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风建设问题与对策研究
2014-04-06张佳
张 佳
(山东理工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山东 淄博 255049)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要建设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形成优良的校风、教风和学风。”学风在高校教育教学工作中至关重要。关于“学风”的含义,最早可以追溯到《礼记·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1]262其精神实质是倡导人们对待学习,应当广泛地获取知识,对不明白的问题要虚心求教,对所学的知识要谨慎地观察与思考,分清良莠去伪存真,努力践行将知识应用于实践。古人这种对待学习的态度与方法就是一种良好的学习风气。近年来,教育界与学术界针对学风问题做了诸多研究,如顾明远先生在《谈谈高等学校的学风问题》一文中认为:“学校的学风问题是全校师生的思想方法问题,工作态度问题,也即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在教学、科研、思想教育和行政管理工作中逐步形成起来的相对稳定的治学态度和方法。”[2]综上所述,学风不单指学生的学习风气,也包含治学风气与学术风气,它是高校各项工作的整体表现,尤其与学生素质培养密不可分。研究高校学风的现状及其成因,探讨高校学风建设的途径,对大学生素质培养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高校学风建设存在的问题
高等教育步入大众化发展阶段,对高校的教育与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给高校的学风建设也带来了一定影响。研究新形势下高校学风的现状及其成因,对探讨促进高校学风建设的途径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校缺乏创建优良学风的积极性
1.高校缺乏学风建设量化考评与激励措施。
自1999年全国高校扩招以来,进入大学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实现了突破性增长。截至2006年底,全国高校普通本专科在校生达到1738.84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1998年的9.8%增长到2006年的22%,我国于2002年迈入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阶段。[3]高校扩招有利于国民素质的整体提升,为更多的人提供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但也给高校的教育与管理提出了新的问题。高校师资与基础设施建设没有与扩招人数实现同比例增长,出现公共基础课“大班教学”、创新实验“小组操作”、辅导员与学生比例失衡等问题。一些高校在教师职称评定中过分强调科研成果的比重,形成了一些不良导向,使一线教师将有限的精力投入到了申报课题、发表文章、申报专利及疏通人际关系等事务中,从而忽视以学生为本及为人师表的教育理念。在教学上,对授课对象缺乏真正的指导与交流,缺少人文关怀,长此以往,难以在教学中构建优良的学风氛围。
2.教学模式缺乏务实创新的风气。
目前许多高校对学生的培养,强调“重基础、宽口径”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这种方式有可取之处,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通过这种方式培养的学生,涉猎的专业课知识相对较多,对自身专业范畴内的各研究方向也大致有所了解,就业时的选择也可以相应增加。但大学的授课时间是有限的,在知识量相对较多的情况下,授课教师也只能浅尝辄止,不能深入探究拓展。学生课后如果不能有效利用校内资源,自行学习,将导致专业课知识可能广而宽,却缺乏深与精。最直接的表现是,学生在就业时感觉本专业内相关的工作自己都可以胜任,但实际操作起来又都很吃力。此外,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科技所产生的影响越来越大,用人单位急需高校结合生产技术的需求培养人才。但很多高校教学模式与市场实际需求脱节,导致“知识”与“技术”对接失衡,使课程缺乏实用性与吸引力。有些教师教案陈旧,照本宣科,采取填鸭式教学,缺少与授课对象间的交流和互动,导致课堂气氛沉闷,教与学之间出现脱轨现象。与此同时,高校也缺乏对学风建设的量化考评依据与激励措施,没有了考评标准,就没有优劣差别,对教职员工来说,学风的好与坏,对晋升、晋级就显得无关紧要,这样即产生了对学风建设不作为的思想,也就更谈不上营造创新务实的学风。
(二)学生不能充分利用学习资源
1.学生对新的教学环境,缺乏主动适应。
大学与高中阶段培养理念、教育方式都有所不同,而这两个阶段之间又缺乏相应的对接与过渡,致使很多学生在进入大学后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成绩下滑现象。大部分学生能够及时调整状态,制定学习计划,转变学习方法,合理分配时间,逐步完成从高中向大学的过渡。当学生适应了大学的教育模式后,便可以腾出更多的时间利用校内各类资源充实自己,参加各种活动提高和完善自己,从而形成良性循环达到个体全面发展的目的。但仍有部分学生无法适应环境的改变,跟不上大学学习进度,缺乏课前预习与课后复习,致使其在后续课程中兴趣丧失,无从适应,逃课现象也屡屡发生。
2.学生对新的教育模式,缺乏主动应变。
由高中进入大学是人生接受教育的重要转折期,无论监管机制、学习方法还是考核方式都发生了重大改变。高中时期班主任和学生家长是监管体制中的主力,进入大学则形成辅导员引导、学生自我管理为主的监管模式。高中阶段采取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学生课下复习为辅的学习模式;进入大学教师多采用启发式、示范式教学模式,对广博而系统的知识,通过集中授课以点带面进行讲解,授人以渔,同时需要学生利用各类资源对知识进行扩展与提升。高中时期以各类文化课基本知识的学习为重点、以智育成绩的高低衡量学生是否优秀;而大学则更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对学生的创新思维、实践能力等多方面进行培养,将德育、智育和奖罚等指标一起纳入学生考核体系。学生进入大学后强调的是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与自我服务、自我提升,但部分学生无法迅速适应高中到大学的转变,在缺乏外界强有力监管,面对大量可以自行支配的时间时,学生往往不知该如何利用,淡化了奋斗目标,没有利用空闲时间通过听取科技讲座、欣赏高雅艺术等多种方式来提升自我,而是将时间投入到了诸如网络游戏等娱乐当中,结果导致一些学生不能进入正常学习状态,逐渐形成了浮躁、沉闷的学习风气。
3.学生对网络的负面影响,缺乏自制能力。
伴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许多学生入学时即携带电脑、智能手机等物品,这对大学生来说,可谓有利有弊,需要辩证分析。利在于学生可以利用网络登陆网上图书馆,充分利用学校资源查阅所需的书籍、刊物,也可随时随地了解国内外发生的新闻大事。随着新媒体技术的普及,微博、微信已深入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他们可随时关注好友并发表评论,促进人际交流与互动。弊在于许多学生缺乏自制能力,毫无节制地使用电脑、手机,甚至课堂上依然玩手机转发微博、微信,导致晚上不睡,早晨不起,迟到、旷课现象频频发生。遇到期末考试,大多数学生选择考前重点突击,缺乏知识积累及系统性学习。还有一些学生因担心不及格或者想要拿到奖学金,竟铤而走险考试作弊,不但对自己不负责,而且在学生中造成了恶劣影响。
二、加强高校学风建设对策研究
学风建设与高校教育培养质量、与大学生素质密切相关,学风建设也是高校改革与发展的重要内容,是高校办学水平的根本体现。针对目前学风的现状,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加强高校学风建设。
(一)强化学风理念
学风是高等学校办学思想、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的重要标志,是高校教师师德师风、治学态度和综合素质的全面反映,也是高校学生思想品质、学习精神和行为风尚的客观体现。优良的学风有助于在高校中营造浓厚的育人氛围,有助于推行严谨求实的学术风气,有助于学生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也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奋斗目标、制定合理的行动计划,培养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勤奋刻苦的学习品质,塑造勇攀高峰坚韧不拔的学习精神,形成合作共赢的竞争理念和帮扶共建的团队意识。学风直接影响着高校的教学质量、人才培养水平与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全体教职员工了解学风建设、关注学风建设、参与学风建设,可以为高校发展提供源源不竭的动力。
(二)完善学风监管制度
制度是人类追求秩序化的一种方式,学风建设也需要好的制度,规范师生的行为方式,明确作为制度所涉及的师生如何实现自我需要与社会需求的满足,通过制度建设规范师生的言行,是学风建设的重要内容。[4]高校应当完善学风建设相关制度,形成学校、学院、班级三级管理、监督、考评体系,制定教职工的学风考评标准,并将其成绩纳入晋职、晋级考核,制定班级导师制实施办法,学业预警与学业警告管理办法。学院结合专业特点建立大学生创新实验室、就业创业实践基地,颁布优良学风班、优良学风宿舍与优良学风先进个人评选办法。各班级结合学生特点,推出班委查勤制度、学生党员联系后进生办法与对学业警告学生的帮扶策略。制度是一切策划与行动的保障,完善学风建设相关制度对营造良好学风,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倡导良好师德师风
师德是教师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师风是教师这个行业的风尚风气。在一些高校的师德师风建设中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为取得成绩进行的学术造假;缺乏与时俱进思想致使课程体系更新缓慢与需求脱节;为评定职称注重科学研究,而忽视教书育人,导致教师照本宣科、缺乏对学生的指导与交流。因此,在高校中应当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以教风促学风,倡导求真务实、爱岗敬业、以生为本、与时俱进、诲人不倦、有教无类的教师职责新风尚。具体可以通过举行青年教师讲课比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通过实行导师制加强教师对学生的专业指导,通过开设名师工作室、答疑坊促进教师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通过“我最喜爱教师”的评选提升教师的认同感与幸福感。
(四)坚持大学生涯规划教育
大学生涯规划是大学生根据自己的专业特长、知识结构,结合社会环境,对将来从事的职业以及要达到的职业目标所做的方向性方案。[5]高校应将大学生涯规划教育贯穿于本科教育的整个阶段,按年级、有重点对学生进行分类引导。大一学生,侧重于高中学习向大学教育的顺利过渡,通过深入浅出的科技讲座、导师交流,帮助学生树立专业认同感;通过参观学习、实践摸索教会学生使用图书馆、英语角等各类校内资源,达到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适应大学生活的目的。大二学生,侧重于奠定扎实的专业基础和培养良好的实践能力,通过引导学生走进实验室、给专业课教师做助手提高动手能力;通过指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公益事业,关注国情、体察民生,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大三学生,侧重于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通过鼓励学生参加各类规格较高的科技、文化类赛事,达到在比赛中交流、在竞争中成长的目的。大四学生,侧重于考研和就业指导,通过举办考研经验交流会、模拟招聘会,开展团体咨询与个体辅导等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实现自我价值,为学生全面发展寻求更大空间。
(五)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第二课堂是指课堂教学以外的一切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塑造人格的活动,是对第一课堂的延伸、补充与发展,在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促进高校学风建设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着力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高校改革的价值取向,也是学风建设追求的目标。[6]通过第二课堂提高学生创新能力、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高校学风建设搭建平台。例如通过“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等大型赛事,可以使学生在立足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利用图书馆等各种途径查阅中英文资料,了解当前该领域最新发展状况,不断调整与完善竞赛方案,学习信息收集与处理,并以文章或专利的形式进行成果转化,这一过程有助于提升学生的专业素质与创新思维。通过引导学生积极参加例如名师访谈、素质拓展、训练营等各类校园活动,培养学生追求真理、坚忍不拔、努力进取的精神,有利于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提升。通过鼓励学生加入学生会、社团等组织,策划并开展各类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组织管理能力、沟通协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有利于学生可迁移能力的提升。
(六)发挥榜样作用
调动高校内一切积极因素,发挥榜样作用,为促进学风建设提供抓手。党员是高校当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力量,他们思想成熟、要求进步、工作积极、乐于奉献。“一个党员就是一个细胞,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7]鼓励广大党员亮出党员身份,接受群众监督,充分发挥党员在学风建设中的细胞功能与榜样效应,带领广大教师与学生为高校学风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鼓励教师党员担任班主任,为本科生提供学业指导,树立学生的专业认同感,提高学生对所学专业的兴趣。同时增加教师党员的责任意识,深化课程改革,将授课内容与发展前沿及实际应用紧密结合,提高课程吸引力。鼓励学生党员围绕学习任务和文化活动等制定学期目标,接受广大同学监督,在学生中树立积极进取的典范。同时可利用校园媒体,对在学风建设中做出贡献的教师与学生党员进行宣传报道,发挥他们的榜样作用,带动更多的师生为促进高校学风建设贡献力量。
(七)实施全员育人
育人,“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还包括思想启迪、道德养成和文化传承”。[8]全员育人,是要让高校政治思想教学部门、管理部门、服务部门等人员都参与到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中来,做到统筹协调、齐抓共管。[9]加强学风建设不只是学校领导层的任务,也不能仅依靠专业教师的力量,而是需要学校各职能部门的密切配合,利用各类优势资源共同营造良好的学习风气。学校党政部门和学院党政组织是学风建设的领导者。校团委与院各级团组织具体指导学生活动,通过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学生爱国、爱校,增强使命感与责任感,为学风建设注入生机与活力。教务处通过教师交流会、师生座谈会等多种方式,及时反映师生诉求,为解决学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供渠道。学生工作处通过开展诚信教育,建立由优秀青年教师与学生代表组成的学风建设宣讲团,树典型、扬新风,倡导积极向上、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为学风建设提供一片“净土”。辅导员队伍是学风建设中不可忽视的一支主力军,他们通过主题班会、团日活动等对学生进行思想引领,帮助学生制定切实可行的奋斗目标、行动计划,引导学生学会时间管理、情绪管理与人脉管理。学生会作为学校与学生间相互联系的桥梁,应及时将学生的意见与建议反馈给相关部门,以促进学风建设。学生社团使具有相同理想的年轻人聚集在一起,为了共同的目标,相互合作,努力奋斗,不但有助于营造浓郁的学风氛围而且有利于多元化知识体系的共同发展。寝室文化是寝室成员共同学习、共同生活和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环境和氛围,具体包括寝室成员的学习方式、生活习惯、道德氛围及室内环境等方面。[10]以寝室为单位形成学习小组,保持干净、整洁、温馨的寝室环境,形成“比、学、赶、帮、超”的寝室文化,以舍风带班风、以班风带学风,有利于促进学风建设的全面发展。
[参 考 文 献]
[1]陈莉.礼记(精选本)[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顾明远.谈谈高等学校的学风问题[J].高等教育学报,1986,(3).
[3]朱九思,王怀宇.高等教育与科学发展观[J].高等教育研究,2007,(8).
[4]韩延明.学风建设:大学可持续发展的永恒主题[J].高等教育研究,2006,(3).
[5]马晓英.以生涯规划为着力点构建学风建设的新机制[J].教育与职业,2011,(21).
[6]谢明荣.高职院校学风建设的探讨[J].教育与职业,2005,(35).
[7]任海涛.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在促进学风建设中的“三化”[J].教育与职业,2011,(2).
[8]郑秀英,李涵.全员育人的内涵、意义与策略[J].北京教育,2013,(2).
[9]李肖峰,李振良.高校“全员育人”人才培养路径探析[J].教育与职业,2014,(21).
[10]董美娟.高校寝室文化建设与学风建设的相关性与对策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