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春节礼俗与春节诗词

2014-04-07彭丹华张京华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6期
关键词:习俗古人诗词

彭丹华,张京华

(1.陕西师范大学 文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2;2.湖南科技学院,湖南 永州 425100)

春节不仅是中华民族最为盛大的传统节日之一,也是一连串充满希望的日子。《礼记·月令》曰:“日穷于次,月穷于纪,星回于天。数将几终,岁且更始。”意思是从春节开始,万物随即步入新一轮美好的轮回。

现在的春节一般指的是除夕和正月初一。实际上,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时间相当长,通常从腊八就开始拉开序幕,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五的元宵节,部分地区甚至延续到二月初二的龙抬头。这段时间中固定的节日有腊八、小年、除夕、元日、人日、元宵等。

需要说明的是,春节在民国以前确实是迎接立春的,正月初一称为元旦,但从民国时期开始,“元旦”之名被公历的1月1日“夺”去,正月初一则改称春节,也就有了“一年两头春”的说法。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之首,按公历在每年的二月四日或五日。按夏历,立春日一般都在除夕前后,因此立春也纳入春节的范围。

一、春节礼俗

春节历史悠久,千百年来形成了众多礼俗,部分礼俗随着社会的变迁消失,还有相当一部分则保留至今。

(一)腊八

俗话说:“过了腊八就是年。”因此腊八被看作是春节的开端,可惜今人时常把腊日与腊八混为一谈,但二者并不能等同。腊日起源很早,《礼记·郊特牲》:“天子大蜡八,伊耆氏始为蜡”,孔颖达疏谓伊耆氏为神农氏。腊日源于古代的感谢百神与祖先的祭祀,称为腊祭,一般在农事结束后举行,有庆祝农作物丰收的意味在里面。古人十分重视腊祭,子贡观其盛况说“一国之人皆若狂”,南宋吴自牧《梦梁录》称之为“君王腊”。腊祭的名称演变,《风俗通义·祀典》:“《礼传》曰:‘夏曰嘉平,殷曰清祀,周曰大蜡,汉改曰腊。’”汉代规定冬至后的第三个戌日为腊日,一直沿袭至宋代,自元代起不复腊祭。腊日的习俗一部分便渐渐消失,另一部分则融入了腊八。

腊八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十二月八日为腊日。《史记》陈胜有腊日之言,是谓此也。谚言‘腊鼓鸣,春草生’。村人并系细腰鼓,戴胡公头,及作金刚力士以逐疫,沐浴转除罪障。”驱傩是腊祭的风俗,这里已经把腊日混同为腊八了。腊八源于佛教,相传腊八为释迦牟尼降伏六师而成道的日子,佛徒在这日沐浴,作浴佛会,后来沐浴习俗传至民间。宋代兴起了腊八日食粥的习俗,佛寺煮粥赠予僧俗,各家各户也煮粥自食,馈赠友人。腊八粥又称“七宝粥”、“五味粥”,由各色米类、豆类、干果等熬制而成,用料讲究。元代君主在腊八日赐粥给王公大臣,明清两代君主在腊八日的早朝后都要赐食于百官。腊八日沐浴食粥的习俗至今仍保留着。

(二)小年

腊八之后年味渐浓,到小年时,家家户户便紧锣密鼓地为过年做准备。小年一般在农历十二月的二十三日或二十四日,宋人认为旧岁新年在这一天交接,又称“交年”。小年的主要习俗是祭灶。祭灶很受古人重视,在先秦时被列为五祀之一,祭品也很丰盛,《后汉书》载阴子方以黄羊祭灶,《荆楚岁时记》“以豚酒祭灶神”。发展到后来,灶神成为向上天汇报人间善恶的神仙,人们对灶神也显得即敬重又亲昵,有时甚至带了善意的调侃。宋代时供品有了众多甜食,希望灶神能多说好话,其中有一种名为“胶牙饧”的饴糖,被人认为是为了黏住灶神齿牙,让他不能言善恶,现在仍有各种各样的灶糖。又有用酒糟涂灶门的习俗,这样灶神便熏熏欲醉,无法言语。南宋范成大的《祭灶词》描述得很生动详细,“猪头烂熟双鱼鲜,豆沙甘松米饵圆。男儿酌献女儿避,酹酒烧钱灶君喜”。送灶时,还要为灶神用竹、纸扎马,并给马准备料豆和秣草,“媚灶”之意可谓到了极致。

十二月二十四日还有除残的习俗。除残又称为“打埃尘”、“扫尘”,是年终对居室庭院进行的大扫除,不同的地方打扫时间不一致,也有在腊月二十三日或二十七日的。古人称腊月二十四日为乱丝日,认为这一日百无禁忌,可以扫尘动土。除残习俗或源于古代驱逐疫鬼的仪式,古人认为尘垢容易藏纳疫鬼,应当一并扫除。又值交年节,新旧交替,更寄托了除陈布新的美好愿望。

(三)除夕

待到除夕,一切准备工作已经完备。除夕又称岁除、大尽、大年夜等,是一年的最后一日,据南宋吴自牧《梦梁录》记载,除夕这一日,“士庶家不论大小家,俱洒扫门闾,去尘秽,净庭户,换门神,挂钟馗,钉桃符,贴春牌,祭祀祖宗”。这些准备工作现在分散到从小年到除夕的几天中,如民谚所说“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宰猪肉;二十七,洗疚疾;二十八,贴窗花;二十九,去打酒;年三十,贴对子”。除夕风俗众多,除上述之外,还有如接灶神、清理账目、沐浴、祀井、薰香等,如今其中部分已经消失,但祭祀祖先、吃年夜饭、守岁等活动仍是除夕必不可少的风俗。

中华的祭祀祖先既是对祖先功业的追念,也表现出对生命的珍惜与尊重。年关岁尾的祭祀祖先是一年中最为隆重的一次,有的到野外给祖先上坟,有的到宗庙祠堂拜祖,现在大部分是在家中摆上祖先牌位,陈列供品,然后祭拜者依长幼次序上香跪拜。除夕的年夜饭对国人来说意义尤其重大,漂泊在外的游子都会在除夕赶回家,与家人相聚吃一顿团圆饭,席上通常要为不能回家的人也留一副餐具。《清嘉录》:“除夕夜,家庭举宴,长幼咸集,多作吉祥语,名曰‘年夜饭’,俗称‘合家欢’。”全国各地的年夜饭因为饮食习惯的不同各具特色,但其中都包含着吉祥祝福之意。这夜灯火通明,人们通宵达旦不睡,以迎新年,称之为守岁,早在晋朝便有了对这一习俗的记载。与亲人围炉守岁,既是对过往时光的珍惜,也表达了对新一年的美好期待。

(四)元旦

元旦,农历新年的第一天,古时称为元日、元正、正日、正旦、新正,清富察崇敦《燕京岁时记》云“京师谓元旦为大年初一”。自汉高祖刘邦起,元日朝见文武百官,百官向君主进颂称贺,称为元旦大朝会。朝会衣着、就坐,宴席、奏乐等均须遵守规定的礼仪,十分喜庆且隆重。唐宋时期的朝见者逐渐延展至外邦、僧侣道人。宋朝礼仪制度极为完备,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六记载“元旦朝会”最为详尽。这种活动一直延续到清朝。

元日起,春风送暖,又将到一年耕种之时,古人重视农业,而且元旦为一年之始,本身就是很特殊的日子,古人认为这日的天气状况预示了新年的收成。早在汉代就有自正月初一至初七“以阴晴占丰耗”的习俗。唐代演变为初一看天卜年,孟浩然《田家元日》诗:“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明代娄元礼《田家五行》云:“元日有雷,主禾麦皆吉。有雪,夏秋大旱。日岀时有红霞,丝贵。”另有根据风向判断水旱吉凶的,也有一些地区在除夕夜占卜,林林总总,不一而足。

拜年也是流传已久的传统新年习俗,宋人在岁首已互相贺年,上层士大夫交游很广,疲于奔波,便以投名帖的形式代替。到明清时,投谒拜年成为风气,明人陆荣就批评“朝官往来,多泛爱不专”,不如平民百姓的真心诚意。清人顾铁卿在《清嘉录》中描写,“男女以次拜家长毕,主者率卑幼,出谒邻族戚友,或止遣子弟代贺,谓之‘拜年’。至有终岁不相接者,此时亦互相往拜于门。”拜年从家中开始,初一早起,穿戴整齐,家中晚辈依次向长辈拜年。之后,一家之主带领晚辈向邻里亲友拜年,人们在路上相遇也会互相恭贺新年。

(五)人日

新年的第七日为人日,人日又称人胜节、人庆节、七元节。此节今天虽已消亡,但在古代却是一个大节。人日最早的记载是西汉东方朔的《占书》:“岁后八日:一日鸡,二日犬,三日豕,四日羊,五日牛,六日马,七日人,八日谷。”人们在这日占卜,认为从旦到暮,若天清气朗,则人民安乐,君臣和谐。“正月初七,厥日惟人”,古人单独庆祝这个节日,表现了对“人”的重视,把人置于禽畜之后,也是天人合一思想的体现。梁朝宗懔的《荆楚岁时记》里也有载录:“正月七日为人日,以七种菜为羹,剪彩为人,或镂金箔为人,以贴屏风,亦戴头鬓;又造华胜以相遗,登高赋诗。”这时的人日不单是占卜之日,已经具备了许多固定的习俗,可以看做是成熟的节日。

(六)元宵

元宵节又称上元、元夕、元夜,是新年的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整个春节期间最为欢快的节日。关于元宵节的起源,一说汉文帝为纪念平息“诸吕之乱”而设,一说源于汉武帝时祭祀太一神的燃灯节。不论哪一种,都说明汉代形成了元宵节的基本风俗。元宵节又被称为灯节,各式各样的花灯把夜晚装饰得分外美丽,赏灯的习俗流传至今。古人的彩灯制作技艺与今日相比也毫不逊色。唐朝时彩灯尚巨、尚丽,往往制作巨大的灯树、灯轮、灯柱等。据五代王仁裕《天宝遗事》记载,杨贵妃的姐姐韩国夫人在山头竖立百枝灯树,高八十丈,元宵夜点亮,方圆百里均清晰可见。又如唐张鷟《朝野佥载》记载唐睿宗年间,京城安福门外作灯轮,高二十丈,饰以金玉锦绮,燃灯五万盏。宋代的花灯尚巧,花样繁多,南宋周密《武林旧事》记载汴京灯会灯品达数千种,有琉璃灯、珠子灯、无骨灯、羊皮灯等,构思制作之精巧令人叹为观止,真正“今宵闲杀团团月,多少游人只看灯”。南宋时,花灯上还会写诗词隐语,以此来戏弄游人,后来演变为灯谜,更为元宵节添了不少乐趣。

元宵夜不仅有美丽的花灯,还有各种表演,“奇术异能,歌舞百戏,鳞鳞相切,乐声嘈杂十余里”(《东京梦华录》)。现在的元宵夜的舞龙舞狮、采莲船、踩高跷就是前人歌舞百戏发展而来的。古代实行宵禁,百姓不得在夜间随意行动,更不必说热闹的庆祝活动,但自汉朝以来,元宵不禁夜,且允许女子出游。元宵节的灿烂灯火与欢乐氛围,催生了无数旖旎的故事,连自称“才子词人”的柳永也感叹“更阑烛影花阴下,少年人、往往奇遇”。

古人重节气时序,这方面的诗文很多,早在唐代官方编写《艺文类聚》和《初学记》时,便设岁时部,依四时节序分类,收录相关诗文。《艺文类聚·岁时部上》分春夏秋冬四时,岁时部中分元正、人日、正月十五日、月晦、寒食、三月三、五月五、七月七、七月十五、九月九,岁时部下分社、伏、热、寒、腊、律、历,《初学记》的分类与之大致相同,但还有冬至、岁除等类,后世依据节令整理收录诗词由此而来。宋朝出现了专门吟咏节序的诗集,北宋时宋绶编《岁时杂咏》,选取汉魏至唐的相关节气时令诗作,惜后世不传。南宋蒲积中在其基础上增补本朝诗作,编成《古今岁时杂咏》,分类细致,自元日至除夜,按二十四节气与节日的时间顺序编排,当是现存的最早节序诗选。

春节诗词中记载的一些礼俗,与现在大致相同,如食腊八粥、祭灶、扫尘、祭祖、守岁、拜年等,只是从诗词来看,这些礼俗在古代更为隆重,且有一定的规范。而元旦大朝会、立春日迎春等活动,更是古代极为重要的典礼。

诗词记载的很多已经消失的风俗,虽然无法亲身体验,但我们还能凭着古人的描绘去想象,去感受。如人日,此节今天虽已消亡,但在古代却是一个大节。新年的第七日为人日,人日又称人胜节、人庆节、七元节。梁朝宗懔的《荆楚岁时记》云:“正月七日为人日,以七种菜为羹,剪彩为人,或镂金箔为人,以贴屏风,亦戴头鬓。又造华胜以相遗。登高赋诗。”这时的人日已经具备了许多固定的习俗,可以看做是成熟的节日。唐宋时期这些习俗保留得十分齐全,时常见诸吟咏。七菜羹是人日的应节食品,宋人沈遘《人日得人字韵五首》其三云:“香蔬七种美瓯爽,瑞象双趫体段伸。”此日剪彩为人、镂刻金箔为人,这些人形装饰戴在头上,称为人胜。人胜起于晋代,李商隐《人日即事》诗云:“镂金作胜传荆俗,剪彩为人起晋风”。唐朝时,君主在人日赐与王公大臣彩缕人胜,臣子则应制赋诗。人日还有登高的习俗,文人雅士常在这日出游,唐代诗人宋之问、乔侃、韩愈都有人日登高的诗作。降至明清,人日仍是特殊的日子,但节日气氛已然淡化,至近代终于消亡。“正月初七,厥日惟人”,古人单独庆祝这个节日,表现了对“人”的重视,对生命的珍惜。自隋薛道衡作《人日思归》诗以来,文人的人日诗词多表达对亲友的思念和问候。这些诗词中蕴涵的情感,仍时时触动我们的心灵。

春节诗词中有相当一部分应制之作。春节礼俗的形成,大多是由上及下,由官方至民间的。如年终的腊祭,本为天子祭祀与农事相关的神,祈祷来年风调雨顺,南宋吴自牧《梦梁录》尚把腊日称之为“君王腊”。后来,不仅君王腊日祭祀,庶民也在腊日祭祀百神与祖先。又如在周代,立春时天子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去东郊迎春,祈求丰收。后世立春日的迎春则成为从天子到庶民都参加的一向重要

二、春节诗词

活动。受到《诗经》以来的诗教传统影响,在这些重大的日子里,朝臣往往赋诗为记,一些爱好文学的君主也作诗,如隋炀帝《献岁宴宫臣》、唐太宗《守岁》《元日》等。春节的应制诗中,除夕守岁、元日朝会是比较常见的内容,作于立春、人日的应制诗也很多。这类诗作是典型的庙堂之作,庄重典雅,艺术上也常出匠心,很见功力。

春节诗词的另一方面是抒发个人心绪。《诗经·唐风·蟋蟀》:“蟋蟀在堂,岁聿其莫。今我不乐,日月其除。”源于岁末腊祭的春节一直都是欢乐的,子贡形容腊祭盛况说“一国之人皆若狂”,古人在一年的辛勤劳作后,合该有一段时间休息娱乐。因为除夕、元宵等节日的热闹气氛,今人时常将其比作西方的狂欢节,其实并非如此。“乐而无荒”,与西方的狂欢不同,春节诗词除去节日的欢乐外,表达出来的情感是多方面的,从这些诗词中更可看出一个民族的独特心态。岁除是一年将尽之时,同时又将迎来新的一年,对过往的回忆与怀念,对未来的憧憬与期盼,此时都糅杂在一起,百感交集。不论是孤身漂泊在外,还是与家人团聚,或是与友人唱和,人人都自有一番滋味。

贯穿整个春节诗词的主题是思归。戴叔伦《除夜宿石头驿》诗云:“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古代读书人多宦游,岁除也往往不能回家,在所有与家人团聚的节日里,春节无疑是最为特殊的,乡关之思此时最切。同样地,家人也挂念千里之外的未归人,高适《除夜作》云:“故乡今夜思千里,愁鬓明朝又一年”,便是以家人对自己的思念曲写思乡之情。春节诗词的另一主题是忧患,这一意识浸到传统文人骨子里,即便在热闹的节日里也不曾忘却。人生忧患,没有尽头,“身在远藩无所预,心怀百忧复千虑”(高适《人日寄杜二拾遗》),是对国家命运的忧虑;“来日便为经岁客,昨朝犹是少年人”(方干《除夜》),是对年华流逝的伤感;“半生忧患里,一梦有无中”(陈师道《除夜对酒赠少章》),是对身处困厄的悲苦。然而“哀而不伤”,无论怎样地哀戚愁苦,我们始终能看见传统文人隐忍自持的一面。

读古人春节诗词,以一颗柔软的心贴近古人的生活与思想,便是拾取民族散落的一线久远记忆,更期盼可以唤起今人对春节的记忆,增进对传统文化的了解,而不止是浮于节日的热闹。

猜你喜欢

习俗古人诗词
好玩的古人
古人怎么洗澡?
古人到底姓什么?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古人如何睡眠养生?
诗词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