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实践教育的创新性与多样性的发展及应用

2014-04-07付文龙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4年4期
关键词:创新性理论人才

张 权,付文龙

(哈尔滨师范大学教务处,黑龙江哈尔滨150025)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阶段已转向大众化教育阶段。随着接受高等教育的人群增多,人才培养规格多元化、个性化日趋明显,社会要求人才类型有更强的应用能力、社会适应能力、更高的专业素质和动手能力。所以本科应用型人才具有更宽厚的知识,更强的技术应用能力、社会适应能力,更高的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相对科学型人才而言,具有更快的上手能力,更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其人才的主体规格为:基础实,知识宽,能力强,素质高,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专业能力。

实践是认知的基础,正所谓实践出真知。所以高等学校应把实践教学的目标定位为培养高素质、创新性人才,实践教学是能够验证理论知识学习情况的基础,同样也能够成为提升理论教学的方法。学生可以在实践教学中发现问题并从问题中了解了自己理论知识的不足,在理论知识中让实践知识得到升华、创新,这就是实践教学的独特作用。

各高校为了贯彻教育部的相关文件精神,都加强了学科相关的实践教学,在教学的人才培养方案中也把实践培养人才纳入了主体部分。但目前一些高校的实践教学仍然存在着一些模式化和单一化等问题,比如,理论教学不能结合实践进行,在实践中不能得出理论知识,每年的实践教学大同小异。这些问题的存在是必然的,因为传统教育中“重理论,轻实践”的观念根深蒂固,好多教师都是从这个理念中培养起来的,而新时代的教学方法又刚刚起步,一些教师很难转变传统的教育模式。中国传统的教育模式都是在“复制”,而西方国家的教育方式则是“创造”。西方人更注重个性培养,而中国在培养模式中更注重学生的模仿能力,而不重视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实践教学方面也是如此,没有创新性和多元性的实践教学体系,模仿照搬情况严重,没有培养让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而是把学生“复制”成千篇一律的模式化人才。如此培养的学生缺乏创造性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应如何培养个性化创新人才,在教学方法上应改变传统的实践教学模式,把单一的理论培养变成多元化的个性化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的体系。把实践教学应用到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层面上来,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根本就是发展实践教学,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让实践教学成为提升教学质量,培养学生个性化和素质教育的突破口,让学生从实践教学中更好地学习理论知识,发挥自身特长,从实践的认知学习、社会实践、生产实践等多样化的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全面推进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改革和创新。

把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作为实践教学的根本,在个性化培养上努力,尽可能地让学生在实践教学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曾经的诺基亚广告语说过“科技以人为本”,而现在的教育也应该做到“教学以培养人才为本”,注重个性化实用型培养,才是新时代教学改革必备的条件。

应如何做好实践教学的改革,让实践教学更富有创新性和多样性,是实践教学改革的关键。实践应以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为基础,给学生创新创造的空间并作为目标,做出理论化和系统化的改革。

一、建立系统的实践教学体系

1.课上的理论教学结合实践教学情境设计。根据不同的课程,探索课程教育方式,采用启发式教学、情景模拟式教学等方式,通过设计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从实践中学习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再运用理论知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也是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过程。

2.认知实习和实践实习。为使学生深入了解自身所学专业及课程设置情况,提高学习兴趣,培养专业素质,提高专业技能,认知实习和实践实习是实践教学的必要环节。计划相关专业到对应的企业、实验室、实习基地参观学习,在实践实习中让理论知识得到充分的验证,让理论知识在实践实习中得到实际应用,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动手能力。除必要的验证性实践外,不断增加探索性、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拓宽设计内容,提高学生创造的主观能动性和独立思考能力;综合实习与生产实际挂钩,增加学生直接知识的体验,培养他们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社会实践教学。由负责实践课程部门组建学校社会实践团队,增加学生在社会实践的机会,可采用长期和短期社会实践和实践课程相结合,在社会实践中锻炼学习,从思想政治教育到专业理论都可以作为社会实践教学的基础,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团队协作双方面能力,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得到提高。

4.科研实践研究。在经过认知实习和实践实习及社会实践后,成立专门的科研小组,对相应的实践课程进行剖析研究,让理论在实践中得到充分论证的同时,再从实践中充实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让理论得到升华。成立科研活动小组和实践创新团队,大力扶持优秀的团队,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组织相对应专业的实践技能大赛,从而激发学生的主观学习性。

5.创新生产实践。通过科研实践的研究,形成创新生产小组,校内校外相结合,生产实践研究相结合,组织学生参加先进企业的研究项目,学习实践,在校内对相关专业知识进行大胆创新生产,总结创新生产中的不足,让学到的知识通过实践生产得到充分的验证。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特点和阶段,逐层研究,形成阶梯型创新生产模式,从低年级到高年级,贯穿整个实践体系。

二、实践创新教学的应用

1.应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法。高等教育培养应用型、职业型、高级技能人才的教学体系,主要包括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应用型的理论教学体系与实践教学体系互相渗透,相辅相成。理论教学是实践教学的基础,实践教学是理论教学的应用,所以在系统的实践教学体系中,课上的理论教学结合教学情境设计,更容易让学生接受,也更容易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比如在就业指导课的课堂上,由教师担任聘用方,由学生扮演应聘者,组织小规模的应聘情景模式,学生们在课堂中得到了锻炼,教师在情境设计中传授了理论知识,再通过教师的理论知识灌输以及启发式教学等方式,使课堂学习的过程不仅是获取理论知识的过程,也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和创新能力的一种最好的方式。

2.通过认知实践教学增强对理论教学的理解。在认知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的基础上通过实践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在高等教育的培养中不应该出现“死读书,读死书”的现象。让学生通过认知实践教育方式对专业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通过认知教育让知识理解得更加透彻,避免出现“瞎子摸象”的教学方法,在实践中讲理论,在理论上推展实践。比如可以组织学生去相应学科的公司、工厂和学校去参观、听讲座、组织研讨小组。在这一点上,我们团队根据实践教学认知教学组织学生去听取专家讲座“龙江讲坛”的活动,在活动中学生们通过对课堂外的认知实践学习,丰富自己的知识,同样也丰富了课余活动。学生们反响强烈,并且要求多次听讲。这种认知教学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样也让他们通过认知实践教学更好的掌握理论知识。

3.通过科研实践研究启发学生创新生产实践。由教师指导,组成创新科研小组,首先对基本的理论知识进行科研实践,在基础理论的研究中探索创新的生产模式,可在实验室或者是社会实践教学中开展,比如在生物实验室中可以让学生对其花苗的培育进行研究,在土壤中的培育、在营养液中的培育有什么不同,让学生在理论知识中实践,通过实践得出理论知识的结论,说明对其改变培养环境时对花苗所造成的不同影响,如果在培养环境中加入可实施的另一种环境,会有什么改变,加以研究、创新,并得出结论。学生在这种实验实践中,不仅有浓厚的兴趣去开展实验,又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动脑能力、创新能力。目前的高校己经基本完成了实验室和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所以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加以科研实践小组的成立,根据学生的兴趣分组,将学生的积极性和科研性调动起来,与创新生产实践相结合,能够全面提高高校的实践教学应用。

4.学习、生产、研究和创新相结合的校企共赢的合作模式。校企合作有两大好处,高校方面可以根据理论知识的需要去企业进行生产实践,通过初期的认知实践,生产实践再到最后的研究实践和创新实践,通过与企业合作来完成理论向实践的转向过程,让学生在校期间就可以了解企业的运作模式。第二大好处就是学校在培养尖端人才的同时企业可以从中发现人才,培养人才。为日后企业填进新型人才奠定基础。所以说校企合作是校企供应的局面。

三、构建完善的实践教学平台

1.加强实践教学制度的构建。应构建完善的实践教学大纲,从认知实践、社会实践、生产实践、科研实践以至于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等各类实践教学汇编成纲,并且有完善的管理制度,做到实践教学各院系的总结和改进计划,实施成果也都有纲可依。完善的实践教学管理制度是实践教学的基础,也是实践教学更加系统化、规范化。

2.确保实践教学的充足性。理论教学是基础,实践教学是将基础得以应用,如今的社会更需要应用型、素质型人才,光靠理论知识已经很难在当代的社会中发展,所以单纯的理论教学已经不能满足当今社会的人才需求。高校应将理论教学时间和实践教学时间有效的分配,制订出合理的实践教学的课时要求。只有给学生更合理的实践教学周期,才能让学生更好地在实践过程中学习和创新。

3.加大实践教学的经费投入。多元化的实践教学,创新性的实验实训课,都需要实验室的完善和社会实践的投入,学生科研经费的投入也是实践教学的关键。实验教学是学生把理论知识转化成能力的必不可少的环节,要想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必须加强对实验室的建设。实验室的综合性和自主创新实验室的构造,可以大大加强学生实验实践的兴趣,是提高他们的科研性和创新性的平台。鼓励学生创新性研究,以创新科技基金的形式提供,更好地调动学生们科研能力的兴趣,同时也能提高实验室的利用率。

4.拓展校内外实习基地的建设。只有稳定的高水平的校内外实习基地才能提供实践教学的保障,所以学校不仅要稳定现有的优秀的校内外实习基地,更应该拓展新型的、优秀的实习基地,只有让学生接触新兴的实习基地,才能与新时代的社会环境。尤其是能让学生进入到企业公司生产第一线上去体验实习,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才能发挥更多的能力。

5.加强实践教学教师的队伍建设。要想保证高质量的实践教学,就必须加强实践教学教师队伍的建设。现在很多高校理论课教师很多,但是主管实践教学的教师却很稀缺,对于这种情况,应该考虑将年轻一代的理论教学教师培养成为理论与实践教学双手抓的全面性教师,提高实践教学的整体队伍。还有一种就是将企业相关的技术人员或是专家请进学校进行特定模式的讲授,将这种技术人员或专家与学校理论性教师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会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

实践教学的核心是以人才的培养为目的的,如何才能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自己,提升自己,才是实践教学的主旨核心。

我们应该鼓励有能力的学生申报科研项目,培养学生科研能力的积极性,全面调动学生的兴趣。如果获得科研立项,由相关专业的教师带队进行研究指导,同时让他们将自己的想法以论文的方式写出来,并提供平台发表,充分调动学生们对科研的积极性。

综上所述,建立系统的教学体系、将多样性和创新性的实践教学得以应用以及提供给一个完善的教学平台都是提高实践教学发展的重点。多样性的实践教学培养学生有更多的兴趣来参与完成研究实践教学,而创新性的实践教学能够让学生更具有创造性和科研性,通过创新性、多样性的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动脑能力、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培养多元化、复合型人才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平台。

[1]张玉平.浅谈研究型大学的本科实践教学体系[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5,(3):63.

[2]王谢勇.构建多元化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7,(7):123.

[3]彭志广.实践教学体系创新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6,(8):16.

猜你喜欢

创新性理论人才
人才云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流动几何的创新性
论媒介文化的混杂性与创新性
忠实性与创新性——当代莎士比亚演出和改编批评的转向
成公绥赋作的模式化与创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