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共生概念演变看红色旅游共生发展内涵

2014-04-07许春晓周美静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红色旅游共生旅游

许春晓 周美静

(湖南师范大学 旅游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1)

2004年开始,红色旅游进入快速发展时期,成为支持目的地发展的主要形象性因素,不少重要的红色旅游目的地开始以全新姿态出现,学者们从不同领域研究红色旅游问题,总结了红色旅游与相关旅游形式合作发展的经验模式,形成了红绿结合、红古结合、红蓝结合等经典发展模式[1]。2008年《关于全国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的通知》下达后,红色旅游发展进入新时期,大部分经典的红色旅游景点变成免费的公共产品,为红色旅游目的地的共生发展创造了一个全新环境,紧接着《2011-2015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要求把红色旅游纳入到整个旅游行业发展大框架中,加快实现与其他旅游形式的融合发展,红色旅游共生发展的深入研究就成为当前重要的理论任务。

学术研究总与社会发展联系在一起,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各种直接针对红色旅游目的地发展的研究成果逐渐出现,多数都与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直接联系在一起。2004年以后,红色旅游问题研究的广度和深度都在快速发展,大量文章讨论了红绿、红古、红蓝结合发展问题,许多红色旅游规划也涉及了类似现象的讨论。系统梳理红色旅游的共生开发成果,研究多见于旅游资源共生[2]、旅游区域共生问题的探讨[3][4]。虽然红色旅游共生发展现象广泛地被学术界认识和研究,并从空间共生和企业共生两大方面展开了一些理论结合实际的研究。然而,红色旅游共生发展的基础研究尚未深入,对共生概念的把握还不到位,学者们文章中的共生概念不尽相同。

红色旅游共生发展的理论研究落后于现实发展的需要。仔细思量,红色旅游可以从哲学意义上进行抽象和定义,但是作为特殊的专项旅游不能独立构成系统的产业组织形式,红色旅游的发展从一开始就与多种旅游形式有机地结合在一块,构成一种多层次、多主体间的共生关系。随着红色旅游的发展,特别是博物馆、纪念馆形式的红色旅游点免费开放,红色旅游在产业层面、企业层面都表现出了更加明显的共生发展态势。清楚识别红色旅游共生发展现象,透彻理解红色旅游共生发展的内涵,是指导红色旅游和谐发展的基础工作。从学理层面细致梳理和总结共生概念的源流,对于科学描述红色旅游共生发展现象,深入探究共生机理、共生绩效等问题,意义重大也迫在眉睫。

一、共生概念在生态学领域的提出及发展

动物物种间多种互动关系的研究发现了共生现象[5],接着提出互利共生(mutualism)和偏利共生(commensalism)概念,并以偏利共生进一步区分了寄生和互利共生[6]。植物关系的研究发现了“对抗性的”(antagonistic)和“互惠性的”(mutualistic)两种共生关系,对抗性共生中的共生主体之间存在斗争,而互惠性共生中的个体均从共生关系中受益,共生是不同种属的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7]。进一步的研究将寄生、偏利共生和互利共生均纳入共生范畴,将共生划分为偏利共生,互利共生和寄生共生,并辨别了互利、共生与合作的异同点[8]。更有学者将共生的范围扩展到所有生物体间的关系,如捕食、寄生、共栖、携播等。然而,在欧洲,寄生与共生是两门界限分明的学科,共生只等同于互利共生[9]。

从生物进化的角度来看,共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不同生物种类成员在不同生活周期中重要组合部分的联合[10]。共生是两个或多个生物体在进化过程中,生理上的相互依赖达到平衡的一种状态[11]。从某种角度而言,寄生是非平衡状态下的共生,共生是平衡状态下的寄生[9]。生物间的寄生关系可进化成互利或者偏利关系,共生很可能是由非平衡的寄生关系发展而来[8]。事实上,共生是生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逐渐与其他生物走向联合,共同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的一种生物与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目的是为了一起抵抗环境中的威胁和风险[12]。这些发现成为对达尔文进化论进行挑战和质疑的依据。

研究在不断深入,但是经典的共生概念体系仍然存在于《简明生物学词典》,共生是“两种生物或两种中的一种由于不能独立生存而共同生活在一起,或一种生活于另一种体内,互相依赖,各能获得一定利益的现象”;共栖是“两种都能独立生活的生物以一定关系生活在一起的现象”;寄生是“一种生物生活于另一种生物的体内或体表,并从后者摄取营养以维持生活的现象”[13]。三者的内涵区分明确,共生和寄生的主体至少有一方不能独立生活,共生是互利的,而寄生是一方受益、一方受害。

二、共生概念在社会科学领域的应用及其演变

20 世纪50年代以后,“共生”理念被广泛应用到社会科学领域,共生关系被认为普遍存在于人类社会中,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14]。社会科学家认为共生是一种理念,是人类、民族、集团、国家之间以及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关系的集合。整个地球是一个生物圈,圈里的所有生物通过物质、能量的交换和共享实现共生。从某种意义上说,全球性的共生时代已经到来[15]。社会科学家眼中,共生系统接纳冲突和竞争,尊重和包容异质者,追求共同价值和协同进化[15][16],建立起以共同性为基础的共同性共生理念[18],包括人类社会和自然界内部的共生,也包括人与自然的共生[19]。

哲学层面的共生理念是一种辩证唯物主义整体观,试图揭示共生所反映的生命系统的最一般关系。生命究其根源是一种共生关系的存在;共生是在承认和理解异质者的前提下,更好的实现真实、完整和内在的自我;共生的内涵是一种相互依存、和谐、统一的命运关系[19]。哲学家对人与人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共生问题进行了系列探讨,认为人和国家均由共生关系组合而成,主张以共生思想指导国家间资源的交换、分享与竞争,实现国际共生;引导人们公平诚信,实现社会和谐;提醒人对自然的剥夺速度应小于自然的恢复速度,实现人与自然的和平共处[20][21]]。

人类学和民族学也十分看重共生研究,民族或族群共生便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族群共生的本质在于共同进化、共同价值、相互合作、相互受益和不断相变[21]。

三、共生概念在经济管理领域的发展及其应用

生态学理论在管理学中的应用,最先是从组织种群生态学开始的,研究始于1977年[23]。组织生态学的研究对象包括组织个体、组织种群、组织群落和组织生态系统四个层次,倾向于探讨组织多样化、组织种群密度、组织出生率和死亡率、组织与环境的互动等问题[24]。组织共生问题的研究则落在组织间合作、组织间协作、组织间伙伴关系和组织间网络等主题上。

产业层面共生问题研究较为深入。国内外共生理论应用于企业领域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于工业共生和产业共生[25]。工业共生概念渐渐被共识为“通过不同企业间的合作,共同提高企业的生存能力和获利能力,同时实现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组织间关系”[26]。当然,工业共生的内涵也在不断丰富和发展,现代工业共生的范围已经扩展到周边社区,强调企业间和企业与社区间的资源共享[27]。工业共生注重的是副产品的交换和资源的共享,强调环境友好和资源节约,共生主体不限于企业之间。产业共生的主体则是分层次的,包括产业本身、产业里的企业,还包括产业的不同业务模块[28]。

企业管理层面的共生问题是一个研究新领域,国外学者少有关注,国内学者则倾向于从共生单元、共生环境、共生模式、共生界面、共生介质等方面对企业共生进行界定,共生可以简单的表达为共生单元在一定共生环境中按某种共生模式形成的关系[29]。探究企业共生本质其实在于企业主体通过某种界面相互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流、产生和分配[30],它是出于同质资源的共享和互补资源的整合,为了提高整体的竞争力和在复杂环境里的生存能力,存在于科研、采购、生产、销售等各个价值链环节的一种组织间关系[31]。企业共生同样注重协同进化与共同价值的实现,只是,在利润追逐战中,免不了你争我斗、激烈开战。因此,细致考察和谐大环境下微观企业个体之间的相处关系,远不止共生一种。企业之间的关系类似于生物种群间的关系,有竞争、共生、捕食、寄生等多种,鉴于人类的主观能动性及角色转换能力,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关系处于不断变化之中。相互竞争的企业在共同利益的面前会迅速握手言和成为合作伙伴,从而发展成为点共生、间歇共生、连续共生甚至一体化共生关系。因此,只要是能促进协同进化的企业间关系均应纳入企业共生的范畴,包括严格的互利共生关系,也包括合作性的竞争关系。鉴于企业是以利润为先的经济个体,企业共生的范畴应该将寄生排除在外,只包括偏利共生和互利共生,并且只有互利共生才能持续健康的发展。

四、红色旅游共生发展的学术内涵及其独特价值

旅游共生发展现象的发现,源于旅游系统的深入观察。第一,红色旅游作为一个专项活动,不能单独构成旅游经营体系,必须与相关主体融生。红色旅游资源与其他旅游资源自然镶嵌,旅游服务六要素组合交融,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农业等复合共生。第二,红色旅游共生发展问题,源于红色旅游发展的各种业态的融合,发展于全国大部分经典红色旅游景点免费开放的公共服务化过程,实现红色旅游目的地综合效益的各种努力。第三,红色旅游共生发展是一个复杂现象,包含着多层次、多主体间的关系协同,追求综合效益优化。

红色旅游共生发展的概念认知,应该正本清源,从不同层次的共生概念中追溯与超越。首先,红色旅游共生发展现象突破了生态学共识性的共生概念,是一种包含共生和合作性竞争关系在内的组织和个体间关系。其次,系统考察红色旅游共生发展现象,经营层面贴近经济管理领域的共生概念,整体层面贴近广义社会共生概念,形成广义和狭义两种共生概念。

狭义概念上的红色旅游共生发展,仍然是一个企业共生问题。公益性质的红色旅游景区景点(包括免费开放的红色旅游景区景点和象征性收取费用的红色旅游景区景点)和非营利机构不构成共生的主体,而是成为企业共生的环境因素,发挥支撑作用。红色旅游范畴中的旅游企业共生可以理解为:在红色旅游资源突出的区域内,两个或多个旅游企业围绕旅游资源而集聚,通过企业共生体内部以及共生体与共生环境的物质、信息和能量的交换或共享,产生正向规模经济效应的组织间关系。

广义概念上的红色旅游共生发展将红色旅游地看成一个共生共荣的生态系统,可以表达为:在红色旅游资源突出的区域内,所有与红色旅游相关的个人、企业、组织机构围绕旅游资源而集聚,享受着政府优惠政策的支持,拥有公益性质的红色旅游景区(点)和良好的基础设施条件,各主体间相互进行物质、信息、能量的交换或共享,同时产生正向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政治效益、文化效益和生态效益的个体和组织间关系。

实质上,不管是广义的还是狭义的红色旅游共生发展现象,主要特色突出地表现在公益性质的红色旅游景区(点)及其相关基础设施对相关共生主体的带动作用。在共生环境方面,红色旅游相对于其他旅游形式,政策支持力度更大,正向的政治环境是红色旅游共生发展的直接动力。在共生主体方面,公益性质的红色旅游景区(点)既可以在广义共生中作为共生单元,在共生关系中获取社会效益,也可以在狭义共生中成为纯粹的共生界面,形成客流,为相关共生企业利益关系的建立,提供共享性公共资源。在共生能量方面,一般旅游共生体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或多或少存有一定冲突和实现的先后次序。在红色旅游共生系统中,由于红色旅游的公共性,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是天然的共生共荣关系,两者在齐驱并进的同时相互促进。

红色旅游的共生发展已经成为特定的现象,实践探索者开始利用公共资源谋求一份优厚的投资回报,构筑红色旅游共生发展盈利模式。更有研究者发现,一些红色旅游资源丰厚的区域,通过对国家政策的充分利用,拉动了经济社会的整体发展,红色旅游资源的共生开发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

总而言之,共生概念发现于自然生态系统,繁荣于经济社会系统。共生概念在发展中不断深化,接近客观实际,形成了相对一致的认识。红色旅游作为一个特殊的文化旅游活动,需要与相关旅游资源、与相关企业和相关产业融合共生,才能形成良好的综合效益。红色旅游共生发展的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红色旅游共生发展特性主要在于公益性质的红色旅游景区(点)的存在以及红色旅游的惠民性,与一般的旅游共生体系相比,在共生环境、共生主体和共生能量等方面表现出独特的学术内涵和现实价值。另外,需要指出的是,城市公园和博物馆与红色旅游相似,拥有公益性质的旅游景区(点),共享红色旅游共生发展的许多特性。

[1]阎友兵,殷建立.红色旅游发展的时空分异及其发展模式研究[J].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2014,(1):119-126.

[2]何海斌,王荣林.共生理论视阈中长治市红色旅游资源的整合[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2):84-87.

[3]黄细嘉,邹晓瑛.基于共生理论的城乡互动型红色旅游区的构建——以江西南昌地区为例[J].江西社会科学,2010,(2):213-218.

[4]肖海平,谷人旭,黄静波.湘粤赣“红三角”省际边界区旅游资源联动开发共生模式研究[J].世界地理研究,2010,(3):121-127.

[5]Van Beneden P J.Un mot sur la vie sociale des animaux inférieurs[J].Bull.Acad.R.Belg.Ser.1873,(36):779–796.

[6]Van Beneden P J.Animal parasites and messmates[M].London:Henry S.King and Co,1876.22–26.

[7]De Bary A.Die Erscheinung der Symbiose[A].Vortrag auf der Versammlung der Naturforshung und rtze zu Cassel[C].Verlag von Karl J.Trubner,Strassburg,1879.125–137.

[8]Paracer S,Ahmadjian J.Symbiosis:an introduction to ecological associations[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0.6.

[9]洪黎民.共生概念发展的历史、现状及展望[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1996,(4):50-54.

[10]Margulia L.Symbioais in cell evolution[M].San Francisco:W.H.Freeman,1981.41.

[11]Scott G D.Plant symbiosis institude of biology[M].London:Edward Arnold,1969.58.

[12]孙 军,戴锡玲,史屹峰.共生之谜[J].自然杂志,2001,(3):168-172.

[13]冯德培(等).简明生物学词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2.36.

[14]武春友.资源效率与生态规划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33-37.

[15]黑川纪章.黑川纪章城市设计的思想与手法[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3.

[16]武云斐.合作 共生 共赢[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12.12.

[17]聂竹明.从共享到共生的e-Learning 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12.154.

[18]尾关周二.共生的理念与现代[J].哲学动态,2003,(6):32-36.

[19]吴飞驰.关于共生理念的思考[J].哲学动态,2000,(6):21-24.

[20]胡守钧.社会共生论[J].社会科学论坛,2001,(1):20-23.

[21]胡守钧.国际共生论[J].国际观察,2012,(4):35-42.

[22]袁年兴.共生哲学的基本理念[J].湖北社会科学,2009,(2):100-102.

[23]李良贤.基于竞合关系的中小企业成长过程中的共生行为研究[D].南昌:江西财经大学博士论文,2011.4.

[24]梁磊,邢欣.论组织生态学研究对象的层次结构[J].科学学研究,2003,(21):38-45.

[25]刘浩.产业间共生网络的演化机理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博士论文,2010.3.

[26]Engberg H.Industrial Symbiosis in Denmark[M].NewYork:NewYork University,Leonard N.Stern Sch.Bus.Press,1993.25.

[27]吴文东.面向生态工业园的工业共生体成长建模及其共生效率评价[D].天津:天津大学博士论文,2007.23.

[28]胡晓鹏.产业共生:理论界定及其内在机理[J].中国工业经济,2008,(9):118-128.

[29]袁纯清.共生理论及其对小型经济的应用研究(上)[J].改革,1998,(2):101-105.

[30]王宇露,黄中伟.企业共生模型及其稳定性分析[J].上海电机学院学报,2007,(1):58-62.

[31]赵 红,陈绍愿,陈荣秋.生态智慧型企业共生体行为方式及其共生经济效益[J].中国管理学,2004,(6):131-137.

猜你喜欢

红色旅游共生旅游
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
红色旅游助力宗店乡村振兴
人与熊猫 和谐共生
共生
东征村:红色旅游助力脱贫换新颜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红色旅游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旅游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