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探高级日语阶段口译能力的提高

2014-04-08

湖北文理学院学报 2014年9期
关键词:口译日语词汇

刘 东

(湖北文理学院 外国语学院,湖北 襄阳 441053)

高级日语阶段的学习重点在于语言运用能力的养成和实际应用能力的提高。本阶段学生已经通过前期学习掌握了大量的词汇、语法、句型,部分学生已具备日语一级和二级能力,唯独缺少真实的语言环境来历练。怎样合理运用已掌握的知识成为新的教学重点。

日语口译课程为处于高级日语学习阶段的学生提供了一个极好的机会,可以让学生通过教学了解自身的缺点和不足,还可以通过相关口译练习全面考查自身语言掌握情况,给自己的学习指明方向。日语口译课程重视学生的参与程度,学生可以用自己所学所感表达自己的理解,并转换成语言传达给对方,促进双方的理解,加快双方沟通。这正是口译课程的基本要求和教学重点。本文以日语口译课为契机,力图通过教学方法上的合理改变和教学内容上的新颖安排,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练习中,通过相关场景进行仿真练习,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达到基本的口译要求,回报社会。

一、口译教学必要性

湖北文理学院日语专业毕业生从2009年第一届学生顺利就业,到2014年6月已有6届学生从日语专业毕业。从湖北文理学院历届日语专业学生就业数据来看,2009届和2010届毕业生本地就业率不高,从2011届开始本地就业率提升明显。

(一)日企投资兴业促进就业观念的转变

大量日资企业的进驻襄阳与襄阳市大力引进外资的发展策略分不开。2004年9月东风日产天籁轿车在襄阳工厂的下线预示着襄阳这个“兵家必争”之地开始在中国汽车生产领域书写属于自己的恢宏篇章[1]。8年后的2012年,日产高端品牌英菲尼迪汽车项目落户东风日产襄阳工厂,更是使襄阳市成为日企投资的集聚地。在此之前,日产相关的零部件企业早就对其动向有所耳闻,2011年7月投资金额达到9300美元的湖北日发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在襄阳市开工,标志着2010年日本在我国第五大投资项目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2]。从2003年第一家落户襄阳的日产配套工厂开始到2014年世界第三大轴承生产厂商日本TNT进驻襄阳,襄阳本地就业形势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日资企业的投资也不断激励着日语学习者的学习热情,同时也极大地促进了日语专业的教学转型和教学变革。为了适应大好的就业形势,教师需在教学中转变教学观念,学生也要在学习时转变学习观念,争取用所学知识在本地顺利入职,不用奔赴外地就能够让自己所学有用武之地,更不用体会“北漂”“南漂”的辛苦。

(二)就业要求使然

随着日企一家接一家的进驻,湖北文理学院日语系抓住契机,积极与日企建立联系,在扩大专业影响力的同时积极了解企业方的用工需求。在走访日本企业过程中,企业方明确提出希望加强语言应用能力培养和更具专业性的知识学习。专业性知识的学习需要学生个人的积极主动,也需要教师的引导,而语言能力的养成责无旁贷地成为高级阶段口译课程教学的重点。为了应对用工要求和促进学生就业,口译课程自然而然成为高级日语阶段一个重要的练习场和试金场。通过学期末师生座谈会,笔者了解到:以往口译课程中所提及的方式、方法及口译课程涉及的内容,可以应用于实际的面试和口译工作。学生在课程结束或者毕业后,谈及的个人感受才是真正的“实话实说”。当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例如:希望教师在课上多给学生压力,让学生真实感受到紧迫感;在题材选择上可以更加开放化、多样化,让学生能够体验不同场景带来的语言变化等等。

最后,学生普遍感受到,在面试中,流利的语言表达能给自己加分不少,甚至部分企业最关心的就是语言表达能力,只要能够表达自如,胜算相当大,而且可以提出相应的合理的个人要求。在明了就业要求的情况下,口译教学的目的就更加清晰鲜明,努力的方向更加明确。

二、口译课程教学现状

(一)课时安排

通过咨询兄弟院校日语同仁和查阅口译课程相关文献发现,各高校日语专业高级日语阶段均安排有翻译类课程,只是在课时安排和具体授课学期方面略有不同。有的高校安排在三年级,一个学年两个学期,共72个或者144个课时;有的安排为一个学期,36个课时;还有的安排在四年级上学期。通过深入的调研发现,口译课程的设置较为普遍,且学时在高级阶段中占据较重比例。这充分说明各高校在高级日语阶段专业课程安排上,较为重视日语口译能力的培养,这也是适应社会对于日语人才需求的表现之一。

高级日语阶段是一个注重学生自我学习能力挖掘和所学知识体系融会贯通的重要时期,学生用初中级日语阶段所学文法、句型、词汇按自己的方式进行表达是本阶段的重中之重。学生在之前的日语学习中,已经初步具备日语“听、说、读、写、译”的能力,同时通过相关日本文化、政治、经济方面的学习了解日本风土人情,这都有利于口译练习的顺利进行。口译课程的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日语口译能力就成为教学中的一个力求突破的难题。笔者期望让学生在较真实的语言练习中大胆地表达、正确及时地描述成为日常口译教学的目的所在。

(二)教学现状

通过查阅资料发现:现阶段,在日语专业口译教学中,教材体系尚不完善,教具略显单一,是阻碍口译教学发展和提高的一个因素。

第一,口译教材的选用。在教材使用中,湖北文理学院先后使用了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年出版发行的《口译教程》初级、中级用书,其不仅有实习用例,同时还附加了词汇和中日对译理论的讲解,难度由易到难,让口译学习在循序渐进中进行,开创了一条新思路。之后,有《新编汉日日汉同声传译教程》、《日语口译基础》、《中日口译入门教程》等教材相继出版。就使用情况看,任课教师多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搭配自制教辅讲义,这样便于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使教学紧密联系实际。在教学过程中则需要任课教师正确把握。

第二,教学心得。笔者在不断进行教学总结和教学探索后发现:口译作为一项语言交流活动,产生于人与人之间使用不同语言进行交流接触之时。口译教学应该从最基本的“日常茶饭事”开始进行,让学生逐步积累心得和信心。使学生明了用所学语言进行表述比较得心应手。在学生语言表达信心建立的基础上,即有利于教学的进行,也有利于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激励学生能够大胆地表达。笔者在日常教学中,积极准备日常生活类练习内容,让学生经常进行语言表达练习,从而进行场景口译练习,从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虽然教材内容较为单一,但在教学内容上融合了工作面试类和日常生活类场景使教学内容尽量丰富充实,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和知识体系。

第三,教具安排。因为会较多地使用多媒体和语音设备,日语口译课程均安排在多媒体教室进行。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虽然拥有清晰度和反复播放的优势,但劣势也显而易见:学生会片面地认为,人与人进行沟通交流时没有其他外在因素干扰。例如,会场吵杂的声响和个人发音问题。在日常社会活动中,不可能要求他人,只能从自身找不足、找差距,克服一切困难,完美顺利地完成任务。

(三)教学难点

由于个人学习情况和能力的不同,教学的开展并非一帆风顺。日语专业口译课程安排在三年级下半学期,此时部分学生已通过日语一级考试,大部分同学都能达到日语二级水平及以上。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学的进行,但当进入到实战类模拟口译练习中,部分学生由于特定条件下难以准确理解词汇而影响口译的进行。主讲教师应多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适时鼓励,让学生逐步适应各种表达方式和场景,逐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推断能力。

三、提高口译能力的途径

提高口译能力非一日之寒。口译能力的提高是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成果。口译能力的提高是日语语言应用的综合过程,需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探究。

(一)提高学生基础知识认知

学生语言能力的塑造成型离不开前两年的学习,正因为有了前期对于词汇、句型、语法的了解才会在高级阶段熟练地运用所掌握的知识体系来进行语言表述。笔者通过教学中学生的表现认识到:第一,成绩优异的学生表述较好,能够较为顺利地完成口译练习;第二,成绩中等的同学在表达时出现较为明显的停顿现象,影响练习的完成;第三,部分学生在练习中,存在漏译、误译现象或者难以理解导致无法完成练习。

就以上现象,笔者曾多次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笔者长期从事基础日语阶段的教学工作,对部分班级的情况较为了解。不能因为“山中有虎”就放弃对真知的探寻,不能明知学生难以应对就放弃或者忽略一部分学生,那是工作失职。相反,应给予部分学生更多的鼓励、理解和关注,让这些同学在有提示的基础上完成口译练习,使他们明白困难是可以克服和解决的。即使不能完成练习也决不放弃,没有学不会的学生,只有不用心不努力的学生。在课后,笔者仔细思考过怎么带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提高学生的反应能力、应对能力。综合起来考虑,总结为以下几点。

第一,重视日语初、中级阶段的学习。这两个阶段是日语学习的基础阶段,没有这两阶段扎实的基础,日后想在日语能力考试中取得理想成绩和顺利就业基本均为美好愿望。基础阶段的学习是日后深入学习的根基,词汇、语法、句型一个都不能少,而且一环连一环。没有词汇,学习句型后无从应用,即使是已学语法,遇到未知词汇一样会影响理解。因此在基础日语教学中应强调:学生学习要走在老师之前,即在讲授前预习课文、记忆词汇、学习语法,当遇到通过理解个人难以消化的内容时,着重在课上学习查漏补缺,提高学习针对性和效率。例如,就每课出现的语法利用已掌握词汇进行造句练习,让每个语法体系在脑中都有一个例句存在。看似简单的语言学习,一样可以细节化,之后建立起良好的语言基础和语言认知。学习语言也需要谨小慎微,这样,学习语言就会更加有效和便利。笔者通过课后了解,做过类似学习的同学都能取得一定的学习成果,并颇有心得。在后期的综合日语能力应用阶段中,语言表达也更为自信和流畅。

第二,重视听解能力。在语言练习中没有良好听解能力的建立,无从谈起及时的回应。特别是语言对话中,由于未知词汇的出现,会使交谈陷入停顿,影响交流的顺利进行。对于听解能力的建立,应采用分阶段分难度的对应练习,以每学期为一个阶段,每个阶段都准备相应适当的内容,便于学生现学现练。第一学期,日语四级能力练习;第二学期,日语三级能力练习;第三学期,初级阶段听力综合练习;第四学年,专业四级能力练习和日语二级能力练习。在这样循序渐进的教学中,日语听解能力呈现出显著的变化趋势。以2011级学生为例,笔者通过不同阶段不同内容的练习和最后的考察,大部分学生在二年级下半学期已达到日语能力二级水平。在一级考试中,也获得了较好的成绩,一级通过率超过50%。正因为前期学习内容的保障及时间和经历的投入,这部分同学在口译练习中得心应手,游刃有余。听解能力教学方式的变化在教学中也收获了信心和动力。

第三,建立良好的读解能力[3]。虽然口译不会涉及到个人意见的表述,但是在表述他人意见时,怎样合理及时翻译给对方成了关键。在表述对方意思时,离不开个人的理解,口译中的读解能力,即为解读对方意思的能力。当一方表述完后,需要在个人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口译,中、日文内容都是如此,需要用个人的理解转化成自身能够顺利表达的语言形式进行表达。这时才是发挥个人能力最佳时机,即用个人的理解进行准确的中日文表达。

(二)采用适当的教学内容

在从事口译教学的过程中发现:口译课程仅仅基于书本,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热情。书本上的知识,假如不加以记忆和揣摩将永远属于书本。相反,对书中的方式方法进行学习和练习并有所感悟,可以极大促进个人发展,积累个人经验。

在教学资源方面,虽然不能看到实时日本电视节目。但是在互联网发达的今天,寻找一些视频资源不再是难事,特别是NHK的一些视频资源。NHK作为日本国营电视台,每周都有纪录片呈现给观众,介绍社会现象、人类变化等等,内容上不仅仅局限于日本国内,而是着眼全球。中国的热点也屡次出现在其节目中,这类节目都是口译课程可以利用的资源。例如《便利店之争》,介绍日本连锁便利店抢滩上海后和上海本土便利店在发展中所面临的竞争和服务之类的问题。还有介绍日本铁道类的节目,让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日本,熟悉日本铁路,明了铁路在日本所起的作用。通过此类视频练习,学生反馈效果较好,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的。

然而,在这类节目中出现的词汇却是一个难点。虽然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词汇量,但还没有达到自由组合的程度。日语词汇由单个汉字组成,用大量已知单个日语汉字重新排列组合成为新词,对于此类词汇能否及时反应,取决于词汇的熟悉度和应变能力。每次出现此类词汇时都会出现问题,在采用启发式讲解后,学生普遍感到恍然大悟,茅塞顿开。笔者认为,在未知词汇方面,需要学生扩大知识体系和知识面,学生在有充足储备的前提下通过大量练习可以解决词汇方面出现的问题。

(三)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

在口译教学中,期望以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来进行口译练习。口译练习可以分为日汉互译、事物类翻译、讲解类翻译等。第一,日汉互译可以采用面试类或讲述类方式,让学生学以致用,并通过练习收获信心,为以后工作留学积累经验;第二,事务类翻译中涉及内容多、场景多、词汇复杂,可以让学生在课前做好准备,课常上用随机方式进行练习。例如,一周工作安排类、任务讲解类、事物安排协调类等,通过前期的准备,做到有话可说,练习时随机找同学进行即席翻译。学生使用的日语语言虽不特别地道,语言表达也有所差异,但如果口译练习能够顺利地进行,双方都感到满意,能够明显感受到学有所成、学有所用的欣慰;第三,视频类口译。此类口译材料大都使用NHK视频节目和部分无字幕版电视剧中的片段。这类材料具有生动、新颖、背景详实、时效性强的特点,视频材料一般使用生活化、口语化的表达,让学生进行口译的同时也学习和记忆最鲜活的日语语言和锻炼语言联想能力,可谓一举两得。

不同的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体会到不同场景中的对话,从而提高个人应对能力和反应速度。

四、适当推断解说能力

在口译中场景不变的前提下,话题会沿着一个方向前行,这对于经验和资历相对丰富的译员来说,就像走在熟悉的大道上。但对于刚刚学习日语3年没有实际经验的学生来说,能力积蓄还处于起步阶段,需要大量的练习,提高认识、积累心得。练习时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例如不了解的词汇和专门用语。对于此类难点,笔者认为联想推理能力的建立是解决难题的关键。因为即席现场翻译,专业词汇能够提前预知,而不熟悉的词汇则无机会查询或问询,必须依靠个人能力应付处理。只有事前有准备,事中有信心,才能做到处乱不惊、遇难不变。

学生经过3年的学习,已经拥有12 000以上的词汇量,日常生活类、交流类的翻译应该能应对自如。但词汇中面临的问题,是一加一大于二的问题。两个单个的日语汉字,由于排列组合的不同会产生新词汇、新意思,如果学生此时缺乏场景构想能力和推断能力,就会出现明显的停顿。在特定场景中,表达有固定性,词汇使用也有相似处,不会偏离方向。对于未知词汇,一定的推理能力的建立能够解决所面临的实际问题。

五、追求口译中的“信、达、雅”

严复先生在他书写的《天演论》序言中提出,“译事三难:信、达、雅。求其信已大难矣,顾信矣不达,虽译犹不译也,则达尚焉。海通以来,象寄之才,随地多有。此在译者将全文神理,融会于心,则下笔抒词,自然互备。至原文词理本深,难于共喻,则当前后引称,以显其意。凡此经营,皆以为达,为达即所以为信也[4]。”信达雅的翻译境界,也就是忠实于原文即为信,在表达上意思准确流畅即为达,文笔优美集聚文采即为雅。

教学之余,笔者经常思考口译课程中学生出现的问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语言方式和为人处事准则,语言表达中无处不体现出个人语言上的特点。相同一段话语,不同人进行口译就会有不同的表达方式。表达上要做到达意,并力争语言简洁精准,但想让每位练习者都达到此状态不仅需要教师的努力,还需要学生的积极配合和踏实的学习态度,这样才能逐步提高个人的语言功底和语言能力。

口译中的“信、达、雅”之路充满了曲折和坎坷。学生可以通过不断的练习做到“信”,而做到“达”,“雅”则完全依靠个人对于语言的理解及其文学功底。教学中应该提出更高的标准、更严格的要求,使用准确的表达和礼貌的方式。只有在练习中严格要求学生,才会使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加自信,也只有这样才会使日语专业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进而使日语专业获得本地日企用工方的良好口碑,扩大日语专业在湖北省乃至全国的影响力。

在全国地方高校逐步转型做好现代职业教育的大背景下,对于高校语言类专业来说,应该怎么抓住转型的契机,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特别是日语专业的发展应该从哪些方面进行调整,都将是今后教学和科研中将会面临的难题。如何更加突出日语专业学生的技能性,也是日语教学工作者面临的重点。口译课程作为锤炼学生语言技能的重要课程,势必会受到语言教学者的关注和重视,也给口译课程的参与者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期望。

参考文献:

[1] 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东风日产公司历史[EB/OL].(2004-9-29)[2014-08-01]. http://www.dongfeng-nissan.com.cn/Nissan/enterprise/introduction/intro/history

[2] 陈 莉.日发汽车零部件项目开工[N].襄阳日报,2011-07-29(02).

[3] 三牧陽子.日本語教授法を理解する本 実践編―解説と演習[M].东京:バベルプレス,1999:77-88.

[4] 林 非.中国散文大辞典[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7:439.

猜你喜欢

口译日语词汇
从推量助动词看日语表达的暧昧性
本刊可直接用缩写的常用词汇
一些常用词汇可直接用缩写
明朝日语学习研究
本刊可直接用缩写的常用词汇
略论笔译与口译的区别
EAP视听说对英语口译关联迁移的增效性——以交替传译为例
关于日语中的“のた”和“の”的研究
论心理认知与口译记忆
本刊一些常用词汇可直接用缩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