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信息多元化校企合作的模式探讨
2014-04-07赵金宪张春晶王秀琴
赵金宪,张春晶,王秀琴
(黑龙江科技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22)
电子信息多元化校企合作的模式探讨
赵金宪,张春晶,王秀琴
(黑龙江科技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22)
本文在近年来“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的基础上,从现有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过程存在的问题出发,从教学体系改革、师资队伍建设及校企合作模式等方面探讨了电子信息工程多元化校企合作模式的建立。
校企合作;卓越工程师;应用型人才
随着电子信息产业的飞速发展,社会对电子信息类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高校作为人才教育基地,对电子信息类人才的实践能力培养也日益重视。我校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通过多年与企业合作的经验中总结出,校企合作不仅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且使学生在实践中迅速成长,改变了传统的教学理念,加强与各企业合作,建立起了一套规范的校企合作的办学机制。
一、多元化校企合作教学体系改革
我校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应用型高级人才培养,教育理念是大工程、大实践、大德育,学校的实践基地有20多个,工程实践教学团队并于2010年度喜获国家级教学团队。实践教学在我校教学任务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学生从大二开始每学期开设五周的工程实践,足见我校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视程度。但由于学校的实践教学还达不到“卓越工程师”的培养要求,分别在2008年、2010年、2012年对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调整和修订,培养方案的结构和内容得到不断完善,并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于2008年开始对基于校企合作的“3+1”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积极的研究,即大学前三年完成专业所需的各种基本能力训练,第四年选择部分优秀学生去企业,完成企业实训与培养平台的学习任务,并且由高校与企业共同指导学生的工程实践,结合企业实际完成毕业设计,使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实现无缝对接。经过4年的探索实践,选派去企业学习的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实践能力明显提高,并顺利走上理想的工作岗位。
二、多元化校企合作师资队伍建设
随着教学体系实践教学比重的增加,我校教师除了承担所受课程的实验教学外,还承担了工程实训的实践教学,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有所提高。但教师在理论授课仍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即以教师为中心的主体建构策略,学生总是被动地吸取教师从外部提供的知识信息。这种模式的优点是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迅速培养出知识型人才,但是这种教学模式无法培养与当今社会的迅猛发展、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培养“卓越工程师”,实现多元化校企合作,我校采取一系列措施进行师资队伍建设。一是安排专职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教师深入企业、了解企业、重新认识学科专业现状和发展方向,参与企业生产、设计、研发、管理等实际工作,在企业真实的工程环境和先进的装备技术环境中,在企业经验丰富、工程能力强的工程师的指导下,培养和提高他们的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开发能力和工程技术创新能力。
二是将企业工程技术人员请进课堂承担相关专业课的理论与实验教学任务。聘请北京汽车电子专业人才培养管理中心工程师到我校进行汽车构造等课程授课,同时安排我校青年教师进行随堂助课。企业人员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曾承担过企业的项目设计、产品开发、生产管理、技术改造、设备维修等企业实践活动,对本专业的基本理论及技术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和发展等有感性和理性的认知。这正是我校青年教师需要学习的地方,认真思考如何将理论授课内容和现实工程方案、工程问题相融合,改进授课思想和教学方法。
三是对教师进行培训深造。现代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以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对社会影响的推进速度是空前的,教师不仅要提高教学方法,更要持续不断地学习专业知识。我校首先,鼓励和组织8名教师进行公开课观摩,进行课后研讨,相互借鉴课程设计、授课方法以及现代技术的使用方法;其次,选派14名青年教师参加进修、学历提高等相关学习,规划和开展持续的校本培训;最后,选派优秀青年教师去国内名校进行盯课、出国深造等,曾派3名教师去上海交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盯课,2名教师国内访问学者、1名教师出国深造,不断提高教学研究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
三、多元化校企合作模式
经过几年的实践,我校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与多个企业进行“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初步的成功。
注重实习的过程管理,我校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实习分为认识实习、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从2008年开始,努力寻求生产实习的改革之路,克服生产实习资金不足的困难,与多个企业合作。实习前按照实习大纲,分别与兴正电子有限公司、哈工大微波暗室、大庆探测中心、黑龙江科技学院逆向工程研究所等单位制定相应实习计划,使学生了解PCB版的生产流程,微波测量、传感器技术、图像处理等理论知识的应用。
对我校实践基地管理进行改革,分专业进行管理,并进行全天开发。实践基地要依据各专业特色进行建设,例如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实践共18门课程,其中包含综合行实验15门课程,涉及92个实验项目,实验开出率为100%。大二、大三、大四的学生可利用课余时间到基地实习,时间可长达10个小时左右,为学生进行校、省、国家等各类电子大赛提供实践场地,同时也为培养“卓越工程师”打好了良好基础。校外分别在北京凌阳爱普、北京达纳两个企业进行实训,让学生体会到公司实际工作强度、严谨的工作态度,紧张的时间制度管理,为“卓越工程师”的“高压力、速度快”等情感态度做好铺垫。
2008年,受经济危机的影响,电子信息类学生就业困难,就业率不高,而且就业质量不好。我校实行“3+1”校企合作,在大三选择优秀学生去企业进行课程置换,根据专业方向与企业共同探讨课程设置,制定一套符合社会人才需求的培养方案和考核方法,企业根据学生出勤、实践训练以及各项任务的完成情况给出分数,确保在校生和课程置换的学生公平评定。相继与深圳讯方通信技术有限公司、北京凌阳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宇信易诚科技有限公司签订了顶岗实习的就业合作协议,为学生开辟了多个就业渠道。
2012年,我校电子信息工程开设汽车电子方向,以服务能力和应用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培养电路与电子学知识领域、信号系统与控制知识领域、电磁场知识领域、汽车电子知识领域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我校与北京汽车电子专业人才培养管理中心合作,聘请企业工程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直接参与学校的课程建设,开设汽车电子电器技术、汽车传感器测试技术、汽车电子控制技术等一些实践性和实用性较强的专业课程。同时与北京汽车电子专业人才培养管理中心共同规划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实训基地,明年将投入使用,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学生可完成汽车电子方向的工程实践训练,满足本科生和研究生验证基础理论,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和创新能力培养。
四、结束语
我校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尝试,建立了基于多元化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高校应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以提高学校专业办学实力和教学质量为目标,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硬化德育,强化实践,因材施教,着力培养大工程背景下的以思想道德素质高,基础理论扎实,专业知识过硬,知识面宽、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强为主要标志的信息领域应用型人才。
[1]林建.校企全程合作培养卓越工程师[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3):7-23.
[2]任惠婷.校企合作与青年教师企业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19):76-78.
[3]安蕾.浅谈信息技术教师的知识更新[J].科技信息.2012,(33):709,524.
[4]边莉,赵金宪.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建设与改革[J].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2012,58,(10):17-20.
编辑∕岳凤
赵金宪(1967-),男,吉林舒兰人,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信号检测与信号处理、计算机智能控制。
省教改项目编号JG2012010553,黑龙江科技大学教改项目JY1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