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微电影创作与校园文化建设

2014-04-07高强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4年4期
关键词:校园文化校园大学生

高强

(黑龙江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80)

一、微电影概况

1.微电影的界定

说到“微电影”的具体含义,学界并未给出明确的说法。虽然微电影的形态并不高深,但是它的指向却有模糊性,很多电影人给出了不同的说法。比如,电影导演王小帅定义微电影为“就是短片……改头换面”[1]。我国新生代导演的佼佼者陆川认为“微电影就是由以前的短片演变而来,只不过微博诞生之后,短片也赶时髦换了个‘微电影’的新名称”[2]。每个人的观点不同,见解不同,但都有其道理。目前,关于“微电影”的定义普遍使用较多的是来自百度百科的说法:“微电影,即微型电影,又称微影。是指专门运用在各种新媒体平台上播放的、适合在移动状态和短时休闲状态下观看的、具有完整策划和系统制作体系支持的具有完整故事情节的‘微(超短)时’(30秒-300秒)放映,‘微(超短)周期制作(1~7天或数周)’和‘微(超小)规模投资(几千~数千万元每部)’的视频(‘类’电影)短片,内容融合了幽默搞怪、时尚潮流、公益教育、商业定制等主题,可以单独成篇,也可系列成剧。”

2.微电影的特点

从传播内容上看,微电影具有三个最本质的特点:微投资、微时长和微周期。正是这些区别于传统电影的特征,使得微电影呈现出平民性、草根性。观众不再仅仅坐在屏幕前观看明星们演绎的电影,不再仅仅是一个旁观者。普通百姓也可以写剧本、拍摄影片。微电影使电影创作变成人人皆可参与的艺术。

二、校园微电影与校园文化的关联性

学校的主体当然是学生,每一个学生都生活在学校中,校园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学生们不仅体会着校园文化中物质环境的变化,还自觉不自觉地感受着校园文化的精神内涵。作为学校的主体,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群体,学生们在接受校园文化氛围的同时,更要起到引导与塑造的作用,充分发挥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在校园微电影的创作中,教师起到的仅是辅导作用,作为主体的仍然是学生本身。学生亲身感受校园文化,结合有趣、感兴趣的故事情节,把校园文化的内涵展现出来。用短短的电影视频表达正面的教育意义,增强学生对校园文化的认同感,从而起到育人的作用,进而促进校园文化建设。

三、大学生创作微电影的可行性分析

1.微电影制作门槛低

微电影的微投资、微时长和微周期的特征告诉我们大学生制作微电影是非常容易实现的。首先,制作微电影不需要很多的费用,学生们完全可以根据自身的经济实力来选择拍摄所需的道具、场景,只要提前预算好,就会在学生的经济承受能力范围之内。其次,制作微电影不需要拍摄传统电影所需要的正规、价格昂贵的器材,学生们完全可以用手机、照相机、录像机等已有的设备来进行拍摄。最后,将拍摄好的微电影只须要上传到网络上就可以让广大的受众观看到,并不需要像传统电影一样在电影院放映,微电影的发布渠道更加简单。

2.科学技术迅速发展

近年来,科学技术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发展。我们的生活空间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实现了曾经认为并不可能实现的梦想。其中的一些科技为孕育校园微电影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首先,拍摄器材的价格明显降低,并且种类齐全、携带方便。手机、相机等设备的功能也更加多样,基本都具备摄像的功能。学生们只须要用自己原本就有的摄像器材,就可以随时随地拍摄出表达自己观点的微电影,不会为资金和设备问题而为难,大学生完全可以实现自己的电影梦。

其次,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视频剪辑、制作的软件十分普及,操作简单,网络上的教程也很多。没有专门学习过视频软件的学生也可以在下载后自己学习操作,为后期的视频剪辑提供了便利。

最后,网络技术的发展使校园微电影的发布更加简单便捷。学生只须要把拍摄好的作品发布在微博或者人人网等媒体平台上,就可以让更多的同学观看。随着智能手机的发展,它的便捷性、交互性的特点使人们利用短短的碎片时间就可以欣赏微电影。并且可以对学生们制作的微电影进行评论、互动。

3.大学生的需求

大学生是引领时尚的风向标,拍摄微电影是比较新鲜、时尚的,学生们已经不能仅仅满足于分享文字、图片等静态的内容,视频的制作越来越吸引广大的学生群体。大学生用镜头捕捉校园里的点点滴滴,表达思想、记录社会生活。在这个过程里不仅获得了乐趣,还会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四、大学生微电影对校园文化建设的作用

校园微电影不仅仅是一种娱乐方式,更代表了一种文化的传播形态。大学生将真实的校园故事经过艺术加工,融入自己的主观思想、客观的分析,得到积极正面的信息传递给受众,潜移默化地对其进行教育。最后,使广大在校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学生对校园文化的认同感。

1.励志题材传递正能量

微电影与传统媒体相比,门槛较低,具有亲民性、贴近性。微电影所传达的内容和观看者的生活故事息息相关,深入到学生们的内心世界、思想脉搏,甚至会把自己想象成剧中人,引起强烈的共鸣。因此,多拍摄具有正能量的励志题材的微电影作品,会在无形中传递出积极乐观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励志的校园微电影能在剧情中渗透着学生们对社会、人生的深刻思考,养成对真假、善恶、美丑的分辨能力,受众在观看时会不知不觉地唤醒内心的自我价值感,产生正能量和奋发向上的人生追求。

2.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课堂,老师都是通过马克思主义、思想道德与修养等课程来进行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而这些课程带有明显的说教特点,即使老师讲的再好,学生们大多都不愿意听。然而,在新的形势下,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要采取新的有效的方式,学校的相关教师要进行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微电影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此种需求,它贴近学生们的日常生活,自己可以参与进来,远离了灌输理论的方式,学生的积极性会很高。微电影的内容恰恰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产生思考。比如说短短的十分钟左右关于亲情的微电影,会让那些平时只知道向父母索取爱,而不会关心父母的学生愧疚,认识到自身的不足,进而自主地改正。

3.促进学生素质全面提高

校园微电影的制作紧紧围绕着校园文化,大学生通过创作微电影,增强了创新能力、开拓了思维,通过写剧本、拍摄、后期制作、发布等多个环节,学生们在其中锻炼了团队合作等能力,对社会和生活有了更加全面、正确的认识。在这一过程中,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校园文化的认同感,还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素质教育的目的。健康向上的校园微电影有利于形成良好的风气,有助于校园文化建设。

大学生创作校园微电影,开拓了学生的视野,使学生的素质得到全面发展,并且对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起到重要的作用。与传统的教育和宣传相比较,校园微电影更为新颖,甚至是更为有效的载体。高校应鼓励、支持、配合大学生创作微电影,加强理论研究和实践指导,给予政策扶持、经费投入,多举办一些校园微电影比赛,把学生关注的感兴趣的校园故事、热点问题拍成微电影传播,会对校园文化建设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1]王小帅,于德俊.微电影,我心忧[J].电影,2012,(5).

[2]熊丽,“5W”论微电影(上)[J].成功营销学,2012,(7).

猜你喜欢

校园文化校园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与探索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