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学反思的立场与切入点
——从编辑加工角度谈如何创作、修改教学反思

2014-04-07李莉张雅男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4年6期
关键词:稿件课堂设计

李莉,张雅男

(黑龙江教育杂志社,黑龙江哈尔滨150080)

教学反思的立场与切入点
——从编辑加工角度谈如何创作、修改教学反思

李莉,张雅男

(黑龙江教育杂志社,黑龙江哈尔滨150080)

教学反思是教师日常教学经常涉及的内容,但很多教师在写反思时无法抓住要领。本文从三个方面,探讨了教育编辑在组织与加工反思类稿件时,如何使优秀的稿件反思主题更加明确,使还须要再加工的文稿件能够升格为内容与主题都深入的稿件,以期为编辑在加工处理这方面稿件时提供借鉴与参考。

教学反思;编辑加工;深化主题

教学反思是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对其中涉及教学的各个方面进行关照与思考,就其中作者感触最深的内容进行创作,对教学观、教学内容等进行重新认识与深化,从而为下一步的教学提供借鉴与参考,是提高教学水平的必然思考过程,也是教师反观教学最好的契机。而在组织与编辑加工稿件过程中,笔者发现很多教师在创作教学反思时,很容易走入一个误区,认为教学反思就是谈自己教学过程中的优点与缺点,很明确地把反思分成优点与缺点两个部分,并把这样的体例作为写反思的固定体例,反思真的是这样写吗?

一、从编辑意图出发,找准切入点,与作者共同深入主题

每位编辑在审视一篇稿件时,总有他对稿子的初步认知与进一步的思考,并且要从杂志定位与读者需求出发,考虑应该用一个什么方式,找一个什么样的角度,让作者把对课堂教学的认识说清说透。但不管从什么角度出发,所谈的问题一定要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且发人深醒。

有位作者执教了《拥你入睡》一课,作为一节参与过初赛、复赛、决赛的公开课,作者从教学设计如何设置,到如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体会其中的情感,并在同事与相关教研部门专家的指导下,做得相当用心,在教学反思中,作者写到:

回望整个备课、授课过程,学生始终被我摆在了首位,我认为这是任何一节课想要成功的前提。从学生的思维出发的设计才是有效的设计,三维目标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维度是最没有考试分数上的实效、却是学习语文,乃至感知生活的根基。语文课应该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所以,无论教学设计如何调整,我始终坚持在充分阅读文本的基础上,由浅入深感知文字,最后达到思想的升华,才是一节合格的语文课。

…………

从上面的文字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的反思都是在教育界达成共识的常识性内容,缺少自己对此课的独特感悟与具体分析。作者对于反思的认识还停留在总结的阶段,并没有通过设计、执教、修改、再教、再次修改这样的过程,总结出自己是如何通过这一个个的环节让自己的课特色更鲜明,主题更明确。于是笔者在审读后,提出以下意见:

从整个教学过程来看,教师做得相当用心,但反思却无法体现作者通过这一教学过程所获得的深刻体悟,如作者在反思中写到:“始终坚持在充分阅读文本的基础上,由浅入深感知文字,最后达到思想的升华,才是一节合格的语文课。”本节课,教师在这一方面确实下了很大工夫,如果就如何优化教学设计,带领学生感知文字,并达到思想升华,从这一方面进行反思与思考,那么反思会更加深刻。

通过与作者的不断沟通,作者又重新整理思路,按着编者与教者共同理顺的线索,进一步深化了教学反思,最后拿出让人满意的稿件。

二、顺着教学思路,让作者谈出“我”的哪个教学环节出了问题

很多教师在写教学反思(也包括其他类似的稿件内容),很容易把一些自己认为“高大上”的理论加到自己的文章中,或引经据典,或侃侃而谈,孰不知,恰恰是这样的文字暴露了在理论研究深度与视野广度的缺陷,这样的反思不仅是浮在表面,而且无法让作者真正通过反思而有所反思。因此无论作者写什么样的文字,自己不断的实践与切身的经验才是最珍贵的。

有位教师设计与执教了《醉花阴》一课,此课基本上是按着诗歌教学的基本思路来设计的:细致阅读——品词析句——体会思想感情。

在反思中,作者写下了这样的文字:

中国是诗词的国度,诗词是中国人灵魂的咏叹,是中国人浪漫精神、文化气质的体现与象征。这节课又给了我们一次与诗词文化面对面的机会。《醉花阴》全词充满作者思夫之愁和伤景之绪,如此浓重的愁绪是学生们不能轻易理解的,所以在设计这节课时,想通过赏析词中的意境来品读愁情,并通过作者与丈夫的生活故事来品味词中浓浓的愁意,加之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声、光、电的结合,确实在意境的创设上达到了一定的效果。课堂采用诵读法、探究法、比较阅读法,以学生自主赏析为主,教师引导为辅,使得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比较好地完成了。但是,开课班级所限,学生思维比较狭窄,不够开阔,也不够大胆,对于赏析层面的东西缺乏领悟能力,以至于课堂上学生自主发言不够踊跃,老师说的仍然太多。

此反思可谓面面俱到,从诗歌分析、教学手段至教学缺点,短短的一段文字包括这么多东西,我们说这些内容不可能去分析更加深入且独到的观点,这也几乎是很多老师在写教学反思时的通病,那么如何来修改与深化呢?

认真分析教师所设计的教学过程及教学实录,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教师在反思中提到学生思维比较狭窄,也不够大胆,对于赏析层面的东西缺乏领悟能力,那么课堂上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是教师在设计教学中,对学生的实际情况估计不足,还是教学所设计的环节出现了问题,再或者是教师在课堂为了赶进度,使阅读品味的时间与深度都不够,教师如果能从这些方面出发,从教学环节中所出现的问题入手,那么是不是可以反思出这堂课到底出了什么问题,以给存在相同问题的其他老师提供借鉴与参考。

通过这样的沟通,作者立即认识到,反思的另一方面意义是通过课堂反映出来的问题,反观自己的教学,通过深入分析每个问题,找出问题出现的原因,从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磨炼自己的教学技艺。

三、通过反思,提炼出研究的主题,进一步深化教学

和作者沟通时,有些作者在课堂教学研究的基础上,作了更进一步的探索,他们以课题研究课的形式来组织教学,有一个明确的课题研究主题,然后在课题的指导下进行课堂教学,观察课堂动态、反观课堂效果、总结所反映的问题,这样的课,反思的时候,就很明确,有一条从始而终的主线,围绕这个主线,进一步深化课题研究的内容。我们所说的这种反思就类似于这种内容,他有一个明确的主题,而整堂课也基本上是围绕这个主题来进行的。

如《黑龙江教育·中学》2013年第3期,笔者编发了一篇《读清一种结构读懂一组形象读出一番感悟——〈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学纪实及反思》,作者在组织教学与进行教学反思时,有一个很清晰的思路,把读放在第一位,以读贯穿始终,在反思中,作者提出一个问题:什么是“以读贯穿”,对于这样一篇课文又要读什么,从题目中所体现中的三点,作者作了深入的分析,结合自己的教学,细致入微地进一步解释了作者在这三个方面是怎么样的,如何做的,又是如何来认识的,这样就更进了一步。

如果在一段时间重复上过同一堂课,那么作者对这一堂课中所反映出来的问题,可能认识更深笔者编者组织了一篇《聚集:让课堂提问更有效——以〈散步〉教学为例》,这一课并不是作者来执教的,但作者同时都观摩了这一堂的两次执教。第一次执教时,教者设计了三个教学环节,从课堂效果来看,这三个环节都不成功。作者分析后,认为是收与放,发散与聚集,很多问题设计得过于空泛,偏离了教学目标与文本所体现的价值,在如此的分析之上,教者又作了一次修改,力求在主问题上让所提问题聚集,让课堂提问更有效果,作出修改后,课堂完全变了样,在反思中,作者引出了发散与聚集的讨论,并从教学价值与教学目标两个方面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

综上所述,作为编辑,一方面要广泛阅读相关书籍杂志,从优秀的教学反思中寻找编辑稿件的灵感,提高自己审视稿件的能力;另一方面要和作者一起,分析课堂教学,帮助作者抓住问题的实质,从而为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甚至编辑水平的提高打好基础。

编辑∕高伟

李莉(1979-),女,中级职称,现为《黑龙江教育·中学版》执行主编,研究方向:中学语文学科、心理教育等。

猜你喜欢

稿件课堂设计
录用稿件补充说明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瞒天过海——仿生设计萌到家
设计秀
有种设计叫而专
Shanx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Visitor Professor Donald Grierson*
本刊欢迎下列稿件
特约稿件
设计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