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师范院校校园文化品牌的培育

2014-04-07袁向荣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6期
关键词:师范院校师范校园文化

袁向荣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 体育学院,湖南 长沙,410002)

校园文化品牌的培育,是彰显师范院校特色文化的必然途径,也是培养高素质师资人才的迫切需要。但由于缺乏必要的载体和抓手,近年来,许多师范院校的校园文化品牌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加之目前教育理论界关注较多的是“学校文化”、“校园文化”,对“校园文化品牌”关注不多、意识不强,师范院校校园文化建设还存在着师范特色不够凸显,文化精品缺乏等问题。当前,如何培育具有个性特点、师范特色的校园文化品牌,是各师范院校值得思考的重要问题。借鉴商业领域的品牌战略,通过有意识的品牌经营,培育有底蕴、有积累、有特色的校园文化品牌,充分挖掘出师范院校在教师教育发展中的潜力并创新文化建设,是高校发展的需要,是师生共同的精神价值诉求,更是实现师范院校校园文化育人功能的内在所需。

一、校园文化品牌的内涵

美国营销大师菲利普·科特勒对“品牌”定义如下:“品牌是一种名称、名词、标记或设计,或是它们的组合运用,其目的是藉以辨认某个销售者或某群销售者的产品,并使之同竞争对手的产品和劳务区别开来。”[1]品牌是一个市场概念,是用以区别不同的产品及销售者的一种区别性标识,也是一个产品或企业的市场价值及竞争力的体现。品牌的打造与经营,是提升产品市场生命力及拓展市场领域的重要途径,每一个企业都十分重视。同理,校园文化品牌是师范院校校园文化的价值体现及特色标识,是一所学校生命力、凝聚力、吸引力的外在表现形态。校园文化是利用物质环境而形成的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统一体,是高校在长期育人过程中积淀、凝聚、传承并发展的具有校园特色的大学精神和全体师生员工的课外文化活动、行为方式以及保障制度的总和[2]。当前,师范院校校园文化出现如下现状:活动开展“多”而不“精”,缺少师范品牌特色;活动组织面向“个体”,关注大学生“群体”不够;活动内涵流于“娱乐性”,轻视甚至忽略“学术性”;活动参与对象学生“多”教师“少”,缺乏科学指导;活动管理及规划“局限性”强,“指向性”不明确。基于此,笔者认为,校园文化品牌的培育与建设是当前师范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的着力点,通过文化品牌的经营解决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各种问题,以此来彰显校园文化形象、凸显校园文化特色、提升校园吸引力,促进师范院校的科学发展。

二、师范院校校园文化品牌培育的重要意义

(一)培育校园文化品牌是师范院校文化建设科学发展的要求

曾有许多人认为校园文化建设就是校园环境建设和校园文化活动。如弄点亭台楼阁,栽点花草树木、贴点条幅标语、搞点文艺活动之类。因此,师范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中出现了校园环境日渐美化与校园精神内涵不足、活动开展丰富却文化烙印浅淡的现象。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缺少校园文化品牌。只有培育特色鲜明的、有影响力的被校内外广泛认可的校园文化品牌,才能避免校园文化的泛化现象,才能保证院校的科学化发展。尤其对于师范学校来说,在培育校园文化品牌的这一过程中,优良文化传统和师范特色得以凝练、升华,进而在师生的认同和践行中更好地促进人才培养,并能以品牌的力量和效应带动师范院校优良文化的发展。

(二)培育校园文化品牌是体现师范院校精神的价值诉求

高等院校作为传承与发展文化的载体,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无疑具有共性的一面。但对于每个师范院校来说,存在学校历史、地域环境、办学理念与培养目标的个体差异,其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就应该有自己的个性与特点,其个性特点的凸显,就形成了师范院校校园文化的“品牌”。优秀的校园文化品牌是从学校传统文化中继承和发展的,都体现出自己院校的独特师范大学精神。如湖南第一师范的“红色文化”建设,通过红色之旅(参观毛泽东纪念馆)、红色影视赏析(观看《恰同学少年》)、“红色经典诵读”、“红色社团活动”,体现“千年学府、百年师范”的文化底蕴及弘扬优良的革命传统;湖南师范大学的“师大之星”的评选活动,依托“歌星、舞星、乐星”等的评选,科学建设学生示范平台,鲜活载体引领学生成长;重庆师范大学的“坚持校园戏剧创演,打造文化育人品牌”;华中师范大学的“阅读文化经典,建设书香校园”的文化品牌等等。这些校园文化品牌不仅发挥了文化育人的力量与功能,更是学校传统与师范特色的体现。通过这些校园文化品牌的向外辐射、释放、延展,和谐进步,科学发展,创建和打造各师范院校的科学发展的样态,传承与发展着师范大学的精神,体现着各师范院校的文化价值诉求。

三、培育师范院校文化品牌的原则确立

师范院校文化品牌的建设要遵循科学的原则,正确把握师范性,使之提升竞争力,更好地实现育人目标。

(一)继承与发展师范院校文化传统的原则

品牌的培育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长期的文化积累和文化传统承传与发展的过程。许多师范院校有着丰富而深厚的文化底蕴及悠久的文化历史,本身就有着因这种历史文化而显现的文化特质,有其品牌效应。因此,要培育校园文化品牌,就要注重院校本身的文化积淀以及人文底蕴,汲取精髓,开拓创新。一方面要继承传统师范教育过程中优秀的校园文化经验,将良好校风学风及校园精神一代代传承下去,另一方面又不能无视时代的变迁与发展,不能因循守旧,不能对传统文化亦步亦趋,必须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时代性创新和发展,选择吸收反映时代特征的新思潮、新观念、新精神,不断丰富和发展它的内涵[3]。

(二)坚持和强化师范特色的原则

师范院校是培养教师的摇篮,具有教师教育的特点。近年来,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在其结构调整中,师范院校呈现二级管理机制,许多高等师范院校的综合性凸显,校园文化建设也发生着深刻变化。尽管如此,“师范性”特征仍然是教师教育中永恒的主题[4]。因此,师范院校校园文化的建设及文化品牌的培育,要以坚持和强化师范特色为原则,将“师范人”的精神追求、道德方向、素质水平、行为规范等特质充分融入并体现在校园文化的建设中,进行不断的文化积累,进而形成师范特色的文化品牌。

(三)体现并渗透人文性的原则

大部分师范院校校园,都给人浓重的人文气息及厚重的传统意识感。师范院校校园文化的“人文性”主要体现在校园文化的“师化”[5]。因此,师范院校应努力营造有利于教师成长的氛围和环境,在文化品牌的培育与打造中,无论在校园精神层面,还是在校园物质层面及校园行为层面,都要对学生进行“师魂”“师德”“师人”意识的培养,让校园景点蕴含传统师德观,洋溢着尊师重教的人文主题,让各项校园文化活动渗透“尊师重教,崇尚师德”“为人师表,行为世范”等思想主题。同时,将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社会主义的主旋律弘扬下去。

(四)依托并适应学科特点的原则

师范院校的许多重点学科建设拥有丰富的建设资源及鲜明的学科特点。校园文化品牌的培育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和依托学科资源来搭建品牌培育平台,丰富品牌内涵,突出学科特色。另一方面师范院校校园文化品牌的创建与培育还应适应其学科特点,立足教师教育,培养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高尚的思想境界和过硬的师范技能的学生。通过课堂内与课堂外的相互融合,实现品牌培育与育人的有机结合,积极推进校园文化特色化发展。

四、培育师范院校校园文化品牌的路径选择

提炼校园文化的核心思想、塑造校园文化的外在形象、宣传校园文化的独有魅力,最终使其形成独具特色的文化品牌,让广大师生广泛认同并吸引、号召他们积极践行,这是师范校园文化品牌培育过程中的重要途径。

(一)树立品牌共建意识,强化师范核心理念

构建校园文化品牌首先要树立品牌意识。这是培育和打造校园文化品牌的前提[6]。校园文化是学校师生共同拥有的价值理念和精神特质,因此,在校园文化品牌的培育中,师范院校必须充分发挥管理者的管理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其他员工的服务作用,形成合力,营造氛围,加强共建。同时,我们还应认识到,“师范院校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师范性和综合性的有机结合。”[7]因此,我们在校园文化品牌的培育中不能淡化自身教师教育的特点,不能忽略对师范生师德及教学技能的培养与提升,应充分挖掘出师范院校在教师教育专业发展及培养机制中的潜力与优势,把强化“师范”意识作为校园文化品牌建设的核心理念。

(二)注重文化价值凝炼,确立“精品”建设规划

培育校园文化品牌必须挖掘特色,做好、做精。校园文化品牌的培育来自于校园文化土壤之中,要善于发现并挖掘各师范院校校园文化中具有的个性特点,立足于师范院校文化精神的发展,依托院校具体实际(包括环境、设施),制定科学的“精品”战略规划,通过“精品”活动进一步丰富与深化院校精神,凝练其文化价值,以品牌培育推进师范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实现师范院校学校科学发展与师范生成长成才共赢。

(三)加强各项保障机制,确保培育科学发展

校园文化品牌的形成须长期的文化积累与科学打造。师范院校应建立各项保障机制,确保校园文化品牌培育的顺利进行及实现品牌确立。师范院校一方面应加强校园文化品牌培育的有效指导和经费投入,抓住“师范”核心理念,大力发展和精心打造有潜力的校园文化品牌;一方面要建立规范有序的管理机制及品牌培育的评价体系,以实现校园文化品牌培育的规范化与科学化。

(四)丰富师范技能活动,加强文化社团建设

教师是一项非常特殊的职业,他须具备渊博的知识和多方面的才能。读、写、说、唱、做、跳,都是每个师范生需要掌握的技能。正因为如此,师范校院除严肃的课堂教学和实验以外,还必须围绕师范技能的培养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打造精品化、系列化、学院专业特色化的校园文化品牌,让每个师范生能“塑造一个立体的我”。而在其文化活动品牌的培育中,学生社团是很重要的载体。它在创建校园精神文明,繁荣校园文化,拓展大学生综合素质,活跃与丰富业余生活,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方面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6]。在社团活动中,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自身与社会相联系,展现自我才能、巩固课堂知识、拓展视野、提升技能,促进他们的社会化发展。因此,师范院校应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学生社团及其活动,建立健全社团管理制度,加强对学生社团的管理和指导,引导其健康发展,从而带动并促进校园文化品牌的培育和确立。

(五)注重品牌宣传推介,扩大品牌社会影响

品牌之所以成为“品牌”,就是因为它得到大众的广泛认同。一个有感召力和影响力的校园文化品牌首先必须取得每位师生员工的价值认同和引发思想共鸣,并使其外化为自己的行为表现,这就是校园品牌文化的传播过程。学校在打造文化品牌的同时,要学会营销品牌[8]。由此可见,校园文化品牌的培育中各师范院校应加大宣传推介,以扩大其影响力。一是充分运用网络平台。师范院校要在网络信息安全运行管理机制的前提下,积极开发利用网络资源,如校园网站、校园论坛、QQ群、微信等,传播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宣传校园文化品牌的特色,提高校园文化品牌的认同度。二是要重视媒体的宣传。一方面加强已形成的相对稳定成熟的校园文化品牌的宣传,一方面加强蕴含校园文化品牌特质的文化活动报道。通过客观的媒体宣传,引起社会对校园文化品牌的关注,扩大其社会影响,提高品牌知名度。

总之,师范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应紧紧围绕教师教育特点、人才培养目标,依托专业优势,挖掘师范教师教育的潜力,培育和打造富有思想内涵、传承师范院校传统文化、彰显师范院校的特点和优势的校园文化品牌。

[1]菲利普·科特勒.营销管理:分析、计划和控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607-608.

[2]刘芳铭.摭谈师范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特点、问题及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2010(8):19.

[3]袁向荣.师范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问题及对策探析[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2(4):49-52.

[4]杨伊生,张瑞芳:论师范院校校园文化的特点[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11):27-30.

[5]安平.小议师魂师德师能教育[J].雁北师院学报:文科版,1996(2):53-54.

[6]陈巍.论校园文化品牌的培育[J].思想教育研究,2011(5):92-95.

[7]袁贵仁.我国师范院校改革发展当前面临的问题[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5):5-10.

[9]崔爽畅.新时期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品牌的构建与探索[J].管理观察,2009,(4):184-185.

猜你喜欢

师范院校师范校园文化
郑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哈尔滨新区师范附属小学校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作品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美术作品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师范院校毕业生就业观念对就业选取的影响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
新课标背景下师范院校文学理论教学反思
浅析师范院校学生教育管理模式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