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某医院核医学病房楼的设计
2014-04-06王晶
王 晶
(山西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山西 太原 030013)
谈某医院核医学病房楼的设计
王 晶
(山西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山西 太原 030013)
以核医学科建筑设计为研究对象,对建筑物的整体、外部环境和单体的核医学科的流程及防护设计进行了阐述,并探讨了加强建筑防护设计的主要措施,为类似工程的设计提供了有益的策略。
核医学,建筑,防护设计,措施
0 引言
核医学科是医院医技部的一个重要的科室,随着科技和经济水平的发展,其重要性越来越多的凸显出来。笔者从参与的几个医院建筑设计的经历中发现,核医学科的建筑设计是医院建筑设计理论中较为薄弱的一部分,从走访调研的几家医院核医学科和综合分析的几个核医学科建筑设计的案例中也发现了许多使用和设计问题。所以本论文研究旨在针对性地完成对核医学科建筑设计的研究,从而指导现有核医学科建筑的改造使之更加符合辐射防护的要求、医患使用的要求以及舒适的要求,为新建和改扩建核医学科的建筑设计提供有益的设计策略。
1 总述
某医院是省委省政府投资建设的规模最大、功能最全、标准最高的现代化综合性医疗卫生机构,具有医疗、教学、科研、防保、急救、康复六位一体的功能和区域医疗中心的作用。占地438亩,建筑面积24万m2,开放床位2 200张,日门诊量可达到5 000人次,设置专业科室47个,一级学科28个。
某医院核医学病房楼位于该医院院内。工程总建筑面积2 483.39 m2。其中地下531.91 m2,地上1 951.48 m2;地下1层、地上2层。地下1层为库房、低压配电室、通往住院楼的通道。1层为设计有核医学的病房。共有26床,其中甲癌病房9床,甲亢病房14床;2层为皮肤科病房,共有47床,2床的有7间,3床的有12间;1层、2层共设有70床。每层为一个护理单元,每个护理单元设计有2间无障碍病房。
2 出入口的设计
核医学病房楼设计有三个出入口,东面为医务人员出入口,西面及北面的出入口为病人出入口,医患分流,防止辐射。病房的配餐间设计有两个口,一个为医务人员送餐的口,一个为病人取餐的口。给药间及放射废物储藏间均设计有防护涂料及铅板防护门。
3 竖向设计
核医学病房楼设计有两部疏散楼梯,每部疏散楼梯均满足《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楼梯的梯段宽度大于1.65 m,平台的宽度大于2.0 m。并设计有一部电梯,且电梯可通往地下室,到达住院下面的ECT室。
4 无障碍设计
按照《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的要求,为方便行动不便者使用,本工程在核医学病房楼的主要出入口处设置了无障碍坡道。每个护理单元设计了两间无障碍病房。1号电梯为无障碍电梯,在无障碍电梯口设置了提示盲道,在电梯轿厢正面和侧面0.80 m处设扶手,轿厢侧面在1.0 m处设带盲文的选层按钮,在轿厢正面0.90 m至顶部安装镜子,轿厢上、运行及到达应有清晰显示和报层音响。
凡病人使用的公共走道两侧均设扶手式护墙板。扶手距楼板850 mm,参见05J7-1 40页的1号节点,扶手内侧与墙面的距离为50 mm。走道两侧墙面设高0.35 m的护墙板,做法见05J7-1 40页的4号节点。走道转弯处的阳角做PVC圆形护角,护角高2.1 m,做法见05J7-1 40页的5号节点。
5 病房的防护设计
核医学技术作为一种快速、准确的诊断和治疗手段正在越来越广泛地被医疗单位所应用,但同时它产生的放射危害也不能被忽视,随着它的不断发展和普及,如何趋利避害越来越引起普遍关注。它的辐射防护既关系到众多放射医学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也关系到广大患者的身体健康,还关系到放射医疗场所周围的环境安全,即职业照射和公众照射的防护显得更加重要。
某医院核医学病房的设计分为医务人员活动区及病人活动区,甲癌病房每间以1床为主,设计2床的甲癌病房在病床之间设计有铅屏风,防止病人之间的相互辐射,甲亢病人每间病房设计2床。病人活动区与医务人员区域通过铅板门进行连通。甲癌病房的墙体为120+100+120(120厚非粘土烧结实心砖;100厚墙芯防护涂料),甲癌病房与普通房间的楼板设计为防滑地砖楼面(其中楼板中间设计有150厚防护涂料);甲亢病房的墙体为120+120非粘土烧结空心砖,墙体中间设计有50厚的防护涂料。甲亢病房与普通房间的楼板设计为防滑地砖楼面(其中楼板中间设计有100厚防护涂料);病人活动的公共走廊与上一层楼板的设计有100厚防护涂料。
6 辐射防护要求
1)1层核医学的病房中甲癌及甲亢病房等有放射性设备的房间,采用340厚(120厚+100厚+120厚,注:100厚为墙芯防护涂料)、290厚(120厚+50厚+120厚,注:50厚为墙芯防护涂料)的容重均不低于1 800 kg/m3的非粘土实心砖砌筑。砌砖应保证砂浆饱满,不得有空隙,并不得留后填孔洞,以保证防护强度。砖墙深入地面下0.6 m。甲癌、甲亢、配餐间、服药及储源室的墙面、地面、户门及顶棚采用防护涂料,具体厚度应由相应资质的专业厂家计算确定。放射性核素限量应按《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的规定执行。
2)甲癌、甲亢、配餐间、服药及储源室的屏蔽门由专业厂家做放射线渗漏的处理。各机房的屏蔽门每边与墙的搭接为门、墙缝隙的15倍且不小于150。屏蔽门的构造做法参见国家建筑标准图集06J902-1(医疗建筑)的相关节点。
3)所有具有放射性观察窗防护铅玻璃或夹铜丝玻璃的防护当量及构造措施应由专业厂家设计制作完成,并应满足国家相关规范、标准、规定的要求。屏蔽窗的玻璃与窗框,窗框与洞口间缝隙的防护及窗的构造做法参见国家建筑标准图集06J902-1(医疗建筑)的相关节点。
4)具有放射性设备房间的墙体与顶棚(吊顶)交接处须用铅板盖缝,铅板厚度由专业厂家计算确定,铅板宽度不小于300。
5)土建施工前建设单位应确定医疗设备的技术参数及安装要求,厂家对土建环境确认无误后方可施工。如设备要求与本次设计有冲突之处应及时通知设计单位做相应变更后方可施工。
6)核医学病房房间的风道,通风道内做0.75 mm厚镀锌铁皮,用c6螺栓固定随砌随安装,确保风道的严密性。
7 核医学科放射性污水池防护设计
放射性废水主要来自临床核医学项目的诊断、治疗过程中患者服用或注射放射性同位素后所产生的排泄物,分装同位素的容器、杯皿和实验室的清洗水,标记化合物等排放的放射性废水。为了使废水排放符合国家要求,以免对环境造成污染,所以须根据国家相关标准,设计放射性衰变池,废水经过专用管道收集后流入衰变池,直至符合排放要求方可排放。
8 节能设计
核医学病房楼建筑高度9.15 m,地下1层,地上2层。地下1层层高5.1 m,地上2层层高均为4.2 m,且太原市属于寒冷地区。为贯彻国家节约能源的方针政策,本工程根据GB 50189-2005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和DBJ 04-241-2006进行节能设计。由于各朝向的窗墙比及体形系数均未超过规范限制,本设计采用建筑热工性能判断表。
核医学病房楼为框架结构体系,填充材料为框架结构,填充墙体为:2层为300厚加气混凝土砌块,1层为120+100+120(120厚非粘土烧结实心砖;100厚墙芯防护涂料。采暖方式为集中空调采暖。楼梯间不采暖。外墙粘贴50厚挤塑聚苯板保温材料,传热系数0.534,满足传热系数限值不大于0.60;屋面结构形式100厚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粘贴60厚挤塑聚苯板保温材料,传热系数为0.518,满足传热系数限值不大于0.55。东向、西向的窗户设计为PA断桥铝合金单框中空玻璃窗(空气间层12),传热系数为2.977,满足传热系数限值不大于3.5,北向的窗户设计为PA断桥铝合金单框中空玻璃窗(空气间层12),传热系数为2.977,满足传热系数限值不大于3.0,南向的窗户设计为9 mm,辐射率不大于0.25 Low-EPA断桥铝合金单框中空玻璃窗(空气间层9),传热系数为2.651,满足传热系数限值不大于2.7;地下室顶板的顶板结构形式为100厚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粘贴60厚岩棉板保温材料,传热系数为0.728 1,满足传热系数限值不大于2.7;楼梯间隔墙结构形式200厚加气混凝土砌块不贴保温材料,传热系数为1.17,满足传热系数限值不大于1.50。通过上述方法,该建筑围护结构与未采取节能措施前相比,全年采暖、通风、空气调节和照明的总能耗应减少50%。
综上所述,通过以上方面的设计,使核医学病房楼的设计满足相关规范要求。
Discussion on nuclear medicine ward building design of a hospital
WANG Jing
(Shanxi Architectural Design Research Institute, Taiyuan 030013, China)
Taking the nuclear medicine architectural design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is paper elaborated the process and protection design of whole building, external environment and monomers nuclear medicine, and discussed the main measures to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protection design, provided helpful strategies for similar engineering design.
nuclear medicine, architecture, protection design, measure
1009-6825(2014)31-0038-02
2014-07-23
王 晶(1979- ),女,工程师
TU246.11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