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境美在《如梦令》两个英译本中的重构
2014-04-06何金地
何金地
(河南大学 外语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0)
意境美在《如梦令》两个英译本中的重构
何金地
(河南大学 外语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0)
作为中国古典文学宝库里的璀璨明珠,宋词一直以优美的语言,优雅的辞藻及丰富的文化意象引人入胜。本文重点以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如梦令》的两个英译本为研究目标,通过解读在翻译作品中如何突出意境美,从而进一步通过意境来抒发和表达词中的深层次情感,使得文学作品的翻译不因文化差异而产生意境上的偏差。
宋词;意境;《如梦令》
一、引言
作为一种流传千年仍历久弥新的文学表现形式,宋词不仅是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的瑰宝,同时也是世界文学史上一颗耀眼的明珠。早在两千多年前,继伟大的《诗经》和《楚辞》之后,中国古代文人又创造出了更为丰富多彩,回味隽永的唐诗和宋词。而此四者之中,宋词虽篇幅较短,但语言精巧简练,其中包含的思想意境更是极为丰富,从而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传唱至今。在如今社会大融合,文化无国界的发展趋势下,宋词的翻译如何更为精准,能让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都体会到宋词中隐藏的意境之美,是弘扬中华古典文化工作里的一项重要内容, 也是沟通中西方文化的一个桥梁。
著名翻译理论家许渊冲在翻译“三美论”中提出“诗歌的美是音美、形美和意美的和谐统一,这三者中意美是最重要的”。同时这也与中国众多诗人、文学家、理论家公认的诗歌创作最伟大的成就在于意境的理论不谋而合。因此,要翻译出古典宋词中蕴含的意境之美并非易事。本文以李清照《如梦令》两个英译本为研究目标,对英译本中如何表达宋词意境美进行解读,从而使得读者能领会翻译的技巧,并感受到其中所包涵的格调、韵味和情感。
二、《如梦令》原作赏析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是李清照早期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初期作品与其经过离乱之后的写作风格截然不同。作者早期生活衣食无忧,作品中展示的往往是生活情趣的片断。《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此文便是如此。寥寥数语,便把一位伤春惜花,热爱生活的诗人刻画的淋漓尽致,且词句曲折委婉,意境悠长,引人遐想。
该词第一句便不落俗套,先从听觉方面来描述场景,达到“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意境之美。“雨疏风骤”四个字勾起人对寒风未尽,春雨稀疏的暮春时节的无限遐想,恰如其分的表达了当时的天气特点。同时此句还为后来的“绿肥红瘦”暗埋伏笔——风骤起,吹得花儿片片凋零,但稀疏的春雨,却使绿叶显得更加生机勃勃。如此一来,一幅绿肥红瘦的生动的画面便呈现在人们眼前。而“浓睡不消残酒”则透露出作者方才刚刚醒来,酒意微醺的慵懒状态,通过这顺理成章地引出下文,将诗人内心丰富的情感世界和生活画面淋淋尽致的展示给读者。浓醉之后睡眠的酣畅淋漓,天明醒来时的宿醉未消,女诗人对雨疏风骤后的花园的关心,迫不及待的对侍女的追问,侍女漫不经心的答复,诗人对答复的不满情绪等等,都用寥寥数笔刻画的淋漓尽致,意境悠长。而最后一句用“绿肥”和“红瘦”二字代指“叶的生机勃勃”和“花的凋零残缺”,鲜明的意象和强烈的色彩对比栩栩如生,跃然纸上,且用拟人手法的“肥”和“瘦”来形容花,表达了其对花的怜惜和爱护。也隐含了春光易逝,韶华易老的感叹,字里行间流露出了淡淡的忧愁。
三、意境美在《如梦令》两个英译本中的重构
(一)许渊冲译文:
Tune:“Like A Dream”
Last night the wind blew hard and rain was?ne.
Sound sleep did not dispel the aftertaste of wine.
I ask the maid rolling up the screen.
“The same crab-apple tree,”she says,“was seen.
“But don't you know,
O don't you know,
The red should languish and the green must grow.
(二)徐忠杰译文:
Ru meng ling
Last night was windy with intermittent rain.
I've slept sound;but the effects of drink remain.
I ask how the flowers are of the curtain-drawer.
She says,“Begonias are e'er as before.
“Don't you recognize it for a fact at all:
Now leaves should be large and flowersshould be small?
许渊冲认为:古诗词翻译要深刻体会其内涵意义,在翻译时选择最贴切的词汇,尽量地译出原文的意境美,让不同文化背景的外国读者也能感受到作品中蕴含的风格、韵味与情感。所以这就要求翻译者本人要能清楚理解诗词场景以及原作者要表达的情感,从而把情景和感情准确的传递出来,让读者领略到其中的意境之美。
两个译本相比较,首先在对词牌“如梦令”的翻译上就有明显不同,许渊冲译本将词牌名英译为 Tune:“Like A Dream”,给读者创造了轻盈、朦胧、缥缈的意境,使译本和原作在意境方面更加吻合,更符合原作的整体格调。徐忠杰译本将词牌直接音译为“Ru Meng Ling”,由于中西方文化背景的差异,目标语读者很难理解词牌的文化内涵, 所以仅仅用音译的方法,显然不能帮助读者了解诗歌主旨大意。因此, 许渊冲译法比单纯的音译更具风格和韵味。从正文的英译来看,许渊冲译本在翻译第一句中的“风骤”二字时,使用了一个动词短语 “blew hard”,“blew”一词能带给读者感官上的冲击,“hard”一词则突出了风的猛烈,显然更能体现原文意境。此外,英译文采用了直叙手法,没有拘泥于原作的表达,将“雨疏”译为“rain was fine”,巧妙地用“hard”和“fine”道出了风之“骤”和雨之“疏”,极大限度地呈现了意美之译。而徐忠杰译本中对于天气的描述,译本中的“windy”和“intermittent rain”则与原作的口语化风格不相符,太过于书面化。在翻译第二句中的“浓睡”时,两位译者均采用了“sound”一词,衬托睡眠的香甜与畅快,仿佛让我们看到了美人卧榻,慵懒酣睡的画卷。同时,对“残酒”的翻译,许渊冲译本用词组“aftertaste of wine”来表达。而徐忠杰译本则用“effects of drink”。Effects着重强调了酒对人的影响,但不如“aftertaste”能让读者体会作者雅致悠闲的生活情趣,让人回味无穷,更加传神地表达了两层含义,一是唇齿间酒的余味对诗人的影响,另一个则是作者心绪的延续,即女词人因心爱的花儿遭风雨侵袭而借酒消愁,但醒来愁绪仍未排解。故对比起来许渊冲译本的诗意更为浓厚,避免了直译的生硬。许渊冲译本在第三句翻译时仅仅展示了侍女卷帘的画面,并未写出诗人问的内容,留有体味空间。但徐忠杰译本画蛇添足的将问题的内容 “how the flowers are”增译出来,过于直白,破坏了原诗的妙笔之处。徐忠杰在翻译第四句中的“海棠依旧”时,别出心裁,虽寥寥数语但也意味悠长。而许渊冲译本则采用“crab apples can been seen”,更侧重表现侍女回答时的心不在焉。作者浓睡醒来,心里明知海棠不堪一夜骤风疏雨的揉损,定是一片狼藉,落花满地,却又不忍亲眼所见,于是试着问起昨夜风雨后的场景,侍女并没有体会作者的本意,只是很随意地瞄了一下窗外,便简单的回答“海棠花还像昨日一样”。许渊冲这句译文很见功底,按照原词,并无问语,仅仅由卷帘侍女的回答来侧面表达出词人的问题,且有意突出了侍女因不懂花惜花而敷衍了事的回答,她毕竟不能象她的女主人那样体察细腻与情思深婉,那样对自然和人生有着更深的感悟,从而衬托了下文诗人细腻的惜花之心,两者之间形成了一个极其微妙的对比——主人公的细腻委婉和“卷帘人”粗疏淡漠,因此许渊冲译本表现的意境与原作较为贴切。第五句“知否,知否”的翻译,两个译本的意境截然不同:徐忠杰译本重点呈现的是主仆之间的对话。而许渊冲译本的“O”常常出现在一句诗的句首用来抒发感情,这个词让读者仿佛看到作者由景及己的感伤,听到作者自言自语,感伤青春易逝的情景。最后一句的翻译,许渊冲译本运用两个并列句和借代的手法,翻译出了整首词的传神之笔“绿肥红瘦”,分别用用“绿”和“红”来代指“叶”和“花”,在语言上更显凝练,且用“languish”和“grow”两个形容人的词语来形容花,以花喻人,贴近原文,十分的新颖别致,无需直言,不假雕饰,却更令人心动。“languish”有容颜憔悴,草木凋零之意,不仅表达出了女词人对海棠花凋落的惋惜,还表达出了女词人对时光易逝,容颜易老的愁思。徐忠杰译本则略去了“绿”和“红”,只译了“叶”与 “花”,虽然也译出原词的意象,然妙意尽失,有些呆板。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许渊冲的英译本较贴切地传达了原词的“意境美”,翻译的更为传神生动,意境悠长,耐人品味。
四、结语
宋词是我国最优秀的文学艺术之一,享誉古今中外,备受人们的喜爱。作为一种语言高度凝炼,内容、意境都极为丰富的艺术表现形式,如何将其更确切地用英语来表达出其内在蕴含的意境美,供全世界人们所享用,是值得每一个翻译工作者来深度思考的问题。
通过对上述两个英译本的对比研究,我们深感古典文学的英译之难,可以说,宋词的英译,其实就是一个再创造美的过程。译者想要克服国家间的文化差异,通过英文来表达出诗歌之美,那么就一定要追求意境美,即不仅需译出其表现形式,更要译出深层次的内容,以保持原词的意境。只有这样,宋词才不会在英译的过程中而变得索然无味。也只有这样,宋词这个古老的文学艺术才会在全世界范围内更加光彩夺目。
[1]郦青.李清照词英译对比研究[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9.
[2]许渊冲.翻译的艺术[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4.
[3]许渊冲.文学与翻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4]许渊冲.唐宋词一百首:汉英对照[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7.
[5]徐忠杰.词百首英译[M].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