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生态文明下的绿色建筑设计研究

2014-04-06

山西建筑 2014年31期
关键词:建筑设计绿色标准

徐 芳 李 娟

(天津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天津 300211)

基于生态文明下的绿色建筑设计研究

徐 芳 李 娟

(天津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天津 300211)

结合美国LEED评价标准,以中新天津生态城为案例,介绍了该地区绿色建筑设计的技术特点,对其低碳环保的设计方法进行了分析说明,并给出了几点绿色建筑的设计建议,以实现建筑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文明,绿色建筑,设计,城市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我们一定要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十八大报告关于“生态文明”和“环境”的表述比十七大报告中多17处,进入新时期,整个中国社会更加关注绿色、环保、生态文明建设。

1 绿色建筑设计发展

绿色建筑,又称为绿建筑,这里不是指园林绿化,花园城市这种传统意义上,我们日常生活中称呼的绿色,而是对于环境友好,最大限度的减少对于环境的消耗,最大限度的减少消耗自然界的原材料(钢铁、水泥等建材,石油、煤炭等能源),最大限度减少释放对于环境有害的物质(甲醛、还有一些人工合成化学物质),最大限度节能环保。建筑的整个生命周期都需要践行最小消耗,追求完美的零消耗,和自然融为一体,建筑施工的建材最好使用垃圾再生材料,建筑的施工做到无粉尘、低噪声,建筑的使用做到对环境友好,充分利用太阳光,减少对于外界电能的使用,建筑的寿命终结的拆除要做到回归自然,物尽其用。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生态文明的思潮逐渐成为当今世界一大趋势,尤其是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过度消耗自然环境的消费至上的理念,当代的生态危机就是资本主义消费过度的结果,因此,走生态社会主义是必然道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生态文明是符合马克思主义的正确的政治理论。在生态文明的引领下,绿色的建筑设计理念也逐步兴起,但是,各种思潮,各种设计理念鱼龙混杂,防止建筑的滥绿色化,各个国家努力规范绿色建筑的设计标准,美国绿色建筑协会在罗伯特·瓦特森先生的发起下,在2003年开始推行了绿色环境与节能领导标准(Leader ship in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Design,简称LEED),这个标准规范了绿色建筑设计概念,成为比较恰当的评价绿色建筑的一个规范评价工具。可喜的是美国联邦的部分州和部分国家已经以这个标准定位法定的建筑强制标准。美国的LEED标准也逐步丰富,从最初的只针对公共建筑,发展到可用于既有建筑的绿色改造标准LEED-EB、商业建筑绿色装修标准LEED-CI、目前正在致力于开发专用于住宅建筑的LEED-RB。我国部分发达地区已经开始参照美国LEED标准,制定了符合我国国情,高于美国LEED的标准,比如中新天津生态城绿色建筑标准。

我国为了贯彻执行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要求,由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自2008年4月委托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成立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管理办公室(以下简称中心绿标办)负责具体工作,已评出15项获得“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的项目。这一个标准已经逐步成为我国绿色建筑的指导。从这里开始,绿色建筑设计理念逐步进入千家万户,形成一大批绿色公共建筑,绿色住宅建筑,绿色社区。

2 中新天津生态城绿色建筑设计实践案例

中新天津生态城是中国、新加坡两国政府战略性合作项目。生态城市的建设显示了中新两国政府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加强环境保护、节约资源和能源的决心,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提供积极的探讨和典型示范。根据中新天津生态城的指标体系,城内绿色建筑比例将为100%,美国LEED创始人罗伯特·瓦特森表示“中新天津生态城作为当今世界上最大的生态宜居示范新城,已经制定出了很高的生态环境目标,要实现这个目标,LEED可以成为一个手段。另外,LEED这套标准目前是国际上最被广泛认可的绿色建筑标准体系,生态城要达到其建设目标,也需要得到一个国际标准体系的验证。”因此,本文选取中新天津生态城作为绿色建筑设计的标准。

2.1 中新天津生态城绿色建筑设计技术特点

中新天津生态城位于天津市滨海新区北部(原汉沽区),设计之初就选取了不占耕地的盐碱地,建立在节约用地,节约用水,资源循环利用的生态新区。中新天津生态城从一开始就选取了生态比较脆弱,植被比较稀疏,环境退化较严重的地区,因此,绿色建筑在中新生态城是十分必要的。总结起来,中新天津生态城绿色建筑设计技术特点有以下三点:充分利用城市基础设施,建筑节能环保贯彻始终,可再生材料的充分利用等等。

2.1.1 充分利用城市基础设施

中新生态城选址之初就考虑到依托大城市,会减少基础设施的投入,减少对自然界的索取,建立独立的各类能源和污水、垃圾处理系统会造成浪费。中新生态城依托天津中心城区,滨海新区等基础设施和配套管网,最大限度利用了城市污水处理,中水回收等基础设施,真正实现了经济、高效、生态绿色建筑。

2.1.2 建筑节能环保贯彻始终

中新生态城从能源的源头上就选取可再生能源,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建设了大规模的区域性太阳能发电站,海滨风力发电站,生物质发电站,并且,结合国家首批智能电网试点的优势,鼓励区域可再生能源电力上网。根据国家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结合中新生态城实际情况,制定了《中新天津生态城绿色建筑标准》,规定确定了生态城住宅的单位能耗不高于78 kWh/(m2·年),公共建筑单位面积的能耗不高于110 kWh/(m2·年)。该项指标实现了生态城的低碳目标,减少CO2的排放,这个指标硬性规定,实现了生态城绿色建筑和生态城生态文明目标一致。

2.1.3 可再生材料的充分利用

中新生态城建设充分利用可再生材料,征地拆迁把原有的汉沽碱厂的建筑垃圾,回收利用,做成混凝土材料以供后期建设使用,中新生态城三个片区的土地资源合理配置,充分利用各种当地随处可取资源,海盐、芦苇等等。对于挖掘的表土进行合理配置,最大限度节省自然资源。

2.2 低碳环保的设计理念

具体到建筑,中新生态城从设计之初就秉承低碳环保的设计理念,主要有以下几点:建筑布局设计比较合理;被动节能措施主要是最大限度利用太阳光,利用自然风;主动节能措施是回收热风系统,使用节能灯具等等。本文主要以中新生态城某中学建设设计为例探讨低碳环保的设计情况。

2.2.1 建筑布局设计合理

教学楼、综合楼、操场环状环抱,让学生在5 min以内去教室读书,做实验,去操场活动,教学楼总体设计呈之字状,教学楼朝阳的房间用作教室,因为学生大部分时间在教室度过,充分利用太阳能,教室背面的房间用做实验室,走班教室,东西向的房间用作行政办公用房,减少了冬季风对于建筑的影响。充分利用地下空间,在操场下面建设有地下车库区,以供学生走读使用,所有建筑的地下都连同一起,最大限度实现了建筑的一体化。

2.2.2 被动节能措施

所有建筑都建设有良好的围护系统,最大限度降低取暖的能耗,墙体保温采取了绝热、保温、防火等措施。建筑外墙使用了混凝土砌块加气,石棉构造。所有外墙玻璃采用双层中空钢化玻璃,设置真空层,有效避免了热量的散失。

教学楼都设置了可调节遮阳的措施,在不影响室内采光的前提下,自动调节遮阳板,保温、透光。教学楼的所有走廊都设置了透光的设置,充分利用太阳光,在部分区域实施了开天窗的设置。教学楼部分室内活动区,有大面积的可开窗户,夏季可以充分开启,冬季可以关闭保温。

2.2.3 主动节能措施

该校空调系统的设计,充分回收了循环空气,教室一般不设新风系统,为了保证学校通风的需求,教室采用了热回收功能,在地下室及一楼到五楼设置了多个回收热的智能环保回收空气机组,充分保障热量不散失,又可以满足空气质量的需求。

在庭院中使用高效节能的LED灯具,提供夜间照明,在部分区域使用太阳能发电功能,白天储存的电力,晚上使用。此外,还使用了雨水回收利用,雨水和中水作为景观用水。

3 我国绿色建筑设计存在的问题

我国绿色建筑设计方兴未艾,目前,各地做了许多有益的尝试,但仍然存在很多问题。目前使用的GB 50378-2006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的很多标准是引用GB 50180-93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中的条目,这些规范和标准本身就是尚存许多问题的,如日照标准。现行的日照标准以一年中冬至日和大寒日的日照时间作为日照审核的依据,但这其实并不能完整反映全年的日照情况,有些项目中冬至日和大寒日的日照时间符合要求,但是在全年的绝大多数时间里都是达不到要求的。虽然这些项目符合规定,可以实施,但是以此标准兴建的建筑是否能够称之为绿色建筑有待商榷。GB 50378作为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应该逐步完善和细化自身的评价指标,其中的日照标准不但应满足GB 50180的规定,同时还应结合绿色建筑的特点,进行更加细致的划分。绿色建筑不仅要节能,还要宜居。

4 绿色建筑设计几点启示

绿色建筑经过数十年的实践,逐渐摸索出来一些可行的做法,比如,加强绿色意识,加大力度完善相关配套的法规,积极完善绿色建筑评估体系与实施,加强整个建筑行业的绿色规划等等。

4.1 积极完善相关绿色建筑配套法规

要加大力度完善相关的绿色建筑的配套法规,逐渐从有立法权限的市开始试点,制定相应的规章、法规,逐步形成省人大层面上的地区法律,逐步形成国家部委层面的指导配套法规,最后建立国家人大层面的绿色建筑法,强制性规定我国的建筑实施绿色建筑的标准。另一方面,加大环境保护的力度,实施对环境友好的建筑,最大限度的减少自然资源的消耗。从建筑的整个生命周期都需要践行最小消耗,追求完美的零消耗,和自然融为一体,建筑施工的建材最好使用垃圾再生材料,建筑的施工做到无粉尘、低噪声,建筑的使用做到对环境友好,充分利用太阳光,减少对于外界电能的使用,建筑的寿命终结的拆除要做到回归自然,物尽其用。实现经济、文化、科技等全方位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国家的基本发展纲要和战略规划,是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建筑是人们生产生活的基本物质要件,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将绿色、环保的设计规划理念植根于建筑领域,必然需要国家政策的大力引导和支持,对于土地的使用,建筑设计的规划,施工队伍的资质,国家都应从宏观角度去把握,给予支持和引导。

建立有效激励机制,尽管我国早已出台建筑节能规范,建筑节能法律法规执行力度还较低,各方面还需进一步完善。因此应设立执法监督机构,为绿色建筑的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激励绿色建筑的发展,运用经济杠杆的作用,制订优惠政策;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通过示范工程的榜样力量积极引导市场,明确政策导向,吸引投资帮助绿色建筑的发展。

4.2 加快绿色建筑评估体系的开发与实施

目前,我国绿色建筑评估主要是跨国评估机构的代理公司或者是合作公司,往往不能独立于母公司进行评估,进行评估中不能基于中国国情进行分析,因此,应该尽快建立我国独立的第三方评估体系。我国绿色建筑评估体系应建立在充分调研、科学立项、切实实践的基础上,依据我国国情,针对气候、地域环境参数、资源状况、人文素质、技术水平、法律法规等的不同来合理开发、有效实施。应尽快完善绿色建筑国家和地方标准体系,尽快制定绿色建筑技术与产品的评估标准,实施绿色建筑及相关产品标识制度,建立评价监管体系,规范评估机制,切实促进绿色建筑的发展。加强急需人才培养对急需熟知绿色建筑理念、致力于绿色建筑建设的专业人才,可通过高等院校进一步完善绿色建筑相关学科建设,或增加绿色建筑相关课程,来培养适应绿色建筑发展需要的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和复合性人才。可通过定期组织绿色建筑相关培训,提高各行业不同层次从业人员的绿色建筑应用能力;还可在建筑师资格认证或行业资质相关评审中,适当增加对绿色建筑知识的考核,提高从业人员的绿色建筑素养。

4.3 加强建筑产业的规划

目前,我国建筑行业缺乏整体的规划,由于房地产行业推向市场以后,快速的繁荣下,隐藏着种种的隐患,追求经济利益,往往忽略了对于生活环境的保护,即使打着绿色建筑的旗号,往往不能严格落实对于环境友好的生态文明的绿色建筑。因此,加强建筑产业的规划十分有必要。

现在建筑行业在逐步完善发展之中,但还是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行业内恶意竞争、暗箱操作的情况依然存在,一些资质不足的小型建筑企业依然大量存在。不足规模的建筑企业在设计水平、施工能力以及后期维护上肯定有所局限,再加上对经济利益的追逐,很难保证建筑设计环保科学,因此,要加强建筑行业内部的规范化管理,制定行业运行规定管理的条例和规范,使得建筑行业发展有法可依。同时对于资质不佳的企业进行行业整顿,必要时取消其公司。

5 结语

十八大报告再次论及“生态文明”,并将其提升到更高的战略层面。由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由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拓展为包括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这是总揽国内外大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新部署。在目前情况下,绿色建筑尚处在初级发展阶段。也是在“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实践阶段,在这样的情况下,或许没有现成的方案可以使用,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没有成功的案例可以学习,但这些都不是问题,只要我们秉承保护环境、珍惜资源、爱护地球的宗旨和理念,利用经济、科技、文化的一切力量,就能实现建筑的可持续发展,为人类世界在环保方面做出贡献。

[1] 翟燕涛.浅谈新世纪建筑设计文化发展[J].同煤科技,2009(3):79-80.

[2] 胡婷婷.海南炼化项目生产管理区的建筑设计[J].石油化工设计,2009(2):101-102.

[3] 绿色生态城的思考路径[J].世界环境,2008(2):16-17.

[4] 王孝东,孙振男.浅谈绿色施工[J].华章,2011(9):64-65.

[5] 任海滨.刍议现代建筑的绿色节能设计[J].山西建筑,2013,39(2):201-203.

Research on green building design based on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XU Fang LI Juan

(Tianjin City Planning and Design Research Institute, Tianjin 300211, China)

Combining with the American LEED evaluation criteria, taking the Zhongxin Tianjin ecological city as a case, this paper introduced the tech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green building design in the region, analyzed and explained its low carbo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design method, and presented several green building design suggestions,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architecture.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green building, design, city

1009-6825(2014)31-0028-03

2014-08-23

徐 芳(1978- ),女,工程师; 李 娟(1983- ),女,工程师

TU241.91

A

猜你喜欢

建筑设计绿色标准
绿色低碳
小型商业建筑设计
2022 年3 月实施的工程建设标准
绿色建筑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思考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忠诚的标准
美还是丑?
建筑设计的困惑
一家之言:新标准将解决快递业“成长中的烦恼”
建筑设计中节能建筑设计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