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近年来陈独秀报刊活动与新闻思想研究回顾及反思

2014-04-08李其名

关键词:办报陈独秀报刊

李其名

(淮北师范大学 文学院,安徽 淮北 235000;上海交通大学 媒体与设计学院,上海 200030)

20世纪80年代以后,作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先驱、中国共产党的创始者,陈独秀的生平、思想及重新评价等问题吸引了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史、中共党史学者的极大兴趣,相关文章和著作数不胜数。人们之所以如此热衷于陈独秀个案有两大原因:其一,试图把这一个案作为一种政治话语形式去挑战正统的官方历史;其二,“这个个案中包含的那些惊心动魄的故事正好满足了大众娱乐工业的需求”。[1]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新闻史研究的铺展,许多新闻史学者侧重挖掘近现代重要政治人物的办报活动和新闻思想,使得诸如梁启超、陈独秀等政治活动家的报人身份被重新发现。事实上,近代政治、社会变革与报刊舆论有着密切关系。而报刊舆论之塑造得益于少数精英,其中包括政治精英与舆论精英,并且彼此之间常有交叉。因此,从新闻传播的视角探索陈独秀等政治活动家的办报活动实有重大意义。本文即是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有关陈独秀办报活动及新闻思想研究成果的梳理,并在此基础上反思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进一步拓展的可能性。

一、关于陈独秀报刊活动研究

从晚清到民国,陈独秀参与创办、编辑的报刊有十多种。从个人成长与社会变迁互动角度可将其办报活动划分为四个阶段:作为清末革命党的办报实践;转向思想文化探索的办报活动;从思想文化转向政治斗争时期的办报活动;晚年作为“反对派”的办报活动。

(一)作为清末革命党的办报实践:《国民日日报》与《安徽俗话报》

陈独秀最早的办报活动当属1903年8月协助章士钊创办《国民日日报》。1903年底,陈独秀由上海回乡,于次年3月创办《安徽俗话报》。关于陈独秀与《国民日日报》《安徽俗话报》的研究,主要涉及陈独秀与《国民日日报》关系,《安徽俗话报》创办宗旨及内容的综合分析等。

关于陈独秀与《国民日日报》之关系有两种看法。其一是冯自由在《上海〈国民日日报〉与〈警钟报〉》一文中仅将陈独秀视为该报的撰稿人之一,而创办人则是章士钊、张继等。[2]《辛亥革命时期期刊介绍》有陈旭麓、熊月之合撰的《国民日日报》介绍,基本沿袭冯自由的说法。[3]其二,沈寂认为,《国民日日报》是陈独秀与章士钊共同创办,报纸的编辑工作也主要由二人轮流负责。[4]唐宝林等《陈独秀年谱》援引多方面资料,坐实这一论断。[5]

关于《安徽俗话报》的研究成果较为丰富,大体涉及四个层面。首先,对于《安徽俗话报》的创办、宗旨及内容的综合分析。此类研究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代表文献有《辛亥革命时期期刊介绍》第二集收录的《安徽俗话报》介绍、任建树的《陈独秀和〈安徽俗话报〉》等。[6]其次,透过《安徽俗话报》的媒介文本解读早年陈独秀体育教育、戏曲改革等多层面社会改革思想。[7]此外,不少论者还依据陈独秀在《安徽俗话报》上发表的署名文章,分析陈独秀早期思想及其与倡导新文化运动的历史关联。[8]再次,从清末白话文运动及其开启民智思潮中解析《安徽俗话报》的历史地位。晚清社会,无论改良抑或革命,开启民智是重要举措,这涉及思想启蒙及其表述的方法、策略。因而,晚清白话文运动及其诸如《安徽俗话报》等通俗报刊应时而生。在清末白话文运动脉络中解析《安徽俗话报》,既要从宏观层面分析该刊与清末白话文运动之关系,亦需微观层面分析该刊与《中国白话报》《京话日报》等其他通俗类报刊之区别,以此凸显其独特价值。[9]此外,启蒙视域下的报刊白话文体属政治动员手段,其背后的思想表述策略值得重视,论者认为,《安徽俗话报》表面借助民间文学普及常识,暗中鼓吹革命,体现了晚清革命派利用民间文艺宣传革命思想的文艺观。[10]

(二)转向思想文化的探索:《甲寅》月刊、《新青年》与《每周评论》

民国建立后,国人所期望的那种民主政治图景并未变为实现。中国社会反而因政治、思想中心的崩塌,陷入前所未有的混乱中。陈独秀于“二次革命”后流亡日本,1914年7月陈独秀应章士钊之邀,参与《甲寅》月刊的编辑工作。

关于陈独秀与《甲寅》月刊之关系,近来颇引起学者关注。早在上世纪40年代,郑超麟撰文指出《甲寅》月刊对于陈独秀思想及人生道路选择实有莫大关系。首先,“独秀”笔名第一次在该刊中使用;其次,陈独秀在《甲寅》月刊上的唯一论文《爱国心与自觉心》构成陈独秀思想发展的重要一环,即“从政治的改革又走向更深刻的文化的社会的改革”,可视作他后来创办《青年杂志》的动机和由来。[11]以《甲寅》月刊与陈独秀之关系为切入点,不少学者关注《甲寅》月刊与《新青年》杂志的关系问题。刘桂生先生较早提出了这个问题。此后,他的学生杨琥在几篇论作中更为细致的考察了两份刊物之间的内在联系,他认为两份刊物在主编、撰稿人队伍、办刊宗旨、办刊风格与栏目设置等方面有承继关系。[12]一定程度上,对此问题的探讨丰富了今天对五四新文化运动兴起、发展的全面认识。

1915年9月,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一年后更名为《新青年》。由于《新青年》在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史上的特殊地位,而陈独秀又是该刊的创始者和主编,学术界关于陈独秀与《新青年》的研究早已开展,尤其是上世纪80年代以后,学者在史料挖掘的基础上,新的研究视角、研究议题层出不穷,以致我们很难在较短的篇幅中对其研究成果进行概括。大体而论,学界主要以“还原”与“阐释”为思路,探讨陈独秀与《新青年》之间的诸多问题。

从编辑、出版、传播效果等层面分析《新青年》杂志本身的历史状貌,大到刊物的编辑旨趣、出版发行状况,小到具体栏目的设置、演变和功能等。此为“还原”的思路,旨在通过多方面史料梳理,回到历史现场。就办刊宗旨而言,《新青年》与其时政治语境颇多互动,存在一定变化,但也有始终如一的面貌;有学者认为,对青年的启迪和教育可视作该刊始终如一的宗旨。[13]关于主编及撰稿人队伍,新近不少研究显示出较高水准。欧阳哲生通过分析1920年至1921年《新青年》同人的书信往来,探讨该刊从一份同人刊物转变为中共理论刊物的细致过程。[14]杨琥的文章对《新青年》的撰稿人队伍进行了细致的历史考辨,侧重分析他们的构成与聚合途径。他认为,《新青年》同人在发动新文化运动过程中,本身也经历了“由依赖同乡、同门、同事等传统的社会人际关系向以思想主张一致为基础的新型社会交往方式的转变”。[15]关于《新青年》的传播状况,主要涉及出版发行、读者及阅读反响,新近的成果以王奇生、章清等为代表。王奇生的文章认为,新文化运动有个相当的“运动”的过程,《新青年》从一份“普通刊物”到一代名刊也有一个演变过程,对此过程的揭示显示了陈独秀等刊物主创者的传播策略与社会环境的互动关系。[16]章清的文章体现了研究视角的重要转变,即从关注《新青年》撰稿人思想转变为《新青年》的被阅读状况,通过几个阅读个案,探究读者因身份、地域不同造成的差异性阅读体验。[17]此类研究显示了近代史学界关于《新青年》研究的最新趋向。至于杂志的栏目设置及功能,研究者较多的关注《新青年》的“通信”栏、“随感录”栏、“读者论坛”等,诸如李宪瑜的《“公众论坛”与“自己的园地”——〈新青年〉杂志“通信”栏》、杨琥的《〈新青年〉“通信”栏与五四时期社会、文化的互动》等。

从思想史、文化史、文学史等层面诠释《新青年》所刊文本的历史蕴意,此类研究属“阐释”思路,侧重《新青年》所刊文本的多方面历史蕴意。由于《新青年》内容的综合性,对媒介文本阐释也必因研究者自身的学术背景产生多样化解读。就思想史层面而言,《新青年》高举的民主与科学首先得到研究者充分阐释,相关成果侧重其基本内涵、精神价值、思想特征等方面。[18]就文学史而言,《新青年》提倡的文学革命无疑是现代文学诞生之标志。陈平原的文章从思想史、文学史、报刊史三者互动中,理解《新青年》发动新文学的实际过程及创作成绩,并诠释其文学、思想价值。[19]就妇女史而言,不少学者关注《新青年》女性问题的论述及其背后的性别意涵。[20]就新闻史而言,论者关注《新青年》在新闻报道史及新闻体裁现代演变中的角色。[21]此外,关于《新青年》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新青年》与中国现代文化的转型关系等诸多层面,皆有学者涉猎,不再一一列举。

1918年12月,陈独秀创办了新文化运动期间另一份重要时事政治性刊物《每周评论》,该刊共出版37期,陈独秀担任了前25期的主编。比较《新青年》,《每周评论》显得有些“落寞”,上世纪90年代以后才逐步引起学术界重视;相关论题涉及《每周评论》与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关系、《每周评论》主要撰稿人及其思想等。有论者认为,《每周评论》创刊标志着陈独秀思想的一个重要转变:“由批判旧传统、唤醒国民伦理觉悟的一般思想号召,开始转向宣传现实的政治斗争,把民主与科学思想同时事政治结合起来”。[22]也有论者通过比较主要撰稿人陈独秀、李大钊、胡适等在《每周评论》上的文章数量、特色,探明他们显示了各自不同的政治倾向和社会关怀。[23]此外,《每周评论》在直接评述时事政治问题外,也兼及思想文化。此处最引起研究者关注的是该刊挑起的“问题”与“主义”之争,几十年来有大量论述涉及此问题,不过,对此问题的探讨已经脱离了报刊本身,属思想史意义上的争论和阐释,此处不再综述。

(三)从思想文化转向政治斗争:建党前后陈独秀的办报活动

五四新文化运动后期,陈独秀思想转向马克思主义。1920年初,陈独秀离京赴沪,着手组建中国共产党。同时,陈独秀接连创办或主编《劳动节》《共产党》《向导》等多份宣传社会主义的刊物,为建党活动作舆论准备。

《劳动界》与《上海伙友》一般被视为中共上海发起组向工人等劳动者群体普及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的通俗读物。上世纪80年代,党史研究中将两份刊物作为早期无产阶级报刊的典型进行介绍,《中国工运史料》等也汇编了这些刊物的相关史料。近年来,关于《劳动界》等的研究主要有两条思路:一是从党史的维度出发,探讨该刊在中共早期历史上的重要作用;[24]二是从宣传的维度分析早期无产阶级刊物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方式、方法等。[25]作为理论刊物,《共产党》充当着阐明为何建党、如何建党等建党理论的重要作用。对于《共产党》月刊,论者多在党史范围内探讨,论题涉及《共产党》相关史实考订、主编李达与该刊关系、该刊历史作用及地位、该刊的主要内容与理论贡献等等。[26]

《向导》周报是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公开发行的中央机关报。由于该刊在中共党报上的重要地位,近年来引起学者较多关注,现已有两部专著和大量学术论文。概而言之,目前对该刊研究主要侧重如下四个方面。其一,中共早期领导人物与《向导》之关系辨析。[27]其二,从党史、报刊史的脉络中阐释该刊的历史地位和作用。[28]其三,运用内容分析及思想史的方法探讨《向导》的内容特色,及其与当时政治斗争、政治事件之关系。[29]其四,以宣传、传播的视角探讨《向导》周报的宣传技巧、策略,及其传播范围、影响等。[30]

(四)晚年作为反对派的办报活动

大革命失败后,陈独秀与党中央产生严重的意见分歧。1929年,陈独秀又因参与托派活动被开除党籍。此后的几年,陈独秀继续坚持反对派的主张,广泛参与托派活动,并致力于建立统一的中国托派组织。从1930年到1932年陈被捕前,先后参与创办、编辑了《无产者》《火花》《校内生活》《热潮》等刊物。这些刊物多属陈独秀宣扬托派思想的言论阵地,但也表达了陈独秀对于其时抗日救国的急切愿望。目前,此类托派刊物尚无专门的研究,学者仅在研究陈独秀托派思想及中国托派史脉络中将此类报刊视作思想史的资料而已。

二、关于陈独秀新闻思想研究

陈独秀广泛而成功的办报活动凝结了具有现实价值的新闻传播思想资源。此方面的研究主题和思路涉及:从中国近现代新闻传播思想脉络中阐释陈独秀新闻传播思想的特性,从新闻学、传播学的学科视角解析陈独秀新闻传播的思想体系,陈独秀与同时代报刊活动家新闻思想之比较等。

就中国新闻传播思想史而言,陈独秀的办报思想具有诸多层面价值。《中国传播思想史·现当代卷》及《自由的历险——中国自由主义新闻思想史》均从自由主义思想脉络中把握陈独秀的办报思想,将陈独秀从《国民日日报》至《新青年》时期的办报思想视作自由主义传播思想,其本人亦是民初自由主义的代表之一。[31]而在《中国共产党新闻思想史》中,陈独秀作为中共早期的报刊活动家得到肯定,其创办的《新青年》及之后的无产阶级报刊被纳入到中国共产党早期新闻思想的脉络中考察;作者认为陈独秀这一时期的新闻思想既富有民主传统和进化论思想色彩,又有鲜明的阶级性和唯物辩证哲理,并从新闻舆论、报刊与政治、报刊宣传的风格、党报工作者的品格四个层面论证陈独秀的党报思想。[32]

从新闻学、传播学的学科视角解析陈独秀新闻传播的思想体系,显然更侧重其思想的学术性和学术价值。刘建明等编著的《中国媒介批评史》将陈独秀新闻思想纳入马克思主义的报刊思潮中讨论,着重从陈独秀办报立场、对革命和反动报刊的褒贬态度、为争取言论自由而抗争等方面,分析陈独秀报刊言论中涉及媒介批评的思想内涵,[33]胡正强撰写的《陈独秀媒介批评实践与思想论略》则认为媒介批评始终伴随着陈独秀的报刊宣传活动,是他进行政治斗争的重要手段。先后以西方新闻自由思想和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武器,猛烈抨击北洋军阀的新闻钳制政策以及新闻界鱼龙混杂的各种腐败现象,抨击了新闻界脱离现实、失实乃至传播谣言的报道倾向。[34]对陈独秀新闻思想较为系统的研究是刘峰的《陈独秀的报刊传播思想》及王慧的《论陈独秀的报刊思想》,两篇文章在研讨思路上类似,均侧重从宏观层面分析陈独秀报刊传播思想中的报刊职能观、报刊舆论观、新闻自由观及报人的职业修养、品格等。[35]

总之,对陈独秀新闻传播思想的研究可从思想史、学术史双重维度出发,前者强调其思想的独特地位及其与时代的历史关联,后者则侧重思想实践的现实价值。运用比较的方法,探讨陈独秀与胡适、李大钊等主要新闻活动家思想之关联可能是未来此类研究新的增长点。

三、对陈独秀办报活动与新闻思想研究的反思

纵观陈独秀革命活动及办报历程,实可算近代中国诸如梁启超、章士钊等少数几位终身办报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杰出报人,因而,从新闻传播的视角探索陈独秀的办报活动、传播思想及其背后的报刊与政治运动之关系确有重大意义。通过以上文献梳理可见,关于陈独秀办报活动与新闻传播思想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大量成果,不断有新史料、新视角的论著出现。但存在的一些问题仍值得反思,尤其是在新史料不断发掘的基础上,如何以新的视角探索陈独秀办报活动与政治斗争之关系仍有开拓空间。

(一)研究范围不够系统和完整

就研究范围来说,对陈独秀办报活动及新闻传播思想的个案和阶段性的探究不少,但系统而完整的著述难得一见。自1903年至1932年,陈独秀从事报刊活动近三十年,亲自参与创办、编辑的报刊有十多种,而发表陈独秀言论文字的刊物可能有百种之多;以此观之,个案的分析和分阶段的探究均是可取的思路,也便于深入地分析陈独秀在各阶段的思想和政治活动。但如果仅限于个案和阶段性研究,则可能造成研究范围过窄,反而使我们难以窥见陈独秀报刊活动及新闻思想一以贯之的风格和个性,更难以从整体上把握其办报活动与政治活动之关联。

(二)研究方法缺乏创新

近年来聚焦于陈独秀报刊活动和新闻思想的研究一个重要缺陷是研究方法的固化。从每年发表的相关学术论文中,我们很少看到研究方法上的突破,相关论著多通过陈独秀所办报刊的文本解读,分析陈独秀社会政治思想或新闻传播思想。一定程度上,以报刊文本分析为主的研究方法确有助于还原历史真相,但此种“真相”似乎仅停留在历史的表层;问题是,报刊文本背后的社会语境、媒介话语背后权力运作该如何呈现?在相关成果大量积累的基础上,仅仅局限于报刊文本分析显然简化了陈独秀办报活动的复杂性。最近有关陈独秀与《向导》关系的一篇论文在研究方法上有所突破,值得一提。这篇文章并没有局限于《向导》的文本分析,而是在国共合作、分裂的政治语境下解读陈独秀与《向导》言论之间的关系问题,意在呈现作为报人与作为党的领导者双重角色的陈独秀,面对国共合作、分裂的政治斗争,其主导的《向导》在媒介话语上对蒋介石、汪精卫及苏俄的复杂立场[36];作者研究方法上的一大特色即将报刊文本与政党文献、个人回忆参照解读,并将其置于媒介话语背后的权力斗争角度考量。

(三)研究视角较为单一

就研究视角而言,过往的成果研究思路较为单一,要么遵从思想史范式,阐释陈独秀报刊文字的思想意涵及其在社会变迁中的地位;要么从报刊史出发,着眼于报刊创办的历史场景、编辑技巧、撰稿人队伍、内容及发行、传播等。我们认为,单一的研究视角和思路常常遮蔽更为深刻的历史洞见。对陈独秀办报活动及新闻思想的研究理应从政治史、思想史、报刊史、社会史交叉的维度,探索人物、言论、媒介、政治与社会变迁的多方面促动关系。以上世纪20年代早期无产阶级报刊《劳动界》《上海伙友》为例。上世纪80年代,党史专家对此类刊物做了简要介绍,之后也有少数的学者对它们的内容和传播策略进行了分析,但基本上在党史和马克思主义通俗化的脉络中进行分析;到今天已经很少有人对此类刊物产生研究兴趣了,似乎仅是历史课本中固定的知识而已。实际上,从五四新文化运动迅速转向工人运动和阶级斗争,陈独秀等能够迅速集结一批知识分子建立中国共产党,其历史场景远非那么简单。面对此类刊物,我们的兴趣是从中观层面,探索五四新文化运动后期的无产阶级报刊所建构的阶级话语、劳动者形象、知识人使命等问题,以及这种建构背后的政治、思想氛围,如此,可见媒介与社会、言论与政治变迁之间更为复杂的关系。

结 语

就陈独秀自身而言,在近代社会中的主要身份是政治家、革命家,其底色却是一个忧国忧民的知识分子。陈独秀报刊言论活动依托于政治、革命活动,但也并非完全如此,常显示出一贯的脉络和关怀。如何在多重身份交叉维度中,阐释其办报、言论活动的独特性,可见陈独秀一代知识分子在救亡图存压力下现实选择和学理追求的调和、矛盾。就此而论,对陈独秀办报活动的研究尤需注意文本的参照阅读,报刊文本与书信、日记以及学术论述不可同日而语;报刊文本,尤其是政论文本具有较强的“公共”属性,论者的观点虽清晰可见,但往往考虑了较多的社会因素,过于依赖政论文本的思想史分析,往往遮蔽更为丰富的历史意涵。因此,如何从政治思想史、报刊史、社会史交叉的维度,如何从报人、革命家、政治家多重身份认同的调和、矛盾的视野,理出一条陈独秀办报活动的核心线索,并在此基础上凝练成一部“陈独秀办报实践与传播思想史”,成为能否突破当前对陈独秀报刊活动研究局限的重点。

[1][美]陈小眉,冯雪峰,译.陈独秀影视五十年:政治戏剧、演绎史和再现的问题[J].华文文学,2012(1):29.

[2]冯自由.革命逸史:上册[M].北京:新星出版社,2009:106.

[3]丁守和,主编.辛亥革命时期期刊介绍:第1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392.

[4]沈寂.陈独秀传论[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7:229-230.

[5]唐宝林,林茂生,编.陈独秀年谱[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26.

[6]任建树,吴信忠,张统模.陈独秀和《安徽俗话报》[J].党史资料丛刊,1980(1):69-77.

[7]谢青,罗超.《安徽俗话报》与美国排斥华工禁约[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4(4):8-86;周蕙.《安徽俗话报》和陈独秀的戏曲改革思想[J].党史研究与教学,1998(5):69-72.

[8]张宝明.阐释与启示:20世纪初年民族主义谱系的嬗变——以《安徽俗话报》与《新青年》为例[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97-102;张湘炳.从《安徽俗话报》看陈独秀早期的民主与科学思想[J].浙江学刊,1986(5):146-149;刘秀丽.从改良者到革命者——《安徽俗话报》与陈独秀革命思想的成型[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15-21.

[9]丁苗苗.《安徽俗话报》与同时期白话报纸的比较[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5-8;杜波.晚清白话报刊中的《安徽俗话报》[J].新闻知识,2010(10):87-88.

[10]龙开义.晚清白话报与民间文学——以《安徽俗话报》为例[J]. 船山学刊,2003(1):138-141.

[11]郑超麟.陈独秀与《甲寅杂志》[J].安徽史学,2002(4):65-70.

[12]杨琥.《新青年》与《甲寅》月刊之历史渊源——《新青年》创刊史研究之一[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6):124-130;杨琥. 章士钊与中国近代报刊“通信”栏的创设——以《甲寅》杂志为核心[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4):100-108.

[13]王京生.《新青年》再评价[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6):83-96.

[14]欧阳哲生.《新青年》编辑演变之历史考辨——以1920-1921年同人书信为中心的探讨[J].历史研究,2009(3):82-104.

[15]杨琥.同乡、同门、同事、同道:社会交往与思想交融——《新青年》主要撰稿人的构成与聚合途径[J].近代史研究,2009(1):54-72.

[16]王奇生.新文化是如何“运动”起来的——以《新青年》为视点[J]. 近代史研究,2007(1):21-40.

[17]章清.五四思想界:中心与边缘——《新青年》及新文化运动的阅读个案[J].近代史研究,2010(3):54-72.

[18]冯天瑜.《新青年》民主诉求之特色[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4):33-43;岳明君. 从“赛先生”到“科教兴国”[J]. 中共党史研究,1999(3):45-49.

[19]陈平原.触摸历史与进入五四[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54-126.

[20]张晓丽.《新青年》的女权思想及其影响[J].史学月刊,1998(4):110-113;刘慧英.从《新青年》到《妇女杂志》——五四时期男性知识分子所关注的妇女问题[J].中国文化研究,2008(1):118-126.

[21]吴廷俊,张振亭.科学报道史视野中的《新青年》[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5(4):9-14;宋素红.《新青年》新闻报道和新闻评论探析——兼论《新青年》在新闻述评体裁史上的地位[J]. 新闻与传播研究,2005(4):21-26.

[22]张敬让.陈独秀与《每周评论》[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4):65-68.

[23]胡明.陈独秀、李大钊、胡适与《每周评论》[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2):55-59;尤小立. 五四新文化派的政治转向及其思想差异——以《每周评论》时期为中心的分析[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6(6):87-97.

[24]徐信华.论《劳动界》的主要内容及其启示[J].上海党史与党建,2010(11):10-13.

[25]李运祥,代莉.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报刊的分众传播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以《共产党》和《劳动界》发刊词之比较为例[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102-105.

[26]李继华.中共创建时期的重要文章《告中国的农民》作者考[J]. 党史研究与教学,2006(4):86-92;段启咸.《共产党》月刊的历史作用[J].江汉论坛,1981(1):113-114.

[27]徐方平.蔡和森与《向导》周报[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263;张之华.《向导》研究与辨析[J].新闻与传播研究,1993(1):163-172.

[28]吴逵隆.论《向导》周报的创办及其历史作用[G]∥中国近现代出版史编纂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出版史学术讨论会文集.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3:74-82.

[29]蔡铭泽.《向导》周报研究[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126.

[30]陈红民,魏兵兵.国民革命期间中共之宣传策略初探——以1923-1925年之《向导》为中心[J].安徽史学,2005(4):63-70.

[31]戴元光.中国传播思想史·现当代卷[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63-70;张育仁.自由的历险——中国自由主义新闻思想史[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202-216.

[32]郑保卫.中国共产党新闻思想史[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44-50.

[33]刘建明,等.中国媒介批评史[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1:133-152.

[34]胡正强.陈独秀媒介批评实践与思想论略[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6):28.

[35]刘峰.陈独秀的报刊传播思想[C]∥沈寂,主编.陈独秀研究·第4辑.黄山:黄山书社,2013:64-98;王慧.论陈独秀的报刊思想[J]. 安徽史学,2012(4):99-104.

[36]王天根.国民革命的转向:《向导》与陈独秀政论趋向[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172-180.

猜你喜欢

办报陈独秀报刊
“政治家办报”概念的百年演化与话语创新
百强报刊
《小学生必读》再次入选向全国少年儿童推荐百种优秀报刊
不变与变——政治家办报理论的发展与实践路径
试论公益活动对办报的促进作用——以《老年日报》为例
在“门”字内加字可以组成新的字,试着填填下面的空吧!
HOW TO REANIMATE A SAGE
HOW TO REANIMATE A SAGE
对树立“开放”办报理念的几点思考
五四运动与陈独秀价值观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