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街巷空间营造提升城市滨河可达性
2014-04-07吴婕
吴 婕
(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湖北武汉 430074)
1 城市滨河建设现状及问题
水是生命之源,世界上许多城市是从江河流域发展而来。河流是城市的生命,叙写着城市的历史与文明。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滨河空间逐渐显现出其优厚的自然和人文资源条件,作为城市珍贵的资源,逐渐成为城市建设的黄金地带和公众活动的核心片区,是人们逃离城市喧嚣的一片难得的净土。然而,快速的城镇化和大力的城市建设导致城市滨河在繁荣发展的同时也极具挑战,滨河沿岸的圈地和过度开发现象严重。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滨河周边地带价值陡升,连续成片的住宅拔地而起,一栋栋高楼筑成一堵堵密不透风的水泥墙,阻碍了滨河美景向城区的渗透,景观视廊被遮挡,滨河景观空间与风貌遭到严重破坏。与此同时,沿岸的滨河步道也被城市交通干道代替,繁忙的交通要道阻碍了滨河与周边区域的联通与互动,降低了滨河的可达性,成为市民亲水的障碍,剥夺了市民对滨水空间资源共享的权利。当城市滨水区丧失了其公众服务价值,即丧失了它的灵魂,城市居民的身心健康无法得到诉求。剥夺了城市滨水区域的活力,即剥夺了城市居民与自然亲近、解放身心、追求健康的场所[1]。因此,提升滨河可达性,是提高滨河整体景观环境质量和市民好感度的必要措施,是满足市民身心健康诉求的基本保障。
2 提高滨河可达性策略:多元街巷空间营造
1)“散点式”开放空间——集约街巷边角空间,建设“口袋公园”,加强街巷引导性和延伸性。密集的城市建设和潜在的经济价值导致滨河沿岸用地紧张,建筑密度过大,宅地化严重,公共空间缺失。大面积高密度住宅用地逐渐将公共滨河空间私有化,使得连续的带形滨河空间被割裂成支离破碎的离散空间,打破了滨河空间的完整性和统一性,阻碍了滨河向城市腹地的渗透,市民难以停留与穿行。因此需摈弃滨河沿岸密集宅地建设的模式,将不合理占有的私密空间转化为半公共空间和公共空间,本着集约节约、紧凑用地的原则,发挥用地效能最大化,利用街巷边角废地,以小型公共空间为主导,创造更多宜于休闲的空间,更多宜于交流、互动的广场,俗称“口袋公园”的建设。“口袋公园”的原型是建立散布在高密度城市中心区的呈斑块状分布的小公园(Midtown park)[2]。这些灵活分布于密集宅地中的口袋公园高效的利用了废弃地,面积虽小但随处可见,服务半径覆盖面广,使用便捷,并打破了传统私有化宅地模式,增加公共性。若干口袋公园穿插、散布在那些曾经大门紧闭、用围墙隔离的社区中,为市民提供了驻足停留和漫步的公共空间,不仅加强了街巷延伸性,打破私密性,也促进了邻里交流与沟通,提升了社区活力与人情味,增加了滨河吸引力。利用高密度建筑中的边角空间、废弃场地、后院等,建立呈网络斑块状分布的小公园系统,通过完善的步行道将这些离散的小公园串联起来,形成了有趣、多样、连续的街巷公共空间体系,能够有效引导市民前往风景更宜人的滨河沿岸。
2)“通廊式”交通组织——提倡“城市漫步”,打通断头路,构建绿色通廊,串联开放空间。滨河空间的活力与可达性呈正相关,人们到达滨河区域的机会越多、出行越便利,就越能增加滨河的吸引力和好感度。随着滨河空间景观品质的提升,滨河沿岸规划了许多与之平行的主要城市交通干道,过往车辆速度很快,时常充斥着嘈杂的汽笛声和难闻的尾气,成为市民享受滨河资源的主要障碍,人们寻求静谧散步空间的权力被剥夺。同时,滨河黄金地带经济价值的推升导致优质滨河空间私有化的情况屡见不鲜,大部分被开发成为封闭式房地产项目,通向滨河区的散步道被挤占为社区内部道路,而且较多社区使用围墙将道路截断,导致滨河沿岸与城市其他区域的联系较差,市民只能绕行到较远的城市干道前往滨河沿岸,增加了时间成本,降低了市民对滨河环境的好感度。为提高滨河可达性,可通过对滨河周边原有次要街巷的慢行化改造、提高现有大街区之间的联通性、增强市中心与滨河之间的南北通达性等措施来实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a.人车分流,对部分滨河沿岸干道车辆限行;汽车对人的行为和心理干扰较大,为了创造宜于散步的空间,采取对部分街巷汽车限行、限速、禁鸣等措施,为前往滨河的市民创造一个轻松、自在、静谧、悠闲的绿色步行通道。人们不用担心疾驰而过的汽车、忍受嘈杂的鸣笛以及难闻的尾气,而是尽情放松,享受高压生活中难得的一丝悠然。b.增加沿水岸垂直向道路开口,构建“非”字形慢行网络系统;通过对滨河和周边地区复杂交通组织的梳理,打通与滨河沿岸垂直向道路,构建完整的步行系统和完善的视觉通廊,保证道路的顺畅可达和与城市腹地功能的渗透。c.完善立体化公共交通系统;通过公共建筑、步行商业街和绿色空间的串联,创造更多舒适宜人的步行空间。在不影响正常公共交通的基础上保证步行空间连续性的最大化,利用人行天桥、地下通道、分层立体交通等方式来实现,为市民创造安全、便捷、宜人的步行系统,排除通向滨河的交通障碍。
3)“复合式”用地功能——文化渗透,活动引入,加强街巷空间多元性和识别性,提高场所感知。城市滨河沿岸用地功能的复合型开发有利于滨河空间和城市功能相互的有机渗透,并能够激发城市活力,提高滨河空间吸引力和可达性。复合需求指城市居民在一定区域内,对各类生活所需的基本城市功能的综合需求,体现为居民出行的目的。复合需求呈现出以日常的必要性活动为主,自发性活动为辅的格局[3]。为了吸引市民前往滨河沿岸,单一的用地功能已无法满足需求,需植入休闲游憩、购物餐饮、旅游观光、健身娱乐等多功能、多层次用地类型,不仅“看得见、摸得着”,还要有“独特体验和感知”。通过若干绿色开放空间作为活力节点,周边用地类型的混合功能使用,并利用多元场所的塑造引入多样化的活动,例如餐饮娱乐活动、体育休闲活动、文化艺术活动等,同时加强片区内部公共配套服务设施的建设,满足居民全天候的不同活动需求,从而摆脱传统滨河沿岸单一宅地功能空间结构,达到促进滨河空间及沿岸片区活力聚集和经济繁荣的目的。空间复合不仅注重其使用性和观赏性,还应注重地域价值的体现。滨河是城市的生命和灵魂,作为城市重要的遗产廊道,蕴藏着丰厚的文化内涵,是城市历史的积淀、文明的缩影。滨河沿岸片区街巷空间是城市文脉肌理最直观的体现,也是城市生活的界面,展示市民生动的日常生活。在保证其用地功能复合的基础上,还需诠释深层的文化内涵,提高场所空间的感知力量,发挥独特景观环境对人流的吸引力和聚集效应。通过对历史文化的追忆、表达、重塑和对历史建筑、街巷空间的保护、整治与改造,发挥滨河沿岸片区独特地理区位和场所环境优势,营造独具文化魅力的连续空间。在有效组织内部结构与滨河水域空间的连续性与通透性时,打造良好的景观视廊与文脉连廊,实现片区功能和文化的多样性表达。
3 结语
城市滨河是城市重要的景观要素,是城市活力的聚集地和生机的体现地,是市民乐于共享的重要公共资源。它的公平性和社会共享性的有效表达与当代城市以人为本的发展观息息相关,沿岸公共空间的营造也应处处体现着以生态观和可持续发展观为主的时代背景。因此,以多元街巷节点空间、慢行步行通道、复合功能片区为基础的绿色空间网络的构建,为当下城市滨河空间资源整合和优化提供了有效思路,是体现公平性和满足公众身心需求的重要措施,也极大地促进了城市滨河可达性的提升,更好地保持了滨河空间长盛不衰的活力。
[1]俞孔坚,段铁武,李迪华,等.景观可达性作为衡量城市绿地系统功能指标的评价方法与案例[J].城市规划,1999(8):8-11.
[2]张文英.口袋公园——躲避城市喧嚣的绿洲[J].中国园林,2007(4):47-53.
[3]华 晨,马 倩.基于用地复合的中小城市居民出行可达性的优化[J].城市规划学刊,2010(5):105-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