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津县级河道确权划界管理经验
2014-04-07柴旭凯盖明强李立峰
柴旭凯,盖明强,李立峰
(宁津县水务局,山东宁津 253400)
宁津县级河道确权划界管理经验
柴旭凯,盖明强,李立峰
(宁津县水务局,山东宁津 253400)
根据县域河道管理实际情况,结合县国土资源局开展的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提出了加强河道管理工作的几项措施。
宁津县;县级河道;确权划界;河道管理
宁津县有县级骨干河道26条,全长302 km、占地面积1 146.67 hm2。26条县级河道沟渠纵横交错、南北贯通、东西互济,构成全县的水网体系骨干,在全县的防洪排涝和抗旱引水中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1993年在县政府的主持下,县土管局对26条县级河道中的23条进行了确权划界,由于划界范围不达标,导致无法保障和满足今后河道治理工程及涵闸、扬水泵站等水利工程建设的需要。同时,由于历史原因,宁寨沟、李拔贡沟、闫家沟3条县级河道的确权划界未能完成。
1 河道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河道管理范围划界不达标,河道治理困难
2009 年以来,宁津县积极开展了全县水网建设和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在1993年县级河道确权划界中,河道管理范围仅为1 m,未达到《山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办法》规定的5~10 m的标准,造成河道治理迁占、管理困难。
1.2 河道内私建桥涵便道,危及全县度汛安全
多年来,宁津县邻河村庄的居民或工厂为出行方便,私自在河道上建设桥涵便道,严重消弱了河道的行洪排涝能力。2012-08-04,全县普降大雨,李士固干沟的积水因常洼村北窑厂和长官镇东街村民私建桥涵严重受阻,宁北河积水也因长官镇碱场郑村东私建桥涵无法及时排出,河道行洪能力消弱50%以上,致使大面积农田、村庄受灾,危及灾区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1.3垃圾随意倾倒,破坏河道水生态环境
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和工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河道内建筑垃圾、生活垃圾日益增多,私自埋设排污管道、乱排污水现象屡禁不止,河道的水质污染日益严重,河道水生态环境不断恶化。
2 加强河道管理的措施
2.1县政府给予高度重视
为进一步加强全县河道管理,宁津县成立了由分管副县长为组长,县水务局、国土资源局、公安局、农业局、林业局、经管局和各乡镇长为成员的领导小组。2014-01,由县政府出台《宁津县河道管理实施办法》《宁津县河道管理实施细则》等县级河道确权划界相关文件,以规范全县河道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
2.2 全面落实县级河道确权划界
结合2013年底全县国土资源局开展的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宁津县对过去已有且符合规定的河道等工程权属证明,按照原有资料由县国土资源局进行确权划界登记;对没有划定界限的,经县政府批准,由县国土资源局按标准完成确权划界登记。县国土资源局在水务局的配合下,把好县级河道两侧土地的确权登记关,坚决防止河道管理范围内国有土地变更为村集体土地情况的发生。
2.3 健全河道管理机构,加强专职管理
2014-01 ,宁津县水务局抽调协调能力强、有基层工作经验、熟悉全县河道情况的专业人员成立河道管理科,专职负责全县河道管理工作。管理科正式成立后,及时落实人员编制和工作经费及装备器材等各方面的保障,并建立相应的监督考核制度,进一步提高工作积极性和执法水平。
2.4 加大执法力度,探索联合执法机制
为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宁津县水务局积极开展联合执法机制,河道管理科与水政监察大队、公安、城管等部门开展联合执法,加大对违法占用河道水域、阻塞影响河道功能、污染河道水质等行为的查处力度,取得了切实的治理效果。
2.5 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深厚氛围
宁津县水务局通过电台、电视台、报刊和专题宣传等形式,全面加大对河道管理的宣传力度,通过深化宣传教育,加强日常监管,深入推进依法治河,努力打造人文宜居的“水郡绿城”风貌,为全县人民创造更好的人文宜居环境。
3 取得的效益
3.1 维护骨干河道畅通,保障全县防汛抗洪安全
能否保障县级骨干河道的畅通,是取得全县防汛抗洪工作成败的关键。加强县级河道内建设项目管理,维护县级河道畅通,保障全县防汛抗洪安全,社会效益巨大。
3.2 清理河道非法排污口,改善河道水生态环境
通过非法河道排污口向河道内私自排放污水,是目前造成全县河道污染最主要的污染源。通过严格执法和减少污染源两种有效途径治理河道非法污染排污口,最终达到改善河道水质,维护良好水生态环境的目的。
3.3 完善河道植树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宁津县水务局河道管理科和各乡镇水管站通过对县级河道管理范围内土地的确权划界,逐步规范河道内的树木种植,明确承包人的使用年限和应缴纳的承包费用,经济效益显著。
(责任编辑 崔春梅)
TV85
B
1009-6159(2014)-09-0028-01
2014-03-26
柴旭凯(1973—),男,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