悟道,看到太阳流溢自己的光和热而无有损毁,便想到该发扬太阳般的事业,将自己所领悟的道散布人间。一些人于时务中积聚力量,敢叫天地换新颜,并赢得帝王般的荣耀。这是他们的价值观,然而其他人本性就是螺丝钉吗?endprint
的确,人要拒绝平庸,平庸意味着自我泯灭于人群之中,意味着自己可以被其他人所取代,意味着自我放弃了自身。问题在于,怎样就不平庸?泛泛地说不平庸就是要成功,就是要活出精彩,就是要出人头地。可那并没有解决任何问题,而只表明了一种“好好活就是好好活”的态度。如果不对一种“值得去过的生活”作出思考和判断,我们很可能会陷入尴尬。你必须在本性上保持自由,否则,你的自我就会被异己的力量所俘获,从而越是“好好活”,就越是“无意义”。
观点二
称谓背后的价值观
◇明 灯
中国自古就讲究名正言顺,“正名”是规范社会秩序的第一步。而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称谓是“名”的重要组成部分,身份称谓是社会内最重要的文化符号,它寄托着人们的社会期望,以最简明直接的方式,使人们习得和接受现成的社会规范,在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中找到自己的角色和位置。然而,称谓并不是一成不变的,称谓变迁的背后往往潜藏着这个社会渐变的价值观。
同一内涵,其称谓可能会随着时代变迁而不断发生更改。建国初期,工人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显赫,被尊称为国家的“领导阶层”。那时工厂不会倒闭,工人不会失业,充满了改造世界的万丈豪情。而曾风靡一时的《咱们工人有力量》,以坚实有力、豪迈热烈的旋律,塑造出了中国工人阶级顶天立地的英雄形象,也是工人地位的最好写照。但随着改革的深入,工人的地位不断下滑,先是被称呼为文雅而略带西化的“蓝领阶层”;接着是平易近人的“体力劳动者”;而随着国企改革,工人下岗,在最低谷的时期工人演变为“低收入阶层”的代名词,甚至是略带人文关怀的“弱势群体”。对工人称谓的一步步变迁,体现了全社会经济价值观的改变。
一个称谓,也可能随着年代变化不断扩张。近些年来,“老师”这一称谓大举入侵社交领域,被称为老师的,大多数不是干教育的,但“老师”成了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敬称。“老师”具有表示亲热、套近乎之功能,称人为师者,虽然不像称哥道姐那样可以拉上血缘关系,但也可以挤入门生故旧之列——天地君亲师,你还不关照关照我吗?本来具有严格使用界限的“老师”在各个场合深得人心,究其原因,说明原有的社交称谓不够用了——“同志”不够与时俱进,“师傅”不够洋气,“老板”适用面太小。按理说,先生、女士应该大行其道了,可是,这种称谓除了太正式之外,还有个缺点:太平等了,无法体现等级尊卑。因此,称谓市场上“老师”这个生力军大行其道,在一定层面上体现了全社会文化价值观的改变。
当然,某些称谓也会因种种原因而发生错位使用。前两年轰动全国的劫匪周克华,却有着一个水浒英雄人物般的诨号——爆头哥。一个杀害无辜百姓的劫匪,能让人调侃出“哥”的风范,成为诸多媒体的大标题,着实有些耐人寻味了。“爆头哥”成为媒体和大众替代“周克华”的称谓,表面上,它体现了我们在不知不觉、下意识地对网络语言轻易认同;而实质上,其潜藏的可能是我们对于是非、爱憎的一种放弃。这种放弃,释放出了调侃戏谑的机智,也释放出了泼皮打诨的无赖、无知。人们理解并包容这种反叛心态时,却不知将杀人如麻的周克华也一并接纳了去。在麻木中不再警觉,用娱乐至死的态度尊凶手为“哥”,这反映了在转型时期我们道德价值观的迷茫与空虚。
商榷:灿烂你的存在
在当代作家中,我比较喜欢格非。不仅因为他身兼数职,既是清华大学文学院的教授,又是知名作家,还研究小说叙事,更因为他的作品有一种格调,有一种撕裂心肺的情感冲击力。虽然小说多隐喻,但是你还是能从中看到他的态度,他的迷茫。也许,从价值观的角度考量,你也同我一样在思考:他这样的大作家也有迷茫的时候?他如此成功啊。问题来了:你眼中他的成功和他自己眼中的“成功”是一致的吗?未必。或许你们的答案与他的答案南辕北辙呢!为什么会如此?根源在于,每个人的价值观不同。“多少次荣耀却备受屈辱”,看似是一个深刻、矛盾的哲学问题,其实可能就是很多人生活中的一种平实感受。一本小说中说过,生命如同树叶。树叶因为曾经遮蔽过炙热的阳光,而灿烂了自己。所以,奔行在自己的坐标系中,即使偶尔迷茫,但懂得灿烂自己,也许可以视为存在之真义。
(肖 尧)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