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当前网络民族主义思潮的独特审视

2014-04-08郝清杰

关键词:民族主义思潮政治

郝清杰

(教育部社科研究中心, 北京 海淀 100010)

对当前网络民族主义思潮的独特审视

郝清杰

(教育部社科研究中心, 北京 海淀 100010)

网络民族主义思潮中,有爱国主义的因素,并且成为这种思潮的本质和主流;同时又有非理性、情绪化的民粹化因素,在特定条件下可能发展为极端民族主义。网络民族主义是信息时代的新现象,是互联网与民族主义相结合的产物。所以,当前应充分发挥民族主义借助网络传播的优势,更好的地宣传和培育爱国主义精神;根据网络思潮的鲜明特点和特有功能,进一步把握网络思潮民族主义发展的规律与趋势;从当代青年特别是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出发,发挥主流网站论坛和青年意见领袖的积极作用,引导和规范网络“愤青”们的思想言论,在网络阵地上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培育社会主义核心观,凝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力量。

网络;民族主义;意识形态建设;青年领袖

在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西方发达国家以商品、影视文化、网络信息等为载体,不断向我国兜售西方的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这些国家的学者和政治家出于本国利益的需要,对发展中国家的主权进行解构,宣称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民族国家的主权观念已经过时,资本应打破国界实现自由流通;鼓吹“人权高于主权”、“全球主义”、“超民族主义”等思想观念。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这些思想观念又通过网络迅速而广泛地传播开来。与这种情况相对,一些发展中国家为维护国家利益和文化传统,民族主义思潮逐步兴起,并且呈现出新的形态和特点。来自西方的这些思想观念极容易造成思想上的困惑和认识上的混乱,在本国内部兴起的民族主义等社会思潮也容易被非理性地放大甚至走向极端。因此,在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的背景下,如何应对西方发达国家的意识形渗透,如何正确看待网络民族主义思潮兴起,如何把握其本质和主流,如何有效规范和引导这种网络思潮,以有利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是理论工作者特别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临的新挑战。卜建华博士撰写的《网络民族主义思潮与当代青年政治社会化研究》(江西人民出版社2013年出版)一书,正是在这一大的时代背下,对网络民族主义思潮进行了比较系统地考察研究,提出了不少值得我们关注的思想观点,是一部研究网络社会思潮的力作。

网络思潮是近十余年来我国兴起的一种新的现象。与传统的社会思潮相比,网络思潮具有对各种社会现象反应迅速、各种观点持有者间交流交锋频繁、情绪化程度高、攻击性言论较多、民粹化倾向显著、影响力持续广泛等特点。在这些网络思潮中,最引人注目、最容易引发争论、也最容易导致极端的当属网络民族主义思潮了。网络民族主义思潮中,既有爱国主义的因素,并且成为这种思潮的本质和主流;同时又有非理性、情绪化的民粹化因素,在特定条件下可能发展为极端民族主义。因此,它的迅速兴起和广泛传播,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起着双刃剑的作用。正是基于这一基本认识,卜建华博士撰写的《网络民族主义思潮与当代青年政治社会化研究》总结了网络民族主义思潮兴起的基本特点,剖析这一网络思潮兴起的社会原因,把握它在网络媒体上传播发展的运行机制,辩证认识这一思潮的本质和功能。在此基础上,就如何充分发挥网络传播的优势,更好地宣传和培育爱国主义精神;如何根据网络思潮的鲜明特点和特有功能,进一步把握网络思潮发展的规律与趋势;如何从当代青年特别是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出发,发挥主流网站论坛和青年意见领袖的积极作用,引导和规范网络“愤青”们的思想言论等,提出了很多颇有见地、具有操作性和参考价值的意见建议。这一研究,对于在网络阵地上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培育社会主义核心观,凝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力量,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丰富和完善了传统民族主义理论的内涵和外延。民族主义是现代社会与国际关系中最有影响力的“主义”之一,有的学者将其与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并列为现代社会最为重要的三大意识形态。网络民族主义是信息时代的新现象,是互联网与民族主义相结合的产物。网络民族主义在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出现和演进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全球化的今天,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但在国际关系中,国家利益依然是各国处理国际关系和双边关系的核心和准绳,各国必然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放在第一位,我们可以发现当今依然是民族主义高扬的时代,因此,中国也不会例外。随着中国综合实力的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自尊心得到极大的提高,与此同时,一些国家对中国的迅速崛起表现出不安,由于各种原因(如历史问题、主权问题、经贸问题、文化问题等)与中国的冲突和摩擦持续不断,因而刺激了中国民族主义的高涨。随着互联网和通信技术的不断进步发展,民族主义借助这一新兴平台诞生并迅速兴起。同传统的政治参与模式和民族主义形态相比,网络民族主义具备参与表达方式更为简单迅捷,参与表达成本更为低廉,也更容易形成形象力的巨大优势。因此,民族主义情感的表达和宣泄在网络上不断出现和规模迅速扩大的情况便成为事实。《网络民族主义思潮与当代青年政治社会化研究》一书,有助于我们全面认识把握当前网络民族主义思潮的内涵,特别是其“双刃剑”的性质,全面认识到其具有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

网络民族主义思潮为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提供了一种新的教育载体。网络民族主义是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在中国兴起的一种社会政治现象,它涵盖了网络上的民族主义的话语、思潮和行动。它非自觉地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推动力量,尤其在思想政治的教育引导功能、激励鼓舞功能等层面上发挥了独特作用。中国网络民族主义思潮因其爱国主义的本质具有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自从互联网诞生以来,国内的网络民族主义思潮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教育资源与载体,而《网络民族主义思潮与当代青年政治社会化研究》一书,有助于我们认识到网络民族主义能够为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教育资源、教育载体与德育环境,认识到通过鼓励和引导当代青年大学生参与网络民族主义的爱国行动,可以发挥出网络民族主义在提高青年思想政治素质方面的教育引导功能和鼓舞激励功能。

与传统的社会思潮相比,包括网络民族主义在内的网络思潮,是一个刚刚兴起的文化现象,还有很多值得我们进一步深入研究的未知世界。以往的研究经验告诉我们,探索认识未知世界,应该依靠已经获得的思想认识。虽然网络思潮是新兴的现象,但它本质仍然是社会思潮,是社会思潮在网络媒体上的延伸和发展。所以,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为指导,依据我们对传统社会思潮的已有认识,立足中国的现实国情,结合网络媒体的新特点,揭示网络思潮的本质和规律,把握网络民族主义的发展趋势,更好地规范和引导网民特别是青少年学生的思想言论,激发广大网民的爱国热情和建设正能量,是哲学社会社会科学工作者的重要责任。

[1] 王军.网络民族主义与中国外交[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2]卜建华.网络民族主义思潮与当代青年政治社会化研究[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13.

[责任编辑: 孙义清]

2014-09-28

郝清杰(1972-),河北邱县人,研究员,博士,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E-mail:bujianheua72@126.com

G412

A

1671-6876(2014)04-0356-02

猜你喜欢

民族主义思潮政治
春秋时期重民的社会思潮
从震旦到复旦:清末的外语教学与民族主义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论王船山民族主义思想的近代嬗变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从回归温柔敦厚到走向天马行空——当代文艺思潮的一种转向
三民主义之民族主义浅析
论20世纪初年的“兴女学”思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