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体育对大学生素质教育实践探讨

2014-04-06孙逸洁

关键词:中华民族民族传统

孙逸洁

(华中师范大学 体育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9)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滋润了中国人民的心田,陶铸了中华民族的性格,同时也生动具体地反映了我们中华民族的盛衰荣辱,蕴含着丰富的历史经验与教训。通过学习可以察古以鉴今,彰往而知来,继承和弘扬、挖掘和发展,可以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宝库,只要善于探求,定能给予我们更多的启迪。

一、传统体育对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影响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底蕴厚重、格调高雅、哲理深邃、意境高远,具有强烈的感染力。随着21世纪的到来,高校扩招,使作为时代骄子的大学生教育不再看成精英教育,但是他们的素质依旧决定着中华民族在世界上的地位,要实现中华民族的全面复兴,要实现中国梦,必须进一步提高他们的素质,而道德品德修养又是一个人的基本素质。中国传统体育中的内外兼修、德艺统一的思想,对大学生的培养有着深远的意义。

(一)传统体育的丰富性和独特性

传统体育的内容丰富多彩,可以愉悦心情,让大学生在精神上受到健康文明的引导,帮助他们形成高雅、文明的生活方式和高尚的生活情趣。随着时代的变迁发展和科技文化的进步,传统体育功能的内涵不断丰富,同时也在日益拓展。传统体育具有健身、娱乐、教育、社交、竞技等功能和易风易俗、改造社会、美化生活、陶冶情操、锻炼思维能力、激发聪明才智、加强国际友谊等作用。

(二)传统体育的文化性和民俗性

传统体育是带有浓郁的乡情的体育活动。地理位置不同,民族传统体育的民族性也有其不同。如:在我国南方很多少数民族地区,传统体育项目中常见的丢包、赛龙舟、跳竹、跳象脚鼓等颇具南方民族特色;在北方则有踩高跷、腰鼓、摔跤、扭秧歌等极具北方民族热情的特色。这些带有民族特色的体育活动都有悠久的历史。它和其他民族文化遗产一样,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 瑰宝,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

民族传统体育符合中华民族的文化习俗,容易被国人所接受,老少皆宜,可以终生相伴,终生受益,从而决定了其增强体质的功能,使学生身体素质全面发展,提高人体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减少疾病,陶冶情趣。民族传统体育的开展,不仅可以使大学生广泛了解我国少数民族的优良的体育文化传统,同时也能够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

(三)民族传统体育的健身性和竞争性

人们为了生存和生产需要,在生产劳动和大自然的斗争中,创造、发展和丰富了独具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人们在实践中认识、了解、喜爱它,把它当作传递感情、增进民族间交流的手段。

民族传统体育健身内容,符合各民族人民的个性特点。各民族人民勤劳、勇敢、智慧,以乐观主义精神面对生活。民族传统体育把艺术和体能练习融为一体。民族传统体育不受场地、器材、年龄的限制,动作简单易学;活动技能要求不严格并且不复杂,一看就懂,一练就会。器材简单,多以生产和生活常见的农具、绳、棍棒为主,在田间地头、房前屋后、草地、沟旁就可以进行活动。它不受性别、年龄限制,男女老少都可以参加。

民族传统体育还具有竞争性的特点,失败和胜利同在,艰苦与磨难并存,人们要适应它,利用它,就必须做好全方面的准备,在挖掘和开发自己良好的智力水平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传统体育中的以静制动,以柔克刚,攻守兼备,进退自如等,会对时代骄子们有所启迪。

(四)传统体育的继承性和群众性

“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在漫长的历史演进过程中历经沧桑、饱受磨难,但始终传承不绝,每一次历史的变迁都面临着一次新的挑战。从某种意义上说‘传统体育文化是指中华民族在生命运动领域不断推陈出新的所有成果。’”民族传统体育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相互吸收、相互融合、不断完善。民族传统体育是从生产劳动、宗教祭祀、军事战争、健身娱乐的社会活动中分离出来的。只有当人们发现,并且需要它的片面的健身娱乐等特殊的功能的时候,民族体育才应运而生。融合了体育的教育、健身、娱乐等性质的时候才会称之为完整意义上的民族体育,而这个融合需要一个过程,这个过程中就是继承的过程。民族传统体育的继承性才使得它有了显著的民族特色;有了丰富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才使得其得以传承和发扬。继承,是继承传统,继承的传统是优秀的传统,并不是毫无取舍地照单全收。继承性是民族传统体育得以流传的保障。

民族传统体育无论是产生还是发展走的都是民间路线,只有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和认可的事物才能够被广泛的保存和流传下来。民族传统体育有着雄厚的群众基础。首先,民族传统体育从产生的角度来说,体育的劳动产生说是被广泛认可的产生模式,其特点与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方式有着密切的关联,这就客观地促成了人们对它的接受和认可;其次,民族传统体育的健身、娱乐功能相对稳定,促使它能够和群众紧密的结合,迎合群众需求,因而能被接受并发扬光大;最后,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和传播都是通过人民群众这个媒介完成的,人们之间的交流带动了体育的传播,同时也完成了民族体育自身功能的完善。群众性是民族传统体育保持强大生命力的保证。

二、民族传统体育的教育实践

体育素质教育就是人的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运动素质,配合德育得以全面系统的发展。具体地说,体育素质就是通过有组织目的的体育课程教学和体育活动类课程的动态教学,向学生进行科学锻炼身体的文化素质教育,全面锻炼学生身体增进学生身心健康。很显然,提高和发展学生的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文化素质,构成了现代教学三位一体的整体素质教育的基础。

(一)培养和激发正确的体育学习动机

首先是提高学生对体育的认识,通过体育课反复对他们进行教学任务目的的讲授。其次是引导学生体会体育锻炼的好处,通过定期对其进行素质测验和锻炼的调查,运用各种数据对比,说明好处。再次,在教学中针对学生的认识和情况及时发现问题。最后,引发对传统体育的兴趣和认识,使其认识到传统体育的特点,用传统体育在我国文明史上的影响促进学生的认识,提高学生的兴趣。

(二)加强意志训练

民族体育由于其民族性的特点而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一般在人们的心中都有一种对民族体育的自豪感。可以通过对民族体育项目的教学,培养学生的以静制动,以柔克刚,攻守兼备,进退自如的心理素质。使学生在意志上受到训练,树立起正确的意志认识,在其意志于言行的时候,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同时受到民族文化氛围的熏陶,增强其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三)针对体育差生可以使用传统体育手法,使体质差生克服客观困难:

1.武术基本功与太极拳疗法。这种方法主要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体质弱、运动不多而引起的身体素质较差和体质不良。通过组织他们进行武术基本功和简化24式太极拳的训练,有效的锻炼身体,提高身体素质。

2.意念放松与表象训练法。这种方法主要针对学生由于持久的紧张学习与竞争压力引起精神上紧张焦虑而形成的身心不适应。通过有目的的语言暗示和意念与身体放松配合,从而获得一种特殊的身心放松入静的状态,使神经的疲劳和焦虑得到消除,以克服由此带来的心理障碍。

高校通过大力开展传统体育活动,宣扬民族文化精神,民族传统体育和传统体育文化作为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在民族高校,倡导民族体育更是理所当然。在我们引以为荣的“中华体育精神”中,祖国至上,团结拼搏,敬业精神,科学求实,艰苦奋斗,遵纪守法,哪一条不是在中华文明史和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中经过艰苦磨砺而形成的华夏瑰宝!体育运动中蕴含着中华体育精神,它所追求的“更高、更快、更强”是促进人类素质全面发展的具体体现。

三、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发挥教师的主导地位

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合格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体育教师是学校体育工作的具体执行者,他们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校体育任务能否顺利完成。体育教师主要职能包括:应忠诚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热爱学校体育工作,具有高尚的道德,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做好体育宣传教育工作,积极培养学校体育活动的骨干力量;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爱护学生,及时总结工作中的经验教训,定期向领导汇报情况及问题,并提出具体意见和建设。

日新月异的现代化科技发展和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对高校体育工作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高校体育的内涵日益丰富,任务不断拓展,体育教师的担子更加繁重。如果没有一支政治素质高、事业心强、头脑敏锐、业务熟练、技术全面、勤奋好学、勇于探索、锐意改革的师资队伍为基础,高校体育工作的发展就只能是纸上谈兵。因此,必须加强对高校体育师资队伍的建设,一方面举办各种新学科、新技术讲座和培训,促进教师的知识更新;另一方面组织教师在职或脱产进修学习,提高学历层次。此外,应采用招聘,引进、补充新生力量等办法不断调整和改善体育教师的年龄结构,男女性别结构,建立一支精干高级的教师队伍,推动体育改革的深化与发展。

四、结论与建议

在高校体育教育中,运用民族传统体育之精髓对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高水平专业技术人才,以适应21世纪世界科技、经济、人才发展的需要。中国民族传统体育,对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素质提高有积极作用,它适用于中国的国情,也很容易被大学生接受。在体育教学中采用于语言法、直观法,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采用想象法、表象法、可以激发他们的表象再现及表象记忆能力得到提高,根据针对性原则,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在贯彻素质教育的21世纪,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教育需要得到发扬光大。建议在民族院校中,开设民族传统体育教育必修课和选修课;加强年轻教师对民族传统体育教育项目的了解培养,使体育教学中运用民族传统体育对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得以贯彻实施。

[1]孟凡强.在文化的全球化趋势中审视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J].搏击·武术科学,2004,(2).

[2]乔凤杰.中国武术与传统文化[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3]蒋东升.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必将成为世界主流体育文化——以文化学视角论[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11,(2).

[4]艾萌.论武术的教化功能与学校道德教育[J].教育教学论坛,2011,(9).

[5]王岗,王铁新.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文化审视[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

猜你喜欢

中华民族民族传统
我们的民族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From Xia People to Han People and to Chinese Nation— A Study of the Trajectory of the Cohesion and Integration of Chinese Ethnic Groups
老传统当传承
多元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