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环渤海”的文化与责任

2014-04-06杜木恒

环渤海经济瞭望 2014年2期
关键词:庆云环渤海职工

■杜木恒

“环渤海”的文化与责任

■杜木恒

“环渤海”是建材市场发展中跃起的一颗明星。本文记叙了“环渤海”在转轨建制中对老职工的爱心行为,以此描述“环渤海”员工至上的“孝敬观”企业文化,表明亲情文化在企业创业中的正能量。文中记叙了“环渤海”打假维权,建立“净化”市场约束机制的真情实例,以此描述“环渤海”担当企业社会责任的绚丽一页。该文表明,企业文化映现企业社会责任,企业社会责任促进企业文化发展。

企业文化孝敬观企业社会责任义利观

坐落于海河之滨的环渤海建材中心批发市场,是国有企业转轨建制成功的典范,是建材市场发展中跃起的一颗明星,被人们称为“环渤海”。17年前,“环渤海”从50万元拆借款和三五间活动板房开始起步,而今已经成为资产存量近10亿元,经营面积达40万平方米的天津家居建材界“航母”。在艰难的国企改制过程中,“环渤海”创造出近3万人的就业岗位,使职工收入增长了8倍。这实实在在惠及社会、惠及民生的业绩,是“环渤海”企业家才能的体现,是“环渤海”人艰苦创业中所形成的企业文化之果,也是“环渤海”主动担当社会责任,持续创新,不断拼搏的社会回报。

感恩与孝敬

企业文化实际上是企业家的文化,是企业家经营的文化。企业家聚人、聚财、聚物,用人、用材、用物;企业家经营人、财、物,实际以经营人为本。

(一)孝敬老职工

“环渤海”建立之初,在写给全体职工的第一封信中,中肯地说道:“离退休老同志们,您们为建材事业奋斗了一生,做出了贡献。企业的兴衰也将与老同志休戚相关。”这是一封抵万金的家书,因为信中认同的“‘企业靠职工发展,职工靠企业生存’,全体职工风雨同舟”的员工至上价值观,创业伊始,就根植在“环渤海”的企业文化之中。

“环渤海”总裁李庆云视老职工为企业的功臣,他曾感慨地说,老职工“这一代人太苦了,六十年代、七十年代甚至到了八十年代,他们的工资也不过几十元,多也不过一百多元,但他们不怕苦,不怕累,不计报酬,以高度的主人翁责任感为国家默默做着贡献……现在企业亏损,在岗职工大部分都下岗了,这些退休的创业者们更成了被遗忘的角落,想来让人心里不是滋味啊!我们都是有父母的人,他们就是这个企业曾经的父母,我们要懂得孝敬他们啊!”。这感人肺腑的语言是企业家的心声,是李庆云心系国企老职工的一段记述。李庆云对国企主人翁的感恩情结,使他要求企业上下要像对待自家老人一样孝敬退休职工,他说:“只有这样才是对历史的尊重”。企业尊重老职工,尊重自己的历史,也就尊重了现岗职工,尊重了企业现在;现岗职工会为自己的将来爱岗敬业,会为他们所期望的“根本利益”去拼搏奋斗,企业就会走向辉煌的将来。

早在2004年前,“环渤海”这个在原建材局沙石料集散地上创建的企业,在艰难创业期间,已经想方设法把老职工医保前的历史沉积医药费全部报销;退休金不足800元的,按10年一次补足800元。逢年过节,环渤海都要把慰问金和慰问信送到退休职工的家中。

环渤海凝聚新老职工的人心,聚合新老职工的人气,这种同心合力的人气,催动着企业发展的脚步,支撑着环渤海这块品牌。企业以人为本,聚人气,是发掘潜能、解放生产力的过程;企业以人为本,聚才智,是拓宽思路、挑战机遇的基础。环渤海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引领着企业的经营方式、经营理念、经营氛围、经营效率和经营结果,是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不断增强环渤海的市场竞争力。

(二)“二次创业”

2004年,“环渤海”开始“二次创业”,奉命接管原建材局的天津油毡厂。这个曾经被李庆云仰视、倾慕的“油毡帝国”,这个主打名优“基建牌”纸胎油毡,曾风靡一时的国家二级企业、利润大户,此时已经背负外债上亿元;1100多名职工除离退休人员外,553人下岗,其中有75对夫妻。企业累计拖欠职工工资、集资款、医药费、退休职工统筹外养老金、公积金竟达1135.16万元;企业已中断缴纳职工基本养老保险131.27万元;职工医疗保险卡上的金额为0,而职工中被查出癌症患者38位,职业性尘肺病患者200多人。

在与油毡厂职工座谈会上,面对委屈,无奈,愤怒、不甘的老职工、老劳模,李庆云倾听他们的发言,眼泪止不住地流,一个健谈的人一次次欠身拱手,一遍遍说“对不起”。他怎么也无法想象,一个好端端的企业竟被糟蹋成这副惨状。会后,李庆云对新班子说:“油毡厂职工交8000元集资买岗位,可干到年底,领导一句‘干亏了、钱没了’的话,就把职工打发了,这比卖假药的还坑人!自古欠债还钱,我们必须拿出一个说法,还职工一个公理。冲这些和咱爹妈一个岁数的老职工,咱们也得把这次接管做得问心无愧。”

新班子做的第一件事,是给职工续接上欠缴多年的各种保险,这让全体职工看到了第一线曙光。为确认厂方对近千名职工的欠款,进厂工作组用400多天,对在厂、下岗回家、下落不明的职工,挨户走访,逐个核查。2006年1月9日,“环渤海”举行全厂职工大会,当场退还原油毡厂对职工的全部欠款。从2004年3月开始,“环渤海”为821人次报销了351.28万元的前欠医药费;补缴职工欠缴全部养老保险金131.27万,偿还213万元职工集资款,偿还605名退休职工前欠工资及统筹外养老金等费用126.19万元,偿还132名在岗职工和125名退养职工的前欠工资91.84万元。“环渤海”以实际行动兑现了李庆云当初的承诺。

(三)“工人为天”

在一次油毡厂职工大会上,李庆云望着一张张沧桑面孔,对全厂职工深情地说:“人人都有妻儿老小,家家都要衣食住行,以前因为种种原因,让大家伙受委屈了,从今往后,新班子的唯一使命和任务就是带着大伙一起过上稳定的好生活。‘工人’两个字摞在一块就是一个‘天’,这个‘天’是企业全体员工共同撑起的。谁也不能亏待赤手空拳的工人,谁要是亏待了,就等于把这个‘天’捅漏了。企业兴,兴于人,兴于公,兴于法,兴于德,每一分钱利润都凝结着每个职工的汗水,你们理应得到回报”。这掷地有声的讲话,唤回了职工们的希望。

接管后的油毡厂总计召开6次职代会,出台21项议案,27项新规定、新办法,133项关乎职工切身利益的实事件件落实到位,完成率100%。经过脱胎换骨般的一轮改制、二次创业,油毡厂原来的500多名下岗职工,除选择自谋职业者外,其余职工全部得到妥善安置。这些数字背后,是“环渤海”人快节奏的运作,是高密度的攻坚;这些数字背后,是人性化的操作,是一个个感动肺腑的故事,这些数字浸透了对工人的感情。“环渤海”对工人的情感,换来了油毡厂职工的工作热情。工人们称赞“环渤海”领导办事“真地道,真公道!”他们真心愿意“拼上一把子力气,跟这样的领导干”。

2005年10月23日,环渤海汽车城一期工程破土。沉寂多年的特困企业、压抑多年的憋闷心情、背负多年的沉重包袱,此时此刻全部化为重铸辉煌的豪情和期待。到了2006年5月,在天津油毡厂的厂址之上,崛起了一座占地200亩的大型汽车城。“环渤海汽车城”6个大字金光闪耀,豁然醒目。

从2006年7月起,李庆云与他的团队,经过4年的打拼,环渤海汽车城一路走高,一片繁荣,7万平方米的经营面积,年收入4000多万元,创利2000多万元,职工收入每年递增20%以上,企强民富的梦想变成了活生生的现实。油毡厂实现彻底脱困,一没靠大量注入资金输血,二没靠大量引进外援换血,而是靠“真情实感”这根诚信纽带,靠上下同欲的合力,靠职工支持的动力,盘活了人气,盘活了资产。

一直以来,“环渤海”用“孝敬”的企业行为践行自己的“不孝顺自己父母的就不是好儿女,不尊重退休职工的就不是好企业”的价值观。李庆云的“孝敬观”,成为“环渤海”企业文化中的一束耀眼鲜花。是这束耀眼鲜花,在油毡厂的改制创业中再次绽放,为那些在脱胎换骨、浴火重生中的人们带去了的温暖挚情。这束鲜花映衬着“环渤海”人“带着情感搞改革”(天津市委书记对“环渤海”创业改革情况的批示语)的发展之路。这束鲜花属于李庆云,属于“环渤海”的全体职工。如果说企业文化是企业家经营的文化,那么,一个企业家对企业的最大贡献莫过于为其企业确立几条根本性的价值理念,形成优秀的企业文化。

义利与责任

“德行并重、以义取利”是“环渤海”的企业宗旨,将“利益”变为“义利”,不是顺序的简单颠倒,这是企业家的责任心与公益感的反映。李庆云说:“追求社会大义才能赢得美誉,无义则无誉,无誉则无利”。为此,他要求职工和入驻客商以此标准来不断调整与服务对象的“义”、“利”关系,通过服务社会赢得发展。全力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打造一个干干净净的“环渤海”,是李庆云倾心践行社会责任的靓丽一页。

(一)《天津宣言》

2002年10月18日,全国建材会在天津举办,由“环渤海”牵头,李庆云担纲,联合12省市建材大市场,在天津体育宾馆新闻厅共同签署了“整顿市场自律公约”。这是全国建材行业大市场创建以来的第一个自律公约。《自律公约》向社会承诺,接受消费者和社会各界的监督,承担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责任;联合打假,建立净化市场的长效机制,做诚信市场。这份对建材市场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影响的社会责任状,被媒体热议为《天津宣言》。

当记者问:“‘自律公约’为什么全国12省市联合搞?”李庆云答:“我们大市场联盟单位都要有这种自觉性,这样搞的好处是在一个市场出现的假冒伪劣商品,可以在全国12省市联合治理,使假冒伪劣无处藏身,成为全国的过街老鼠。”当记者再问:“‘自律公约’用什么来保障?”,李庆云答:“用‘市场先行负责制’来保障,消费购物出现问题后,市场先负责承担,再找商户彻底解决问题,用收取商户质量保证金的办法来约束商户。”李庆云的回答是一个企业家决心打假的心声,是把建材市场进一步推向可持续发展的制度承诺。

(二)“先行负责制”

“环渤海”每年拿出几十万元作为“先行赔付”资金,上不封顶,这是“环渤海”创业初期建立的一项制度。逐年完善的“先行赔付制”,用真金白银来塑造出“百城万店无假货示范市场”这块诚信品牌。

执行“先行赔付”也常遇上个别消费者非理性的投诉,难免带有“碰瓷”色彩。一位女士将用了一年的吊灯拿到售后服务部要求退换,理由是“我不喜欢这个款式了”。工作人员不敢做主,打电话请示正在外地出差的李庆云,李庆云毫不犹豫地说:“给她换!这样的消费者也给我们提了醒,要尽快根据商品类别制定出完善的退货标准,尽可能堵死那些可钻的空子。”类似的“投诉”被李庆云一律放行。他说:“规范市场不是没有代价,交点儿学费换回口碑,换来我们制度的完善和工作的规范,这笔账算下来并不吃亏。再者说,像那样好意思贪小便宜的人毕竟是少数。”认真执行“市场先行负责制”,“环渤海”的市场客流量年均递增,投诉率逐年下降。

(三)强化社会监督

多年来,环渤海自动接受社会监督,在市场经营的各个方面,深入推行“创建百城万店无假货”活动,2004年,“环渤海”聘请消费者和知名人士作为社会监督员,同时推出“六项”承诺,请他们长期监督执行。

为还市场一个“纯”,“环渤海”与市消协、市工商局、市技术监督局联合签署打假公约;为了给消费者一个“真”,“环渤海”逐个与入场商户签订“无假货公约”,其中有一条双方约定:销售假货和伪劣货,若一年内消费投诉达到3次,市场终止其“入场交易许可合同”,被清理出场,以此约定对入驻客商实行“末位淘汰制”。

“环渤海”把建立无假货市场,创建无忧消费环境,纳入了制度化轨道。为强化市场服务功能,“环渤海”将管理制度、市场理念、经营规范等编成《商户手册》下发全部入驻客商,定期评选“文明商户”,设置流动红旗和意见箱,接受消费者监督。为优化市场服务功能,“环渤海”聘请专家举办“家装知识课堂”、“家居环保知识咨询”,与消协、质监等部门携手提高消费者的相关知识和消费意识。“环渤海”自行套紧的一道道“紧箍咒”,成为“环渤海”“净化”市场的长效约束机制。“环渤海”打假维权,塑造“干干净净市场”这面大旗使“环渤海”找准了市场可持续发展的支撑点,“环渤海”品牌越来越响,信誉不断提升。

(四)“维权读本”

2006年,李庆云要求售后服务部经理将已经圆满解决的投诉案例总结成文字,经过3年多的积累和整理,2010年,《“环渤海”家庭装修装饰维权读本》正式出版。这本家装宝典总结了“环渤海”执行资格准入制、先行负责制、售后服务统一管理制等方面的先进做法和经验,用发生在市场的275个典型案例,深入浅出地剖析了家装领域的方方面面,让客商与消费者在依法保护自己合法权益时都有章可循。维权读本的正式出版,是李庆云一贯倡导的“将售后反馈推向售前管理”的服务理念。

从2008年至今,“环渤海”将由投诉案例编成的“诚信小故事”和“温馨提示”,并走上了天津电视台的相关栏目。为了将“维权读本”推介给千家万户,从2011年起,“维权读本”的经典案例在《今晚报》和《渤海早报》的家居周刊上进行了连载。

(五)“身份证”、“品牌榜”

伪劣建材是“隐形杀手”,不当使用会促成“慢性自杀”。装修是心愿,“毒气”是心病,这是信息不对称给装修客户造成的一块心病。而石材和大芯板又是装修时必用的建材,对其无知的使用及产品的良莠不齐,使装修潜伏下环保隐患,给居室带来健康安全问题。针对这个问题,“环渤海”为石材建“身份证”,让大芯板上“品牌榜”。

给从这里售出的每一块石材贴上一张可以追溯源头的“身份证”,是李庆云自加压力,想出的一个办法。“身份证”不但比说明书更为直观,督查起来也极其简便。在石材的“身份证”上用大字标明该类石材适合在何种场所铺装,用小字写清该类石材的产地、属性和使用要素以及注意事项等内容,让消费者一目了然,避免发生因材致病的家庭悲剧。《石材有了身份证》,一则鲜活而准确的新闻标题让李庆云又创下一个全国“率先”。

“环渤海”替消费者挑选大芯板源于李庆云的理念。他公允地说:“这本来就不是消费者应该干的事,谁也不是全才,买什么东西还要带上一对火眼金睛去?让消费者放心消费是市场的职能,我们要在第一道关口处就设置准入门槛,追查出身,与厂家直接对话,做一个‘环渤海’推荐品牌榜,只有环保达标才有资格上去,让消费者心明眼亮”。

替消费者挑选大芯板,给“大芯板贴上放心标签”再次成为轰动一时的新闻,引来广大消费者的感慨和好评。一张“身份证”使假冒伪劣产品登时现了原形,“品牌榜”还给市场一个公道。人人痛恨假冒伪劣,有多少人细想它为什么“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市场又为什么接受它?假冒伪劣浪迹江湖的绝技是什么?李庆云采取的办法是曝光、断养,让消费者有能力甄别。

结束语

“环渤海”“以人为本,德为上;以爱为核,义为先”。企业文化不断增强“环渤海”的市场竞争力,催动“环渤海”的发展脚步。李庆云确立的能使员工们拥有和影响其员工行为的一系列价值观、信念和行为准则,已使“环渤海”的文化花园姹紫嫣红。

“环渤海”为了市场的规范化建设,定制度、建机制,净化、提升市场;从塑造“百城万店万店无假货示范市场”,到联合12个省市的建材大市场发布“天津宣言”;从率先推出“先行赔付”,到编写“维权读本”。这诚心、诚意、诚信为本的经营之道,是“环渤海”成长过程中形成的社会责任,是李庆云用创业历程兑现的社会责任。

责任编辑:陈秀丽

杜木恒,天津财经大学教授)

猜你喜欢

庆云环渤海职工
以职工之家为抓手 让职工享“家”温暖
职工书画
火出圈了!2000亿尾的环渤海虾苗圈跑出了一匹黑马
基于ARIMA模型的环渤海典型城市生活垃圾产量预测研究
字溯甲骨∙文承龙韵
石庆云
环渤海港口群内港口竞争与合作研究
《最美职工 职工最美》 曲谱
退行性肩袖撕裂修补特点
外商直接投资的中心收敛和空间溢出性——以环渤海城市群为例