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历史认知中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认同*——兼论习近平历史认知思想的要义

2014-04-07张乾元

湖湘论坛 2014年6期
关键词:中华民族文明特色

张乾元

(武汉大学,湖北 武汉 430072)

历史认知是关于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评价、历史进程和历史规律等的基本看法。在历史学习、历史研究、历史评价中吸取历史智慧,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增强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道路自信,是新时期重视历史认知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一、历史认知的多视角阐释

“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历史的教训更应引以为戒”。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在系列讲话中反复强调加强历史认知和学习,从历史中吸取经验,寻找现实发展的依据。据不完全统计,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中,“历史”同“发展”、“改革”、“经济”、“社会”、“建设”、“民族”、“政治”和“文化”一起,成为出现频率颇高的语词。在这些语词中,“发展”、“改革”、“经济”、“社会”、“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建设”等,由于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及其总体布局密切关联,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进行时”,使用频率高具有很强的现实性。惟有“历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过去时”和“完成时”,出现频率高表明它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频繁使用历史经验、历史故事、历史典故,强调学习历史,是习近平总书记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制度和道路的一个重要特点。

历史总是与文化、文明联系在一起。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对历史认知的阐述,大致有三个层次。一是对历史发展进程,包括人类社会历史、世界近现代史、中国历史(含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社会主义史、中国共产党历史(党领导人民的奋斗史、改革开放史、创业史)等的认知,以此获得历史规律的认识和启示。二是对历史文化,包括中国传统文化、中华文化、民族精神和各民族的历史文化等的认知,以此获得历史文化的精髓和智慧;三是对文明的历史交往,包括中华文明和世界文明的历史传播、国家和民族交往史等的认知,以此获得不同文明的共识、共振和互鉴。

治史明理,知史明鉴。历史是人类实践活动的结晶,承载着“政治典章因革损益之故”,“事之成败得失”,“人之邪正”,其功用在于“彰善瘅恶”,“法戒万世”,“是故圣人之经纶天下,而不患其或敝者,惟有史以维之也”(戴名世《南山集史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领导集体特别重视历史认知和历史的功能,善于从历史认知中吸取历史智慧。在已经进行的17 次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中,直接与“历史认知”主题有关的学习就有三次,即第五次、第七次和第十一次学习。第五次学习的主题是“我国历史上的反腐倡廉”(2013年4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要积极借鉴我国历史上优秀廉政文化,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第七次学习的主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2013年6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通过回顾我们党走过的光辉历程,特别是通过重温我们党领导人民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提高我们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增强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的自觉性。第十一次学习的主题是“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2013年12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又指出,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我们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系统、具体、历史地分析中国社会运动及其发展规律,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过程中不断把握规律、积极运用规律,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三次集体学习,涉及反腐倡廉、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和思想方法论等党和国家发展的核心层次,通过历史关照现实,彰显了历史认知和历史规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阐述历史认知时,还涉及到历史使命、历史责任、历史选择、历史启示、历史评价等不同层次。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与中外记者见面时,习近平指出,在五千多年的文明发展历程中,中华民族为人类的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近代以后,我们的民族历经磨难,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中国共产党从成立起就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我们的责任,就是要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接过历史的接力棒,继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使中华民族更加坚强有力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1]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强调,这个展览回顾昨天,展示今天,宣示明天,“给人以深刻教育和启示”。“回首过去,全党同志必须牢记,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能自强。审视现在,全党同志必须牢记,道路决定命运,找到一条正确的道路多么不容易,我们必须坚定不移走下去。”[2]把历史规律和时代信念有机结合,赋予历史认知以新的启示。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未来的历史,从历史启示中能更加珍惜历史的选择。如同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所指出的那样,只有认真回顾和深入总结历史,特别是改革开放的历程,才能更加深刻地认识改革开放的历史必然性,更加自觉地把握改革开放的规律性,更加坚定地肩负起深化改革开放的重大责任。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习近平总书记在历史认知阐述中特别强调历史评价问题。他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的关于社会主义思想史的论述,提出社会主义建设的“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决不是彼此割裂的,更不是根本对立的。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3]的论断;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 周年座谈会上,习近平发表讲话中阐述的“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应该放在其所处时代和社会的历史条件下去分析,不能离开对历史条件、历史过程的全面认识和对历史规律的科学把握,不能忽略历史必然性和历史偶然性的关系。不能把历史顺境中的成功简单归功于个人,也不能把历史逆境中的挫折简单归咎于个人。不能用今天的时代条件、发展水平、认识水平去衡量和要求前人,不能苛求前人干出只有后人才能干出的业绩来”[4]的历史评价的观点,等等。这些对历史的评价性认识,澄清了历史认知问题上的大是大非,维护了历史的客观性和历史认知的真理性。

习近平总书记在对历史认知的阐述中,特别注重吸取“历史智慧”,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道路自信。2013年4月19日,他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的讲话中强调,“研究我国反腐倡廉历史,了解我国古代廉政文化,考察我国历史上反腐倡廉的成败得失,可以给人以深刻启迪,有利于我们运用历史智慧推进反腐倡廉建设。”[5]表明了对反腐倡廉的坚定信心。2014年2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考察工作时指出,“要在展览的同时高度重视修史修志,让文物说话、把历史智慧告诉人们,激发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坚定全体人民振兴中华、实现中国梦的信心和决心。”强调修史修志、吸取历史智慧,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

二、从历史认知中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性

中国改革开放35年来,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可是有人罔顾事实,宣称“别人在修路,我们在走路,我们走得快是自然的”,“我们35年的高速发展是因为后发优势”,是一种在“别人修路”基础上“寄生经济”发展的路径。历史是人民群众实践路径的记载,有着清晰的脉络,不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现实是历史逻辑的延伸,承接历史的脉络,不是可以任意裁剪的碎布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仅具有现实的基础,也具有坚实的历史基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从历史的高度深刻地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和现实的必然性。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改革开放30 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 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 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6]。5000年的中华文明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基因,近代以来170 多年的光辉历程是中华民族追赶现代化的时代步伐,新中国60 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 多年伟大的实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实基础。创造了伟大文明的中华民族具有非凡的创造力,能够继续拓展和走好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2.和平发展道路的历史逻辑源于中华民族的历史基因。“中华民族是爱好和平的民族。消除战争,实现和平,是近代以后中国人民最迫切、最深厚的愿望。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传承和发展,也是中国人民从近代以后苦难遭遇中得出的必然结论。”[7]中华民族的血液中没有侵略他人、称霸世界的基因,追求和传承和平、和睦、和谐的坚定理念,倡导世界人民和睦相处、和谐发展,不接受“国强必霸”的逻辑。中国将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致力于促进开放的发展、合作的发展、共赢的发展。

3.追求和平的中国梦源于中华民族数千年的理想。“中国梦需要和平,只有和平才能实现梦想。”[8]天下太平、共享大同是中华民族数千年的社会理想,近代以来历经奴役、战乱和苦难的中国,深深懂得和平的珍贵。珍惜和平,希望同世界各国一道共谋和平、共护和平、共享和平,是中华民族社会理想的延续。实现中国梦给世界带来的是机遇不是威胁,是和平不是动荡,是进步不是倒退。和平、可亲、文明的东方醒狮将为世界和平增添一道更加厚重的保险。

4.“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铸就了“中国特色”深厚的历史底蕴。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不同,其发展道路必然有着自己的特色。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注定了我们必然要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这既是我们民族的突出优势,也是我们文化软实力的根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有着深厚历史渊源和广泛现实基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9]“对我国传统文化,对国外的东西,要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经过科学的扬弃后使之为我所用。”[10]创造了源远流长中华文化的中华民族,也一定能够创造出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5.用中国历史和文化塑造社会主义大国形象。“要注重塑造我国的国家形象,重点展示中国历史底蕴深厚、各民族多元一体、文化多样和谐的文明大国形象,政治清明、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社会稳定、人民团结、山河秀美的东方大国形象,坚持和平发展、促进共同发展、维护国际公平正义、为人类作出贡献的负责任大国形象,对外更加开放、更加具有亲和力、充满希望、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大国形象。”[11]历史是一个民族安身立命的基础。传统的文化资源、禁宫里的文物、广阔大地上的遗产、古籍里的文字,是塑造社会主义国家形象鲜活的历史素材。塑造社会主义大国形象,需要保存中国历史和文化的精髓,弘扬中华民族的卓越精神,传播民族文明成果,要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使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与时代相对接,把继承传统优秀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

6.国家治理体系的改进和完善离不开历史文化传统。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一个国家治理体系的选择和治理能力的水平,由这个国家的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决定的。我国现今的国家治理体系,是在我国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长期发展、渐进改进、内生性演化的结果。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这是推进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根本。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不断探索如何治理社会主义国家这一重大问题,期间虽然也发生了严重曲折,但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上积累了丰富经验、取得了重大成果。即便如此,相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待,相比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和实现国家长治久安,我们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还有许多亟待改进的地方。“我国国家治理体系需要改进和完善,但怎么改、怎么完善,我们要有主张、有定力。中华民族是一个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民族,在漫长历史进程中,不断学习他人的好东西,把他人的好东西化成我们自己的东西,这才形成我们的民族特色。”[12]就是说要在继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吸收世界上一切民族优秀的文明成果的基础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国家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7.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和精神命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社会、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的根本。丢掉了核心价值观这一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精髓,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13]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构建充分反映中国特色、民族特性、时代特征的价值体系,必须发挥文化的作用。对先人传承下来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在继承中创造,在创造中发展,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培养新时代的社会主义新人。

8.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人类社会进步。中国大地上产生的中华文明,同时也是在与其他文明不断交流互鉴而形成和发展的。文明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鉴而丰富,交流互鉴的文明充满生命力。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在文明问题上,生搬硬套、削足适履不仅是不可能的,而且是十分有害的。一切文明成果都值得尊重,一切文明成果都要珍惜。”“对待不同文明,我们需要比天空更宽阔的胸怀。文明如水,润物无声。我们应该推动不同文明相互尊重、和谐共处,让文明交流互鉴成为增进各国人民友谊的桥梁、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维护世界和平的纽带。”[14]

三、习近平历史认知思想的现实意义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时期,坚持正确的历史认知的态度和历史观,对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这不仅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党、我们民族历经艰辛开创的适合自己的道路,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唯一正确的道路,而且在于历史认知对于辨别理论是非,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道路自信具有重要意义。

提高明辨理论是非的认识能力。但凡错误思潮,除了有现实的社会基础和条件外,都是从否定历史开始,主张错误的历史观,有其错误的历史认知态度。历史上的以否定民族文化为特征的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大势面前,不能正确反映社会历史发展的方向和近代中国文化发展的要求,或公开或隐蔽的主张“全盘西化论”,照搬西方社会发展模式;现实地看,在新的历史时期,随着国内外环境和形势的变化,我国社会出现的诸如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各种社会思潮,或者“以对自己国家的历史、民族的文化采取轻蔑的、否定的态度,甚至把历史特别是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说得一无是处”[15]P120,或者借“反思历史”为名,诋毁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否定我国基本制度,主张用西方经济、政治制度改造取代我国人民民主专政制度和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或者打着西方“自由、民主、平等、博爱”的幌子,用所谓的“普世价值”资产阶级价值观来消解社会主义价值观。其本质和核心都是否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道路,否定中华民族英勇奋斗的光辉历史和优秀传统文化。要认清这些错误思潮的本质,分析其错误的实质,就是必须有正确的历史观和正确的历史认知态度,从历史的全貌而不是从历史的枝叶来把握历史,从历史主流中吸取精神力量而不是历史支流中寻找负面影响。为此,必须认真学习历史知识,吸取历史智慧,把握历史发展规律,提高历史认知思维能力,才能明辨理论是非。

提供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的历史基础和逻辑力量。中国特色话语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话语方式和话语体系,是社会主义的话语方式和话语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于一体,具有鲜明的时代性、科学性、民族性、开放性、大众性。它不仅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而且立足于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立足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文明成果,具有跨越时空、超越国度的永恒魅力和悠远的历史传承性。打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话语体系,必须始终坚持以学习借鉴人类文明成果为基础,以多样化的人类文明为资源宝库,不断汲取世界其他民族文化的精华,使中国话语体系从中获得不竭的发展动力。2013年1月6日,习近平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分析社会主义思想从提出以来的发展历史过程(包括空想社会主义产生和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列宁领导十月革命胜利并实践社会主义,苏联模式逐步形成,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的探索和实践,我们党作出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回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渊源。这一重要阐述,不仅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建设历史探索的必然,也是世界社会主义思想和实践发展的必然;它不仅是中华民族历史的延续,也是世界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延续,是人类优秀文化和文明的结晶。这种从历史的视角,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渊源和现实逻辑,提供了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的历史基础和逻辑力量。

奠定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道路自信的坚实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现实、未来是相通的。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未来的历史。”这就告诉我们,要说明“中国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实合理性,就必须从历史的发展来说明其选择和发展的必然性;要说明“中国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未来必然性,就必须从历史和现实来说明其合理性。同样地,要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道路自信,也离不开对历史的追寻和对文化、文明继承和发展的阐述。习近平系列讲话中关于历史认知的思想,从历史、文化、文明的发展中吸取历史智慧,充分阐述了“三个自信”的历史、文化和文明的根基,构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道路自信的坚实历史基础。

[1]习近平.始终与人民心相印共甘苦[DB/OL].人民网,2013-03-04.

[2]承前启后 继往开来 继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奋勇前进[DB/OL].人民网一人民日报,2012-11-30.

[3]毫不动摇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实践中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DB/OL].人民网-人民日报,2013-01-06.

[4]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 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DB/OL].新华网,2013-12-26.

[5]积极借鉴我国历史上优秀廉政文化,不断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DB/OL].人民网-人民日报,2013-04-22.

[6]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DB/OL].人民网-人民日报,2013-03-18.

[7]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DB/OL].人民网-人民日报,2013-03-30.

[8]习近平.在中法建交50 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DB/OL].人民网-人民日报,2014-03-27.

[9]沂蒙精神要大力弘扬[DB/OL].人民网-人民日报,2013-11-25.

[10]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DB/OL].人民网-人民日报,2013-08-19.

[11]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DB/OL].人民网-人民日报,2013-12-31.

[12]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专题研讨班上讲话[DB/OL].人民网-人民日报,2014-02-17.

[13]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DB/OL].人民网-人民日报,2014-02-25.

[14]习近平.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DB/OL].人民网-人民日报,2014-03-27.

[15]梁柱.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泛起、特点及其表现[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3,(10).

猜你喜欢

中华民族文明特色
特色种植促增收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请文明演绎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漫说文明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中医的特色
From Xia People to Han People and to Chinese Nation— A Study of the Trajectory of the Cohesion and Integration of Chinese Ethnic Groups
完美的特色党建
对不文明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