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河文化视角下的淮安传统建筑译本探究

2014-04-07马星宇

淮阴工学院学报 2014年6期
关键词:京杭大运河清江淮安

马星宇

(淮阴工学院 外国语学院,江苏 淮安 223003)

淮安境内运河的历史可以上溯至春秋时期,吴王夫差为了北伐齐国,争夺中原霸主地位,命人开凿沟通长江和淮河的人工运河,即邗沟,也是今天京杭大运河开凿最早的一段。邗沟与淮河交汇的地方称作末口,这里逐渐发展成为城镇,名叫北辰镇,即今天的淮安区河下镇,是淮安历史文化名城的核心保护区之一。隋唐宋时期,淮安作为楚州治所,大运河是“江船达扬州入淮,汴船自清口达河阴”的中转站。元代,淮安段运河是京杭大运河中间段的咽喉,极具军事战略意义。明清时期,漕运达于鼎盛,淮安段运河的作用发挥到极致。清代,总督漕运公署、江南河道公署均设于淮安,双总督同设一地实属罕见,也正因于此,当时的淮安跻身名邑大都之列。大运河给了淮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漕运总督署遗址、淮安转运仓遗址和明清两朝最大的漕船制造厂——清江督造船厂遗址以及江淮第一园之清晏园等一大批传统历史文化古建遗址,成为淮安悠久和灿烂历史文明的象征与载体。

1 淮安传统建筑与运河文化

淮安有大量与运河文化相关的传统建筑,主要有这样几种类型,比如,水利设施:淮安的京杭大运河段是苏北-苏中运河,是京杭大运河上运输最繁忙的河段,分布不少闸坝、码头及桥梁等水利设施,保存至今的有清江大闸,距今已有约600年的历史。[1]清江大闸位于淮安市区古运河大闸口,是京杭大运河通达南北的咽喉地带。大闸经清代康熙、雍正、乾隆、嘉庆各朝重修加固,成为漕粮必经的咽喉要道和南船北马的交汇点。由于运河和淮河落差较大,船行过此,不仅要盘坝过闸,还常因天气原因滞留,可见当时淮安货物丰富,仓储发达,市井繁华。漕运仓储:漕运者,水道运粮也。漕运是各个朝代兴衰的命脉。淮安是漕运的仓储重地,从明初到清末,一直都是国家巨型粮仓所在,有“天下粮仓”之称。其中,明永乐年间建造的常盈仓是淮安古城重要的中转粮仓。常盈仓屡经修缮,清嘉庆年间严重损毁。道光二十三年重建并改名为丰济仓,也就是老丰济仓。咸丰十年,捻军攻下清江浦,烧毁丰济仓,清同治九年,新丰济仓始建,其小部分遗址保留到今天,如今丰济仓前还能见到当年运粮车留下的深深车辙。运河管理机构:明清是漕运的鼎盛时期。淮安位于黄河、淮河和运河的交汇处,情况复杂,因此明清两朝都委派漕运总督及河道总督驻节于此,与两江总督等封疆大吏平起平坐,史上有“天下九督,淮居其二”的记载。宗教建筑:淮安作为“漕运襟喉”和“南船北马交汇之所”,宗教文化交流活动非常丰富。淮安境内依法登记的宗教活动场所中,佛教40多处、伊兰教5处、道教1处、基督教近800处。现存完好的宗教古建有前身为慈云庵的慈云禅寺、座落在楚州区古城墙西畔的拈花寺、楚州东岳庙、河下的罗家桥南清真寺和王家营清真寺。民居:运河对于人们选择居住地有着决定性的作用,淮安老市区的很多民居都是围绕运河分布,最典型的就是楚州的河下古镇。2002年,河下镇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30个历史文化名镇之一。明清以后,因设立在楚州(今淮安区)的管理全国港务的“港运部院”,朝廷所需的钱粮均经河下转运,很多与水运漕运相关的官方机构也纷纷入驻河下,河下至此成为古运河上重要的经济、军事和文化中心。有别于江南民居的“粉墙黛瓦”,淮安民居的特点是古朴、浑厚和庄重,体现的是“青砖灰瓦”的特色,这是淮安历代官宦富豪甚多而形成的淮安民居的独特之处。

2 淮安传统建筑译本策略分析

翻译作为一种跨文化的交流活动,呈现的是一个开放的活动场,影响翻译的各种因素相互作用,其中文化语境和社会因素共同构成影响翻译活动的主要外部因素。人类文化的发展史表明,任何一种文化,都是在一定的地理环境中形成和发展的。中国古代历史上主要为半封闭的大河内陆文化,它的博大精深就在于其半封闭的兼容性,在于不同区域或不同文化的交汇和融合。处于京杭大运河流域的淮安也是如此,这种文化特点更是充分地体现在淮安的传统建筑上,如何合理的将淮安传统建筑向世界推介,并将其蕴含的深层次文化传达到位,是值得重视的命题。

淮安传统建筑的译本基本都是采用单纯的音译,如“清晏园(Qingyan Garden)”、“魁星阁(Kuixing Pavilion)”、“淮香堂(Huaixiang Hall)”等。部分是直译,如“关帝庙(Guan King Temple)”、“环漪别墅(Ripple Villas)”、“御碑园(Imperial Stele Garden)”等。这些翻译都没有完全表达出中文的真正涵义。中国文化在文化全球化背景下,必须以平等的对话处理东西方文化的相互理解,处理文化间的融合与矛盾,消除跨文化交流的障碍,由此可以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翻译策略必须与时俱进,即以“和谐”为原则的“音译加注释”。[2]“和谐翻译”这个概念指的是适中和得当应为翻译的核心原则,译者在翻译时需兼顾整体和局部,既要符合读者的文化背景及欣赏习惯,又要使读者见识到源语文化的真面目,尽量理解源语文化的涵义。注释是“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为了完整地传达原文语意和风格的一种补偿方法,是为了尽可能达到翻译等值而采用的辅助性手段”。在文化翻译中,由于语言和文化的差异,必须使用注释这种辅助手段来缩小这种差异。那么,在和谐原则下,淮安传统建筑的准确译文是什么呢?本文对译林出版社的双语读物《文化淮安》中关于传统建筑的译本进行策略分析。

2.1 水利设施的译文分析

水利设施的译文,如清江大闸,《文化淮安》一书将“清江大闸”直接译为“Qingjiang Sluice”。“清江”作为中国的一个地名,存在于若干省份。如湖北省的清江、湖南省的清江乡等。淮安的“清江”来源于“清江浦”, 于1415年开埠,本为清河码头至山阳淮城(今淮安市淮安区)之间的运河名,后在附近形成集镇。如果直接英译,一是容易与其它省份的“清江”混淆,二是不能表达出运河流域的地理特征。建议译为“Qingjiang Sluice - a sluice ”。再如,五河口,淮安市区西南的五河口,由里运河、中运河、淮沭新河、盐河以及黄河五条河交汇得名。单纯直译为“junction of five rivers”或“Wuhekou”都显得不够严谨。可以根据音译加注释的原则,将“五河口”翻译为“Wuhe(five rivers)Junction”。

2.2 漕运仓储的译文分析

漕运仓储的译文,如常盈仓,漕运是中国古代王朝兴衰的命脉。《辞海》对于“漕运”的解释是“漕运者,水道运粮也。”淮安位于黄河、淮河及运河的交汇处,漕运总督和河道总督均驻节于此。“常盈仓”作为特大型漕粮中转仓,从统治者的角度希望粮仓储粮充足,所以有了“常盈”之称。《文化淮安》中将其音译为“Changying Granary”,没有让受众感受到明清统治者对于财政收入的渴望,建议加注释后译为“Changying(Harvest) Granary”。

2.3 运河管理机构的译文分析

运河管理机构的译文,如漕运总督府,漕运是漕粮运输的简称,方式有河运、水陆递运和海运三种。淮安的漕运仅指通过运河并沟通天然河道转运漕粮的河运。《文化淮安》中“漕运总督府”的译文是“The office of Caoyun Governor in charge of the water transport of grain”。这种音译结合解释的翻译策略符合和谐翻译的原则,既传达了漕运这一独特中国文化词语的表象,又让英文读者了解了淮安的漕运方式与其它漕运方式的区别。

2.4 宗教建筑的译文分析

宗教建筑的译文,如慈云寺,慈云寺与其它寺庙不同之处在于其独有的国师殿。康熙十四年(公元1675年),顺治帝所封的“大觉普济能仁玉琳琇国师”在此圆寂。“国师”是中国历代封建帝王对于佛教徒中一些学德兼备的高僧所给予的称号。因此,必须在慈云寺的英文译名“The Ciyun Temple”后面加以“Grand Preceptor”以示其与其它寺庙的区别以及淮安在运河文化中的独特地位。再如,都天庙,都天庙历史街区占地约14.2公顷,共有主建筑31处,是主城区仅存的历史文化街区和运河聚落。都天庙是为纪念唐朝御史张巡而建。在安史之乱中,他守护江浙一带生灵免遭涂炭,后人尊称他为“都天大帝”。旧时,中国东部地区的各个州县都建有都天庙。可以将“Dutian Temple”在文本中译为“Dutian Temple in memory of Zhangxun”,在文后注释中加上对于张巡的解释。

2.5 民居的译文分析

民居的译文,如河下古镇,江苏淮安有个河下,江西新余有个河下,福建福州也有个河下。这些“河下”都取自“lower reaches”之意。淮安的河下地处古邗沟下游,新余的河下地处仙女湖下游,福州的河下地处闽江下游。地理位置相似,必须将淮安河下赋以运河之名,才能在英文受众中突出其在淮安运河文化中的核心保护区地位。建议在音译“Hexia”之后加注“lower reaches of the ancient Han Canal”。再如清晏园,本文中的“民居”取其广义:居住建筑,包括了坊里、街巷、宫殿及园林。淮安历代官宦富豪甚多,私宅园林也很多,“清晏园”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中国的园林虽然是艺术地再造自然,但也在自然景物中寄托了一定的理想和信念,借景寓情,以景明志,赋予外观的景物以丰富的文化内涵。康熙十七年(公元1678年)春,当时的河道总督靳辅在明管仓户部分署修建了清晏园,园名来源于“河清海晏,五谷丰登,安居乐业”。 “河清海晏”指的是指黄河的水清了,大海也平静了,喻意天下太平。康熙、乾隆皇帝南巡数次临幸“清晏园”。故此,将“清晏园”音译为“Qingyan Garden”无法体现主人的寓意,建议译为“Qingyan(peace)Garden”以传达当时的河道总督对于帝王之太平盛世愿望的把握。

3 结论

从文化交流与建设这个角度去检视翻译所发挥的作用,不难看出文化视角下的翻译强调的是经由语言的接触与转化所达到的文化的交流与沟通。在中外文化交流中,翻译具有传递“相异性”的功能。运河文化作为世界范围内的人工运河文化,在世界各地都有传承,如巴拿马运河及苏伊士运河。但是京杭大运河的开凿时间比上述两条运河早两千多年,长度也是它们的二十多倍。如何将京杭大运河文化与其它运河文化的“相异性”通过译本表达出来?只要翻译策略得当,相异性因素就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转化为身份认同。文中以《文化淮安》中涉及的部分淮安古建译本为例作了初步分析,在和谐原则的基础上辅以音译加注释的策略,旨在克服语言的障碍,变更语言的形式,以传达意义,达到理解、促进交流目的,完成淮安古建中运河文化的对外传播。

参考文献:

[1] 李艳.基于淮安河下古镇为例的体验式古镇旅游经济开发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7):14 -16.

[2] 许均.翻译研究与翻译文化观[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版,2002(3): 219-226.

猜你喜欢

京杭大运河清江淮安
“天下第一笋”——淮安“天妃宫”蒲菜
京杭大运河与戏曲传播研究的新视角
梨园寻梦淮安缘
凝眸古城淮安
喜看淮安“空中走廊”
清江引
鱼跃清江 广场舞
京杭大运河(杭州段)文化资源再开发的思路与决策
同饮清江水 共护母亲河——首个“清江保护日”在长阳举行
京杭大运河沿线的“水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