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学困生转型的战略分析

2014-04-07张文霞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6期
关键词:学困生知识点小学生

张文霞

(吉林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吉林 四平 136000)

当今社会很多家长在为孩子的数学成绩而烦恼,很多小学生在学习数学中会遇到困难,学习效果不理想,继而产生挫败感,久而久之会对数学产生厌烦情绪。这种不良情绪不仅会影响学生以后对数学的学习态度,而且还会影响学生对数学的学习信心。因此,探讨小学数学学困生的转化问题就成为必要的、有价值的、有意义的事情。

一、小学数学学困生的界定

“学困生”这一词最早来自于英文Learning Disability。也叫“差生”、“学业不良生”、“学业欠佳生”、“学习缺陷生”、“后进生”等等。我国教育界现在比较倾向于用“学困生”。关于“学困生”的界定,目前国内还处于探讨阶段,没有一个公认的、统一的定义。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学困生”的本质进行理解,从而对“学困生”进行定义[1]。华东师范大学课程教学与比较教育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钟启泉教授认为:“学业不良学生是指在学校教学条件下,表现为读、写、算为代表的智力学科的学习或者是同知觉、认知、抽象化、概念化等高级神经活动相关学习中遇到障碍的学生。”[2]中国人民大学心理研究所博士生导师俞国良教授认为:“学困生是环境中各种消极影响对智力正常的青少年产生影响使个体进行不良形成不良‘配置’,导致青少年的学习、品德、行为等方面的长期滞后,并且这些落后又交融在一起,需要进行特殊教育。”[3]根据各种对学习困难学生的论述,笔者将小学数学学困生界定为:智力正常,身体无缺陷,但由于各种不同的原因,在数学学习方面不能很好的接受所学知识或不会将其加以运用,存在一定的障碍,成绩也相对较差的学生。

二、小学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分析

造成小学生数学学习困难的原因有很多,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父母对孩子成绩的不正确态度以及家庭教育方式不良。有些家长总喜欢将自己的孩子与他家的孩子进行攀比,给孩子压力却很少给予动力,甚至会时常说一些自己的孩子比不上别人的话语,严重的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且会给孩子以“我很笨”的心理暗示。长此以往,孩子会对自己失去信心,对学习失去信心。其次是教师教学方法不当。不同的教师对小学生的数学发展所产生的影响是不同的,只注重成绩的老师培养学生多是直接灌输新知识,力求使学生在最短时间内达到对知识最大程度的吸收。学生即使学会了,也只知道是什么,而不知道为什么。还有些教师不能做到因材施教,对全体学生都使用相同方法,这就会给基础较差的学生带来压力,会让他们感觉很吃力,并且很容易被落下。最后是学生自身的因素。小学生的先天智力水平与后天调节提升各不相同,导致每个人对新知识接受水平不同。学习新知识时,有的学生很容易理解,有些学生则很吃力。在学习数学知识时,很多学生都会遇到某个知识点很难理解,有的学生会通过补习、做题等方式努力追上老师的脚步,也有的学生自身没有找到很好的补习方法而被落下。一旦被落下,在日益更新的数学知识点下,会感到应接不暇,会需要花费更多时间在学习数学上,也有的因此被落下而成为这一阶段的数学学困生。

三、小学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针对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存在的学困问题,父母与老师可以通过共同的努力,让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感受到被关爱,同时使其获得成就感、幸福感、荣誉感、甜蜜感、满足感,将外部动机转化为内部动机。当小学生真正静下心来学习时,教师及时予以积极辅导,帮助小学生寻求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让小学生发现数学的奇妙之处,爱上数学。

(一)成就感的获得——由易到难

小学数学学困生的一个最普遍的特征就是数学成绩差,数学基础相对较弱,成绩普遍低于同龄孩子。在数学学习中缺乏成功体验,没有成就感,久而久之对数学失去信心。在学习新知识时会存在一定的畏难心理,认为自己做不到,所以就不会尽全力去完成学习任务,结果不能达到学习的最佳水平,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就会稍差于其他同学。

学生认识事物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从具体到抽象。在学习新知识时可以先复习巩固以前所学内容,将与本次课程知识点有关的内容给学生串成线,让学生有一个缓冲过程。不至于让学生感到很突然,而是一点一点循序渐进推出来的,即进行有意义学习。所谓意义学习,奥苏伯尔认为就是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非人为的﹑实质性的联系。

其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最好不要说“这种题很难,这个知识点很难……”这类的话语,可以将其改成“这种题或许有些难度,但以我班同学的智商完全不是问题……”。一方面让学生认为有些挑战性,另一方面让他意识到他可以做到。一点点加深知识点,一点点增加题型难度。这同样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师生共同的努力下,在学生一次次的进步中,使学生重新找回在数学学习中丧失的自信,更加努力提升自己。

(二)幸福感的获得——创设情境

有许多学生在课堂上不跟随教师的脚步,这绝大多数原因是这些学生对所学的数学知识不感兴趣,所以不能很好地融入到教师创设的学习环境中。这类学生感受不到数学之美,找不到学习数学的乐趣,一味的被动接受数学知识,自然学习数学对他们来说是一种强迫,做不喜欢的事对成年人都是感觉比较压抑的,何况是小学生呢?

让小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首先要使其融入到数学情境中。创设情境在教学中越来越普遍,很多教师将其带到了课堂上。情境教学可以让学生很好地融入到教师所创设的环境中,身临其境更容易理解新知识。创设一个情境,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变被动为主动,学习效率则会大大增强。

创设情境要贴近儿童生活,同时要求能够引起学生兴趣,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乐于学习。可以是编一个故事,将知识点融入其中,随着故事的情节发展,将知识点层层深入,好奇心和求知欲双管齐下。也可以就某些发生在学生身边,或使学生颇有感触的事件来讲授新知识。如针对钓鱼岛事件来求我国钓鱼岛占地面积是多少,占祖国总面积的几分之几,它的比例尺表示多大,然后让学生回家讲给父母听。在增加知识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爱国情操,而且是以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

(三)荣誉感的获得——培养意志力

在小学数学学习中,存在一部分懒惰的小学生。他们不经常动脑思考数学问题,在数学探究中缺乏耐心,遇到稍复杂一些的数学题就放弃了。其实这其中有很多学生都可以在静下心时,一步一步计算而得到结果。

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在其正确完成这类题型时,适当进行一些奖励。但切忌不可过度奖励,让学生在奖励过后发现解决复杂题型的乐趣,而不是为了得到奖励而进行学习。教师也可以偶尔叫一些这方面表现良好或进步很大的学生在黑板前给其他学生进行讲解,这将很大程度的增强其信心,有助于良好性格的养成。在遇到此类问题时,也不会再产生畏难心理,不断勇往直前。

(四)甜蜜感的获得——因材施教

在小学中有一部分教师在数学教学时没有很好地做到因材施教,对所有学生都一样教学而没有考虑到个体差异,用相同的方法应对全体学生,这必然会导致一些学生不适应而无所适从。教师的方法对他不适用,自己又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从而会有一部分小学生会因为没有掌握到很好的数学学习方法,导致成绩不理想。

每个学生心理和生理成熟条件都各不相同,接受新知识的情况也就会有所不同。教师在教学中要遵守这种差异变化,因材施教。首先教师应该基本掌握每个学生的学习状况,再根据其特点,找到适合的教育方式,使其不断完善与提升。当然教师很难做到在每个知识点面前都考虑到所有学生,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后及时对新知识吸收不好的学生进行辅导,以他容易理解的方式,做到“不抛弃,不放弃”。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可以采用“同课异构”的形式,相同内容,采用两种方式教学,帮助不同学生深入理解所学知识。

对于数学学习方法不当的学生,教师也应及时对其进行纠正。此时教师需要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掌握儿童心理知识。针对这种学生的心理特点,帮助他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比如对于记忆力不好的学生可以教他一些有趣生动的记忆方式,如联想记忆法,归纳法等,同时也要告诉他及时进行复习,必要时结合赫尔曼·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指导其进行复习。对于理解能力差的学生可以推荐他阅读喜欢的儿童文学,然后概括中心思想。最好是科学类的杂志﹑故事书,可以开阔学生视野,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也更有助于学生对理科类知识的学习。

(五)满足感的获得——家长关心

一些家长认为把学生送到学校就不必管孩子的成绩了,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学校。孩子在家学习写作业,家长没有起到良好的辅导作用,有的偶尔问问,有的每天只是应付了事,更有甚者则是放任不管。意志坚定的学生会更加努力,若是意志力稍差的学生,则很容易把作业草草了事甚至半途而废。

学生的学习发展与家长有着密切关系,家长是孩子关系最密切的人,也是最了解自己孩子的人。家长应该多抽出一些时间来陪伴孩子。不仅是教师,家长也需要掌握一定的教育理念。多关注孩子的学习,发现并及时改正孩子的不良学习习惯。对于孩子的进步,家长要给予鼓励,让孩子有继续努力的动力,也可以进行一些适当奖励,让学生有成就感,进而转化为内部动机。对于孩子的不足,家长应多纠正少批评,帮助孩子认识到错误的本质。尤其不要将孩子相互攀比,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1]张文霞.由“学困”到“学忧”的飞越——小学低年级学困生教育的几点尝试[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4(7):18-21.

[2]钟启泉.差生心理与教育[M].上海:上海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俞国良.差生教育[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2.

[4]尚小铭.小学生数学学习困难与其抑制能力发展的关系研究[D].沈阳:辽宁师范大学,2013.

[5]季玉娣.小学数学学困生的特征与管理对策[D].苏州:苏州大学,2011.

[6]金岐凤.小学数学学困生认知结构与课堂教学管理的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2.

猜你喜欢

学困生知识点小学生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转化学困生的几点体会
学困生的转化措施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高中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谈初中物理学困生的转化
关于G20 的知识点
我是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