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环境行为理论对我国环保工作的启示
2014-04-06李云
李 云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财政税务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3)
自上个世纪50年代起,环境问题日益引起关注,“八大公害”事件①促使国外学者开始思考与人类自身行为相关的次生环境问题,环境社会学(Environmental Sociology)在这一反思中产生和发展。尤其是60年代以来,随着对个体环境行为研究的深入,出现了不同的环境行为(environmental behavior)理论。这些理论试图从个体态度(attitude)、意图(intention)、情感(emotion)等角度解释环境行为并且构建了相应的模型。与此同时,国外学者运用量表测量方法,对不同的环境行为(如节约能源、垃圾回收、乘用公共交通等)进行实证研究以验证不同模型的解释力,推动了环境行为理论的完善和发展。
总的来说,环境社会学呼吁个体参与到环境保护的浪潮中,全民参与是环保的事业终极目标。这对当前中国的环保工作具有宝贵的借鉴意义。
一、环境行为的基本认识
(一)环境行为的概念
不同的学者对环境行为有不同的称谓,但其内涵基本一致,都是指个人所采取的保护环境的行为。例如:Gatersleben等人称之为积极的环境行为 (Pro-environmental Behavior),Kaiser称之为生态行为(Ecological Behavior),Hines 称之为负责任的环境行为(Responsible Environmental Behavior)等。其中最为广泛使用的是Stern提出的具有环境意义的行为(Environmentally Significant Behavior),下文简称环境行为。
Stern认为如果某一行为直接或间接地改变了自然环境中物质资源或能源的可得性,或者是改变了生态系统或生物圈本身的结构和动态,那么这一行为就是环境行为。比如,个人对生活垃圾的分类回收、国家制定环境税收政策等都属于环境行为。这一定义以结果为导向,关注个人行为是否会对环境产生积极的影响。另外,Stern还从个人意图的角度对其进行界定,肯定了环境行为是个人为改变环境状况而采取的行为,同时他强调以意图为导向的环境行为并不一定会对环境产生实际影响。比如,虽然大家普遍认为减少喷雾壶的使用可以保护臭氧层,美国政府也颁布法律禁止企业使用破坏臭氧层的材料来制作喷雾壶,但直至目前这种喷雾壶仍被广泛使用。
关于环境行为的上述两种定义都旨在阐述个体行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但是侧重点和研究目的不同。以结果为导向的定义便于在实证研究中识别和设定对环境产生影响的行为;而以意图为导向的定义更有利于研究个人的信念、动机等对环境行为的影响,便于识别出影响不同环境行为的因素。
(二)环境行为的分类
早期的研究认为所有的环境行为本质上都是没有区别的,因此并未加以区分。此后学者们发现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环境行为进行分类,并且适当的分类有利于研究不同环境行为的决定因素。其中比较典型是Hines和Stern的分类。Hines根据引发环境行为的手段不同将环境行为分为说服、财务行动、生态管理、法律行动和政治行动这五种。Stern则根据环境行为所涉及的社会层面不同将所有的环境行为分为四类,即激进的环保行为(如环保组织的游行示威)、公共领域的非激进行为(如行使环境公民权、政府进行环境管制)、私人领域的环保行为(如购买环保产品、减少能源消耗、科学处理生活垃圾)以及其他环境行为(如开发环保产品)。Stern本人及Dietz等人根据美国国家环境调查获得的数据,利用因素分析法证实了除激进环保行为以外的其他三种行为的确存在着显著性差别。
(三)环境行为的动因
根据Stern的意图定义,环境行为是由保护环境的意图决定的。有学者认为这种环境保护意图源自一种全新的世界观,其中最著名的是新环境范式 (New Environmental Paradigm,NEP),或称为新生态范式。这种范式认为人类的活动与脆弱的生物圈相联系,人类的发展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因此人类应该重新审视自身在生物圈中的角色。Dake,Sievers,Douglas等人宣扬摒弃文化偏见,更加关注东方文明的文化世界观。Kals,Schumachery着力探索影响环境意图的情感因素,包括对自然的情感认可以及对野生动物的情感认同(Stern,2000)。
也有些理论把价值观看作是环境保护意图的来源。Inglehart认为保护环境的意图是后物质主义价值观的表达,同时也是发达国家日益富裕和安全的积极结果。Schultz,White等人强调宗教价值观,他们认为犹太-基督教宣扬环境神圣的教义增加了教徒对环境的关注。Stern,Dietz和Guagnano等则将环境意图和环境行为与一般价值观 (如自我超越或利他主义)相联系。大量的研究发现,相比于个人主义者,有着亲社会价值观的人更加关注环境保护,也有更强烈的保护环境的意图。
二、环境行为理论研究分支
(一)Schwartz的规范激活论(Norm Activation Theory)
规范激活论始于Schwartz的价值观理论。他认为价值观可以引导个人在不同的情境下设定合意的目标,是个人或其他社会实体从事日常活动的指导性原则。根据来自44个国家共25863名调查者的数据,Schwartz发现有10种激励性的价值观主导着个人的行为,并且这10种价值观可以从2个维度进行分类,即开放和保守,利他和利己。他认为在利他行为中,个人规范是唯一的直接决定性因素,也就是说当个人意识到特定的事件威胁了他人的生存 (Awareness of Consequences,AC),并且认为有义务改善这一后果时(Ascription of Responsibility,AR)个人规范会激发起个人的责任感进而采取利他行为。
此后这一理论被广泛用于解释积极的环境行为。在Black,Stern和Elworth组织的节能调查,Hopper和Nielsen组织的废品回收利用调查以及Dietz和Kalof组织的为环保付费的意愿调查中,规范激活论都很好地解释和预测了这些环境行为。然而规范激活模型也有其适用性,在某些研究中解释力不强。Bamberg和Schmidt在研究大学生如何选择交通工具时,引入四个项目来测量AC和AR的强度,比如“与汽车相关的噪音和空气污染是否降低了生活质量”、“个人是否应该减少私家车的使用来降低污染程度”。研究发现虽然AR显著地影响了个人规范,但AC的影响很弱,从而导致个人规范对私家车的实际使用情况解释力不足,私家车仍被广泛使用。
规范激活论的另一个重要发展是在家庭能源消耗领域。很多学者引入了信息反馈这一建构,他们认为加强教育和信息反馈可以提高个人对行为后果的认识,从而促使个人采取积极的环境行为。Brandon和Lewis对英国120户家庭进行了长达9个月的调查,调查发现定期地提供能源消耗信息(以及家庭上一年的同期消耗信息)有利于加强家庭能源消耗的可视度,从而使家庭意识到个体行为对环境问题的影响。并且他们发现如果能够提供具体可行的节能建议,那么节能意识最终转化为实际行动的可能性就越高。
(二)Stern的价值-信念-规范理论(Value-Belief-NormTh eory)
价值-信念-规范理论是将价值理论、规范激活论和新环保范式相结合的产物,专门用于解释非激进的环保行为。这一理论引入了5个具有因果关系的变量来解释环境行为,即个人价值观、新环境范式、对环境问题后果的意识、具备改善环境的能力的信念以及个人规范。在该理论框架下,这一因果关系从相对稳定的、在个人性格和信念中居中心地位的价值观出发,到相对更加具体的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信念、后果及个人责任感。因果链条上的每一个变量直接影响下一个变量。
与规范激活论相比,这一理论在价值观方面有了更具体的阐述,包括以自我为中心的价值观、社会利他的价值观以及生态的价值观。虽然很多学者都把社会利他的价值观和生态的价值观当作两个独立的价值观,但是一直都得不到实证的支持。Groot和Steg创造性地引入了一个新的量度表,运用多组分析方法验证了利他价值观和生态价值观之间存在着显著差异,尤其是当某一行为在利他和利生态的目标不一致时。如决定是向环保组织还是人道组织捐赠,利他价值观强调对他人成本效益的考量,而生态价值观则强调对生物圈和生态的成本效益考量。更有学者研究认为利他价值观对行为的解释力会因亲密程度的不同有所差异。
价值-信念-规范理论还强调价值观向环境行为的转换会受到信念的影响(比如对环境问题后果的意识、具备改善环境的能力的信念等)。因此该理论认为增强环境信息的公开和透明可以促进环境行为的发生,如环境科学成果的发表及评论、公众参与政府决策程度等等。
(三)Ajzen 的计划行为论(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计划行为论是对理性行为理论的拓展。在这一理论框架中,Ajzen假定每个人都是追求效用最大化的个体,当他需要制定行动方案时,会综合考虑各种方案的可能结果(行为信念)、参照群体的规范期望(规范信念)以及所需的资源和可能遇到的障碍(控制信念)。这些考虑和信念形成了个人对某一行为的态度、社会规范以及感知的行为控制,从而决定了他的行为意图。不同于规范激活论对个人意图作用的否认,Ajzen认为意图是决定社会行为的直接原因,并且他宣称其理论可以用来解释所有意图性的社会行为。
这一理论的可靠性在不同的社会行为领域得到了验证。比如Godin和Kok运用计划行为论解释与健康相关的行为时取得了相当高的可信度,McMillan在研究大麻的使用时也证明了计划行为论的有效性。但在环境行为领域中这一理论的实证检验相对较少,比较知名的是Taylor和Todd在研究垃圾处理项目(堆肥)时将计划行为理论作为解释该项目参与度的理论框架。 此外,Conner,Sheeran 和 Hübner,Kaiser等人进一步引入道德规范这一变量,提高了计划行为论的解释力。Hübner和Kaiser在器官捐赠和环保行为的案例中着重讨论了道德规范对行为意图产生影响的条件。他们认为道德规范作为一个独立的变量对于意图的影响很小(3%~6%左右),而当个体的态度和社会规范产生冲突时,人们会首先审视道德规范以寻求更多的信息,此时道德规范的作用比较明显。
与计划行为论极为相似的一个理论是Triandis的人际行为论(Theory of Interpersonal Behavior)。它们都研究一般社会行为的意图和实际执行情况,而且都包含了期望-价值和规范信念这两个建构。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如何看待自我意识在解释和预测某一特定社会行为中的相对重要性。计划行为论认为社会行为是受个人意识控制的,而人际行为理论则认为随着个人习惯在特定行为中作用加强,意识的作用反而减弱,因此习惯也应该被当作预测行为的一个因素。另一区别在于人际行为理论内涵的广泛性,它包含了更广泛的社会性质方面的因素,如个人规范、(社会)角色信念以及自我定义等。人际行为论随着学者们对习惯力量的关注而开始受到重视。Bamberg和Schmidt在研究大学生如何选择交通工具时证实了习惯的重要性,他们认为选择交通工具这种频繁发生的行为不仅是由自我意识控制的过程,更多的是因习惯而产生的无意识的决定过程。Thogersen和Olander在对可持续消费模式的研究中也观察到人们在做决定时会倾向于遵循以前的行为路径,因为改变习惯是一个痛苦的过程。
(四)Stern的ABC理论(Attitudinal variable-Behavior-Con textual factor Theory)
ABC理论认为行为是有机体及其所处环境的函数,即行为是态度变量和情境变量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一理论认为任何一项行为都会受到个人态度和外部条件的影响,个人态度是由价值观、信念等决定的,外部条件包括与所采取的行为相关的所有外部支持或反对的力量,如经济条件的限制、法律规定或社会制度等。个人对某一行为的态度有极端负面和极端正面之分,而外部条件既可能非常糟糕也可能很完美。态度和情境的状况可以通过某一行为的广泛度来反映。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外部条件越是不利,个人态度越负面,这种行为越是少见。
该理论另一个突出贡献是探讨了态度变量和情境变量能够引起行为变化的条件。Guagnano认为态度和情境各自的分布情况并不会影响行为,重要的是态度和情境因素的合力效果。只有当积极的态度胜过恶劣的情境时,或是良好的情境超过消极态度时,才会有环境行为的发生。而且当态度和情境的合力很小时,态度或情境的微小变化都会改变环境行为,但是如果他们的合力本身很大,那么环境行为很难改变。所以任何旨在引导环境行为的法规或者教育只有在态度和情境的合力接近于0时,才最有效。此外,ABC理论还包含了另外一层意思,即对于处于糟糕情境的行为,难度越大,耗时越多,成本越高,这一行为对情感方面的因素依赖越小。这一结论在一个家庭能源节约的调研中得到了验证,社会心理方面的变量的解释力随着节能成本的提高而下降。
Stern在阐述环境行为的决定因素时采用了ABC理论,并且对态度和情境变量进行了更加详细的分类:情感因素,包括规范、信念、价值和非环保方面;外部的力量,比如劝说、榜样、团体的期望、广告、政府法规、技术制约等;个人能力,即特定行为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时间、资源等;习惯或路径,在机构组织的环境行为中路径显得尤为重要。基于这些分类,Stern认为只有综合考量这些变量才能更好的解释和预测个人的环境行为。
三、对环境行为理论的简要评述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国外环境行为理论和实证研究都取得了长足的进展。理论研究方面,学者们从个人规范、意图、能力以及所处的环境等方面研究了影响环境行为的因素,并且形成了几种主导性的理论。实证研究方面,大多数调查者采用自评的方式验证了环境行为模型在特定环境领域的解释力,并且根据实证研究的结果对模型进行了改进,为引导环保行为提供理论依据。
然而在运用这些理论和研究结果时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由于社会行为与其影响因素之间关系复杂,各影响因素之间也存在着互动。因此,任何基于某一单一变量的解读都是一种误导,实证研究时需要引入更多相关的变量,尤其是要加强情境因素下的实证研究;其次,出于对社会期望的考虑,自评的方式往往会夸大行为的频率和强度,所以在做调查时不能仅仅依靠自评的方式,自评和他评方式的结合或者用伪装的、不引人注意的方式进行观察可以取得更加真实的结果;最后,关于环境行为干预方面的研究尚未形成系统。虽然20世纪80年代关于环境行为干预方面的研究很多,而且Geller等人已提出了行为干预的三种典型方式——教育、激励和结果,但是因为整个系统的复杂性以及缺乏政策支持,所以90年代以后这方面的研究很少。因此,环境行为干预方面的研究仍有待深入。
四、对当前我国环保工作的启示
当前,我国正在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道路,以环境行为理论重新审视我国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理念,就会发现保护环境、节约资源不仅仅是国家、企业的责任,更是每个个体的责任;环保和节能不仅需要技术的进步、经济和法律手段的规制,更需要个人改变价值观和对环境的态度,充分认识到个人的行为态度和行为模式对环境的作用和影响。因此,在国家加强经济和产业政策引导的同时,要通过加强教育、示范和激励,促进环境信息的公开和反馈,加大对环保基础设施的投入,以充分激发个体在保护环境中的积极作用。只有两者兼备,才能从根源上保障环保工作科学有序的进行。
注 释:
① 八大公害事件:马斯河谷事件、水俣病事件、多诺拉事件、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伦敦烟雾事件、四日市哮喘事件、米糠油事件、骨痛病事件。
[1]Ajzen,I.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J].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1991,50(2):179-211.
[2]Kaiser,F.G..&Keller,C.Disclosing situational constraints to ecological behavior:A confirmatory application of the mixed Rasch model[J].European Journal of Psychological Assessment,2001,17(3): 212.
[3]Godin,G.,&Kok,G.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a review of its applications to health-related behaviors[J].American journal of health promotion,1996,11(2):87-98.
[4]Guagnano,G.,A.,Stern,P.C.,&Dietz,T.Influences on attitude-behavior relationships a natural experiment with curbside recycling[J].Environment and behavior,1995,27(5):699-718.
[5]Hübner,G.,&Kaiser,F.G.The moderating role of the attitude-subjective norms conflict on the link between moral norms and intention[J].European Psychologist,2006,11(2):99.
[6]Brandon,G.,&Lewis,A.Reducing household energy consumption:a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field study[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1999,19(1):75-85.
[7]Hines,J.M.,Hungerford,H.R.,&Tomera,A.N.Analysis and synthesis of research on responsible environmental behavior:A meta-analysis[J].The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1987,18(2):1-8.
[8]Thgersen,J.,&lander,F.Human values and the emergence of a sustainable consumption pattern:A panel study[J].Journal of Economic Psychology,2002,23(5):605-630.
[9]De Groot,J.I.,&Steg,L.Value Orientations to Explain Beliefs Related to Environmental Significant Behavior How to Measure Egoistic, Altruistic, and Biospheric Value Orientations[J].Environment and Behavior,2008,40(3):330-354.
[10]Becker,L.J.Joint effect of feedback and goal setting on performance:A field study of residential energy conservation[J].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1978,63(4):428.
[11]Stern,P.C.New environmental theories:toward a coherent theory of environmentally significant behavior[J].Journal of social issues,2000,56(3):407-424.
[12]Wall,R.,Devine-Wright,P.,&Mill,G.A.Interactions between perceived behavioral control and personal-normative motives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evidence from a study of commuting-mode choice[J].Journal of Mixed Methods Research,2008,2(1):63-86.
[13]Schwartz,S.H.Universals in the content and structure of values:Theoretical advances and empirical tests in 20 countries.[J].Advances in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1992,25 (1):1-65.
[14]Bamberg,S.,&Schmidt,P.Incentives,morality,or habit?Predicting students'car use for university routes with the models of Ajzen,Schwartz,and Triandis[J].Environment and behavior,2003,35(2):264-285.
[15]Chao,Y.L.,&Lam,S.P.Measuring responsible environmental behavior:Self-reported and other-reported measures and their differences in testing a behavioral model[J].Environment and Behavior,2011,43(1):53-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