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展社区语言教育,放弃外语教育

2014-04-07徐大明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学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母语外语社区

徐大明

(南京大学 文学院,南京210093)

目前关于外语教育的讨论日渐升温,部分省份降低高考外语的比重也引起有关人士的关注。我们认为,这些现象都是我国社会发展和公众自主意识增强的结果。现代化使我们抛弃了闭关锁国、盲目排外的思想,改革开放推动了外语教育的发展。特别是近三十年来,外语教育的大发展,使我国成为世界上学习外语人数最多的国家。我国的外语教育,在推动国际交流和贸易发展方面取得了一些成就,同时也逐渐暴露出了一些问题。目前的公众讨论和高考调整就是针对这些问题的反应。

目前外语教育发现的问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规模大、质量低;二是投入大、收效低;三是声势大、作用少。究其原因都是缺乏科学的语言教育规划所致。①缺乏语言教育规划的更基本的原因是缺乏语言战略思想的指导。

语言战略和“语言经济”②视角可以帮助我们减少语言教育规划中的盲目性。下面我们先从语言战略视角来讨论语言教育规划,具体针对外语教育中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建议。

一、语言战略研究

世纪之交的思考为许多国家提供了开展战略研究的条件,使得原本以国防和安全为主要对象的战略研究扩展到政治、经济、外交、社会管理、文化发展等多个领域;与此同时,“语言战略”也提上了议事日程。“语言战略研究”是自2007年以来系统地展开的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应用语言学研究,目前已经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③

“语言战略”不是泛指任何与语言有关的工作,也不应该局限于特指某一项语言活动的策略。作为一个术语,它应该是“语言”和“战略”的基本意义的结合。因此,“语言战略”是语言规划领域中的一个分支,是语言规划中的“战略”部分,具有“统筹全局”和“提纲挈领”的特征。以语言教育规划为例,战略方面的思考就不能只考虑语言教育本身,还要考虑国家语言发展的大战略,也不能只考虑语言教育的某一个方面,如外语教育,要统筹兼顾语言教育的各个方面。它不必要深入到每个部分的细节,但要将各个部分有机结合起来,协调一致地去发挥其总体作用。

具体地讲,语言教育规划首先要考虑的是怎样给力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在这一大前提下,母语教育和外语教育的关系问题就比较明确了。对于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来说,母语教育更重要。外语重要,但是母语更重要,不能用外语教育来冲击母语教育。这一点,理论上比较容易接受,实践上却可能出问题。在决定升学考试科目的比重的时候,如果外语不能与母语保持同样的比重,是否大家都可以接受呢?对于少数民族学生来说,是作为母语的民族语言的学习更重要,还是外语的学习更重要呢?

一种语言的重要性,从大战略的角度,不是看它是否是考试科目,不是看它能带来的眼前利益和局部利益,而是看它对全局利益和长远利益的作用。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来看,多语、多文化是有利的;因此,我们应该保护和发展我国的少数民族语言。所以,我们应该支持民族语言教育,特别是作为母语的民族语言教育。从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来看,建设和谐的语言生活,发展语言经济是符合当前形势的举措。因此,应该发展行之有效的语言教育,学以致用的语言教育;发展能够促进社会平等、民族团结的语言教育,能够促进文化繁荣、经济发展的语言教育。

“语言管理”是比较新的语言规划理论①参见Spolsky·Paul.Language Management,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9年,第105 -106 页。,已经体现经济学的思想。“语言经济”则进一步聚焦到语言本身所能产生的经济效益。②参见徐大明《关于语言经济的七个问题》,载《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5 期,第7 -15 页。在考虑到母语教育和外语教育的调配时,自然可以根据其能产生的经济效益来决定,但不能不考虑其投入成本,其中包括语言学习的机会成本。母语教育优于外语教育的另一个原因,可能就是其较高的学习效率。外语教育“投入多、收效少”③参见王初明《正确认识外语学习过程是提高外语教学质量的关键》,载《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年第10 期,第40-42 页。的特点恐怕是不可避免的。

从语言经济学的视角看:决定外语教育的功过和去留,既需要看其收益,也要计算其成本;既需要看其本身的收益和成本,也要看外部效益和成本。

二、外语教育的成与败

现代化的过程是一个国际化的过程,因此,外语教育进入现代教育。在教育普及的过程中,外语开始广泛进入普通教育的领域,使得以前只有特权和贵族阶层可以接触的外语开始与平民百姓结缘。从这一角度看,外语教育的发展促进了社会平等。此外,外语教育也传播了国际文化,使得民族和国家之间相互了解,促进贸易和合作,有利世界和平。但是,我们也不能过于理想化地评估外语教育,还要看看其现实的状况。而且,在全球化的新形势下,一些新情况和新因素也需要纳入评估过程。

从总的趋势上看,世界范围的外语教育是在把历史上的精英教育的内容扩展到了平民教育。在中国这样的社会主义国家,更没有人专门推崇精英教育。因此,中国尝试了一个大规模的“全民学外语”的实验。在普及性教育中全面教授外语,对于提升民众的外语意识产生了一定作用。但是,由于无法均衡地提供外语学习的条件,学习条件的差异进一步体现到学习结果的差异,而这些差异客观上形成了社会流动的障碍,强化了社会不平等。④参见林洁《布卢姆的认知目标分类和中国乡村现状:在乡村教育大环境里重新评估“死记硬背”》,载《乡村教育》,2013年第1 期,第83 -99 页。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分布是大背景;但是,外语教育是扩大中国城乡教育差别的一个重要因素;这与外语教育本身的特点是分不开的。从这个角度看,对于外语教育条件较差的农村考生免除一些外语要求似乎是必要的;同理,对于承担着“三语教育”的学习负担的少数民族考生,也应该有类似的政策。

改革开放,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都需要大量掌握外语技能的人才。如果我们的外语教育适应了这一需要,则毋庸置疑了。但是,为什么还有强烈的质疑之辞呢?①参见蔡永良《关于我国语言战略问题的几点思考》,载《外语界》2011年第1 期,第8 -12 页;谭学纯,肖莉《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语言教育对策和话语权》,载《语言文字应用》2006年第4 期,第20 -26 页;李宇明《中国外语规划的若干思考》,载《外国语》,2010年第1 期,第2 -8 页。是教学的问题吗?②参见王初明《正确认识外语学习过程是提高外语教学质量的关键》,载《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年第10 期,第40 -42页。是语言教育规划的问题吗?③参见蔡永良《关于我国语言战略问题的几点思考》,载《外语界》,2011年第1 期,第8 -12 页。还是语言政策的问题?④参见徐大明《语言经济与语言“不经济”》,载《国际中国语言学会第19 届年会论文集》,国际中国语言学会,2011年。还是语言学基础理论的问题?⑤参见徐大明《语言能力、语言意识和语言素质》,载李向玉《澳门语言文化研究》,澳门理工学院,2013年,第22 -29 页。

似乎有必要思考如下观点:中国的外语教育基本上是成功的;我们做到了应该做到的程度;没有达到的恐怕是过高的标准,是无法实现的目标。⑥参见徐大明《母语平等政策的政治经济效益》,载《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6 期,第1 -6 页。中国的外语教育近几十年来为国家培养了无数的人才,为改革开放作出了重要贡献。但这不是说中国的外语教育就没有改进的余地,也不是说要保持现状。事实上,中国的外语教育需要较大的改革。这样说,不是说中国的外语教育就一定比其他国家的外语教育差,而是我们有更迫切的改革的需要。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作为多年来强有力地带动世界经济发展的国家,中国的教育改革将会产生宏大深远的作用和影响。

基于我国已经作出的巨大规模的外语教育的实验,我们可以得出一些实验结果了。可以肯定:我们的外语教师是积极努力的,我们的学生是聪明勤奋的,我们的教学是有一定成效的。但是,为什么合格的外语人才还供不应求?为什么许多学生,家长,学校和教育部门还认为外语教育是“投入多、收效少”的赔本生意呢?我们可以说,中国的大实验已经证明,目前的外语教育模式是达不到我们原来预期的结果的。站在目前的角度,看来有两种选择:一是放弃当前的外语教育;二是调整我们对外语教育的期待目标。

其实我们还有第三条道路,这就是不要绝对化,要适当地将上述两方面结合:一方面改革教学本身,一方面调整教学目标。然而,我们在理论上要旗帜鲜明:从理论上要放弃“外语教育”,代之以“社区语言教育”。

三、什么是“社区语言教育”

全球化的时代,是资源开始自由流动的时代。语言资源也在跨国界流动。因此,将语言截然区分为“国内语言”和“外国语言”成为越来越不切实际的做法。中国的外语教育与改革开放是相辅相成的,不仅外语教育助力改革开放,改革开放也成就了外语教育。由于改革开放,外语不再只是课堂上才有的语言,而成为社区中活生生的语言,学了外语,马上可以在现实中应用。经过实践检验的外语,才能成为真正的语言能力。何为语言?语言是互动。⑦参见甘柏兹《会话策略》,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1 -3 页。没有真实的言语互动就不可能获得真正的语言能力。语言在哪里?语言活在社区里。⑧参见徐大明《言语社区理论》,载《中国社会语言学》,2004年第1 期,第1 -5 页。脱离社区的语言,就失去了活力。只能通过课堂的狭窄窗口观察到的语言,是“纯粹”的外语。这种条件下,学生由于缺乏足够的互动性和真实性输入,难以习得该语言。⑨参见Krashen.S.D.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Second Language Leaning,Oxford:Pergamon,1981,第243 -246 页。我国的外语教育之所以取得了很多成效,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许多外语进入了我们的社区,成为实质上的“社区语言”。

根据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第二语言习得既依赖一定的外部条件,也依赖学习者本身的条件。上述的社区条件,被我国的大实验进一步证明:城市的外语条件较充分,所以城市的外语学习结果优于乡村;某些外语如英语、日语,在国内的互动的机会较多,习得的结果就优于其他外语。从另一个角度看,由于我国的绝大部分学生没有与外语母语人互动的机会,所以普遍没有掌握所学外语的交际能力。总而言之,外语的“社区语言化”与外语学习效果成正比。此外,如果你有机会进入目标语言的社区,你的学习效果随即大不相同。这些都说明,有效的第二语言习得仅限于“社区语言”。个人的经历、情感、天赋与外部条件相互作用,进一步造成习得结果的差异,但是“社区性”往往是较重要的条件。

社区语言不仅是最有条件习得的第二语言,也是最有用的第二语言,它是我们语言生活的一部分,是我们经济生活的一部分,是我们的邻居的语言、同事的语言、客户的语言,甚至是我们的工作语言,进而可能发展成为我们个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这些语言,我们不用背单词,也不用考语法,我们在使用中自然习得,甚至于可以象母语一样,虽然讲不出规则,却可能熟练使用。

从语言规划的角度来看,我们应该优先发展我国国内语言的教育,重点发展本地区语言的教育,不仅是母语教育,第二语言教育也要因地制宜,采取“就近”的原则,例如云南少数民族学生学习越老缅语等。①参见原一川、钟维、吴建西等《三语背景下云南跨境民族外语教育规划》,载《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6 期,第18 -25 页。

所以,语言教育的排序应该是:母语、社区语,然后才是外语;从习得的可能性看是如此,从学以致用的目的性看也是如此。

在全球化的时代,外语教育终将退出历史舞台。如果目前你还是在把外语作为知识来教,你可以考虑怎样把它与专业的知识集合起来。如果你是在把它作为一个技能来教,最好是把它与专业技能结合起来。一种语言,贯穿于一种文化之中。所以,要想全面掌握一种外语是不可能的。因为,语言即语言生活。没有足够的语言生活,就没有足够的语言能力。这就是为什么对我们的母语,我们还要不断的学习,不断提高母语的运用能力。语言生活包罗万象,同时还在不断地发展变化。脱离了该语言生活,就生疏了该语言能力;深入了该语言生活,就发展了该语言能力。在过去“内外有别”的时代,一知半解的外语知识已属罕见的现象,所以对“外语能力”缺乏准确的衡量。但是,目前的外语能力经常要受到实践的检验,因为它会出现在你的社区之内,会需要你用它来解决问题,而且需要有效率地解决问题。如果它成为你社区中的一种常用语言,你可能需要用它去工作,去竞争。不仅在学外语的圈子里竞争,很可能要用它去与母语人竞争。

然而,如果我们花很多的时间来实践和锤炼外语,我们又怎样能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继续提高和改进我们的母语?如果你放弃你的母语,你怎样保持你双语人的优势?因此,需要有所取舍,有所均衡。

放弃外语教育的一个途径是逐步过渡到社区语言教育。社区语言教育是务实的语言教育,它不是为学习而学习的语言教育,是为了现实的语言交际目的的语言教育,是解决当前的多语社区的和谐发展问题的语言教育。如果你已经错过了将某一种语言习得成为母语的机会,你仍然可以将它习得成为一种熟练的第二语言,条件是它是你的社区语言。

社区语言是有一定范围的,是领域语言。人生是有限的,一个人的语言生活的总量是有限的。语言是实践,没有足够的实践就没有足够的语言能力。语言能力是相对能力,你的语言实践没有母语人的多,你的语言能力就没有母语人的扎实。但是,作为专业语言,作为领域语言,你也许还有足够的时间来掌握,也许你还有足够的实践来完善。因为它是专业语言,可能母语人也要从头学过,也可能就没有特殊的优势。作为规范化了的工作语言,有了足够的训练的和实践,我们就可以应付裕如。但是,作为毫无限制的“外语”,你的优势可能体现在面对其他学习者的应试教育中,但你在母语人面前永远处于劣势。

一种语言,如果是作为有一定范围、有一定规范、有比较公平的竞争机会的社区语言,它是值得学的,也是可以有希望学会的。如果忘乎所以,以为可以通过学外语而达到该语言的母语人的水平,就不现实了。

四、怎样放弃外语教育

从教育者的角度,我们也应该把这一事实告诉学生。我们的教学目标也应该根据现实的需要和习得的条件来制定。如果该目标语言是社区语言,就需要根据社区的实际需要来制定教学大纲,要根据该语言在社区语言生活中出现的比例来确定习得的期望值。

要解决对外交往的问题,不能完全依靠外语教育,要尽快地过渡到语言翻译、语言科技和语言服务的层面[4]。在知识爆炸、技术革命、生产和生活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无论是一个国家,一个团体还是一个个人,都不能再浪费时间在少慢差费的外语学习上了,当务之急是掌握社区语言。语言教育规划应随之调整。

结 语

以上我们从语言战略的视角分析了我国目前外语教育面对的问题,提出了发展社区语言教育的观点。我们发现,“外语教育”的概念有待澄清。目前的“外语教育”其实包括三类情况:(1)实质上的“社区语言”教育;(2)一定程度的“社区语言”教育;(3)“纯粹”的外语教育,依次具有不同程度的效果。第一种情况,社区语言教育效果最佳;第三种情况,“纯粹”的外语教育基本无效;第二种情况,效果有一些,社区化程度越高,语言教育越有成效。

通过将外语教育专业化、领域化,从而实现外语教育的社区化,是改革目前外语教育的可行性途径。这样的做法既符合第二语言习得的客观规律,也能符合我国国家发展的大战略。通过减少低效率的外语教育的时间,我们可以增加一些学以致用的我国少数民族语言的第二语言教育;如果它们是我们的社区语言,必然会取得良好的效果。以社区语言教育取代现有的外语教育,是我国语言教育应该采取的发展方向。

猜你喜欢

母语外语社区
社区大作战
母语
3D打印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外语教育:“高大上”+“接地气”
母语
大山教你学外语
大山教你学外语
母语写作的宿命——《圣天门口》未完的话
如何积极应对社区老年抑郁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