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不确定性对渐进式创新和突破式创新的影响研究
2014-04-06高山行
李 妹,高山行
(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陕西西安710049)
●创新管理
环境不确定性对渐进式创新和突破式创新的影响研究
李 妹,高山行
(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陕西西安710049)
文章探讨了环境不确定的三个维度(需求不确定性、技术不确定性和竞争强度),分别对企业渐进式创新和突破式创新的影响。并通过对404家中国企业的实证研究发现:环境不确定性的三个维度对渐进式创新和突破式创新影响不尽相同,其中需求不确定性对渐进式创新和突破式创新的影响不显著;技术不确定性与渐进式创新负相关,与突破式创新正相关;竞争强度对渐进式创新的影响不显著,与突破式创新负相关。
需求不确定性;技术不确定性;竞争强度;渐进式创新;突破式创新
一、引言
寻求动态环境下的竞争优势是当前企业战略研究的重要课题。当面临普遍的、无法预知的、持续的环境变化时,企业唯有创新才能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1]。传统的战略理论将企业外部环境看成是一种静态的东西,认为企业面临的外界环境不确定性是一种威胁,企业应该运用自身独特的市场定位和资源优势去规避这种威胁;但是商务模式理论认为企业与外界环境有机结合在一起,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对企业来说是一种机遇,当面临环境不确定性时,企业应该积极地调整内部经营活动,加速创新,以攫取不确定性环境中的商机[2]。所以,根据商务模式理论,环境不确定性是促进企业创新的重要因素,企业应该以积极的态度去适应环境变化,通过改变组织结构、改变创新路径等方式来抓住创新机会[3]。
环境不确定性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受到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目前关于环境不确定性对企业创新直接影响的研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环境不确定性作为单一维度构念,研究其对企业创新的直接影响,认为环境不确定性促进了企业的创新[4-7];②环境不确定性作为单一维度构念,研究其对企业突破式创新和渐进式创新的影响,认为环境不确定性对突破式创新的影响大于渐进式创新[3,8];③环境不确定性作为多维度构念,研究其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有的维度对创新有正向的影响,有的维度对创新产生负向的影响,有的维度对创新没有影响[9-10]。
基于先前的研究,我们认为,不同维度的环境不确定性对企业创新的影响作用可能是不同的,不仅如此,不同程度的创新所面临的环境不确定性可能也是有差异的。Kreiser和Marino(2002)[11]认为当环境不确定性不作为研究的主要变量时,将其作为单维的构念已经足够,但是如果环境不确定性作为研究的主要变量时,将其看成是复杂的多维的构念则更为确切。
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拟通过404家企业的调研数据,解决以下问题:不同维度的环境不确定性如何影响企业渐进式创新和突破式创新?不同维度的环境不确定性对企业渐进式创新和突破式创新的影响有何不同?
二、理论基础与假设
(一)关键概念界定
依据新颖性程度划分,创新可以分为渐进式创新和突破式创新。渐进式创新是较低层次的创新,是在现有需求的基础上对现有产品或技术进行的微小改进或过程创新,例如:产品线的延伸、产品生产工艺的改进等[12-13]。突破式创新是较高层次的创新,对现有的产品和技术来说是一种颠覆,会使之变得过时[14]。突破式创新通常不是为了满足目前市场上的需求,而是为了满足潜在的需求或创造出新的需求,所以,突破式创新往往会创造出新的行业、新产品或新市场[17],并且显著改变消费者的消费模式[12-13]。
根据复杂理论(Complexity Theory),组织从外部环境中输入能量来维持生存,企业只有适应外界市场环境的变化才能不被淘汰[16]。所以,企业自身的创新行为也会随着外界市场环境的变化而变化。Voss和Voss(2000)[17]把需求不确定性、技术不确定性和竞争强度看成三种最基本的市场力量,因为它们代表了顾客、技术和竞争者对市场的影响[18]。通常认为,需求不确定性、技术不确定性和竞争强度也是环境不确定性的三个基本方面[10,19]。此外,由于我国正处在转型经济时期,顾客偏好变化迅速,技术加速变革,企业间竞争激烈[9,20-21]。所以,在我国背景下检验以上三种不确定性环境因素如何影响了企业的创新行为有着非常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二)需求不确定性与渐进式创新和突破式创新
需求不确定性指的是顾客偏好与期望的变异性与不可预测性[12,22]。当顾客需求相对来说较稳定时,顾客的需求偏好变化不大,此时企业没有必要在产品上做出较大调整来满足消费者[9]。Kerin、Varadarajan和Peterson(1992)[23]认为,当企业面临的顾客需求较稳定时,企业往往会在生产能力方面大量投资,更可能通过生产和市场的规模经济改善绩效。所以,在面临较稳定的顾客需求时,企业更倾向于在如何改善生产和改进现有产品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此时进行的渐进式创新程度较高,而突破式创新程度较低。然而,当顾客偏好不稳定且变化迅速时,顾客更有可能会转向那些新颖的、令他们眼前一亮的新产品,所以继续在现有产品的基础上进行微小创新已经不可能再满足于顾客的现有需求[13],而且长期下去企业的产品很有可能面临被淘汰的危险。所以,此时企业为了继续保持自己的市场地位,扩大企业现有的市场份额,极有可能会转向突破式创新,在顾客产生需求之前创造需求,以此来重塑顾客的行为[9,24]。所以,根据以上分析,我们提出以下假设:
H1a:需求不确定性与渐进式创新负相关;
H1b:需求不确定性与突破式创新正相关。
(三)技术不确定性与渐进式创新和突破式创新
技术不确定性是指技术的不稳定性与复杂性,以及技术变化的不可预测性和显著性[25]。当一个行业的技术不确定性较低时,技术发展较稳定且容易预测,此时,技术和产品生命周期较长,企业在现有产品和技术的基础上进行微小的改进就可以适应市场的发展。但是,当技术不确定性较高时,技术复杂性较高、变化迅速且不容易预测。此时产品与技术过时较快,在短时间内引进更多的新产品,技术与产品的生命周期逐渐被压缩[26],在这种状态下,企业依靠领先技术建立起来的竞争优势逐渐减小,需要运用新技术或利用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市场机会,实施创造价值的新策略[27],抓住机会,加强研发力度来制造下一代技术革新,否则,只能被挤出市场[18]。并且,由于技术日新月异且难以预测,外界技术不确定性增大时会导致企业内部对各种技术容忍度增强,企业可获得的技术知识的范围增大[28],内部技术知识的多样性会增强企业将新知识与现有知识整合到一起的能力,增加突破式创新的可能性[29]。此外,有研究表明,技术不确定性较高时,企业倾向于给予研发人员更多的自由和信任,鼓励研发人员对专有知识的运用和创造力的发挥[30],从而更加了促进了突破式创新的产生。所以技术不确定较高时,企业更倾向于进行突破式创新,而如果继续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可能很快就会被其他企业赶超并打败。柯达的破产正印证了这一点,而富士和乐凯则在创新中成功转型。先前的研究也认为,面临较高的技术不确定性环境时,高层管理者更倾向于采取突破式的变革[24]。所以,根据以上分析,我们提出以下假设:
H2a:技术不确定性与渐进式创新负相关;
H2b:技术不确定性与突破式创新正相关。
(四)竞争强度与渐进式创新和突破式创新
竞争强度是指企业所在行业内竞争者参与竞争活动的程度[31-32]。当面临高强度竞争时,为了吸引顾客,企业之间往往会展开激烈的价格战或其他促销活动等,导致企业的利润变薄,因此,处于高度竞争环境中的企业必须非常关注成本[24]。此时企业的创新活动更倾向于在提高生产率、减少库存或降低成本等方面进行[33],所以,此时企业的渐进式创新活动可能会较高。研究证明,竞争强度较大时企业倾向于将视野缩小到现有的市场,将精力致力于满足现有顾客的需求[34];高强度的竞争往往会增加一个行业的集中度,使行业内的企业趋同[33]。所以,面对较高的竞争不确定性时,这种组织刚性导致企业不愿意发展全新的技术和能力[28],不愿意进行突破式创新而打入新的行业。此外,由于突破式创新具有高投入高风险等特征,企业一旦创新失败会造成巨大损失,还可能因此失去本来的市场地位,所以处于高强度竞争下的企业更加不愿意将精力致力于该方面。所以,根据以上分析,我们提出以下假设:
H3a:竞争强度与渐进式创新正相关;
H3b:竞争强度与突破式创新负相关。
根据以上假设,本文构建了以下概念模型,如图1所示。
三、实证检验
(一)样本与数据收集
问卷的设计主要参考国外已有的成熟量表,部分根据我国企业的实际情况做了相应修改。首先将英文量表翻译成中文,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增删相关内容后进行回译,对前后不一致的地方进行讨论与界定来保证量表翻译过程中的准确性和问卷本身的信度与效度。在大规模调研之前,2010年6月8日到10日,我们选择了西安高新区的10家企业进行预调研。根据预调研反馈回来的意见和建议我们对问卷进行了修正。预调研问卷不包括在最终问卷中。
本次被调研的企业位于陕西、新疆、广东、江苏、湖北、河南、浙江、贵州、吉林、四川、内蒙古、北京、上海等省市。调研样本从调研目的地当地开发区管委会或政府统计部门提供的具有一定生产和研发能力的制造类企业目录中随机抽样产生。样本主要集中在能源、化工、机械、电子等行业,涉及的企业类型包括国有企业、民营企业、集体(合伙)企业、中外合资(合作)企业、外商独资企业等,调研对象主要为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企业的CEO或指定的其他高层管理者)。调研采用上门面访和发送电子版问卷两种方式进行。调研时间为2010年8月至2011年1月,期间共发放问卷1500份,收回问卷490份,其中电子问卷204家,纸质问卷286家,有效问卷404份,有效回收率26.93%。
由于问卷所有题项都是采用受访问者的主观回答,所以可能存在共同方法偏差的问题,通过Harman单因素分析法,将本研究所涉及的所有潜变量进行无旋转的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果显示,不能析出一个能解释大部分变异的公共因子,所以该研究数据共同方法偏差的问题不显著[35]。关于问卷可能存在的无回应偏差问题,我们将未经催收就收回的样本,与经过催收后收回的样本在公司规模、所有制形式、产业类型等客观数据方面进行t检验,结果显示,两批样本在以上方面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36],所以无回应偏差问题不大。
(二)变量测量
环境不确定性:基于Jaworski和Kohli(1993)[22]的研究并做了适当调整,设计了了3个题项测量需求不确定性,设计了了3个题项测量技术不确定性,设计了了3个题项测量竞争强度。
创新:基于McGrath(2001)[37]和De Luca和Atua⁃hene-Gima(2007)[38]的研究并做了适当调整,设计了3个题项测量渐进式创新,设计了5个题项测量突破式创新。
以上量表均采用李克特量表从1(完全不同意)到7(完全同意)进行测量。测量题项详见表1。
控制变量:为了有效控制其他因素对环境不确定性的三个维度以及渐进式创新和突破式创新的影响,还进一步选取企业规模、所有制类型、所处行业的发展阶段、是否为高新技术企业,组织冗余,企业家导向作为控制变量。其中企业规模用员工总数的对数来测量;所有权采用虚拟变量(1=国有企业;0=其它)测量;所处行业的发展阶段采用李克特量表(1=投入阶段;2=成长阶段;3=成熟稳定阶段;4=衰退阶段)测量;是否为高新技术企业采用虚拟变量(1=是;0=否)测量;组织冗余采用Tan和Peng(2003)[39]的研究用5个题项测量,测量题项详见表1;基于Miller(1983)[40]研究,用9个题项测量企业家导向,测量题项详见表1。
(三)数据分析
1.信度和效度检验
首先我们采用Cronbach α系数对研究的各变量的信度进行检验。表1中的结果显示,所有研究变量的α系数均大于或接近0.7,说明了各研究变量的测量具有较好的信度[41]。接下来,采用SPSS16.0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对各因子的聚合效度进行检验。表1的结果显示,所有的题项在其相应构念上的因子载荷值全部大于0.6[42],并且每一个因子所解释的方差百分比均大于50%[43],说明各变量具有较好的聚合效度。此外,根据表2中的数据显示,每个因子所解释的方差百分比的开方值均大于其所在行与列的其他相关系数值,例如阴影部分所示,由此可见,各变量具有较好的区分效度[44]。综上所述,本研究的测量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
2.变量的描述性统计与相关性分析
表2列出了各因子的均值、标准差以及各因子间的相关系数(对角线以下)。根据相关系数值可以看到各变量的相关系数都没有超过0.65,所以多重共线性问题并不严重[45]。此外,还进一步计算了每个变量的方差膨胀系数(VIF),结果显示各个变量的VIF值都低于2,远低于临界值10,所以该研究数据的多重共线性问题不大。
3.模型验证分析
本研究假设采用SPSS16.0多元线性回归进行检验。为了减小多重共线性,我们对除了企业规模、所有制类型、所处行业的发展阶段、是否为高新技术企业之外的所有变量进行标准化处理。表3所示,回归首先检验假设H1a、H2a、H3a(三个维度的环境不确定性对渐进式创新的影响)。检验步骤如下:先将控制变量作为自变量,渐进式创新作为因变量回归,如模型1所示;然后在模型1的基础上在自变量中加入需求不确定性、技术不确定性和竞争强度进行回归,如模型2所示。结果,模型1中,所有制类型与渐进式创新显著负相关,是否为高新技术企业、行业发展阶段、组织冗余与渐进式创新显著正相关,而企业规模与企业家导向与渐进式创新的关系不显著;模型2中,控制变量与渐进式创新的关系与模型1基本一致,此外,需求不确定性与渐进式创新的关系不显著,技术不确定性与渐进式创新显著负相关(β=-0.23,p<0.01),竞争强度与渐进式创新的关系也不显著,模型2的解释力度较模型1显著增加,假设H2a得到了支持。
对假设H1b、H2b、H3b(三个维度的环境不确定性对突破式创新的影响)步骤同上。如模型3、4所示。结果如表3所示,模型3中,组织冗余和企业家导向与突破式创新显著正相关,其他控制变量与突破式创新的关系不显著;模型4中,控制变量与突破式创新的关系与模型3一致,此外,需求不确定性与突破式创新的关系不显著,技术不确定性与突破式创新显著正相关(β=36,p<0.001),竞争强度与突破式创新显著负相关(β=-0.16,p<0.01),模型4的解释力度较模型3显著增加,并且假设H2b、H3b得到了支持。
4.未通过验证假设分析
导致假设H1a、H1b没有通过的原因可能为:需求不确定性对企业渐进式创新和突破式创新的影响对不同的企业来说可能是不同的。一方面,在需求不确定性很高的情况下,有些企业有可能会降低渐进式创新活动,而加大力度进行突破式创新,通过制造出全新的产品来重塑顾客的行为[9,24],以此保持和扩大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当顾客需求高度不稳定、变化迅速时,由于很难确定变化中的需求,所以此时有些产品生产出来可能没有需求[46],因此第一个进入市场的企业也很有可能就是第一个失败的企业[24,47]。所以,还有一些企业此时可能会持观望态度,推迟突破式创新以降低环境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而在那些市场前景比较明朗的产品上采取模仿战略[12,27]。所以假设中需求不确定性对企业渐进式创新和突破式创新的影响没有通过检验。
导致假设H3a没有通过的原因可能为:竞争不确定性对渐进式创新的影响可能受到一些其他因素的影响,例如:不同的行业间竞争不确定性对渐进式创新的影响可能是不同的。此外,还可能与我国目前的竞争态势有关。由于我国在全球产业链分工中处于“微笑曲线”的低端,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较低,所以相对于发达国家而言,我国的企业普遍利润较低,再加上我国的政策法规对企业间的竞争缺乏有力的监管,导致了特有的中国式的过度竞争。处在竞争中的企业往往缺乏耐心,不踏踏实实创新,而最常用的竞争方式就是价格战,如近期苏宁与京东的价格大战;甚至一些企业为了打败竞争对手,不惜采取恶意中伤的不当行为,如此前农夫山泉和华润怡宝的竞争;还有很多企业为了吸引顾客的眼球请明星代言,这些都严重干扰了顾客的视线。企业之间的过度竞争导致企业并不把注意力集中于现有产品和技术的改进,所以这也是可能导致假设不通过的原因。
四、研究结论与不足
(一)主要研究结论
本文通过实证研究检验了企业所感知到的环境不确定性的三个维度——需求不确定性、技术不确定性与竞争强度对企业渐进式创新和突破式创新的影响。结果发现三种不确定性对企业渐进式创新和突破式创新影响不尽相同。其中需求不确定性对渐进式创新和突破式创新的影响不显著;技术不确定性与渐进式创新负相关,与突破式创新正相关;竞争不确定性与渐进式创新关系不显著,而与突破式创新负相关。
(二)理论意义
理论方面,本研究证明了不同维度的环境不确定性对于企业创新影响是不同的,同时,不同类型的创新所面临的环境不确定性也是有差别的,所以研究环境不确定性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时不能同一而论,需要区分不同维度的环境不确定性与不同类型的创新。
(三)实践意义
实践方面,本研究结论对我国企业的指导意义在于:外界环境状况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创新行为,所以企业的管理者需对外界环境有一个清醒而准确的认识,在有利于创新的环境中对创新活动给予必要的支持。其中,企业感知到的技术不确定性较高时倾向于进行突破式创新,此时战略管理者应该在企业内对一切可能产生突破式创新的想法或实验给予鼓励和支持,建立起良好的创新氛围,保障新知识交流的顺畅,提供足够的资源,以此来促进突破式创新的产生。企业感知到的需求不确定性较高时,不同的企业应该采取不同的创新策略。如果企业拥有一支资深的研发团队且留有足够的资金,应积极致力于突破式创新活动,通过研发出全新的产品来重塑市场上的消费行为。但是,如果企业资金不足且研发力量薄弱,此时应该在比较明朗的市场上投资,创新也应该首选渐进式创新,以满足现有顾客的需求。当感知到的竞争不确定性增加时,企业的渐进式创新活动不显著增加,并且更加不愿意进行突破式创新。但是,为了在市场上保持持续的竞争优势,不至于被动的陷入恶性竞争,企业应密切留意顾客需求的变化以及竞争态势的发展,加快创新的步伐,使渐进式创新不至于偏离符合市场发展的轨道,提高渐进式创新的效率,此外,企业不能完全放弃探索式学习,还应将一部分注意力放在能产生突破式创新的活动中去,因为只有突破式创新才能显著提升企业的竞争力,使企业从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四)研究不足
本文的研究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我们的研究主要是基于横截面数据。因为企业感知到的环境不确定性与企业的创新之间可能存在一定的时间差,所以横截面数据在解释环境不确定性与创新关系的时候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未来研究可以应用时间序列数据对本文中的关系进行重新验证。第二,本文只研究了三种不同的市场环境对企业渐进式创新和突破式创新的单独影响,没有考虑两种或者三种环境同时存在的情况,事实上,企业很有可能同时面临两种或更多的环境状况。所以未来研究应集中于几种环境不确定性同时存在时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第三,本研究没有考虑一些企业内部因素对环境不确定性与创新关系的调节作用,有研究认为,管理者决策偏好在环境不确定性与企业创新行为的关系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48],未来可以从该方面进行研究。
[1]Brown S L,Eisenhardt K M.The art of continuous change:Linking complexity theory and timepaced evolution in relent⁃lessly shifting organizations[J].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1997,42(1):1-34.
[2]王启亮,钟正生,虞红霞.战略理论与商务模式理论差异浅析[J].华东经济管理,2009,23(8):104-108.
[3]Koberg C,Detienne D,Heppard K.An empirical test of envi⁃ronmental,organizational,and process factors affecting incre⁃mental and radical innovation[J].The Journal of High Tech⁃nology Management Research,2003,14(1):21-45.
[4]Russell R,Russell C.An examination of the effects of organi⁃zational norms,organizational structure,and environmental uncertainty on entrepreneurial strategy[J].Journal of Manage⁃ment,1992,18(4):639-656.
[5]Covin J G,Slevin D P,Heelewy M B.Pioneers and followers:competitive tactics,environment and firm growth[J].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1999,15(2):175-210.
[6]Ozsomer A,Calantone R,Benedetto A D.What makes firms more innovative?A look at organizational and environmental factors[J].Journal of Business and Industrial Marketing,1997,12(6):400-416.
[7]Naranjo Gil D.The influence of environmental and organiza⁃tional factors on innovation adoptions:Consequences for per⁃formance in public sector organizations[J].Technovation,2009,29(12):810-818.
[8]Germain R.The Role of Context and Structure in Radical and Incremental Logistics Innovation Adoption[J].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1996,35(2):117-127.
[9]Zhou K Z,Yim C K.Tse D K.The Effects of Strategic Orienta⁃tions on Technology and Market-Based Breakthrough Innova⁃tions[J].Journal of Marketing,2005,69(2):42-60.
[10]Uzkurt C,Kumar R,Kimzan H S,et al.The impact of envi⁃ronmtntal uncertainty dimensions on organisationalinnova⁃tiveness:an empirical study on SEM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novation Management,2012,16(2):1-23.
[11]Kreiser P,Marino L.Analyzing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the Environmental Uncertainty Construct[J].Management Decision,2002,40(9):895-905.
[12]Zhou K Z.Innovation,imitation,and new product perfor⁃mance:the case of China[J].Industrial Marketing Manage⁃ment,2006,35(3):394-402.
[13]Wind J,Mahajan V.Issues and opportunities in new product development:an introduction to the special issue[J].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1997,34(1):1-12.
[14]Van de Ven A H,Polley D E,Garud R.The innovation jour⁃ney[M].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9.
[15]Meyer A D,Brooks G R,Goes J B.Environmental jolts and industry revolutions:Organizational responses to discontinu⁃ous change[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90,11(5):93-110.
[16]Anderson P.Complexity theory and organization science[J]. Organization Science,1999,10(3):216-232.,
[17]Voss G B,Voss Z G.Strategic orientation and firm perfor⁃mance in an artistic environment[J].The Journal of Market⁃ing,2000,64(1):67-83.
[18]Li T,Calantone R J.The impact of market knowledge compe⁃tence on new product advantage:Conceptualization and empir⁃icalevidence[J].JournalofMarketing,1998,62(4):13-29.
[19]Desarbo W S,Anthony Di Benedetto C,Song M.Revisiting the Miles and Snow strategic framework:uncovering interre⁃lationships between strategic types,capabilities,environmen⁃tal uncertainty,and firm performance[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5,26(1):47-74.
[20]Gao G Y,Zhou K Z,Yim C K B.On what should firms focus in transitional economies?A study of the contingent value of strategic orientations in China[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search in Marketing,2007,24(1):3-15.
[21]Li J J,Sheng S.When does guanxi bolster or damage firm profitability?The contingent effects of firm-and market-lev⁃el characteristics[J].Industrial Marketing Management,2011,40(4):561-568.
[22]Jaworski B J,Kohli A K.Market orientation:antecedents and consequences[J].The Journal of Marketing,1993,57(3):53-70.
[23]Kerin R A,Varadarajan P R,Peterson R A.First-mover advan⁃tage:A synthesis,conceptual framework,and research proposi⁃tions[J].TheJournalofMarketing,1992,56(4):33-52.
[24]Porter M E.Competitive Advantage[M].New York:The Free Press,1985.
[25]Bstieler L.The Moderating Effect of Environmental Uncertain⁃ty on New Product Development and Time Efficiency[J].Jour⁃nalofProductInnovationManagement,2005,22(3):267-284.
[26]Song M,Montoya Weiss M M.The effect of perceived techno⁃logical uncertainty on Japanese new product development[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2001,44(1):61-80.
[27]郭海,沈睿.环境包容性与不确定性对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影响研究[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2(10):97-104.
[28]Bao Y,Chen X,Zhou K Z.External learning,market dynamics,and radical innovation:Evidence from China's high-tech firms[J].JournalofBusinessResearch,2012,65(8):1226-1233.
[29]Quintana García C,Benavides-Velasco C A.Innovative com⁃petence,exploration and exploitation:The influence of tech⁃nological diversification[J].Research Policy,2008,37(3):492-507.
[30]潘颖雯,温春燕.三种不确定性对研发人员激励契约影响实证研究[J].商业研究,2013(7):76-84.
[31]Song M,Parry M E.The desired level of market orientation and business unit performance[J].Journal of the Academy of Marketing Science,2009,37(2):144-160.
[32]Zhou K Z,Li C B.How strategic orientations influence the building of dynamic capability in emerging economies[J]. 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2010,63(3):224-231.
[33]Wiersema M F,Bantel K A.Top management team turnover as an adaptation mechanism:The role of the environment[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93,14(7):485-504.
[34]Christensen C.The innovator's dilemma:when new technolo⁃gies cause great firms to fail[M].Boston: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1997.
[35]Podsakoff P M,MacKenzie S B,Lee J Y,et al.Common meth⁃od biases in behavioral research:A critical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and recommended remedies[J].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2003,88(5):879-903.
[36]Armstrong J S,Overton T S.Estimating non-response bias in mail surveys[J].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1977,8(14):396-402.
[37]McGrath R G.Exploratory leaning,innovative capacity,and managerial oversight[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2001,44(1):118-131.
[38]De Luca L M,Atuahene-Gima K.Market knowledge dimen⁃sions and cross-functional collaboration:examining the dif⁃ferent routes to product innovation performance[J].Journal of Marketing,2007,71(1):95-112.
[39]Tan J,Peng M W.Organizational slack and firm performance during economic transitions:Two studies from an emerging economy[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3,24(13):1249-1263.
[40]Miller D.The correlates of entrepreneurship in three types of firms[J].Management Science,1983,29(7):770-791.
[41]Nunnally J.Psychometric Methods[M].New York:Mc⁃Graw-Hill,1978.
[42]Hildebrandt L.Consumer retail satisfaction in rural areas:a reanalysis of survey data[J].Journal of Economic Psycholo⁃gy,1987,8(1):19-42.
[43]Bagozzi R P,Yi Y.On the evaluation of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s[J].Journal of the Academy of Marketing Science,1988,16(1):74-94.
[44]Fornell C,Larcker D.Evaluating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s with unobservable variables and measurement error[J].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1981,18(1):39-50.
[45]Tabachnick B G,Fidell L S.Using Multivariate Statistics[M].New York:Harper Collins College Publishers,1996.
[46]Schnaars S P.Managing imitation strategies:How late en⁃trants seize marketing from pioneers[M].New York:The Free Press,1994.
[47]WernerfeltB,KarnaniA.Competitivestrategyunderuncertain⁃ty[J].StrategicManagementJournal,1987,8(2):187-194.
[48]汪丽,茅宁,龙静.管理者决策偏好、环境不确定性与创新强度——基于中国企业的实证研究[J].科学学研究,2012,30(7):1101-1109.
[责任编辑:程靖]
A Study on the Impact of Environmental Uncertainty on Incremental Innovation and Radical Innovation
LI Mei,GAO Shan-xing
(School of Management,Xi’an Jiaotong University,Xi’an 710049,China)
The paper explores the effects of three dimensions of environmental uncertainty(demand uncertainty,technologi⁃cal uncertainty and competitve intensity)on incremental innovation and radical innovation respectively.The empirical results based on 404 Chinese enterprises indicate that three dimensions of environmental uncertainty have different impacts on incre⁃mental innovation and radical innovation.Among them,the influence of demand uncertainty on incremental innovation and rad⁃ical innovation is not remarkable;technological uncertainty has a negative correlation with incremental innovation,while a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radical innovation;the impact of competitive intensity on incremental innovation is not significant,and has a negative correlation with radical innovation.
demand uncertainty;technological uncertainty;competitive intensity;incremental innovation;radical innovation
F273.1
A
1007-5097(2014)07-0131-06
10.3969/j.issn.1007-5097.2014.07.028
2013-09-1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172187)
李妹(1984-),女,河北河间人,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技术创新,联盟知识管理;
高山行(1963-),男,陕西兴平人,教授,博士,研究方向:知识产权管理,技术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