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普通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构建

2014-04-07曾小红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6期
关键词:艺术设计应用型专业

曾小红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 美术与设计学院,湖南 长沙 410205)

目前,我国艺术设计已经成为继计算机学科之后第二大规模的重要学科,相关院校多达1300余所,全年在校生高达120万余人。针对此种情况,教育部对21世纪中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要求:“高等学校要贯彻教育方针,按照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高级专门人才的总体要求,逐步构建起注重素质教育,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为一体,富有时代特征的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这些规定和要求,为我国艺术设计教育的改革和创新指明了方向。同时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高校艺术设计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多层次、复合型、交叉性”的应用性型人才是社会对艺术设计人才提出的需求方向。依据教育部的文件精神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笔者就普通高校艺术设计人才培养做了以下尝试与探索。

一、构建艺术设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的重要性

艺术设计学是一门兼具时尚性、创新性和全球性的学科,同时,艺术设计行业是为社会经济发展而服务的,随着市场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对艺术设计人才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要求综合素质高、专业知识丰富、实践水平高,应用能力强。所以专业设计技能和应用能力是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的重点。然而,普通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单一,知识结构狭窄,课程内容陈旧,存在着学校教育与社会需要脱节的现象,学生在接受高校专业教育之后仍然与社会的需要有着很大的差距。高校对于艺术设计专业仍然主要采取的是应试教育,重视课堂理论教学,忽视实践环节以及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影响了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和创造力的保护、培育和发展,导致学生进入社会后竞争力较弱。

因此,高校只有构建艺术设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注重技术与艺术的融合,才能使学生既有专业的理论知识和创意设计能力,又能胜任该行业上的各个岗位;才能培养出面向行业以知识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以创新为潜力的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艺术设计专业应用性人才,这样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

二、艺术设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策略

(一)实行分段教学

中国美术学院在人才培养上提出了“厚基础,宽口径”全新的培养模式,以培养宽基础、高素质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实现了从年级制向两段式教学机制的转变。普通高校可以借鉴这种分段式的教学模式,在不同阶段对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目的和教学方式。比如对于一年级的本科生可以以理论知识的教学为基础,通过基础教学,使学生在一年的学习时间内,学会设计的基本技能,同时锻炼学生学会用设计思维去寻找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对于二年级之后的学生则重在进行设计能力的实践教学,考虑到各专业门类的不同特点,兼顾到专业能力的素质培养,注重分类、交叉、整合型的实践环节教学,开展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科研工作。对于高年级的学生则注重培养他们的应用研究能力,同时向企业、科研单位和社会提供部分设计服务工作,让学生在毕业前得到实际应用能力的锻炼。

(二)优化课程设置

改革课程设置是主动适应市场和专业发展的需要。高校要在充分的市场调研的基础上,针对市场、围绕市场做好人才需求的预测,使课程设置尽可能符合市场的需求。在基础知识课程板块中,不要过度强调理论知识的宣讲,重点放在教会学生设计方法和设计程序上,强化设计特色的主干课程。高校要适当调整艺术设计的必修课与选修课的比例关系,加大实践课、选修课的课时,以适应教学开放性和学生自主学习的需要。比如中央美院率先推行了“宽基础——专业院系——工作室”的培养模式,在人才培养中形成“既重视创意,又重视实现创意的手段、技艺”,“既重视跨学科交叉,又重视主选专业的专精要求”的课程设置模式,取得了突出的成效。因此,普通高校的课程设置除了本专业必须的设计课程外,应该适当增加应用类的课程,比如图形创意、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等等,同时要结合专业特色开设美学类、人文类、史学类、心理学类相关课程,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

(三)加强实践教学

对艺术设计专业而言,本身就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特点,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相对于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在培养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等方面具有更大的优势和潜力。高校首先要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到设计公司中锻炼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更新专业知识。其次,高校要增加实践教学的基础建设方面的资金投入,比如实训室建设、保障实践经费投入、保证仪器设备的购置、加强实训室以及实践基地的建设等等,使得学生在实训室不但能受到严格、系统的专业技能训练,同时也能受到良好的职业素质训导与职业环境的熏陶。此外,高校要尽可能让学生在校外实训基地接受更为严格的训练。让学生得到企业界的设计师及生产第一线师傅的直接指导,让学生不仅能在生产线上进行实际操作,更有机会直接面对客户,了解市场需求。总之,高校要整合各实践教学环节,把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作为目标,让学生通过具体实践来了解、体会、掌握设计中的各个环节,掌握各个单项技能与综合技能。

(四)提高综合素质

艺术设计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它要求具备多方面、多学科的知识。艺术设计人才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和专业技能,还应该具备善于学习和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以及团队协作精神,同时还需要具备良好的个人综合素质,比如诚实和正直,对企业的忠诚和责任感,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法制观念与职业道德、坚韧不拔与吃苦耐劳的精神以及健康的心理,良好的英语水平等等。因此,高校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造型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还要强化学生的创新设计能力、设计领域拓展能力、设计主题把握能力、设计软件应用能力、综合设计能力,此外还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敬业爱岗的良好习惯,树立正确的专业思想和择业观,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使他们能够更好的适应未来职业发展的需要。

(五)推进产学结合

一些高校由于缺乏足够资金,又不愿增加学生负担,毕业实习遇到许多困难,甚至有些学校、有些专业取消了毕业实习,这显然对于培养艺术设计专业人才的应用能力是极为不利的。高校应该积极加强产学研结合,选择具有一定规模、能力、有特色、专业对口的设计公司,积极与各企事业部门,建筑设计单位,各装修公司,园林设计单位合作,有条件的高校甚至可以与用人单位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签订学生就业订单,把学生安排到不同的实习单位和不同的岗位上去,让学生以工程技术、设计人员的身份到产学合作单位参与工程的设计、施工和管理,使其在艺术设计方面理论联系实际,在真实的职业环境和岗位上实习,提高专业技能和职业技术应用能力。

结语

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面临极大的挑战与考验,高校要积极构建新型的艺术设计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加强实践教学,完善课程设置,推进产学结合,在接触生产、生活实际的过程中发掘学生的设计潜能,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以满足社会对艺术设计人才高标准的需求,提高人才的核心竞争力。

[1]刘静.应用型艺术设计教学模式的研究———以铜工艺品设计项目教学实践为例[J].铜陵学院学报,2011(6):118.

[2]梁善.高校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研究所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教学档案,2010(8):122-124.

[3]陈健.吴鹏.实践教学体系若干问题思考[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4):36-37.

[4]陈巍.艺术设计类专业实践教学及其体系的构建[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7(5):27-29.

[5]教育部.关于深化教学改革,培养二十一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的意见[Z].中国教育报,1998-03-04.

猜你喜欢

艺术设计应用型专业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星.云.海》
《花月夜》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混沌之美”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