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凉血祛湿止痒汤治疗急性湿疹疗效观察※

2014-04-07张丰川

中国民间疗法 2014年12期
关键词:类固醇凉血湿疹

余 青 张丰川

(1.北京中医药大学,100029 2.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

湿疹属于中医“湿疮”范畴,临床表现为瘙痒剧烈,皮损多形性,渗出倾向,对称发生,易成慢性,反复发作[1]。中医学认为湿疮总由禀赋不耐,或因外感风湿热之邪,郁于腠理,致湿热内蕴而发本病;或由饮食不节,嗜食辛辣肥甘厚腻,伤及脾胃,脾失健运,致湿热内蕴而发病;或湿热蕴久入血,致使血热内蕴,发于肌肤而致病;久病则耗血伤津,致脾虚血燥而成慢性[2]。《外科正宗》认为湿疮大多由于风湿、血热、血燥而成,其有云:“血风疮,乃风热、湿热、血热三者交感而生”。湿疮外因多为风、湿、热邪,内因注重血分的变化,病位在心、脾,病证为湿热、血热、血燥。

凉血祛湿止痒汤是总结北京中医药大学皮肤科名老中医金起凤教授龙蚤清渗汤治疗湿疹经验,并在我科临床应用治疗湿疹的实践基础上拟定的,具有凉血祛湿止痒效果。

本研究选取2014年3~9月应用凉血祛湿止痒汤治疗急性湿疹患者共40例,并与口服西药治疗作对照,经观察疗效明显,现报道如下。

研究方案

1.药物:治疗组(中药组):水牛角30g,生地黄15g,牡丹皮12g,赤芍药12g,苦参10g,生薏苡仁30g,茯苓15g,泽兰10g,白茅根30g,白鲜皮15g,地肤子15g,甘草6g。由我院配方颗粒药房加工为颗粒剂备用。对照组(西药组):咪唑斯汀片10 mg/片。外用药物:3%硼酸液。

2.诊断标准:①西医诊断标准参照赵辩主编《临床皮肤病学》:发疹多形性,以红斑、丘疹、丘疱疹为主,皮疹中央明显,逐渐向周围散开,境界不清,弥漫性,有渗出倾向。病程不定,反复发作,瘙痒剧烈[3]。②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医皮肤性病学》:皮损潮红灼热,丘疱疹密集,瘙痒剧烈,抓破汁水淋漓,浸淫成片;伴心烦口渴,身热不扬,大便干,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2]。

纳入标准:①符合西医辨证标准和中医诊断标准。②年龄≥16岁且≤70岁。③病程≤7d。④治疗前2周未服用或外用治疗湿疹的药物及中药清热除湿剂。

排除标准:①孕妇及哺乳期妇女。②合并严重系统性疾病。③合并感染。④对观察药物过敏者。⑤近1周使用过抗组胺药物治疗者。⑥近2周内用过皮质类固醇激素者。

病例的脱落和剔除:①依从性差,未按规定方法用药者。②病例资料不全者。③错误入选的病例。④由于其他原因中途中断治疗者。

分组及给药: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中药组)、对照组(西药组),每组40例。

治疗方法

治疗组:凉血祛湿止痒汤颗粒剂口服,早晚各1袋,1周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

对照组:咪唑斯汀片10mg,每日1次口服;1周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

以上两组患者皆配合3%硼酸液湿敷,每日1次。

疗效观察:主要观察指标:皮损:皮损之临床症状的评分采用赵辩EASI评分法[3]:临床表现分为四项,即:红斑(erythema,E),硬肿(水肿)/丘疹[induration(edema)/population,I],表皮剥脱(excoriation,Ex),苔藓化(lichenification,L)。每一临床表现的严重度以0~3分计分,0=无,1=轻,2=中,3=重,各种症状分值之间可记半级分,即0.5。严重度采用Berth-Jone在SASSAD(six area six sign atopic dermatitis)严重评分法中提出以下的界定方法:0=无,此体征仔细观察后也不能确定;1=轻,此体征确存在,但需仔细观察才能见到;2=中,此体征可立即看到;3=重,此体征非常明显。次要观察指标:瘙痒改善情况:以0~3分计分,0分=基本无瘙痒;1分=有瘙痒,但不影响睡眠;2分=有瘙痒,影响睡眠;3分=瘙痒影响睡眠和工作。

治疗结果

疗效判定标准:疗效指数(%)=(治疗前总积分-治疗后总积分)/治疗前总积分×100%。痊愈:疗效指数下降≥95%;显效:疗效指数下降60%~94%;有效:疗效指数下降20%~59%;无效:疗效指数下降<20%。有效率=(痊愈例数+显效例数)/总例数×100%。

治疗组疗效与对照组疗效详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例)

讨论

湿疹是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一种具有渗出倾向的皮肤炎症反应,属于Ⅳ型变态反应,皮疹多样性,慢性期则局限而有浸润和肥厚,瘙痒剧烈易复发。湿疹(eczema)这个词最早出现在公元543年,源于希腊语“ekzein”,意为“煮沸”或“起泡”。湿疹属于中医“湿疮”范畴,是皮肤科常见难治性疾病。目前治疗湿疹内服药物主要为抗组胺药物,减少毛细血管通透性药物,病情顽固、难以控制者给予系统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或免疫抑制剂;外用皮质类固醇激素乳(软)膏、维A酸类乳膏等。这些方法由于能迅速控制病情,缓解症状,受到患者的青睐。但是由于不能控制其复发,甚至复发后更加严重,给医患双方带来烦恼。而且抗组胺药物的嗜睡副作用、系统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引起消化道溃疡出血、骨质疏松等。外用皮质类固醇激素软(乳)膏引起多毛、色素沉着、皮肤萎缩、毛细血管扩张等副作用。诸如此类,越来越多的医生、患者逐步倾向于中医药治疗湿疹。在我科前期研究的支持下[4],进行临床疗效的观察和研究,安全性和疗效都有保障。

有关湿疮的最早记载见于汉·张仲景《金匮要略·疮痈肠痈浸淫病脉证并治》:“浸淫疮,从口起流向四肢者可治,从四肢流来入口者不可治……浸淫疮,黄连粉主之”[5]。清·高秉钧在《疡科心得集·卷下·辨诸疡总论》中有论述:“诸痛痒疮,皆属于心。诸湿肿满,皆属于脾。心主血,脾主肉,血热而肉湿,湿热相合,浸淫不休,溃败肌肤,而诸疮生矣”[6]。《外科正宗·奶癣》云:“奶癣,儿在胎中,母食五辛,父餐炙煿,遗热小儿,生后头面遍身发为奶癣”[7]。《医宗金鉴·卷七十六》:“此证生婴儿头顶,或生眉端,痒起白屑,形如癣疥,由胎中血热,落草受风缠绵,此即干疮;有误用烫洗,皮肤起粟,瘙痒无度,黄水浸淫,延及遍身,即成湿疮”[8]。综上所述,湿疮外因多为风、湿、热邪,内因注重血分的变化,病位在心、脾,病证为湿热、血热、血燥。

凉血祛湿止痒汤由水牛角、生地黄、牡丹皮、赤芍药、苦参、生薏苡仁、茯苓、泽兰、白茅根、白鲜皮、地肤子、甘草组成。方中水牛角、生地黄、牡丹皮、赤芍、白茅根清热凉血;生薏苡仁、茯苓清热祛湿;泽兰活血行水;白鲜皮、地肤子清热燥湿、祛风止痒;生甘草调和诸药。全方配合,共奏凉血祛湿、清热止痒之功效。临床使用该方治疗急性湿疹疗效与二代抗组胺药无差别,值得推广。

[1]张学军.皮肤性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06-109.

[2]瞿幸 .中医皮肤性病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9:131.

[3]赵辩 .临床皮肤病学[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731.

[4]孙占学.甘石青黛膏对大鼠急性湿疹模型皮损的影响[J].环球中医药,2013,6(3):162-164.

[5]张仲景.金匮要略[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278-279.

[6]高秉钧 .疡科心得集[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0:69.

[7]陈实功.外科正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01.

[8]吴谦.医宗金鉴[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780.

猜你喜欢

类固醇凉血湿疹
中西医联合治疗慢性肛周湿疹1例
凉血五花汤洗剂雾化冷喷治疗血热型面部皮肤病的疗效观察
清热凉血散结方外用治疗化疗性静脉炎疗效观察
凉血活血解毒法内服外洗治疗糖尿病合并银屑病的有效性
战胜湿疹是持久战
烦人的湿疹何时休
战胜湿疹是持久战
类固醇糖尿病患者动态血糖谱的特点及意义观察
类固醇激素的低温等离子体质谱研究
超声引导下局部注射皮质类固醇混合制剂治疗老年性膝骨关节炎的止痛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