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文化学分析*
2014-04-07方小年
张 华 ,方小年 ,张 安
(1.2.湖南师范大学,湖南 长沙 410081;2.中共中央党校 北京 100091)
“话须通俗方传远,语必关风始动人。”[1]P71大众化的理论根本目的是使抽象晦涩、诘屈聱牙的理论变得明白晓畅、通俗易懂,便于人民群众的理解和掌握。作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开创者的毛泽东,对文化发展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他运用传统的成语典故、人民群众的实践语言、形象化的表达方式探讨了文化领域的基本问题,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进行通俗化的演绎和解读,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大众化的文化理论。
一、大众化的文化功能论
文化的功能是指观念形态的文化在社会生活中所发挥的有利作用。虽然唯物史观认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2]P424,但是文化仍然具有反作用,这种反作用在一定条件下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论述过精神观念的巨大作用。他指出:“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3]P207,“思想的闪电一旦彻底击中这块素朴的人民园地,德国人就会解放成为人。”[3]P214列宁在领导俄国革命,反对修正主义的实践中,逐渐认识到“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4]P153只有反映了无产阶级的利益、观点和文化的马克思主义,“才给无产阶级指明了如何摆脱一切被压迫阶级至今深受其害的精神奴役的出路”[2]P314毛泽东坚持了经典作家关于文化功能的基本思想,通过与革命实践的相结合对其进行通俗化的阐释和发展。毛泽东主要是从文化工作与人,文化与革命实践这两个方面具体说明文化的功能。
(一)文化工作既要“雪中送炭”又要“锦上添花”。由于长时期的封建阶级的统治,“中国历来只是地主有文化,农民没有文化。”[5]P39广大的人民群众一直被愚昧、无知所束缚。因此毛泽东指出,对于他们,“第一步需要的还不是 ‘锦上添花’,而是 ‘雪中送炭’”,但是雪中送炭的“普及工作若是永远停在一个水平上”是没有多大意义的。锦上添花与雪中送炭是人民群众十分熟悉的成语,毛泽东用来说明文化工作的功能可谓恰到好处,体现了中国国情的要求,体现了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内涵明确,指导性强,直到现在依旧具有现实意义。
首先,这两个成语说明文化工作要实现两个功能目标,并且这两个功能目标是有区别的。在革命战争年代,文化工作首先要实现的是普及基础的文化知识,扫除文盲,使人民群众具有基本的识字能力。雪中送炭比喻在别人急需时给予物质上或精神上的帮助、鼓励,正好反映出这项工作的急迫性。在当时人民普遍文化素质低下的情况下,高深典雅、曲高和寡的文化内容很难在群众中广泛传播,取得实效,文化工作还不能实现锦上添花的功能。在雪中送炭这个阶段,我们要充分考虑老百姓的实际情况,考虑中国落后的国情,运用合适的手段和方式将文化基础知识传播给人民群众,使其能够达到基本的文化水平,而不能从知识分子的水平上要求老百姓,脱离群众实际,导致文化工作成为“毫无生气的空中楼阁”。反之,在锦上添花这个层次,我们就不能一直延续文化普及阶段所使用的方法和内容,而应该着眼于人民群众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着眼于人民群众更高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
其次,这两个成语还说明这两个功能目标又是相互联系的。这两个层次反映了人的精神需求发展的客观轨迹,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文化工作不能一直停留在“雪中送炭”这个层次,不能仅仅只满足人民群众最基础的文化需求。人民群众具有一定的文化素质之后,“跟着也就要求提高,要求逐年累月地提高”[6]P862。锦上添花意指在美丽的锦织物上再添加鲜花,比如在原有成就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和提高。这表明锦上添花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要与人民群众的基础文化需求满足相联系的。正是如此,毛泽东强调:“现在是‘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统一的问题,是提高和普及统一的问题。”[6]P865文化工作的这两个层次的功能不统一,文化为人民服务的属性就不能在真正意义上体现出来。
(二)革命文化是革命的“有力武器”,是“一条必要和重要的战线”。在革命战争年代,毛泽东十分重视文化的功能,并对革命战争时代的文化做了形象的表述。他指出:“革命文化,对于人民大众,是革命的有力武器。革命文化,在革命前,是革命的思想准备;在革命中,是革命总战线中的一条必要和重要的战线。”[5]P708这段形象化的表述对文化功能的定位十分科学和明确,包含着三层意义。
一是将文化作为“武器”,说明笔杆子和枪杆子、手榴弹一样,可以用来威慑和防御敌人,杀伤敌人的有生力量。因此我们要战胜敌人不仅要靠手里拿枪的军队,还要有文化的军队。这支文化军队所创造的革命的文化要同 “中国的封建文化和适应帝国主义侵略的买办文化”作斗争,揭露敌人的真实面目,抨击敌人的思想主张。
二是用革命发展的全局视野看待革命文化,将其视作整个革命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说明革命文化要在推动整个革命形势发展的过程中实现功能。革命文化无论是“革命前”还是“革命中”都有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既可以凝聚人心,激励士气;又可以直接与剥削阶级的文化进行“短兵相接”的正面交锋。
三是将革命文化看作战线,说明文化领域也存在的直接和激烈的敌我斗争,革命文化要能够投入到思想文化领域的这场战争中来,打退敌人在思想上的进攻,将战线推向敌人战场,粉碎敌人在文化领域对无产阶级发起的围剿。将文化作为革命的一条战线,使人们以更加宏观视野看待文化的功能,不再只是从使人怡情悦性的娱乐角度看待文化活动,不再把各种形式的文化作品理解为风花雪月、感时伤事的情绪表达,不再轻视文化工作者的地位。实践证明,在毛泽东这一大众化的文化功能论的指导下,无论是国统区的左翼文化,还是沦陷区的抗日文化,抑或解放区的新民主主义文化,曾经都是革命文化,都在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消灭反动派的斗争中,发挥了其他战线不可取代的作用,使无产阶级的思想意识得以传播和扩展,让“精神变成物质”,从而促使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最终胜利。
二、大众化的文化方针论
文化方针是指导文化事业向前发展的纲领,是党和政府推动文化繁荣的工作指南。文化方针的选定对于文化长远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经典作家在其著作中都曾从理论上对学术和文艺的繁荣发展做过极为深刻的论述。马克思曾谈到过体裁和风格要多样化,认为:“指定的表现方式只不过意味着‘强颜欢笑’而已”[7]P111。列宁也指出:“写作事业最不能机械划一,强求一律。”[4]P664但对于到底实行怎样自由宽松的文化方针并没有进行更为系统和简约的论述。毛泽东同志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基本立场,结合中国文化发展实际,运用通俗的语言表达来阐释党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化方针,不仅形象生动,而且深刻透彻。
(一)我们的文化方针是“放”不是“收”。中央号召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后,仍然有些同志和地区踌躇不前,犹豫不决,对双百方针理解不透。毛泽东通过“放”与“收”这两个动词,有效地阐释了双百方针。1957年3月他在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说:“领导我们的国家可以采用两种不同的方法,或者说两种不同的方针,这就是放和收。放,就是放手让大家讲意见,使大家敢于说话”,“既容许批评的自由,也容许批评批评者的自由;对于错误的意见,不是压服,而是说服,以理服人”。“收,就是不许人家收不同的意见,不许人家发表错误的意见,发表了就‘一棍子打死’”。“二者必取其一。我们采取放的方针”。[8]P184-185
首先,放与收科学地归纳了两种不同文化方针。“放”就是宽松、自由、民主的文化方针,“收”则是严厉、专制的文化方针。“二者必居其一”说明这两种文化方针,涵盖了人们对文化发展的基本态度。两种文化方针的阐明,使人们容易区分什么是双百方针,从而在实践中准确地理解和运用双百方针,时刻防止向“收”的方针演变。
其次,“放”揭示了倡导和实行双百方针的基本内涵。双百方针的基本内涵就是在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前提下,营造自由、活泼、民主的文化环境,实行艺术上的自由竞赛,学术上的自由讨论。毛泽东在1956年五月的一次最高国务会议上就说过:“现在春天来了嘛,一百种花都让它开放,不要只让几种花开放,还有几种花不让它开放。”[8]P143“放”作为花开放的象征,同时兼具政策放宽的意义,可谓一语双关,十分形象地将双百方针的最基本的内涵表现出来,让人容易把握。
最后,“放”与“收”表达了双百方针遵循艺术和科学规律办事,而不是用行政命令的办法管理文化。“收”的方针就是运用行政力量干涉文学艺术的活动,毛泽东认为这不是解决矛盾的方法而是扩大矛盾的方法。而“放”则是主张文化领域的是非问题,由文化发展的实践来解决。整个世界是丰富多彩和千变万化的,并且人的需求又是有差异的,因而无论是反映生活的文艺创作活动还是探求世界规律的学术研究都应是多样性的。“利用行政力量,强制推行一种风格、一种学派,禁止另一种风格,另一种学派”[9]P229,是不利于文化的健康发展的。并且,“对待人民内部的思想问题,对待精神世界的问题,用简单的方法去处理,不但不会收效,而且十分有害。”[8]P162
(二)杂草的存在也有好处,“翻过来就是肥料”。很多人以为双百方针的“放”只是对符合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观念来说,而其他的思想和观念是不允许出现的。
毛泽东针对此问题指出:“你说只要放香花,不要放毒草,就等于只要田里只能长粮食,不能长一根草,话尽管那样讲,凡是到田里看过的都知道,只要你不去动手锄,草实际上还是有那么多。杂草有个好处,翻过来就是肥料。你说他没用?可以化无用为有用。”[10]P215毛泽东用农民种田的鲜活例子说明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中对待非马克思主义思想文化的态度,纠正了人们的思想上的误区。
第一,“香花”和“毒草”说明了文化领域存在两种性质的思想文化。香花就是格调向上,符合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文化;而毒草或杂草就是非马克思主义和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文化。香花对人有很多好处不仅馨香悦目、还可以美化环境,毒草却对人有很大的害处。这说明两种不同性质的文化对于社会主义发展会产生截然不同的影响。因此,在社会主义中国“必须力争是香花,是马克思主义。毒草,非马克思主义和反马克思主义的东西只能处于被统治地位。”[11]P197
第二,自古以来田里长粮食和杂草同时存在的现象说明文化领域非马克思主义思想存在的必然性,对待杂草的存在不需要心急如焚、大惊小怪。“在我国,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在意识形态方面谁胜谁负问题,还没有真正解决”[11]P281,这样“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他们的思想意识是一定要反映出来的。”[11]P232“禁止人们跟谬误、丑恶、敌对的东西见面,跟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的东西见面”,这样的政策是危险的政策,是不符合辩证法。我们坚持对立统一的观点,才采取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这个方针。[11]P192-195
第三,毛泽东这段话还说明我们可以化杂草的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让无用变有用。在农民的田地里,“杂草有个好处,翻过来就是肥料”这是明确的。那么推及文化领域,那些非马克思主义思想有没有好处呢?也是有的。一方面,反革命的思想释放出来,能够教育广大群众认识思想文化领域斗争的复杂性,另一方面反革命的“毒草”放出来,有利于我们对它的鉴别和斗争。“农民需要年年跟田里的杂草作斗争,我们党的作家、艺术家、评论家、教授,也需要年年跟思想领域的杂草作斗争。”[12]P327只有草长了,才能方便清除,只有经常进行思想斗争,马克思主义的领导地位才会巩固。正是基于“毒草”存在的必然性和客观意义的科学研判,毛泽东才指出:“有些同志认为,只能放香花,不能放毒草,表明他们对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很不理解。”[12]P327毛泽东通过用农民种田锄草的例子,让人很容易正确理解双百方针,端正对待反革命思想和认识,进而在实践中正确地贯彻和执行双百方针。
三、大众化的文化继承论
文化是一个承续相接的过程,只有在继承和发展古今中外的文化成果的前提之下,才有可能促进文化的创新发展。经典作家关于文化继承发展也有相关的论述。马克思说:“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13]P470列宁在批判俄国无产阶级文化派要建立所谓“纯粹的”无产阶级文化时,明确指出:“无产阶级文化应当是人类在资本主义社会、地主社会和官僚社会压迫下创造出来的全部知识合乎规律的发展。”[14]P394经典作家关于文化继承的基本思想为毛泽东创立大众化的文化继承理论指明了基本方向,毛泽东同志运用通俗的语言表达来阐释文化的 “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推陈出新”的文化继承原则,解决了文化继承中“为何继承,继承什么,怎么继承”三个基本问题,理清了新与旧、中与外,扬与弃的关系,让人易于理解和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继承观,也为近代中国长达百年的文化争论找到了一个科学的答案和正确的出路,更易于在实践中去贯彻和执行。
(一)我们“不能割裂历史”,也不“赞扬任何封建毒素”,要引导人们“向前看”。如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近代以来回避不了的基本问题,毛泽东在这一问题上提出了“古为今用”的主张。作为一种传统文化观来说,这四个字毕竟还过于抽象。毛泽东通过具体通俗的语言阐发了他的 “古为今用”的文化观。他指出:“我们必须尊重自己的历史,决不能割断历史。但是这种尊重,是给历史以一定的科学的地位,是尊重历史的辩证法的发展,而不是颂古非今,不是赞扬任何封建的毒素。对于人民群众和青年学生,主要地不是引导他们向后看,而是引导他们向前看”[5]P708毛泽东这段话通过“割裂”、“毒素”、前与后,这些词富有形象地揭示了“古为今用”的基本内涵。
首先说明了我们不能割裂历史,要继承好传统文化,不能让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中断。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其中许多元素早已渗透到了每个中国人的骨髓之中,成为中国文化的基因,“要砍也砍不断,没有办法”[11]P78。割裂历史或是抛弃民族文化,就是让文化丧失根基,脱离其生长的沃土,最终使文化发展难以为继。
其次说明了我们对待中国传统遗产要进行区分,传统文化并不是单一的成分,这里面有封建主义的腐朽思想。中国几千年的文化有封建主义的东西,有人民的东西,有反封建的东西。“要把封建主义的东西与非封建主义的东西区别开来”[15]P225。不做这种区分就会将糟粕性的文化“毒素”沿袭下来,使文化难以创新发展。中国近代形成了形形色色的文化保守主义和文化激进主义的主张。这些主张,要么一味肯定,要么全盘否定,都没有对传统文化进行辩证区分。
最后说明了学习传统文化,不是为了复古,向后看,而是为了服务今天的现实,向前看。这是我们学习传统文化的目的所在。不明确这个目的,就会在浩如烟海的传统文化面前不知所措,没有方向,钻进故纸堆里出不来。“古为今用”关键要落实到用上,让传统文化在运用中得以传承和弘扬;而不是止于对历史文物、遗产、古籍的歌颂和赞美上,自我沉醉于古代辉煌的迷梦之中。
(二)“学外国织帽子的方法,要织中国的帽子”。鸦片战争以降,在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面前,中国逐渐开放,一次次战败,一次次侮辱,促使中国人不断反思对待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的问题。在对待这个问题上面,中国人的情绪是复杂的,既有“夷夏之防”、“礼崩乐坏”的担忧,又有“全盘西化”的冲动,但终究没有很好地处理这一问题。毛泽东在对待外国文化面前,明确主张“洋为中用”。对于这个主张,毛泽东在同音乐工作者的谈话中有一个比喻可以作为解读的一个注脚。这个比喻浅显易懂,灵活生动囊括了毛泽东对外来文化态度的基本观点。毛泽东指出:“中国的和外国的要有机地结合,而不是套用外国的东西。学外国织帽子的方法,要织中国的帽子。”这段话说明了三层意思:一是表明我们对待外来文化基本态度是应该学习。学习外国的方法,都表明了毛泽东不是文化排外主义者。二是说明在学习内容上我们是有所取舍的,不是生吞活剥。毛泽东这段话中不套用外国的东西,要学习外国方法都说明我们学习外国不是教条主义的,不是全盘西化。三是说明“向外国人学习是为了今天的中国人”,“应该越搞越中国化,而不是越搞越洋化”[11]P82。毛泽东强调的要织中国的帽子就是这个道理。如果织出是不适合中国人戴的帽子,适合外国人戴,这就违背了学习西方文化的根本着眼点。学与用是一致的,学习西方文化是为了弥补中国文化的不足,满足中国文化继续发展的需要,不然在外国文化后面亦步亦趋,最终会有损于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有损于中国文化的健康发展的。
(三)继承和借鉴决不可以变成替代自己的创造,要“推陈出新”。毛泽东同志最初提出“推陈出新”是在1942年10月为延安评剧院的题词。推陈出新表示排除陈旧的,生出新的来。这个词与“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一起构成了毛泽东对整个文化继承和发展的基本主张。毛泽东运用这个简短精辟、易记易用的成语揭示了文化继承和发展的规律和目的。
一方面,推陈出新反映了文化新陈代谢的规律。新陈代谢是宇宙间不可抵抗的规律,任何事物都是从旧向新发展的辩证过程中,文化亦不例外。推陈出新,“陈”与“新”就对文化性质做了新旧的划分,推陈与出新这两个方面就表明了这样一种文化新陈代谢的规律。毛泽东曾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指出文化发展的根源是实践,是生活,以往的文化遗产不是源而是流,是古人和外国人根据他们彼时彼地的生活实践创造出来的东西。社会主义时代一切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不能停留在古代和外国的实践发展水平来理解和认识一切文化遗产,像古人和外国人学习都是为了今天的中国文化发展,因此必须创造反映新时代的要求的新文化。
另一方面,推陈出新说明了我们继承和吸收古今中外一切优秀文化遗产最高目标和最终归宿是“出新”。我们在学习西方和古代文化的过程中如何防止法于西,而不迷于西;取于古,而不泥于古,必须要有一个终极目标作为导向。所谓“出新”,就是指要在继承古今中外的文化遗产上,革新创造出与以往文化不同的社会主义新文化。毛泽东说:“继承和借鉴决不可以变成替代自己的创造,这是决不能替代的。”[6]P860“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归结到一点上就是“出新”。毛泽东用“推陈出新”这个成语巧妙地说明了文化传承目的,回避了文化保守主义和文化虚无主义的窠臼,让我们以革新和发展文化的气度,对待古今中外的文化,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
人民群众因为没有进行专门的学术研究和思辨训练,往往对于深奥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望而却步。这是推进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瓶颈所在。毛泽东在阐释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之时,很少在学术概念和艰涩的词藻上打转转,兜圈子,总是用群众所熟悉的语言和表达方式,借助于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化晦涩为平易,把深奥的理论讲得通俗易懂,活龙活现,精准地揭示了文化发展的基本问题,形成了大众化的文化理论,十分便于群众理解和接受。通俗的理论未必肤浅,深刻的理论未必就晦涩。列宁曾指出:“最马克思主义=最通俗和朴实”[16]P422毛泽东对理论的通俗表达并没有损害思想的深度,并没有把思想庸俗化,反而使理论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1]冯梦龙:警世通言[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5.
[2]列宁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列宁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毛泽东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6]毛泽东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8]毛泽东文艺论集[M].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
[9]毛泽东文集(第七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10]何国瑞:毛泽东文艺思想精要[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3.
[11]毛泽东文集(第七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12]刘仁荣,方小年:毛泽东思想的理论创新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1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4]列宁专题文集(论社会主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5]毛泽东文集(第八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16]列宁全集(第三十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