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滨水公园的景观设计

2014-04-08纪春明

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水景滨水城市公园

纪春明 李 欣

(邯郸职业技术学院,河北 邯郸056005)

景观是人类审美的连续展示,景观是人所向往的自然,景观是人类的栖居地,景观是人造的工艺品,景观是需要科学分析方能被理解的物质系统,景观是有待解决的问题,景观是可以带来财富的资源,景观是反映社会伦理、道德和价值观念的意识形态,景观是历史,景观是美。[1]

景观(Landscape)是一个美丽的概念,它表达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土地、人对城市的态度,也表达看人类的理想和愿望。

景观是人类的栖息地,是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在大地上的烙印。[2]大地上的景观是人类为了生存和生活而对自然的适应、改造和创造的结果。景观设计(Landscape Architecture)是指经过人类文明创造的具有开放性的自然环境或人工环境,它是将环境与科学、艺术相统一的再创造过程,对于这个过程我们可称之为景观设计。景观设计同时也涵盖了人类社会集体活动的种种迹象,也是人类生活的重要精神载体,景观设计是一个综合性学科,盖丽特·雅克布(Garret Eckbo)认为景观设计是指建筑物、道路和公共设备以外的环境景观空间设计。

西蒙兹认为:改善环境不仅仅是纠正由于技术与城市的发展带来的污染及其灾害,还应该是一个创造的过程,通过这个过程,人与自然和谐地不断演进。[3]在它的最高层次,文明化的生活是一种值得探索的形式,它帮助人类重新发现与自然的统一广义的景观设计可以归属于大地景观,是指地理环境概念,包括区域规划、城市规划、建筑学、林学、农学狭义的景观设计可以归属于人居环境景观,是内在人的生活体验,是以人作为衡量尺度的景观设计。主要元素包括:地形、水体、植被、建筑及景观构筑物,以及公共艺术品等等,主要设计对象是城市开放性空间:包括广场景观、步行街景观、居住区景观、街头绿地景观以及城市滨湖,滨河带状景观等,景观设计的目的不仅要满足人生活的品质,还应丰富人的心理体验和精神追求。

景观设计专业是内涵最为丰富的设计职业之一。景观设计是大工业、城市化和社会化背景下的产物,是在现代科学与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4]现代景观设计师强调规划的基本点是关怀人性与尊重自然和地方文化并重,在更高层次上能动地协调人与环境的关系,以维护人和其他生命的健康和延续。景观设计师是可持续人居环境的设计者和创造者。

在19世纪中叶自然主义运动中,1858年美国现代景观设计的创始人奥姆斯特德提出了景观设计这一名称。奥姆斯特德在纽约市中央公园的建设中任首席设计师,他确定了纽约中央公园要以优美的自然景色为特征,并强调居民的使用。下沉式过境通道承载了城市交通又避免了破坏景观,并用软质景观隔离视线与噪声,使公园环境相对保持安静。公园保留了较多的原有环境,保持自然本色;对人工景观赋予极强的刨造性、展现美感同时把休闲娱乐融入公园生活。

城市公园是都市里的“绿肺”,不仅为城市提供环境优美的游憩空间,也为城市污染提供一个清洗的场所。城市公园满足了城市居民接近自然的需要,也是体验自然景观的最好去处;它为城市居民提供了休闲以及其他户外活动的场所,又起到美化城市、净化空气、改善城市小气候、保持水土、防风减噪、平衡城市生态环境等积极作用。

保护和提高城市公园的品质,将会极大地提高城市开放空间的质量。这将成为城市的一种无形资产。

在城市公园设计中水景是景观的重点,景观因水景的存在而灵动。水景常常是景观中最活跃的因素,它集流动的声音、多变的形态、斑驳的色彩诸因素于一体;水的流动与静止是水景的重要表现特征,一动一静变化纷呈,水景设计无不围绕水的动感与静止设计,主要表现这二者的特色。水景设计一般分为观水设计和亲水设计两种。

观水设计一般是指观赏性水景,只可观赏不具备游嬉性,观赏性水景可以作为单纯的水景,也可以在水体中种植水生植物或养殖水生动物以增加水体的综合观赏价值。

亲水设计一般是指嬉水类水景,它为水体提供了承载游戏娱乐功能,这种水景的水体本身不宜太深,在水深的地方要设计相应的防护措施,应以适合儿童活动安全为最低标准。同样也可以在较深些的水边设置构筑物支持亲水活动。

水作为大自然的产物,具有无限的静态与动态之美。水系除了观赏价值之外还有很强的功能作用。世界上很多著名的自然景观与人工景观都与水密不可分。如水上城市威尼斯、悉尼歌剧院等。水不仅是城市的风景线,也是一个自然形成的边界,在我国古代非常注重城与水体的关系,这源于天人合一的生态思想和讲求“藏风得水”的风水观。[5]所以城市的选址与水息息相关,由此形成的文明更是光辉灿烂,人类依水系而发展,商贸随水系而繁荣。在此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滨水区逐渐成为城市文明的诞生地。这一繁荣自然地构成人的大量聚集、交往、贸易与停驻,城市因此而形成。

城市滨水区,泛指水系边缘,是城市与江、河、湖、海接壤的广大区域,一般成带状分布。滨水区可视为陆地的边沿,也是水的边缘。滨水区在城市中具有自然山水的景观和城市人文景观情趣,具有公共活动集中、历史文化因素丰富的特点,是自然生态景观系统与人工景观系统交融的城市开放空间。

一、城市滨水公园的分类

城市滨水公园按其规模、功能以及服务对象的不同,可分为以下几类:

(1)全市性公园:为全市居民服务,用地规模在300公顷以上,活动内容丰富,设施完善的大型公园绿地。

(2)城市综合公园:规模标准为10公顷~15公顷,有相应服务设施,适合于公众开展各类户外活动,适合于居民交流、休息、运动、散步等各种内容的较大规模绿地。

(3)城市分类公园:具有特定内容或形式,有一定功能和意义的公园。如风景公园、动植物园、历史公园等。

(4)居住区公园:为居住区内的居民服务的公园,在居民步行距离范围内,具有一定活动内容和设施,为居住区配套建设的集中绿地,其中包括中心公园和组团绿地。

(5)其他分类公园:区域性公园、儿童公园、专类公园等分类形式。

二、城市滨水公园构成

城市滨水公园的构成会因为濒水系的地理位置的差异而形成不同的景观形式;还会因季节、天气、时间的不同产生千变万化的景观形象。

在设计中应依据城市滨水公园水系的流向、流量、形状的变化,把城市滨水公园划分为线形公园、带形公园和复合形式公园。

(1)线形公园:线的特点是狭长、多变,有明显的导向性。线形空间多构筑于流量较小的河道上,由景观构筑物群或植物带形成连续的、对景的界面形式。中国的周庄、著名的意大利的水城威尼斯,都是利用线形结构的布局。其中河道纵横,两岸店铺相连,景观优美、奇特,吸引了众多世界各地的游客。

(2)带形公园:带形公园一般是指在水面宽阔,两岸景观构筑物群天际线丰富,植物景观层次多样化;公园区域构成的空间开敞、围合限定不明确。

水系堤岸应具有防洪、景观和漫步道路的多重功能。滨水岸线是城市的一道风景线。当大型的河流经过城市,沿河流轴向往往形成明确的带形景观,成为城市的特色景观空间。

(3)复合形式公园区:复合形式公园区的特点是水面辽阔、形状不规则、公园进深较大、空间的限定作用较弱,空间开敞。复合形式水面作为背景的作用会为整个公园区域创造更多的价值。海、湖的沿岸地区可以视为复合形式公园区,因为岸线的复杂,所构成的公园区域也是十分的丰富。当城市面向大湖、大海方向扩散、延伸的时候,使人能更加感觉到开敞辽阔的感觉,无论是线形公园、带形公园还是复合形式公园,都同时具备以下构成要素:

1.自然景观环境:都市生活中,人工环境处于主导地位,都市的自然环境景观遭到严重破坏。正由于城市公园的存在,使人类追求自然景观的天性能够在钢筋水泥构成的城市空间环境中有机会得到释放,缓解了人的生理与心理负担。城市公园中把大自然景观保存在城市,体现了自然美在人工环境中存在的永恒魅力。

2.行为体验场所:人对自然环境的向往在今天城市生活中已然是事实。而公园是城市中最具有自然景观特点的环境,是人们赖以释放工作、生活压力的最佳去处。由于现代人的生活方式的改变,单纯的游憩活动早已不能满足人们的心理要求,城市公园还应提供各种娱乐、文化、体育活动的需求。

3.生态环境效应:人类聚居环境生态问题日益突出,人类开始主动地寻求解决办法,这种大环境使景观生态学在城市生态设计中得以迅速发展。城市公园在维护城市生态环境,保持生态平衡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城市公园生态系统的结构与真正的自然生态系统相比,并不完整。应该按照生态系统的自然法则进行设计,以保护城市公园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

三、城市滨水公园设计原则

城市滨水公园以其优美的环境为市民提供了亲和自然、享受自然、游憩娱乐的空间与场所,生态效应是其重要作用之一。正如美国的拉特里奇教授(Albert Rutledge)在《公园解析》一书中论述的那样,园林设计应该满足功能要求;符合人们的行为习惯,设计必须为了人;创造优美的视觉环境;创造合适尺度的空间;满足技术要求;尽可能降低造价;提供便于管理的环境。城市滨水公园是以人为核心的城市开放空间,应与人的行为模式相适应,满足人的行为需求。[6]

(1)适应人文地理环境:公园环境因素涵盖诸多元素,包括自然景观因素,如地形、地貌、水体、动植物等;还包括历史因素所沉积形成的文化内涵,并对环境因素进行加工和再创造,保证景观元素的独有性。

在适应人文地理环境的基础上,滨水公园设计应具有它所在的城市的特征,如具有显著的文化内涵、民族习惯、地域差异。[7]把握以上景观设计元素,使城市滨水公园成为城市生态美的核心。

城市公园是城市生态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城市公园的景观设计必须遵循系统原则,应使城市公园系统中的公园类型、规模、数量完整,保证每个城市公园本身的整体性,使公园各个组成部分有机地构成公园的整体环境。

城市公园系统结构合理性是城市公园环境质量的根本保证。城市公园系统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系统,它的结构具有多重性。首先,城市公园应含有多种功能性质的结构元素,即多种类型、多种主题的公园形式;其次,应包含多种规模、多种级别类型的公园。

(2)行为人性科学原则:城市公园是城市居民在市区内游憩、娱乐的景观空间,是居民在城市公园中行为要求的内容及其特征,这是城市公园设计的重要依据之一。城市公园应满足使用者的行为心理需求,并使公园景观环境及各个构成元素与人的行为心理活动相适应。

浏览的目的:浏览的行为模式是以景观中的人通过感觉器官来感受城市公园环境中的各种景观元素,主要通过外部丰富的信息传达景观给人的具体感受和体验,以此,来提高人亲和自然的本能的心理愿望,通过这种感受和体验使人达到身心的愉悦。在景观环境中的行为论其实质应是一种审美体验的全过程。

休闲的目的:人在景观区域中的行为基本上是一种休闲的行为状态。人的行为状态特征表现为没有一定的规律性、行动速度放慢或极易陷入停滞。像散步、交谈、闲坐以及目的性较弱的行为。

娱乐的目的:娱乐行为具有最强的目的性。随着城市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精神、物质生活的逐步提高,娱乐行为的内容变化繁多。在城市公园进行各种文体及利用娱乐设施进行各种活动,这类行为要求城市公园为其提供适宜的空间环境以及相应的各种设施。

(3)滨水公园空间序列:滨水公园空间序列是指人对景观节点元素的感受。这种节点的构成法则是按照韵律与节奏的方式加以设计的。每个景观节点都是整个序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景观元素在空间、时间多维状态下,主要以视觉方式的连续解读。景观序列一般都是在运动状态下连续的审程,景观体验与分析是在时间流上,在连续的节点空间中逐渐实现的。滨水公园的空间序列是由河流方向组织起来的时间与空间所构成的轴线关系。在这种空间序列中,控制景观的视点与视距的最佳角度,以自然水系为依据,形成从起景、过渡到高潮,直至结景的视觉线性景观空间。在步移景变的感知滨水公园最佳视角的同时,滨水公园也成为城市的一道变幻的风景线。[8]

(4)滨水公园天际线:滨水公园天际线韵律与节奏的设计,是整体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景观形象的轮廓线。

把握好滨水天际线的设计应注意前景与背景之间的有机构成关系,因为二者的联系是非常的紧密的;前后景观节点的穿插是丰富景观视觉环境的主要形式和方法,也是保持景观元素之间动态形式的基本手段。在天际线的控制上应力求形成轮廓的高低起伏、错落有致,积极做到天际线的节奏与韵律有重点和多变化,形成城市滨水公园特有的画卷美。[9]

(5)滨水公园生态持续发展原则:城市滨水公园是城市环境中重要的生态体系构成重点,是生态环境系统调节城市新陈代谢的主要应用程序之一。人们在城市滨水公园中亲和自然体验自然是使用城市公园的活动方法和形式。为了能够达成这个目的,城市滨水公园需要有良好的自然景观环境和人工景观环境。

为了调控城市滨水公园生态系统的平衡,增强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和修复性能,现代城市生态系统改善城市环境的调节观念正在日益加强,这对保护城市生态系统起到积极的作用。

当今,如何充分发挥城市公园的生态环境效益,维持城市生态系统良性、有序发展是城市滨水公园景观设计的首要目的和任务。

[1]廖嵘.非物质文化景观旅游规划设计理论与实践[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0.10

[2]郝赤彪.景观设计原理[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9.3

[3]中国建筑文化中心.中外景观旅游度假景观[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7

[4]李宇宏.景观生态旅游规划[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3.5

[5]梁振强,区伟耕.开放空间:城市广场、绿地、滨水景观[M].乌鲁木齐:新疆科技卫生出版社,2003.3

[6]付飞.以生态为导向的河流景观规划研究[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4.1

[7]袁敬诚.欧洲城市滨河景观规划的生态思想与实践[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3

[8]吴伟.城市特色——历史风貌与滨水景观[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9.1

[9]尹安石.现代城市滨水景观设计[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0.3

猜你喜欢

水景滨水城市公园
天音水景
天音水景
天音水景
天音水景
我将打扫城市公园
陈晓明 进入加速期和成熟期,未来十五年是花都滨水新城黄金时代
滨水景观带的设计分析
浅析城市公园中的景观设计
论城市公园设计
浅析城市公园种植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