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民层面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

2014-04-07张常新

淮阴工学院学报 2014年6期
关键词:层面公民价值观

张常新

(淮阴工学院 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江苏 淮安 223003)

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认知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国家,离不开公民个人良好价值理念的养成和价值行为的校正。公民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从中国文化传统的理想人格和当代公民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反复实践中凝练而来,虽然只有很朴实的“四个词”、“八个字”,但却具有显著的广泛性、渗透性和大众性特征,[1]蕴涵着深刻的内涵。

1.1 爱国价值观

爱国是每一个公民最起码的价值遵循,也是保障公民生存自由权利、发展权利和切身利益的需要。五千年来,正是强大的爱国精神凝聚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的心,使伟大的祖国巍然屹立于历史长河,亘古长青。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历史成就,展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因此,在当今时代背景下爱国价值观所包含的内容至少应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祖国大好山河和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的挚爱之情;二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和对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高度认同,并将个体对国家的这种情感融入到具体的实际行动之中的实干精神;三是对人民的无限热爱和维护团结的坚定信心。[2]

1.2 敬业价值观

“敬业”一词在中国古代《礼记·学记》中就以“敬业乐群”明确地提了出来。韩非子在《喻老》中将“敬业”的意思表述为专心致力于学业或工作。宋朝朱熹也曾说,“敬业”就是“专心致志以事其业”。可见,敬业价值观就是一种用恭敬严肃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或学业,体现出认真负责、勤奋工作、任劳任怨、精益求精的精神。人生的价值,只有在各自平凡岗位上脚踏实地实干才能体现;远大的梦想,只有在本职岗位上兢兢业业、开拓创新才能实现。敬业价值观所折射出的不仅是每个公民对自身所从事职业社会价值的认同,也是作为整个社会一员所应肩负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1.3 诚信价值观

“人无信不立”。“诚信”是祖祖辈辈留给我们的最珍贵精神财富,是中华民族最优秀品德。“诚”是儒家为人之道的中心思想。宋代理学家朱熹认为:“诚者,真实无妄之谓。”“信”在《说文解字》中认为“人言为信”;程颐认为:“以实之谓信。” 因此,诚信价值观可以理解为以真诚之心,行信义之事,讲信誉,言必行、行必果,一言九鼎,一诺千金。如今,公民讲“诚信”已不再局限于个体的道德修养层面,它已变成了建立在现代公民意识之上自觉的公德。无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经济交换行为、国家政府机构的行政管理、清新高雅的文化环境的健全,还是公共领域的人际交往,“诚信”价值观都应该是人们所普遍倡导和接受的基本准则。

1.4 友善价值观

友善通常理解是指朋友之间的亲近和睦。我国从古至今众多著书立传中都曾提到“友善”一词。《三国志·诸葛亮传》中提:“与亮友善。”《汉书·息夫躬传》中有“皇后父特进孔乡侯傅晏与躬同郡,相友善。”清代王士禛的《池北偶谈·谈艺六·考功诗》中有“公与文光禄太青友善。”朱德的《寄东北诸将》诗中有“邻居友善长相问,仁里安康永莫移。”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所倡导的友善价值观是对人类以往友善理念的继承和发展,它突出了两个方面的丰富内涵:一是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友善关系,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人们之间应该谦敬礼让、宽厚仁爱、与人为善、互帮互助、志同道合、携手奋进;二是强调人与物之间的友善关系,人类是自然万物中的一员,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自然万物的支撑,尊重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友好共处。

2 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面临挑战

2.1 当代大学生少部分存在“信仰危机”和“公民意识危机”

总体上来说,当代大学生热爱祖国,思想上拥护党的领导,积极向党组织靠拢,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路线和方针政策,具有较强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精神。但不容忽视的是,受西方意识形态和文化思潮的影响,在大学生中不同程度地存在“信仰危机”、“文化危机”和“公民意识危机”。少部分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心不足,盲目鼓吹西方资本主义;有不少大学生对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缺乏了解和认同,热衷于西方的圣诞节、情人节,一味崇洋媚外;还有一些大学生公民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不强,对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中的热点问题不够关心,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积极性不高。

2.2 大学生学业态度两极分化,总体不容乐观

对大学生来说,敬业价值观直接体现在学习风气上。从我国高等教育步入大众化轨道以来,从横向比较,高校大学生学习风气两极分化明显,即重点院校与非重点院校之间,高等院校内部院系之间、班级之间、宿舍之间和学生之间学风差异明显;从纵向比较,众多高校学风整体上呈下滑趋势,不容乐观。[3]高校学风问题集中表现在:一是,部分大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在校期间始终处于“无目标”的状态,对自己所学专业将来能干什么、该掌握哪些知识、技能等问题认识不清、糊里糊涂;二是,学习态度不端正,部分学生对知识缺乏敬畏、敬仰和渴望精神,上课迟到、早退、旷课、玩手机、交头接耳、甚至睡觉习以为常,学习上急功近利,平时不用功、考试靠突击、只求过关不求高分,频繁“挂科”不觉得耻辱;三是,学习动力不足,学习上主动性、紧迫性不够,不肯钻研、不肯吃苦,对所学知识不感兴趣,抵挡不住网络虚拟世界、游戏、娱乐等诱惑,贪图享受。

2.3 大学生学业上的失信问题突出

受多种因素影响,大学生失信现象已经渗透到他们的学习、生活、求职等多个方面,如少部分同学经济上恶意不交学费、骗取国家助学贷款或资助、恶意拖欠贷款;生活中不诚实,对老师、同学说谎话,欺骗友情;求职时履历“注水”,假造获奖证书,虚报学习成绩,甚至与多家单位签订就业协议等。但从严峻程度来看,大学生学习上的失信现象还是最突出,主要表现在:一些高校部分学生平时作业相互抄袭,社会调研走马观花,调研数据生搬硬套,实验数据造假,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毕业论文、撰写文章等剽窃他人成果,考试作弊,甚至少数同学讲一时江湖义气为同学代考等。

2.4 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出现偏差

当代大学生基本上都是“90”后,受家庭环境、社会环境等因素影响,一些同学人生观、价值观出现偏差,在道德评价上存在“双重标准”。表现在:以自我为中心意识强,希望别人尊重自己,却做不到尊重别人;讲别人应该为自己做什么,却很少讲自己应该为别人做什么;心胸狭窄,不能容人容事,对一些小事斤斤计较,同窗之间“冷战”、“吵架”、“打架”等冲突现象屡见不鲜;关爱他人少,感情冷漠,遇到不顺心的事从自身找原因少,埋怨他人、埋怨社会多,极少数同学甚至会出现心理扭曲,不惜伤害他人生命财产,甚至制造出校园恶性事件;喜欢享受生态良好的自然环境,却不能做保护环境的忠诚卫士等。

3 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基本路径

从知行关系的相关理论来看,公民层面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应该先循序“学而知之”、“知而行之”、然后“行而再知”,最终实现“知行合一”的目标。

3.1 “学而知之”,让学生知晓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和要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首先要学而知之,知是前提,是基础。[4]高校是立德树人的神圣殿堂,是意识形态领域的前沿阵地,应该率先行动起来,全方位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教育活动。一是强势宣传,通过校报、校园网、橱窗、电子屏幕、广播等宣传媒介和图书馆、教室、宿舍、学生活动中心等重要场地将公民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宣传出来,在提高学生的认知广度上下功夫;二是深入解读,以思想政治理论课、形势政策课、党课、团课等第一课堂为主体,向学生全面、准确地解读公民层面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在提高学生的认知深度上下功夫;三是要接地气,将宏观层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普适性要求与微观层面高校大学生的具体实际有机结合,让学生清清楚楚地明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自身的具体体现。

3.2 “知而行之”,在核心价值内涵基础上引导大学生积极践行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在于实践。只有“行之”,知或不知、真知或伪知才能得到检验。《春秋左传》曰:“非知之实难,将在行之”,说的是认识一件事物、懂得一个道理不困难,而要真正付诸行动就难了。要让大学生自觉践行公民层面的核心价值观,关键要把握住着力点,在怎么样巧妙地融入上想办法、动脑筋。一种价值观只有融入实际、融入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接受它,才能真正发挥作用。[5]因此,高校培育学生公民层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搞好系统设计,从不同年级、不同课堂,从校内到校外,从学习到生活等多个方面为学生提供多样化、多层次、易参与、有影响的实践平台,引导学生从身边一点一滴的事情做起,争做优秀党员团员、争创优良校风学风、争先学习雷锋精神、争当诚信友善达人,形成同学之间人人践行核心价值观的深厚氛围,决不能喊口号、走形式、空对空。

3.3 “行而再知”,通过实践体会核心价值观的真谛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实践是认识的直接来源,认识只有依赖于实践的推动才能发展。毛泽东在《实践论》中也提出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理论模型。大学生在“学而知之”和“知而行之”的基础上,通过一系列感性的实践体验活动来检验自己的思想、行为和价值观,在自我总结和自我反思的过程中,进一步认识公民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体会核心价值观的真谛,想明白自己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到底应该拥有什么样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应该肩负什么样的历史使命,以及应该坚守什么样的行为准则,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真正从内心接受、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使之成为心灵的罗盘,行动的标尺。

3.4 “知行合一”,实现大学生核心价值知与行融合

“知行合一”是明代著名哲学家王阳明的哲学命题,他明确提出了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的统一性、“知”与“行”的相互渗透性,强调“知”与“行”的辩证统一。[6]“知行合一”是道德教育的最高境界,也是公民层面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最终目标。实现这一终极目标,需要有直面当代大学生知行分离的严峻现实和复杂因素的勇气,[7]更需要有坚定不移的信心和持之以恒的决心。当务之急,重在积极创造“知行合一”的校园文化环境:一是要从制度层面建立健全相关的保障机制,让“知行合一”从认识层面落实到制度层面;二是注重引领示范效应,学校领导干部、教师、党员、学生干部等有影响的特殊群体要率先行动起来,做“知行合一”的践行者,给普通学生做榜样;三是用先进的人物感染学生、影响学生,把身边那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典型人物的感人事迹挖掘出来,广泛宣传,让“知行合一”的道德观像校园清新的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

参考文献:

[1] 包心鉴.凝聚全党全社会价值共识的重要纲领[N].光明日报,2014-02-24(01).

[2] 陈瑛.爱国:公民最基本的价值准则[N].人民日报,2014-02-17(16).

[3] 石翠红,王双全.内蒙古高校学风建设的调查与思考[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14(7):40-41.

[4] 刘云山.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理论学习,2014(3):4-7.

[5] 刘奇葆.在全社会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党建,2014(4):10-13.

[6] 胡小琴.论王阳明“知行合一”的哲学特质[J].求索,2013(9):114-116.

[7] 李恒川,王军.知行合一的道德教育及其困境[J].齐鲁学刊,2012(4):74-77.

猜你喜欢

层面公民价值观
论公民美育
我的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健康到底是什么层面的问题
隐私保护也是公民一种“获得感”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十二公民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
策略探讨:有效音乐聆听的三层面教学研究(二)
策略探讨:有效音乐聆听的三层面教学研究(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