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汉代玉带钩的造型、纹饰特点

2014-04-08广东省文物鉴定站510000

大众文艺 2014年10期
关键词:玉带纹饰琵琶

林 滔 (广东省文物鉴定站 510000)

谈到汉代玉带钩的发展史,由于东汉时期的玉带钩发现不多,主要造型和纹饰和西汉时期的区别不大,精致的带钩极少发展,所以其发展史其实主要还在西汉时期。西汉时期是玉带钩发展的普及发展时期,更是鼎盛时期,从出土资料显示,西汉时期的玉带钩出土数量多,类型也最为丰富,制作工艺在继承战国时期器型和技法的基础上又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创新,是玉带钩发展历史中一个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

这一时期的玉带钩,选材用料讲究,多用白玉或青玉制成,制作也非常考究,刀法上参考了“汉八刀”的技术,线条简练、刀锋犀利、棱角分明、曲线优美,琢磨抛光细腻,纹饰线条有粗犷挺劲、简洁精整的类型,也有相对繁缛细致、变化精美的类型,总体上来说体现了刀工自然、圆润流畅的特点,尽显独特艺术神韵,极尽丰富的艺术的价值。下面从造型、纹饰、价值等方面谈谈这一时期的玉带钩特点。

一、西汉时期玉带钩的主要造型

1.琵琶型玉带钩

琵琶型玉带钩是两汉时期出土最多的一种类型,也是玉带钩中最多的一种类型,钩体整体形状与琵琶相似,有的稍为宽扁,有的略为窄长。这类玉带钩基本上是以铜质带钩为基本样式,使用较为普遍。根据纹饰来区分的话又可细分为通体素纹和雕饰型两种类型,出土数量都不少。其中素体琵琶形玉带钩,这类带钩的钩体或是通体光素无纹,有的或带瓦棱等几何线条,或在钩首部位有所雕琢纹饰,自战国早期开始出现,两汉时期的出土较多;雕饰琵琶形玉钩,钩体作琵琶形,钩面一般有浮雕或透雕纹饰,这种带钩在战国早期也已出现,以后各代都有制作,渐为精致,到明清时期达到了最高峰,在汉代此类玉带钩的钩体仍以几何纹饰为主,但是整体都雕工精致,纹饰相当的精美。

素纹琵琶型玉带钩的代表有江苏省铜山县小龟山西汉墓出土的玉带钩(图一),青白玉质,局部沁成赭红色,短螭首钩头,阴刻椭圆形眼睛,腹部修长,钩钮内缩,器形优美,是琵琶型玉带钩的典型样式,也是汉代玉带钩的典型样式。雕饰琵琶型玉带钩出土的数量不少,其中安徽省天长市三角圩汉墓群出土的一琵琶型玉带钩(图二),玉质白皙温润,钩首作鸭首状,钩身阴刻平行的短斜线、云雷纹、网格纹等。

2.方体型玉带钩

玉带钩中有一种体方有棱,有四棱形,也有少数为多棱形,钩身似方柱,呈腹部上凸的弧状,由钩身向钩头方向逐渐变细变窄,归为方体形钩。这类带钩工艺相对较为简省,一般不加琢其他纹饰,所以钩身多光素,无纹饰,或是颈部或有凸起的横线装饰,称为为弦纹。方体形玉钩从战国早期开始见到,战国至两汉比较多见。广东肇庆市北岭松山出土的汉代玉带钩(图三)就是此类玉带钩的代表,通体灰白色,体呈四棱型,光素无纹,钩首形似鸭头,嘴巴扁长,钩身短,下端有长方形钮,极似战国同类玉钩风格,应是西汉早期的作品。广东省广州市西村石头岗出土的西汉玉带钩(图四),青玉,因土沁而泛黄,钩头有断裂,体为长方形,钩身面上有等距凸起的横线装饰,背部有一方型钮。

3.曲棒形玉带钩

曲棒形玉带钩,首尾径相差不大,钩身细长,截面扁方,微上凸,似扁担,所以也称为扁担型钩,一般见于两汉,个别的可早到秦代,西汉时期比较流行。铜质曲棒形带钩最早见于战国时期,同类玉带钩完全可以看作是它的仿制品。

西汉时期的曲棒形玉带钩发现于安徽、广东、陕西和河北等地,形制比较特别,以双龙首居多。以图五为例,广州象岗南越王墓出土了两件曲棒形玉带钩,青玉,局部有褐斑,两件造型纹饰基本相同,首尾均雕饰龙虎纹,龙首扁长,似鸭首,虎首轮廓相对清晰,栩栩如生,钩身饰勾连云纹,弓身,钮在中部,长约15厘米,是曲棒形玉带钩中精品代表。安徽省巢湖市北山头汉墓出土的西汉玉带钩(图六),白玉,受沁成褐黄色,钩身扁长微弧,两端各浮雕一形态各异的螭龙,钩身面部浮雕勾连云纹,背有长方形倭角形钮,整体造型别致,雕工精细,是罕见的精品。从西汉时期的出土情况显示,曲棒形玉带钩一般出现在等级比较高的遗址和墓葬中,而且做工精细,可能多属于王亲贵族的专用品。

4.异形玉带钩

此类玉带钩造型相对比较特别,出土数量不多,主要是也是在西汉时期,由于演变规律不好掌握和判断,学界也称为异形钩。这些带钩在造型上有的是防自同类的铜带钩,有的主要借助玉材便于雕琢的优势,或是巧作,或是随形,变化多样,活灵活现。但是从工艺水平和艺术价值上来看,是同期玉带钩中是最高的。广州象岗山南越王墓出土的一件西汉玉带钩(图七),青白玉,玉质温润细腻,钩体扁长,龙虎并体,钩部浮雕虎头形,尾部作龙首;龙仰身昂首,张口衔环,虎亦伸爪攫环;龙虎躯体及圆环都以勾连云纹为饰,周缘有凸棱;整个器型生动别致,雕工精美,是一件罕见的珍品。河北满城县陵山中山靖王刘胜墓出土的一件西汉玉带钩(图八),白玉,玉质细腻温润,钩体较长,钩首作螭首状,钩面略高起,高浮雕一变形凤鸟,背部有一圆钮,两侧阴刻卷云纹,表面还有朱砂的痕迹。

二、西汉时期的玉带钩主要纹饰

1.禽首类玉带钩

这时期的玉带钩主题纹饰也沿袭了战国时期的特点,钩首也以禽鸟为主,有鸭首(图三)、鹅首、鸟首、凤首等,但钩首、颈部更加细长,钩身宽而略薄,钮端多呈扁平状长椭圆形,整器造型着力突出禽鸟的动态美感,钩体大多素面无纹。亦见纹饰精美者,纹饰刻划一般作减地浅浮雕卷云纹,边缘多有勾云纹(图七)、谷纹、菱形纹、阴刻平行线、云气纹、短斜线纹(图二)、网纹等,构图线条流畅。首禽鸟类玉带钩一般出现在方体型玉带钩比较多。

2.兽首类玉带钩

汉代玉带钩类兽首形玉带钩,造型一般呈曲棒型或琵琶型,一般也多见为素面无纹,或是钩体上部斜磨几道凸棱,钩首刻几条粗阴线,刀法极简,而此时的兽首一般是龙首,在战国时期常见的有马头、牛头等在汉代不多见,最重要的是西汉时期玉带钩的钩面上,开始出现了浅浮雕的螭虎、凤鸟(图八)等纹饰,这个是战国时期所没有发现的。

三、西汉时期玉带钩的价值

西汉玉带钩无论形制、纹饰、艺术风格都与战国时期的接近和相似,但随着冶铁业的发达和铁器的大量使用,使玉雕工具和碾玉技术改进,进而使玉雕业飞跃发展、再度繁荣。所以西汉时期的玉雕工艺一改几千年来的单纯简练和一味追求形似的古朴作风,慢慢转向以精雕细刻的工艺、生动传神的造型为特点。所以这一时期的玉带钩材质优良,形制丰富,有传承,有创新,工艺精湛,纹饰精美,气韵生动,形神兼备,极具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

[1]施俊.《施俊谈古玉》.山东美术出版社,2008.1.

[2]李建伟.《中国玉器鉴赏图录》.中国商业出版社,2001.4.

猜你喜欢

玉带纹饰琵琶
论汉画像石中吉祥纹饰的意象之美
蜡染的纹饰探讨
清三代青花瓷铭文与纹饰的认知特征与图文关系
阜宁“玉带大糕”有故事
自驾往湘西高速路上
暮景
一两江湖之 琵琶误[连载七]
民间纹饰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琵琶”和“枇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