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痕检技术分析交通事故形成的碰撞中心和碰撞顺序

2014-04-07张树才廖海军马元元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 2014年11期
关键词:撞击力着力点车体

张树才,廖海军,马元元

(1.广东汕头市公安局刑警支队,广东汕头515011;2.广东汕头市公安局澄海分局刑侦大队,广东汕头515800;3.重庆市公安局刑警总队,重庆400021)

用痕检技术分析交通事故形成的碰撞中心和碰撞顺序

张树才1,廖海军2,马元元3

(1.广东汕头市公安局刑警支队,广东汕头515011;2.广东汕头市公安局澄海分局刑侦大队,广东汕头515800;3.重庆市公安局刑警总队,重庆400021)

在分析交通事故现场碰撞痕迹形成的基础上,利用痕迹检验技术来确定事故车辆的碰撞中心和碰撞顺序,对于分析事故发生过程和责任认定具有重要意义。

交通事故;痕迹;碰撞中心;碰撞顺序

交通事故发生过程中,车辆与另车辆、或人体、或路面、或其他物体接触相互作用时,在彼此间的作用部位上形成形象痕迹、整体分离痕迹和表面附着痕迹,这些痕迹统称为交通事故痕迹。通过对现场交通事故痕迹的分析,可以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和过程,认定事故责任。其中,分析确定碰撞中心和碰撞顺序,是交通事故现场分析中最重要的关键环节。在确定车辆碰撞中心和碰撞顺序时,可从痕迹检验的角度,运用各种痕迹的形态反映、出现部位和形成机理等来分析。下面将在分析交通事故现场的碰撞痕迹形成的基础上,利用痕迹检验技术来分析车辆的碰撞中心和碰撞顺序。

一、利用交通事故痕迹分析碰撞中心

车辆碰撞的碰撞中心(以下称碰撞中心为着力点),是分析交通事故发生的过程和确定事故责任最重要的证据之一。通过对着力点的确定,能客观地反映事故发生时造痕体和承痕体瞬间接触的部位。下面仅利用车辆碰撞痕迹特征对着力点进行分析和讨论。

(一)利用凹陷状痕迹分析着力点

凹陷状痕迹,是车体在接触面法线方向上受到冲击载荷的作用,使一车体与另一车体接触部位产生相对塑性变形的立体痕迹。凹陷状立体痕迹的形成条件有:车体受撞击部位的塑性和韧性较好,且受的撞击力适中,如果被撞车辆受到的撞击力使车体产生的应力小于车体材料的屈服极限,则车体表面不会出现塑性变形,如果大于车体材料的屈服极限,则车体表面就会出现凹陷状痕迹、或出现孔洞或出现断裂的痕迹;若产生撞击力的车体接触部位有一定的硬度和突出的外部结构,另车体被撞击出现凹陷的部位,就是造痕车体接触处突出部位作用的结果;作用时间很短,车体凹陷痕迹多是受造痕车体载荷冲击作用的结果,作用时间只是一瞬间。

车体凹陷状痕迹,有的具备静态痕迹的特点,有明显的痕起缘、痕壁、痕止缘和痕底等特征。痕起缘是凹陷痕迹与承痕体的交线,对应造痕体与承痕体接触的开始阶段,能反映出造痕体接触部位的形状、尺寸,但痕迹较浅时,痕起缘与痕止缘重合,除能反映形状外,有时还能反映出细微特征。痕壁是发生碰撞时,造痕体碰撞部位的边棱与客体侧表面划动接触的侧交面,对应为碰撞接触的中间过程,介于痕起缘与痕止缘间,属于剪切作用形成的痕迹,在痕壁常伴随有刮擦痕迹。痕止缘是痕壁与痕底的交线,对应造痕体与承痕体碰撞时的终止阶段,由于该部位是客体变形的最后形成,痕迹特征相对稳定,除了能反映出造痕体碰撞部位的轮廓形状外,还能反映造痕体棱边的凹凸点。痕底是整个碰撞终止时形成的痕迹交面,对应碰撞的最终阶段,往往是面接触印压的结果,能较清楚地反映造痕体的特征。对于凹陷痕迹而言,其本身就是着力点的反映,对痕底特征的仔细勘验,可确定受力的方向和角度。

(二)利用塌陷状痕迹分析着力点

塌陷状痕迹形成条件是撞击的接触部位面积大,造痕体强度低。在痕迹特征上只能大致反映相互接触部位的面积和高度,而塌陷痕迹的痕底面即为着力点。

(三)利用孔洞状痕迹分析着力点

孔洞痕迹,是产生撞击力作用的车体接触部位,具有高硬度、尖锐形状结构体撞击承痕车体形成的,并且只有产生撞击力的车体,对被撞车体的撞击力所产生的内应力,大于承痕车体材料的强度极限时,才会在承痕车体上产生孔洞撞击痕迹。孔洞的轴线则可以反映出着力点和碰撞方向。

另外,由于汽车碰撞撞击力很大,而且碰撞时双方都在运动,使形成的痕迹范围较大,很难确定着力点,此时,可以通过碰撞痕迹的形态特征和最大变形量来判断。如果两车碰撞达到最大变形量,且着力点位于接触面的中部时,可以用最大变形挤压面的中心位置来确定着力点,这种判断方法对大多数汽车碰撞都适合。

在确定着力点时,应根据不同痕迹的具体特点,观测痕迹的位置、形态、大小、深浅、宽窄等。另外,还要结合车辆行驶的方向、速度、状态、装载,以及破碎物、附着物等加以分析,同时,应注意区分肇事与非肇事的撞击痕迹。

二、利用交通事故痕迹分析碰撞顺序

在一些交通事故中,往往出现多车碰撞,此时,正确确定车辆的碰撞顺序,是判断事故发生时车辆的运动状态和责任认定的关键。以下简述利用交通事故痕迹分析和判断多车碰撞顺序。

(一)利用油漆附着物分析碰撞顺序

多车碰撞后,可以利用同一位置的印压痕或刮擦痕迹上的油漆附着物,来分析确定碰撞顺序。交通事故发生的瞬间,事故相关车辆产生较大的相互作用力,车辆表面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变形和破损。作为保护和装饰作用的表面漆涂膜,由于受到外力作用而破裂、脱落,同时残留在另一事故车辆相关部位表面上。当事故车辆与其他多辆汽车发生碰撞,且着力点位于同一部位时,由于碰撞有先后顺序,也使因碰撞而脱落的油漆附着物也有附着的先后顺序。最上层的附着物为最后碰撞所遗留,依次可分析出其他车辆的碰撞顺序。

(二)利用轮胎侧滑印折变点分析碰撞顺序

轮胎侧滑印是指车辆在外力作用下偏离原行使方向,于路面呈横向或斜向滑移时,轮胎与地面产生强力摩擦在路面留的擦蹭印痕。印痕宽度一般大于胎面宽度,不能显示出胎面的花纹,平面侧滑印往往形成类似于制动拖印的粗黑胎印。产生侧滑的开始端点称侧滑印折变点,多呈折状。引起侧滑的原因有制动单边、转向制动、离心、碰撞等因素。碰撞是其中的一个原因,碰撞时由于车辆受到外来撞击力的作用而产生侧滑。外来撞击力可能是横向的,也可能是斜向甚至纵向的,而产生侧滑的方向,则是外来撞击方向与自身惯性方向的合成方向。

因碰撞引起的侧滑基本有两种情况:一是车辆在没有制动的情况下因碰撞引起的侧滑,此时车轮自由运动,突然受到侧向或纵向的撞击力,推动轮胎偏离原来的行进方向,使轮胎侧向拖移产生侧滑印。二是车辆在制动的过程中受到碰撞而引起的侧滑,此时轮胎已被制动,在拖印延长的过程中遭受侧向外力使印痕突然转折,使制动拖印出现折线,而折线就是事故发生的碰撞点。

对于多车相撞,在确定着力点后,结合汽车行驶的方向、状态和碰撞的痕迹,可以确定碰撞的先后顺序。侧滑印折变点在肇事现场出现较多,尤其是多车连环相撞的现场,但必须区别引起侧滑印痕的原因,是否存在因紧急转向等引起的侧滑印痕,所以需要结合车辆的行驶方向,以及车体痕迹新旧程度综合分析,才能正确判断碰撞顺序。

三、讨论

1.汽车发生交通事故时,车辆碰撞部位会发生塑性变形,暂时相互嵌在一起。刚性高的车辆变形小,刚性大的会将接触部位结构形象留在刚性低的车辆上。对于因撞击引起的凹陷类痕迹,通过仔细观察确定痕迹的痕起缘、痕壁、痕止缘、痕底的形态和特征,可确定撞击的部位、角度和方向。由于碰撞瞬间的能量巨大,产生的变形不仅仅是撞击部位,还包括因受力不均、挤压、扭转等产生的变形,与接触部位的变形有明显差异。

2.面对多车碰撞的交通事故,其碰撞顺序的判断,可利用在同一位置附着物不同层次的顺序进行判断。在实际的案例中,有出现因第一次碰撞致使汽车重心偏移,车身旋转偏移撞击另外的车辆或其他客体。在相同的部位会留下因多次碰撞不同客体而遗留的附着物,所以附着物覆盖的顺序可用以判断碰撞顺序。

3.由于应急制动和汽车受外力后自身行驶状态的突变,会在路面留下轮胎拖痕的折变点,根据现场轮胎印痕的变化位置、方向和顺序,确定碰撞瞬间的空间位置,可判断发生交通事故时的碰撞顺序。

[1]刘建军.交通事故物证鉴定技术[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

[2]张书杰.工具痕迹学[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2.

[3]黄剑飞.运用现场痕迹分析确定事故碰撞点[J].广东公安科技, 2001(3).

[4]陈卫东.交通逃逸案车辆痕迹的检验[J].刑事技术,1998(6).

[5]李琼瑶.交通事故物证勘查和检验[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

D631

A

1673―2391(2014)11―0167―02

2014-07-01 责任编校:李烽

猜你喜欢

撞击力着力点车体
坚持严管和厚爱相统一的着力点
学好集合的三个“着力点”
三峡库区滑坡涌浪对趸船撞击力的影响
船桥撞击力理论公式与数值模拟对比研究
接触面对驳船撞击桥墩动力响应的影响
乡村振兴的几个着力点
把治污的着力点放到基层去
动车组过分相的车体最佳接地技术分析
MIG—V工作站在高速动车铝合金车体侧墙焊接中的应用
渗透检测在铝合金车体中的实际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