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语言顺应论看张爱玲自译策略
——以《桂花蒸·阿小悲秋》英译为例
2014-04-08刘艳玲
刘艳玲
(安徽理工大学 外国语学院,安徽 淮南 232001)
从语言顺应论看张爱玲自译策略
——以《桂花蒸·阿小悲秋》英译为例
刘艳玲
(安徽理工大学 外国语学院,安徽 淮南 232001)
译者在翻译自己的作品时,会考虑自己所处的社会环境,更会在翻译过程中顺应自身需要和交际需要。以《桂花蒸·阿小悲秋》的英译为例,从语言顺应论角度分析张爱玲的自译行为:张爱玲在自译过程中考虑到自己所处的社会环境、目标语的文化语境以及目标语读者的阅读心理和接受习惯等,采取删减与改写等翻译策略,同时意译具有浓厚的中国文化色彩的词语,从而使译文顺应目标语读者的需要,顺应目标语的文化语境以及交际语境,从而达到成功交际的目的。
顺应论;翻译策略;自译;张爱玲;《桂花蒸·阿小悲秋》
一、引言
对于文学作品的翻译,译者会从多方面进行取舍,比如对语言、篇章、文化层面的考虑和取舍。同时要考虑采取什么样的翻译策略才能顺应目标语读者的需要,从而使译作得到读者的喜爱。同时,文学翻译是跨语言、跨文化的,受到文本外诸多因素的制约。尤其是在翻译自己的作品时,译者会考虑到自己所处的社会环境,更会在翻译过程中服从或顺应自身需要和交际需要。在自译过程中,译者的时代背景、文化意识以及翻译目的等因素会决定译者的翻译策略,或过多地顺应源语的语境,或过多地顺应目的语的语境。总之,译者必须顺应某个特定翻译目的和自身需要、读者的可接受程度等。这一点尤其体现在张爱玲的自译作品《桂花蒸·阿小悲秋》的原文和译文中。本文认为顺应翻译论可以解释张爱玲为什么在翻译自己的作品时对译文进行大量删减和改动。
二、顺应论与翻译
语言顺应论是由比利时语用学家维索尔伦(Jef.Verschueren)提出的,该理论以一种全新的视角考察语言的使用。在维索尔伦看来,语言的使用其实“是一个不断选择语言的过程,不管这种选择是有意识的还是无意识的,也不管它是出于语言内部还是语言外部的原因”。①Verschueren Jef.Understanding Pragmatics.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0,pp.55-56.人们在语言使用过程中之所以能够做出各种选择,是因为语言具备以下三个特性:变异性(variability)、商讨性(negotiability)和顺应性(adaptability)。这三种特性当中,顺应性是核心。所谓“变异性就是指语言具有一系列可供选择的可能性;商讨性是指语言使用者在选择时有着相当的灵活性;顺应性则是指能够让语言使用者从可供选择的项目中灵活地变通,从而满足交际需要的特征。”②Verschueren Jef.Understanding Pragmatics.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0,p.175.语言使用过程中的选择必须顺应交际环境和对象,从而使交际顺利进行。语境因素会使语言的使用和选择灵活而多变,因而翻译过程中产生的意义是动态的。不同的语境会产生不同的话语意义,所以语言使用者在选择和理解语言时做出的语言选择应注意不同的语境。翻译是一个复杂的语言交际活动,翻译过程中,译者和翻译的实际操作都多少受到语用因素的影响。从文本的选择到翻译策略的选择,在翻译过程的每个阶段都包含译者的选择。“从译什么到怎么译,无不贯穿着语言符号之外的社会、文化、认知等多方面因素的互动选择机制。”①宋志平:《翻译:选择与顺应——语用顺应论视角下的翻译研究》,《中国翻译》2004年第2期,第20页。为了使语言交际得以顺利进行,译者的每个选择活动都是为了顺应语言外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比如顺应译语读者的阅读需要、目的语的文化语境等。但由于翻译活动的复杂性,译者不可能做到完全顺应翻译活动的各种因素。“译者在面对多种选择的前提下,只能从特定历史文化背景下的翻译目的出发,顺应具体的交际环境和交际对象,有意识地选择文本和翻译策略,做出灵活动态的顺应性翻译,从而顺应地完成交际任务,就可以算是成功的翻译。”②宋志平:《翻译:选择与顺应——语用顺应论视角下的翻译研究》,《中国翻译》2004年第2期,第22页。笔者以张爱玲的自译作品《桂花蒸·阿小悲秋》英译为例,来审视张爱玲在自译过程中是如何顺应目的语的读者需要及其语境的。
三、顺应读者需要的翻译策略
(一)改写
《桂花蒸·阿小悲秋》描绘了在外国人哥儿达家里做女佣的丁阿小忙碌而平淡的工作和生活。也通过阿小的眼睛,描述了花花公子哥儿达的生活。生活在不同文化语境中的读者会有不同的生活背景、文化意识、阅读心理等,为了能让西方读者更好地接受自己的作品,张爱玲在自译时有意改动和删除原作中不符合译语读者阅读心理和阅读期待的内容,从而使译作顺应西方读者的阅读需要。
1、对标题的改写:顺应读者的阅读兴趣
中文标题《桂花蒸·阿小悲秋》被改译为“Shame,Amah”(难为情啊,阿妈),这是因为阿小的主人哥儿达嘲笑阿小总是记错电话号码:阿妈,难为情呀!数字老是弄不清楚。因为经常有人打电话给哥儿达,阿小必须记下电话号码以方便主人回电话。由于在接电话时听到对方说的都是英语,阿小没有接受过教育自然听不懂英语,当然经常记错电话号码。中文读者一看到标题中的“桂花蒸”和“悲秋”,马上会感受到阿小过着辛苦而悲伤的生活。中国读者关心保姆阿小的生活状况,他们看到一个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女人是如何在艰难的生活环境下维持自己的生计。而英文标题Shame,Amah却向读者揭示了一位中国女佣形象,使人没有了同情与悲伤。英文标题符合西方读者对中国女人原型形象的兴趣,从而吸引西方读者的阅读期待和阅读兴趣。
2、对人物名字的改写:顺应人物的性格特征
对于人名以及对人名的翻译,张爱玲也非常讲究。她非常重视人名翻译在读者群众中产生的效果,在翻译实践中,经常会对作品中人名翻译进行长期的斟酌,然后选择令自己满意、令读者可以接受的翻译策略。在《桂花蒸·阿小悲秋》的英译中,她将阿小改译为“Ah Nee”,将“哥儿达”改译为“Schacht”。“阿小”这个名字在中文中表示了阿小的渺小以及中国女性地位的卑微。一般情况下,在翻译人名或地名时,译者会进行音译,但是在这里音译“阿小”的话,会使读者认为阿小只不过是个身材矮小的女佣。张爱玲将“阿小”翻译成“Ah Nee”,这里的“Nee”来自于法语,常常用在已婚妇女名字之后,或其婚前名字之前,来提示原名。张爱玲使用“Ah Nee”这个名字来表示阿小是个没有名字、没有地位的女人。对于“哥儿达”这个名字,读者一看就知道他是个外国人,还可以联想到他是一位“花花公子”或者“公子哥”,这非常符合此人物的性格特征。而“Schacht”是个德国名字,张爱玲将“哥儿达”改译为德国名字“Schacht”以顺应西方读者的阅读心理。该译文发表于1962年,距二战结束不远,二战时德国人给人们留下了极其不好的印象,所以当欧美读者得知主人公是个德国人,而且这位德国人在中国做一些伤风败俗的事情时,她们是不会有多少厌恶感的。因此,“Ah Nee”和“Schacht”两个人命的英译都顺应了任务的性格特征。
3、对人物形象的改写:顺应西方读者的阅读期待
原文中的阿小是一位勤劳、勇敢、善良且有正义感的女人,她的老公是个裁缝,她爱她的儿子。但在译文中,张爱玲添加了这一句:“他不是她的亲儿子,而丈夫也不是她真正的丈夫。”①Chang,Eileen.Shame Amah!.Eight Stories by Chinese Women.Nieh Hua-ling(Eds.).Taipei:Taipei Heritage Press.1962,p.104.这句话改变了原文中她儿子和丈夫的身份,从而改变了阿小的形象。在《桂花蒸》译文中,读者通过哥儿达的观察发现,阿小有一位远在澳大利亚工作的丈夫,但她在上海却和一位裁缝同居。“她丈夫已踱到阳台上去了……(哥儿达)假装没看见。阿小以前给他看过一张澳大利亚纸币……显然,那是她丈夫第一次寄钱回来。现在又是这个裁缝,说是她丈夫。据他(哥儿达)所闻,这并非罕见。”②Chang,Eileen.Shame Amah!.Eight Stories by Chinese Women.Nieh Hua-ling(Eds.).Taipei:Taipei Heritage Press,1962,p.107.在译文中,张爱玲特意改变了阿小的形象,使得阿小有一个在澳大利亚做工的丈夫,儿子也不是她亲生的,这样的改写使阿小成为一位道德败坏的中国保姆。译文大大颠覆了原文中阿小的形象,这是因为张爱玲非常了解英语读者的阅读兴趣,于是她尽可能去满足他们的需求,创造能获得西方读者认同的中国女佣形象,只有这样,其作品才能被西方读者的接受,从而融入西方世界。
(二)删减:顺应读者的阅读心理
首先,张爱玲删除了对阿小正面形象的描写。在原文中,阿小不仅勤劳、善良、慈爱,还很有正义感,她经济独立,自己挣钱养活自己和孩子,并且她能独立思考,对事物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在译作中,张爱玲删除了那些对阿小内心感受和心理活动的描写。
例1:原文:只说:“阿妈,今天晚上预备两个人的饭。买一磅牛肉。”阿小说:“先煨汤,再把它炸一炸?”主人点点头。阿小说:“还要点什么呢?”③张爱玲:《倾城之恋》,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6年,第107页。
译文:“Amah,”he said,“dinner for two tonight. Buy a pound of beef.”“Yes,Master.”④Chang,Eileen.Shame Amah!.Eight Stories by Chinese Women.Nieh Hua-ling(Eds.).Taipei:Taipei Heritage Press.1962,p.96.
译文中删减了阿小的部分话语,这就让读者感觉到阿小在自己的主人面前变得默默寡言、没有主见。她无法将自己的思想表达出来,她没有推理能力,做什么事情都只是顺从主人的意思。在当时的西方读者眼里,中国女人保守、思想麻木,这样的中国女人形象正好符合西方读者的阅读心理。
例2:原文:她对哥儿达突然有一种母性的卫护,坚决而厉害。⑤张爱玲:《倾城之恋》,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6年,第120页。
张爱玲删除了对阿小所具有的正义感的描写。有一次在电话中,阿小得知哥儿达的一个女性朋友在知道哥儿达的床单有点破了之后,想给他买个新的床单换上,这时,阿小却说不用麻烦她,因为自己的主人早就打算买新的床单了。阿小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她非常正义地想保护自己的主人,并且想挽回自己主人的面子。而译文中阿小的这一性格特征却被抹杀了。为了满足西方读者对中国女性原型的期待,张爱玲选择删减阿小的正义感。
其次,为了照顾读者的阅读心理,张爱玲在翻译过程中删除了原文中有关难闻的气味描写。
例3:她被挤得站立不牢,脸贴着一个高个子的深蓝布长衫,那深蓝布因为肮脏到极点,有一点奇异的柔软,简直没有不得劲道;从那蓝布的深处一蓬一蓬发出它内在的热气。⑥张爱玲:《倾城之恋》,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6年,第104页。
以上这部分出现在原文的开头,张爱玲选择删除部分令人感到难受的气味的描写。如果读者一开始就读到令他们感到恶心的事物,他们很可能会感到厌烦而不会继续读下去。
最后,在自译过程中,张爱玲删除了原文中对西方人哥儿达的负面描写。
例4:她(广告上的裸体美人)是哥儿达先生的理想,至今还未给他碰到过。碰到了,他也不过想占她一点便宜就算了。如果太麻烦,那也就犯不着;他一来是美人迟暮,越发需要经济时间与金钱,而且也看开了,所有的女人都差不多。他向来主张结交良家妇女,或者给半卖淫的女人一点业余的罗曼斯,也不想她们劫富济贫,只要两不来去好了。他深知久赌必输、久恋必苦的道理,他在赌台上总是看看风色,趁势捞了一点就走,非常知足。①张爱玲:《倾城之恋》,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6年,第111页。
这段描写使中国读者了解到哥儿达是个吝啬的好色之徒。他看起来似乎很有钱,但在给女人花钱这方面却非常小气,原来看似社会地位高的西方人也不过如此。每个民族的的人们都会有自己民族的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如果西方读者看到这样一位西方人,他们心理肯定会觉得难受,他们无法接受一个坏到骨子里的西方人形象。因此,张爱玲选择删除对哥儿达的负面描写,主要是考虑到读者的阅读心理。
例5:主人脸上的肉像是没烧熟,红拉拉的带着血丝子。新留着的两撇小胡须,那脸蛋,便像一种特别滋补的丰孵出来的鸡蛋,已经生了一点点小黄翅。②张爱玲:《倾城之恋》,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6年,第105-106页。
这部分是对哥儿达外貌的负面描写。在西方人看来,西方的男人不仅理智、文明,而且非常勇敢,这是西方男人的特征。对西方男人外貌的负面描写会使西方读者感到不安,张爱玲选择删除对哥儿达负面的外貌描写,也是考虑到了西方人的民族优越感。
四、顺应语境的翻译策略:意译
顺应论认为,译者翻译过程中对语言的选择必须顺应交际语境。袁斌业曾用具体的例子证明,“只有译文顺应了译语语境的各种需要,成功的跨文化交际才有保证。”③袁斌业:《语言顺应论对翻译的启示》,《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2年第5期,第113页。张爱玲在具体的翻译操作过程中,考虑到目的语的文化语境,对具有文化意义的词汇进行了意译。
(一)文化语境顺应
译者在进行两种语言的转换时,解决文化翻译是最棘手的问题。因为每个民族的人们都有自己民族独特的文化,所以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源语文化和译语文化之间的差异,避免给读者带来交流障碍,要将具有独特文化意义的信息恰当地传达给读者。美国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曾经指出:“就真正成功的翻译而言,译者的双文化功底甚至比双语功底更为重要,因为词语只有在其起作用的文化语境中才有意义。”④Eugene A.Nida.Language,Culture and Translating.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1993,p.110.张爱玲对具有浓郁的中国文化色彩的词语采取了意译的翻译策略,很好地传达了其文化意义。
例9:原文:“这点子工夫还惦记着玩!还不快触祭了上学去!”⑤张爱玲:《倾城之恋》,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6年,第104页。
译文:“Only amoment leftand yourmind still on playing!Feed,you little devil,and go to school.”⑥Chang,Eileen.Shame Amah!.Eight Stories by Chinese Women.Nieh Hua-ling(Eds.).Taipei:Taipei Heritage Press.1962,p.93.
“触祭”来源于以前的风俗“祭祀”。在中国古代,民众在很多节日都会备供品向神佛或祖先行礼,如清明祭祖、腊月祭灶等等。祭祀时人们会给供桌上摆上供神享用的很多贡品,任何人都不能碰也不能吃这些贡品,否则就是心不诚。如果有人有了贪念而偷吃了这些食物,那便是我们所说的“触祭”了。这里张爱玲使用“feed”和“devil”两个词使读者了解到百顺吃了不应该吃的东西受到了责骂。戈玲玲就曾经认为“语言使用者在选择和理解语言时作出的语言选择应注意不同的语境。”⑦戈玲玲:《顺应论对翻译研究的顺应》,《外语学刊》2006年第3期,第9页。因此,在英译具有浓厚中国文化特色的词语时,张爱玲考虑到应该顺应文化语境对其进行恰当的翻译,从而向西方读者展现灿烂多彩的中国文化。
(二)交际语境顺应
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要注重交际层面的转换。为了在译文中将原文的交际意图很好地体现出来,译者会权衡两种语言中的种种因素。中国人喜欢用谚语来表达特定的意思,谚语具有丰厚的民族文化,直译往往使读者不知其意。而有些谚语在西方语言中没有对应的表达式,意译可以很好地传达其含义,灵活地顺应谚语的独特意义,有利于读者理解和接受。同时译者就要充分考虑目的语读者阅读时的认知和情感等因素,翻译时的语言选择必须顺应译语的表达习惯。“在双语交际中,顺应的目的是让接受者领会原作者的真正意图”。①耿智,刘英蘋:《论动态顺应与翻译》,《上海翻译》2011年第2期,第18页。张爱玲巧妙地翻译这些谚语,成功地完成了交际。
例10:原文:随李小姐信不相信,总之不使她太下不来台.....②张爱玲:《倾城之恋》,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6年,第119页。
译文:Whether she believed it or not it would make it less embarrassing.③Chang,Eileen.Shame Amah!.Eight Stories by Chinese Women.Nieh Hua-ling(Eds.).Taipei:Taipei Heritage Press.1962,p.108.
例11:原文:他马上声音硬化起来,丁是丁,卯是卯的。④张爱玲:《倾城之恋》,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6年,第120页。
译文:the moment he spoken of rendezvous his voice hardened.He became businesslike.⑤Chang,Eileen.Shame Amah!.Eight Stories by Chinese Women.Nieh Hua-ling(Eds.).Taipei:Taipei Heritage Press.1962,p.110.
如果对“下不来台”和“丁是丁,卯是卯”进行字面翻译的话,西方读者会茫然不知其意。张爱玲为了顺应读者的心理语境,采取了意译的方式,精心地挑选恰当的词语“embarrasing”和“businesslike”来表达谚语的内涵,从而达到成功交际的目的,使读者领会其中的意味。
五、结语
从语言顺应论来看,译者在翻译文学作品尤其是自己的作品时会考虑选择不同的翻译策略,以顺应特定时代文化语境下译者的翻译目的。语言顺应论认为语言使用的过程就是语言选择的过程,也就是顺应的过程。对张爱玲的自译作品分析可见,因为自己所处的西方社会文化系统处于强势,张爱玲选择改写、删减的翻译策略以顺应译语读者阅读需求;同时因中西语言文化的差异,在对于具有明显的语言文化差异的的词语她选择意译的翻译策略以顺应目的语文化语境。由此可见,译者在翻译时会根据特定的社会文化语境,选择特殊的翻译选择策略,以顺应译语读者的阅读期待以及目的语文化语境,这体现了一个对译文语言的动态选择过程,并在翻译过程中的各个方面彰显了译者的创造性。
On Zhang Ailing's self-translation strategies from adaptation theory
LIU Yanling
When a translator translates his own works,he will consider of his own social environment, and he will adapt more to his own needs and the needs of communication at any stage of the translation. TakingGui Hua Zheng A Xiao Bei Qiuas an examp le,the paper analyzes zhang Ailing's self-translation activit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inguistic adaptation theory and discusses that she adopted the translation strategies of rew riting and deletion when she translated her own works,because she took into account of the social and cultural status of the source language,the cultural norms of the target language and the target readers'reading psychology and habits;And for the strong culture-loaded words,she used the translation strategy of free translation to make the English version adapt to the needs of the target readers and to the culture and context of the target language,so she achieved the aim of successful communication.
adaptation theory;translation strategy;context;Zhang Ailing;Gui Hua Zheng A Xiao Bei Qiu
H059
A
1009-9530(2014)06-0075-05
2014-09-10
安徽理工大学青年教师科学研究基金重点项目“译者的适应与选择——析张爱玲自译《桂花蒸》”(QN201347)
刘艳玲(1978-),女,安徽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外语教学与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