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耿良的《三国·群英会》艺术设计手法
2014-04-08解军
解 军
(上海师范大学 人文与传播学院,上海 200234)
苏州评话是以苏州方言来说表,流行于以苏州为中心的环太湖流域的一种曲艺形式,大体形成于明末清初,距今约有四百余年的历史。其中《三国》是苏州评话中最具声誉和特色的书目,这部书内容丰富,情节生动,人物形象鲜明,在苏州评话书目中被誉为“大王”。苏州评话《三国》之所以深受江南听众喜爱,主要原因就在于历代艺人对这部传统书的加工和整理。
一、评话敷衍小说
西晋陈寿的《三国志》和明代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在中国家喻户晓,据明容与堂刻本的《水浒传》可知,当时李逵和燕青二人就曾在瓦子前听过关云长刮骨疗毒这一段;此外,清代笔记小说家徐承烈在其《听雨轩笔记》中也记有听说《三国》的事情:“予昔在郡城城隍庙,见有说《三国演义》葭荫关桓侯战马超者……”,可见民间早有说书人在说《三国》。苏州评话《三国》现能上溯到最早的演出者是清嘉庆、道光年间的艺人陈汉章。陈汉章以下传陈鲁卿,再传张汉民、朱春华。后因朱春华早逝,此书至咸丰年间即无传人。咸丰、同治年间说唱《描金凤》的弹词艺人许文安重新拾起这部书,之后传黄兆麟和唐再良,从此苏州评话《三国》出现了蔚为大观的局面,一大批优秀的艺人们不断演绎和发展着这部书[1]。数百年来,苏州评话的艺人们一方面在继承典籍和小说的故事情节基础上赢得了听众原有的认同,另一方面又不断通过“求新”和发展获得听众更多新的认同。
著名苏州评话艺术家唐耿良(1921—2009)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对《三国》进行了整理。唐耿良自1933年跟师唐再良习说《三国》,次年破口登台演出,除了解放后一段时期下基层、说新书和“文革”中不能说《三国》之外,一生都在从事苏州评话《三国》演出和研究。有长篇苏州评话三国录像《千里走单骑》(中国唱片上海公司)、《三国·群英会》(中国曲艺出版社、大众文艺出版社)、《别梦依稀:我的评弹生涯》(商务印书馆)以及苏州评话《三国(100回)》传世。其中《三国·群英会》是其代表作。《三国·群英会》从“智激周瑜”开始,到“华容道”止,共十六回,是《三国》“三把火”(即火烧博望、火烧新野、火烧赤壁)中最精彩的一节——火烧赤壁。这部书以曹操八十万大军压进赤壁和孙权、刘备联合抵御为主要矛盾,内中也贯穿着孔明与周瑜的矛盾冲突,这样的情节设计,悬念跌宕起伏、情节环环相扣,让人深陷其中不能自拔。“火烧赤壁”众人早就知晓,如何能说出合情合理的新意,这是说书人要大动脑筋的事。通过思考,说书人最拿手和最愿意做的,就是在底本的基础上敷衍出一些书情来,这样既可以延长说书时间,也可以吸引听众的兴趣。
唐耿良在《三国·群英会》中设计了一出原本史记和小说中没有的情节——聚铁山。赤壁起火后,刘备手下的将官张著,在聚铁山假扮赵云吓走曹将许褚,继而又遇东吴大将甘宁,原想再假借赵云威名吓退甘宁,岂料甘宁不买帐,拼命一战,张著被打得狼狈不堪,回到江边跪倒在赵云膝下说明原委。赵云恨不得拔出宝剑将他一剑砍死,心想,我赵云在当阳道冲进杀出,血染征袍,好不容易打出这块金字招牌,现在却被你扔进了茅坑里。以后甘宁逢人便会说,赵子龙外有虚名内无实际,被我一个照面,长枪折断,狼狈逃窜,人家又不知断枪的是冒牌赵子龙——张著。我赵云名誉受影响还是小事,更重要的是饷银车被甘宁夺去,刘皇叔将来得了荆襄再取西川打仗的军费落了空,这是攸关大局的事情。而且现在即使追上甘宁,也不能同他交战,因为孙刘联合是军师的决策,决不能违背军师将令而破坏两家的盟好。如果张著不冲出去多好,让许褚杀败甘宁后我再去夺饷银,与甘宁一点不搭界,现在却把事情搞得这样复杂。难怪赵云对张著愤恨得咬牙切齿。赵云赶忙追赶甘宁,不待片刻便追上了。甘宁以为手下败将又来了,对赵云不屑一顾,任凭赵云好说歹说就是不肯交出银车。无奈之下,赵云只得与甘宁开打,让甘宁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这次赵云与上次的“赵云”不同,丢盔弃甲而逃。
唐耿良认为,一回《聚铁山》,小说上一个字也没有,完全是评话虚构创作出来的,当然这些加工并非一代人所能完成,而是几代人的不懈努力逐渐累计所形成,这里包括听众们的意见在内,也可以说是集体创造的成果。这个过程并没有结束,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演员素质的提高,就会在演出实践中不断地丰富和发展。其实每个演员早期演出的本子和他后期成熟后的演出本子,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再创造和发展[2]。
二、艺术设计中的现代元素
苏州评话界有一句行话,叫“说书识时”。所谓识,就是认识;所谓时,就是时势,因此又有“说书说势”之说。评弹理论研究专家彭本乐先生认为,说书者,必须认识时势,以使自己的演出来适应时代,迎合听众的审美要求[2]119。这里权以苏州评话中的噱头为例,试看艺人们是如何在艺术设计过程中加入的现代元素。
“噱为书中之宝”、“噱能遮百丑”、“无噱不成书”。“解放以前,在当时社会不良风气影响之下,一部分艺人为了迎合落后听众的趣味,滥放噱头,一时黄色、低级的噱头充斥书坛,正派的艺人得不到书场老板的邀请,乱放噱头者却名利双收,给评弹艺术带来严重的损害。解放以后,社会风气改变了,艺人的觉悟也提高了,要求以严肃的态度对待演出,但又错误地理解‘严肃’的涵义,以为‘噱’是破坏‘严肃’的,采取全部否定的态度。以后通过学习,批判了这种简单化的做法,重视了传统,觉得‘噱’还是应该保存的,因此又重新拾起了这个传统。但与此同时却又出现了另一种偏向,把‘噱’强调到不适当的地位,以为只要不是封建、迷信、黄色和没有政治思想错误的‘噱’,都值得保留、采用,凡是传统都是好的。”[3]陈云同志多次强调评弹“要有噱头,但要防止错误地滥放”[4],听众“来听曲艺,首先是为了文化娱乐的需要,不是来上政治课。”[4]49
在艺术设计过程中,要特别注重现代元素的加入,也就是说能够引起现代人共鸣的话题应该在艺术设计中加以体现。唐耿良回忆,“文革”刚刚结束,退休多年的张鸿声十几年没有说书、没有和听众们见面了。有一次演出,刚上台,张鸿声非常松弛地坐好,面含微笑向听众点头示意。他开场说:“同你们十几年勿碰头哉,交关牵记你们,我晓得你们也蛮牵记我,(场内已有笑声)这样牵记嘛,你为啥勿上台说书,搭大家碰碰头?我是要想上台说格呀,(左手伸出四个指头摇两摇)他们勿许我上台呦。说起来四个人当中有你格自家人勒海(指张春桥)总好帮帮忙格。勿来事格呦,我搭伊勿是一个祖宗,我是三国里张飞格后代,他是岳传里张邦昌(卖国汉奸)格孙子,我是弓长张,他是长弓张。勿搭界格。”(哄堂大笑)这弓长张和长弓张本来是个老噱头,经过张鸿声一改造,便和揭批“四人帮”的形势串联一起,能激起听众的共鸣,成为一则精彩的开场白了。[5]
唐耿良说书新颖,善于使用新名词来作为穿插和噱头,这是多读书、多学习的结果。1984年,中国大陆开始实行居民身份证制度,国务院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试行条例》,开始颁发第一代居民身份证。唐耿良在书中及时将这一制度运用到书中去了。在“聚铁山”这一回中,赵云赶忙前去追甘宁,索幸及时赶到了。赵云向甘宁双手抱拳、屈身一躬,甘宁认为“赵云”是手下败将,对待赵云自然没有好脸色,气得赵云怒火中烧而无言以对。此时,唐耿良说:“赵云的怒火升上来了。再一想,这事先要责怪张著,甘宁是受了张著的气,到我身上来出气的。但是赵云又不好说刚才那个是假赵子龙,现在是真赵云来了。不信,你看我的身份证。况且古代也没有身份证……”同样是这回书,甘宁不肯交出银车,只得与赵云开打,岂料此次来的是真赵云。赵云照面一枪,将甘宁头顶上的头皮擦破三指宽,甘宁顿时血流满面,丢盔弃甲而逃。赵云立下一桩大大的功劳,孔明特别赞赏赵云的手下留情,不把甘宁刺死的做法。唐耿良说到:“假如夺了饷银,还要刺死东吴名将的话,周瑜、孙权是断断不肯甘休的,他们定要兴师问罪、兵戎相见。这就破坏孙刘联合的大局。赵云打仗很掌握分寸,他理解孔明隆中决策东和孙权的意图,所以枪头上能落实政策。”当时正值“文革”结束,尤其是在开放改革的大幕已经拉开之时,各方面都在拨乱反正和落实政策,台下听众听到此,会心一笑。这样的穿插如果平时不了解国家时事,是不会做到炉火纯青的。我们认为,这样的艺术设计起到了烘云托月的效果,让听众回味无穷。
三、在艺术设计中注重倒叙的手法
唐耿良曾经与陈灵犀谈起以前有些老艺人的说书,往往带做带表,一线到底[6]。唐耿良以前学的也是这种说法,自己并不清楚这样做有何不好。经过实践后,他发现这样平铺直叙地说书,必然会导致说书平而无味、直而无奇,不会有多大号召力和感染力。以《临江会》这回书为例。周瑜连用两计害孔明都失败了,他不肯罢休,可惜又一时乏良谋。正在恼怒时,刘备派糜竺带来五船牛羊猪酒犒赏三军,周瑜顿生一计。双方面客套一番之后,糜竺准备回程,周瑜对糜竺说:
请先生回去告禀皇叔,瑜久闻皇叔大名,向欲拜会,恨其无缘。本则瑜要到夏口拜谒,只因曹操屯兵赤壁,军务繁忙不能分身。待等来日瑜略备粗肴,请皇叔过江赴宴,一则共议破曹之计,二则把卧龙先生相请回去,务请皇叔赏光。
请备是假,害备乃真。周瑜想将刘备诓骗过江,将他杀死,使孔明无主可依,或者投奔江东,或者归隐隆中,永不能和江东作对,真是倒树绝根之计。鲁肃得知此事,认为万万不可,极力劝阻,却被周瑜呵斥:“子敬一派胡言,难道本都惧怕刘备手下这三个武夫(关羽、张飞、赵云)不成?纵然曹贼一起过江,本都又何惧哉!明日里定杀刘备!”鲁肃只好喟然长叹。书说到这里,应该交代刘备如何决心过江,任凭文武官员百般劝阻都不听,最后还是决定由关羽乔装打扮、暗中保护,一行人才过得江来。说到此落回,这样事件是“一路顺风”、“顺风顺水”的,事情前后也交代清楚了,但听客听起来总觉得平淡无奇,落回也没有能抓住听客。评弹界里的行话“关子毒如砒”,有了关子才能拉牢听众。
唐耿良经过思考,将书情稍微改变了一下,设计为:鲁肃反复思考刘备是否会过江来,认为刘备过江如果遇害,江东休矣!鲁肃甚至于想到,如果周瑜果真杀害刘备,我鲁肃就干脆拔出宝剑请求周瑜将我也杀掉吧,因为我不忍见江东生灵涂炭!鲁肃彻夜未眠,天晓时分,手下人来报:刘备过江了。鲁肃急得魂飞魄散。说到此,落回。这样的安排结构完整:周瑜设计—鲁肃劝谏—刘备过江,不致于“两块生”(即两橛的意思),重点是周瑜设计和鲁肃劝谏,增加气氛,有黑云压城城欲摧之势,又以刘备过江落回,给听众们留下悬念。听众们就要想:刘备怎么就会过江来呢?刘备心里有准备吗?刘备手下带多少人、带谁来呢?刘备凶吉如何呢?这样在下一回书中刚开书,来个倒插笔,可以详细交代原委,听众听起来自然会觉得有味而不会嫌啰嗦。
在苏州评话的叙事结构中还有一种倒叙——未来先说。周瑜因为没有风而吐血卧床,鲁肃请来孔明问病。鲁肃搭着周瑜的脉,孔明搭着鲁肃的脉,周瑜以为孔明不懂医道,完全是胡来。这时唐耿良说:“其实孔明是懂得医道的,后来征南蛮,那里是不毛之地,瘴气很重,士兵纷纷患病。诸葛亮发明两样药为他们治病,效果很好,一样叫卧龙丹、一样叫诸葛行军散,至今中药店还有出售。”这种手法在苏州评话中叫作“未来先说”,这样的表现手法将故事中尚未发生而后来将要发生的事件预先告诉听众,以说明情节发展的情理脉络,增强了矛盾和悬念。[1]39-40
苏州评话的艺人们除了在上述三种艺术设计中下了很大的功夫之外,还在演出过程中运用了“穿插”的表现手法。已故俄罗斯汉学家李福清认为,穿插的小故事在艺术上和结构上的意义,第一是起延缓作用,第二是具有说明功能;说书人通过这些小故事向听众介绍一些正书或演义以外的人物或在本段里只起次要作用的人物。[7]
如唐耿良讲到孔明草船借箭的时候,穿插了草船的构成。原来孔明让所有船上的桅杆都倒下,船棚上覆盖一层厚厚的稻草,用绳子扎好,船头、船艄也都捆上稻草。这样做一是保护船只,使船舱、船棚不致被箭射得七穿八孔,甚至流矢伤人;二是保护羽箭。因为箭射在木板上不易吃牢,波浪冲击,船只晃动时容易掉落江中,另外箭从船舱板上拔下来铜箭头容易受损,质量没有保证。有了这层覆盖,不仅箭头能吃牢在稻草上不易损坏,而且任凭风浪再大,一枝箭也不会落下来。这里,唐耿良穿插进一个小故事,“后来此法被卖糖山楂的人知道了,他就用稻草扎在木棍上,把糖山楂一串串插在稻柴把上,沿街叫卖,任凭摇晃也不会落下,这就是从诸葛亮那里学来的诀窍。”这样的穿插很短,不会破坏书情的完整性,反而会起到说明、解释的作用。此外,“说书说理”,通过这样的穿插可以让听众增强对草船受了十万枝羽箭而不掉落的感性认识。
苏州评话在艺术设计过程中通过评话敷衍小说、运用现代元素增强表现力、采用倒叙和穿插的表现手法等扩展了书情。但是,苏州评话作为一门成熟的艺术,它有着自身的艺术规律和艺术技巧,数百年来,苏州评话艺人们遵循着“理、味、趣、细、技”[1]40的古训,即说书要合乎情理、细密细腻、风趣谐谑、人物渲染夸张、情节离奇曲折、兴味韵味耐思耐听等等。当然,一切的艺术设计不能离开其艺术底色,比如在苏州评话中增加太多的现代元素,就会扰乱整体书情,破坏了书回的完整性。
参考文献:
[1] 吴宗锡.评弹文化词典[M].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6:48-49.
[2] 唐力行.别梦依稀——说书人唐耿良纪念文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8.
[3] 唐耿良.谈“噱”[J].上海戏剧,1962(4-5):43.
[4] 陈云同志关于评弹的谈话和通信[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60.
[5] 唐耿良.说书的开场白[J].上海戏剧,2001(7):41.
[6] 陈灵犀.弦边双楫[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100.
[7] 李福清.三国演义与民间文学传统[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